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山为核心,上课、训练、吃饭,就连休息也都一个节奏,风一样的来去,有些自由。为此,辅导员还找姜山谈过话,提醒他要与更多的同学打成一片。
姜山就注意领着小教员多与其他同学一起活动,周边集合的同学更多了,全是对散打功夫情有独钟的热血青年。人多起来,吃饭时就多了些选择。每人打不同的菜,就可以凑起来好多种类,饱了口腹不说,更关键的是他们可以互相补充有无。
姜山在训练强度大,营养跟不上的情况下,开始琢磨起办法。每次吃饭时,轮流着打红烧肉,然后每人都分些肉汤,吃完饭后,用开水冲了当营养液喝。这种办法,确实管用,食堂里的大锅菜,普遍油水不足,有些菜几近于煮了吃。这样一来,互相把各种菜汤里的营养与肉汤的营养结合了,训练起来,一时半会地不会饥肠辘辘了。
为打份好的红烧肉,就成姜山这个小团体的首要任务。轮着谁打红烧肉了,谁就会下课飞奔到食堂打饭的窗口,早早排上队,先打的量大。这个卖红烧肉的窗口,也就格外地拥挤。结果,就在这个窗口上演了一出搏击大赛。
主角就是姜山这个团体与上年级的一伙自由组合队。那是姜山他们小教员团队里最矮的董凯歌正好轮着负责打红烧肉,他去的有些晚,排队落了后,他怕打不上,就掂着脚,仰着头,不停地朝打饭的窗口里瞅。
结果,在他前面一位年级的男同学,打了饭菜转身离开时,感到自己有身高优势,平端了饭菜走,正巧让抬头的董凯歌一头顶翻了菜盆。菜汤洒了一地,菜盆也掉了地上。
高年级的男同学二话没说,把董凯歌这个小个子低年级同学,采着衣领就提溜起来,想放倒在地。不承想反董凯歌个小敏捷,空中一个反制,搂住了高年级男同学的脖子,用了力,防止自己被摔倒,也将高年级同学勒得低了腰。
高年级同学有旁边看的,就过去拉偏仗。两三个人把董凯歌摁住,脱开身的那位高年级同学,就对敢和他叫板的董凯歌拳打脚踢的。董凯歌杀猪一样地嚎叫起来,把在其他队里排队打饭的姜山等人惊动了。一团队全上去了,两三个人对付一个,分化瓦解了高年级同学。
董凯歌抽开身,把受的气全部挥洒出来,高年级的同学毕竟人少力微,姜山他们几个正好训练了没处用,开了实战演习,所学全部用了出来。高年级的同学开始没看起刚进门的小师弟,不料碰到了小师弟里的骄骄者。
一场短兵相接的赤手空拳肉搏,就在食堂打饭的窗口前展开。围观的各年级的同学,正好来了场观战,这样不要票,还极具现实意义的搏击,作为警院生,谁能舍得错过呢?
高年级的同学毕竟只是相互助威,然而姜山他们几个小教员正是经常抱团训练的,配合自然十分默契,心也齐,把高年级的同学打得落了下风。董凯歌也是个矮的新生,博得更高年级同学的同情。他的反击行为还被叫好,人心向背,让高年级同学无地自容。
姜山几个小教员正好在众人面前树立自己威信,打起来一板一眼的,把教练教的全用上了,越战越勇。组合动作,连击,招招中的。一时间,把高年级那几个同学打得只有招架之力,没了还手之机。
直至学院保卫处的听信赶过来,厉声制止。姜山他们停下手来,那顿饭也吃成,全部被带到保卫处,挨个进行了询问,并做了笔录。
学院的分管副院长、学生处处长、保卫处处长和他们双方的系主任、辅导员全部靠在那里,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调查,进行责任分解。然后,还要向学院党委会汇报,再做出处理意见。
训练不能参加,课程不能听讲,肚子里没食,哥几个挤在一间小小的没有窗户的房子里,喝水是用桶提了去,只能轮流着用一个勺子喝。直至快吃晚饭了,辅导员才给每人分了个小面包,权当充充饥了。每个人拿了去,三两口下肚,然后大眼瞪小眼地干瞪。
姜山没事,就复习刚过去的肉搏,总结得失,从中吸取教训。这几个哥们,一说起训练来,都来了精神。一个个比划着,还没事人一样。身上搏击时留下的皮肉这疼也忘记了。
从外面锁着的门被人敲了几下,然后从门缝里塞进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谁有关系快找,学院里晚上开会,研究对你们的处理意见。可能要责令退学!!!这无疑是鸡毛信,十万火急。
姜山几个大眼瞪小眼,惹事的都没有过硬的关系。这时,姜山才懂得关系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不刻意找关系,但有的关系还是积极维护的。董凯歌首先挑起来的事端,他这时候最急,怕连累了哥们几个。他向姜山说,当时他离录取身高标准差不足零点三厘米,怕个头略矮些,为了保险起见,他在当地公安局工作的爸爸找了在警院里当副院长的老上级,才如愿以偿进了警院的。
这时候,只好死马当活马医。董凯歌就扒在门缝上,朝门外的人说了电话号码和他爸爸的名字。那位好心人马上就去办去了。后来,才知道是他们的辅导员孙仁义,人正如他的名字,做人很仁义。
在辅导员孙仁义的努力争取下,加上董凯歌他爸爸也是地方公安局的局长,打电话找了相关的副院长、院长,姜山他们几个才没被责令退学。他们几个被关了三天禁闭,每个人写了足足有十余张的检讨书,才过了关。
他们从禁闭室里出去后,受到了同学的另眼相看。小教员的身份就被公认了,教练在强化他们训练时,还树了大拇指。孙仁义可是按照规定,一板一眼地教育他们,单独谈话,集体重学学员管理规定。折腾来折腾去的,孙仁义把姜山他们的性子磨炼得都有了耐性。
其实,孙仁义就是个有耐性的人,他原来是警校毕业生,爱好文艺,留校任教。他业余里研究周易,不言不语的,教完姜山这一级,他也就调到他女朋友所在的地市公安局,当了那儿的政治部副主任,干了一辈子组织工作。
姜山也在食堂风波中,初次了解了案件的调查处理和对事情的应对。幸亏,他们都是受过训练的,搏击中都没下死手,也都会自我保护,双方都受了些皮肉之伤,只是在学院里影响不好,没有造成其它危害。
当时,搏击的双方互相认识了,在以后的学习训练生活中,反倒成了比较亲近的校友。工作后,有的见面还会提起那次事件,成了美好的回忆。真是不打不相识,数百人里能够打起来,也是不小的概律,不是缘份,是什么?
第72章 足球战术()
姜山的教练需要带两级学生,所以为了提高姜山他们的体力,就组织姜山几个小教员成立了了自由的足球队,与院内的其它足球队踢着练体能。
姜山的教练是个疯狂的警体迷,他对警察职业防护研究特别地倾心。他的好多同事都在一线上前赴后继地出问题,或牺牲或伤残,让他刻骨铭心。他对警察的自我防护倾注的心血,比起任何人都要多。
这位老师名叫刘力钧,力拔千钧的刘力钧。他早年已经参加工作,接他爸爸的班,在水库上负责闸门的提升。后来因为他身体壮、力量大,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把被卡住的闸门硬生生地拉起来,被当时的县书记一句话,他就到了水利派出所当了所长,后来归制,他成了公安局治安科的一员。
他到警院里工作纯属福将福运。当年的警院院长深入基层调研,正好到了刘力钧所在县局,调研课题正是如何打击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陪同调研的正好是刘力钧,他看到教授到处是急不可耐地想知道,却又到处是了解不到实情。
因为相处太好,刘力钧就忍不住与教授一起解决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刘力钧与院长教授一起做起了文章,结果他好学积累资料的特长被院长发现了。调研自然非常的成功,因为有第一手材料,院长把刘力钧的大名也写上了他的调研成果,竟然在全国论文评奖中获了特别贡献奖。
刘力钧去省城,到了警院,跟着院长去京领的奖。在警院等候院长的过程中,刘力钧喜欢警院的环境,他观察警院训练的课目太不实用,就是忍不住地示范起来。当时在警院里担任警体教练的教师是从部队侦察兵出身的干部中选来的,教授的基本还是部队侦察兵那些捕俘技术。
刘力钧可是个喜欢动脑子的人,他从小就跟着他同宗的一位刘姓功夫练家习武,那可是祖上从事镖局生意的真练家。练了那么多年后,刘力钧自然是神力,但是对功夫却是深藏不露,身手在他反扒过程中也是偶尔露峥嵘。这次机会,让刘力钧不由自主地想帮助院长改进训练课程。
他把自己掌握的功夫,加上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整套擒拿技术绘制成图画,在去京的途中拿给院长看。把院长高兴地领奖返回后,就通过省厅政治部把刘力钧借调至警院,名义就是编写新擒拿技术。
这样,刘力钧就命运转机,到了警察学院,一边教授一个区队的警体课,一边整理他自己总结的擒拿技术。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刘力钧带的徒弟们也成熟了不少,正赶上警院组织的比武竞赛选拔活动。在那次竞赛活动中,刘力钧教授出的学员,全部在比武竞赛活动中胜出。
接下来,刘力钧又带着他的学生参加全国公安比武竞赛活动,争得了全国第二的荣誉。他带学生参加比武竞赛活动中,收集别人之长,又改进了自己的擒拿技术。他画图成草,按照草图,组织学生拍成了照片,整理成书稿。他拿给院长看,院长就安排教务处把刘力钧的书稿找出版社印制成书,参加了全国警察院校教材评选活动,又获得了一等奖。
两件全国性的奖项,让刘力钧引起了省厅领导的注意。在院长的极力推荐下,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