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头哥,那是给自己惹麻烦,被民族情绪鼓动起来的百姓,会彻底厌恶炮哥的。

    但是炮哥所领导的同盟会也没有闲着,另一个派系,华兴会的宋教仁开始积极游说,正是开始了改组同盟会的政治活动,他要毁党造党,将松散的同盟会,打造成一个紧密的GM党!

    而且宋教仁的活动能力似乎超出了袁世凯的预料,袁世凯本以为他通过封官许愿,已经将蔡元培等这些同盟会元老拉拢到自己这边了,但是一辈子在官僚圈子里里打交道,接触的都是李鸿章这样的典型官僚的袁世凯,根本就不理解蔡元培这样的人物,这是一群有些理想主义的人物。

    这些人对政治前途,并不是很在乎,或者说不太敏感,甚至不是很明白袁世凯的做法是一种交易,他们并没有这种从袁世凯手里拿官,就要帮袁世凯做事,站在袁世凯一边的传统政治概念,他们以为自己做官是为了做事的,所以被宋教仁的理念轻易说动。

    总之这是两拨对政治理解完全不同的人物,互相之间的错误判断,导致了袁世凯感觉到有种失控,让他心里开始不踏实起来,他不踏实了,他就要闹事。

    与此同时,条约签订了,接下来三方开始撤兵,杨潮将自己在赤塔的部队,用火车、飞艇第一时间就接回了哈尔滨,然后开始再一次放假,一下子放了三十万士兵,其他就地休整,分三波,每人都有一个月的假期。

    日本人撤军则是不情不愿,但是英美德法四国派出监督团,要他们必须在过年之前,将所有军队撤走。

    日本人借口大雪封路,铁路也没有恢复,四国出面,租借杨潮的飞艇,他们联合给俄国人提供了一亿英镑的借款,只需要其中的一小部分,也就是三千万英镑,就足够让杨潮接受这笔生意了,跟给日本人的开价一亿,都是两亿两银子。

    好吧,杨潮采购这些飞艇的成本就回来了,等于杨潮白白用了三年时间,只掏了一些油钱而已,算是做了一笔不错的买卖,但只是不错,杨潮可不愿意接受。

    他很快就宣布,要出售一批剩余军事物资,三千艘飞艇就在其中。(。)

第二百零五节 飞艇狂热() 
飞艇,此前在全世界都一直有争议,很多国家都展开过飞艇军事价值的研究,但是最终放弃了,因为技术的限制,这时代的飞艇军事价值并不高。

    当然主要原因是大家对飞艇战术还没有看到,杨潮却直接将飞机轰炸那一套,提前放到了飞艇上来,而且还结合直升飞机运用方法,大规模在敌后强占阵地。

    几十年后的战术突然出现,一下子让各国的军方开了眼,找到了一条新思路。

    可是在飞艇研发方面,齐柏林领先了这个时代不止一部,齐柏林的飞艇即便是卖给其他国家,想要完美仿制出来的国家,也绝对不会多,一直在秘密研究飞艇的德国算一个,其他国家也就美国有这能力,但是美国人对军事不是很关心。

    这也就是一战中,只有德国人才大规模采用飞艇的原因,因为只有他们和美国的工业,才能支持飞艇这么巨大复杂的飞行物的生产,而法国人对娇小的飞机运用最有心得。

    但是这次杨潮战争中如此灵活的运用飞艇,取得的战果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而中国的军队的表现,各国看在眼里,尤其是最后大规模的逃兵出现人,让各国觉得中国的军队也就那个样子,之所以能打败俄国,不过是因为他们拥有大规模的飞艇罢了。

    这更从一方面印证了飞艇的空前战斗力,所有人都没有看出来,或者忽视了,杨潮发动反击的时候,俄**队主力去跟日本人战斗了,国内也乱了起来,军心不稳,但是此时已经没人看到的了。

    对战争的总结中,所有强国,无一例外的都将飞艇当做了第一要素,几乎所有的军方。都向本国政府提出了尽快装备飞艇,研究飞艇战术,训练飞艇部队的要求,已经到了一种刻不容缓。时不我待的情绪。

    但第一个出手的还是日本人。

    日本不惜背着英国人沉重的阎王债,狠狠心掏了3000万美元,以30万美元的天价,从杨潮手里买了100艘飞艇,加上战争中伊藤博文从杨潮手里讹诈的那些飞艇。日本的飞艇装备数量一瞬间达到了120艘。

    接着战争中对飞艇刻骨铭心的俄国人,也利用英美德法四国给的援助贷款,购买了200艘飞艇。法国人一口气要了500艘,英国佬财大气粗又随着国内吵起来的一种飞艇恐慌,担心德国飞艇像中国人那样来轰炸英国的情绪感染中,一口气买了1000艘飞艇。

    事实上,这几年各国都展开过飞艇的研究,尤其是日本的研究力度最大,但是他们落后的工业体系,实在是难以支撑这种复杂的大结构工业间断产品。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法生产铝合金。日本人甚至仿制了齐柏林早起的飞艇,就是那种用钢筋做骨架,纯铝做蒙皮,用厚厚的丝绸加帆布并且刷上沥青的复合材料作为气囊,他们倒是鼓捣出了飞艇,但是完全没有实用价值,100吨的重量载重量竟然不超过十吨。

    全世界有能力生产山东齐柏林—杨潮飞艇公司同等级产品的,也就是德国。甚至让杨潮都有些惊叹,因为他以为德国人没有铝合金,但是他后来才知道。德国人1895年就发明了铝合金材料,当然德国人的铝合金没有杨潮的配方好,物理性能赶不上杨潮的,但是他们不在乎安全的情况下。还是能生产出来同等级性能的产品。

    还有一点,杨潮可不相信,工厂设在青岛,技术工人都是德国人的齐柏林飞艇技术参数,能够瞒得过德国人。

    英美德法这些工业国家都仿制不出来,其他那些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就更不用说了,但是飞艇威胁已经在战后第一时间被吵了起来,那么作为有安全隐忧的一些国家怎么办呢?除了买似乎没有选择。

    因此杨潮剩余的1200艘飞艇,也开始被争抢,土耳其买了100艘,土耳其买了,希腊就不敢不买,因为此时1912年巴尔干战争的苗头已经起来了,希腊联合了塞尔维亚等巴尔干国家,正打算跟土耳其开战呢。

    希腊咬咬牙买了100艘,塞尔维亚也买,但是太穷,来30艘。保加利亚30艘,罗马尼亚有石油颇有点财大气粗来了100艘。

    因为巴尔干问题牵扯,军队开战呼声很高,又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帝国的奥匈,不买也不合适,而且不能比土耳其这种落魄帝国少,来300艘,奥匈一买,意大利也得来300艘,塞尔维亚也要三十艘。

    在一圈相互有威胁的国家争抢中,杨潮剩余的1200艘飞艇,也高价处理掉了。

    但是卖掉飞艇后,第一时间不是感慨赚钱,而是感慨这世界确实充满了危机和矛盾,似乎不爆发世界大战也不太可能,心里反倒是放心了不少。

    唯一让杨潮郁闷的是,美国人竟然不为所动一般,竟然迟迟没有下手。

    作为这个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财力最强大的美国政府,竟然不给自己的军队装备一只庞大的飞艇部队,这怎么能行?

    杨潮决定活动一番。

    很快当齐柏林飞艇公司最新一批飞艇下线之后,杨潮不顾过年,立刻就组织一场百艘飞艇横渡太平洋的大活动。

    “天气条件合适吧?”

    出发前的准备中,杨潮最关心的是天气。

    杨潮之所以疯狂的装备了三千艘飞艇,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战争中真的需要那么多,而是因为跨洋航行始终没有开展起来。

    杨潮遇到了当年的兴登堡号困局,那就是全世界的关注度很高,可是真正的商业却不够火爆,因为乘坐飞艇始终被看成是一种冒险的行为。

    杨潮环球都过去了六七年了,之间齐柏林飞艇从中国到美国的航线,依然只能保持一个月一艘的频率,就这样都不能保证客满,从美国到欧洲的航线倒是繁忙一些,但是也只能容纳一个月两趟,其他航线基本上就没有必要开设了,因此这些商业航线,最多只需要十艘飞艇罢了,这让齐柏林已经扩张到了一百艘飞艇同时生产,三个月就能下线一批的产量大大浪费。

    杨潮为了支持工业那可是极为疯狂的,所以统统包销了,飞艇公司赚到了大笔的金钱,而杨潮积压了大量的资金。

    为什么大家认为乘坐飞艇是冒险呢,因为很多科学家都表示过,飞艇不是一种安全的交通工具,他们列出很多看似很霸道的证明公式,认定飞艇不具有抵抗暴风的强度。对此齐柏林曾在报纸上跟专家们论战过,但是他明显干不过那些靠嘴巴吃饭的专家,败下阵来。

    所以世界舆论依然认定飞艇不过是一种花哨的炫耀工具罢了,日常商务的业务始终就开拓不起来,而只能接待一些尝鲜的年轻人。

    当然那些专家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几年齐柏林飞艇还是遇到了好几次危机,幸好仗着足够坚强的骨架没有出现大的灾难,但是又一次飞艇甚至被风暴撕破了气囊,迫降在海面上,等待了足足一个星期才得到救援,这更是打击了飞艇的安全信用。

    为此齐柏林也开始建立更安全的制度,比如聘请了一大批学习气象的学生,还有德国气象科学家免费在齐柏林飞艇公司中工作,皆以研究大气现象。

    这些人这几年通过一个月一次的飞艇跨洋,积累大量的气象资料,构建了一个安全的气候模型。

    “大人放心吧,现在是最合适的时候。我听那德国佬说过,说什么冬天冷,气流不活跃,所以风暴活动处于冷状态之类的,我也不是很懂。反正他们说冬天飞艇最安全!”

    负责这次带队的龚明德向杨潮解释道。

    龚明德在战争中,带领过百艘以上飞艇执行轰炸任务不下十余次,但是跨洋航行,他还是第一次,因此还是十分期待的。

    “那就好。一旦出现问题,就紧急迫降。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