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潮的话直接让李思第傻眼了。
500万大军,这是什么概念,好像现代世界还没有出现过这么庞大的军事力量啊,中国有能力组建那么大规模的军队吗啊?
“大人打算在哪里招兵?东北军是招不起了。”
李思第小声到。
杨潮点头:“东北人口增加并不多,现在勉强也就2000万人。但是中国人力充足,别的省有的是闲散劳力。比如四川、湖广、两江、两广。这些省加起来,闲散劳力没有1000万也有800万了。招募400万不是问题!”
李思第道:“那钱呢?”
李思第在上海管了一阵子银行了,钱的问题是需要考虑的。
杨潮笑道:“钱的问题好说,不是发了100亿银行券了吗。在发100亿,我想100亿应该足够了。”
李思第忙道:“上次发的100亿是有20亿两银子做保证的,如果多发100亿怕引起挤兑啊。”
杨潮笑道:“放心,20亿两而已,我还是拿得出手的。”
李思第咽了口唾沫,他管理杨子银行期间,可是太知道杨潮的家底了,早就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怎么杨潮还有20亿两?
“所以去印吧。三个月后我的银子就能到账!”
杨潮上次买飞艇赚了6亿美元,从国际市场,主要是美国换取了10亿两银子,加上自己的储备都用来发纸币了,虽然看起来杠杆率只有7倍,可是陈光甫那批商业银行和钱庄,发现了杠杆的秘密后,他们的商业杠杆纷纷增高,陈光甫的储蓄银行更是超过了40倍,这让这笔100亿的债券,发放了超过300亿的贷款,这也是经济过热的原因之一,并不仅仅是杨潮引进外资所致,老实说外资虽然疯狂,但还能控制,这些内资才是不可控的。
“这段时间不要问问题,只管做事就好。我们的情形很紧迫,很多同志对我们的理念,对我本人都有些失去信心了。你是最早跟我一起的,我相信你有坚定的意志。”
“理事长放心,我心里明白!”
杨潮点点头:“你也有经验了,上次我们动员工业就是在管理,我相信这次你也不会让我失望的。十天后来给我答复,我要看到你的成绩!”
几年前打俄国人的时候,也是因为经济过热,当时杨潮用战争撬动了市场,同时压制了投资热潮,当时就对工厂进行了动员,轻松的应付了一百万人的供给,现在则动员比上次多五十倍的工厂,理论上的极限是供应1000万军队,杨潮只把军队扩张到500万,还是很轻松的。
李思第很快就行动了,他轻车熟路了,而且现在富强党的组织在许多工厂中都有成员,这些成员中相当一部分都已经是工厂中的骨干技术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了,大量的工程师、车间长完全可以组成比上次更成熟,更严密,更合格的团队。
数以千计的工厂,刚刚投产就遇到价格不断下跌、严重饱和的市场,正忧心忡忡呢,突然收到以东四省都督名义发出的组建战时工业局发来的命令,命令所有工厂必须按照战时工业局的命令进行生产,要求所有工厂开始调整设备。
与此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大批的订单,而且每家工厂都被派驻了监察员,督导他们按照工业局的命令生产。
所有的工厂都巴不得呢,他们已经闻到经济危机的味道,这些工厂很多都只是德国国内的小工厂,是被杨潮的无息贷款吸引,又被德国当时的投资中国热潮所鼓动,想来中国开创一番事业的,无息贷款只提供3成,7成投资可都是他们自筹的,如果他们倒霉的遇到了经济危机而破产,那可就真的破产了,变成一个彻彻底底的穷光蛋。
而这个战时工业局的订单如同救命稻草,虽然只是按照市价来采购,可是只要保证他们正常的利润,他们才不管呢。接着他们慢慢从督导员的耳中听说,杨潮打算扩建500万军队,所以需要大笔的订单,这更让他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一样,重新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心,感觉到可以通过这场战争发财了,感谢战争。
“米青,我觉得你可以辞职了。”
在李思第忙组建工业局的时候,杨潮又一次叫来米青。
“辞职?”
米青迷惑。
富强党现在只是一个业余的组织,所有的党务都是成员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比如米青,她是有正式工作的,在烟台钢铁厂当会计。
“没错,我觉得我们该组件正规的党工人员了,宣传部、组织部、后勤部和财务部都要有专门的专业人员。”
杨潮说道。
米青道:“辞职,你养我啊?”
杨潮呵呵一笑:“我养不起你,怎的?”
米青白了杨潮一眼,她是个聪明的姑娘,不但懂得怎么处好跟上级的关系,而且懂得利用女性的优势。
“辞职吧。不但你要辞职,挑选出至少一千人的宣传部骨干,我们需要一只专业的,精干的宣传队伍,而不是现在这种业余的。”
之所以以前让所有的党务都业余时间来做,因为杨潮需要这些成员锻炼一下实际能力,希望他们在工作中红获取经验,而不是一个只会玩政治的党棍。
现在很多人都锻炼出来了,在工作职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党务中也有一些表现不错,那么这些人就可以专心来做党务了。
“至于你们的工资,财务部会拨出一笔经费的,我们党是养得起你们的。”
杨潮笑着保证道。
其实他知道这个米青家里并不穷,穷人可送不起女儿去德国留学。
她家在广东佛山可有数百亩良田,说不上大,但也是不小的地主。
米青点点头,同意了。(。)
第二百三十七节 挡不住了()
米青之后,又让李思第做完工业局后,将财务部也正规化,组建正规的财务部;给远在济南的李富安发电,让他把组织部也正规起来。
就像王求不合格,杨潮提拔了米青,吴佩孚一直在掌军,杨潮就让表现出色的李富安代替他当了组织部长。
这四个部门有大有小,大的宣传部一千人,小的组织部一百来个人就够了,财务部也只需要一百来人,后勤部稍多三百人也足够了。
把党组织也正规起来,杨潮也就完成了应对战争的最后准备。
与此同时,欧陆风云激荡,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所有人突然间就嗅到了战争的味道。
奥匈帝国的皇帝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称霸欧洲的哈布斯堡家族世代的皇帝了,但是奥地利人中,却不乏大国意识的家伙。
皇帝对侄子的死没有任何感情,他已经80多岁了,也已经没有了激情,没有精力应对一场战争了,所以他不想,也没有精力发动战争了。
但是他不想,有人想。
奥匈总参谋长康德拉很想。
奥匈帝国毗邻巴尔干地区,巴尔干是欧洲有名的火药桶。
之所以成为火药桶,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和民族成分决定的,地理上,这里是黑海通往地中海,欧洲通过亚洲的交通要道,是亚非欧交接地区。因此俄国希望通过这里得到一条通往地中海的道路,德国需要经过这里连同亚洲。历史上这里也是土耳其跟欧洲争霸的战场,并且长期被奥斯曼帝国统治。复杂的历史造就了这里复杂的民族成分,希腊人、斯拉夫人、色雷斯人、日耳曼人、匈牙利人、穆斯林人、克罗地亚人等等十多个民族。
民族矛盾异常激烈,于是当这里摆脱奥匈帝国统治后,就时常爆发战争。
光是1912到1913年两年间,这里就爆发了两场大规模战争。
先是巴尔干同盟(希腊、保加利亚、黑山、塞尔维亚)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结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其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土地除伊斯坦布尔附近的一小块之外,全部割让给同盟四国。同时阿尔巴尼亚独立。
但是战后利益分配不均,巴尔干同盟之间有打了起来,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希腊、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土耳其攻击保加利亚。结果保加利亚战败,又割让了大片土地。
而在两次战争期间,奥匈帝国的总参谋长康拉德就没有闲着,1913年一年内,巴尔干战争期间。他就提出了25此对塞尔维亚开战的要求,但是都被外交部长给阻挠了,认为国际形势不利于开战。
康拉德是一个典型的好战分子,但是他为什么要针对塞尔维亚呢,原因是两国间有领土争端。
1908年,由于土耳其革命,奥匈趁机夺取了奥匈通知下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奥匈吞并这两省是有根据的,早在1878年《柏林条约》中,他们就从腐朽的奥斯曼帝国手里。夺取了这两省的管理权,条约规定这两省由奥匈帝国代管,但名义上仍属土耳其。
也是在1878年,通过柏林条约,塞尔维亚在俄国的支持下,摆脱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从那时候起,塞尔维亚就对波黑两省有企图,因为这两省有大量的斯拉夫人。而塞尔维亚是一个以斯拉夫人为主的国家。
塞尔维亚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对一个工业国家奥匈的领土有兴趣,这就像一头羊总是惦记着狮子的地盘一样让人费解,就好像越南人以广西有越南族居住。想要吞并中国的广西一样可笑。
但是在俄国人的支持下,塞尔维亚胆子可不小,奥匈吞并了这两省,阻挡了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他们可是一直希望建立一个斯拉夫人统治的大塞尔维亚的。这点又跟民族主义扩张,挑战中国的越南很像。
所以塞尔维亚就一直暗中煽动波黑境内的斯拉夫民族闹du立。在奥匈帝国境内制造分离主义。
所以康拉德早就想灭了塞尔维亚了,一直担心同为斯拉夫人,且一直都向向巴尔干半岛扩张,得到一个出地中海通道的俄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