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干燥装置已经不是过去的液态风干了,而是变成了固态。准确说就是冻成冰拿风吹干,所谓冷冻干燥法是也。
在山东有三家青霉素工厂,由于技术还不成熟,其中一家出了问题,风机损坏。技术人员忘记关掉冷却装置,结果造成冷却过度,溶液冻成了冰,等到风机维修正常后,发现冻成冰了工作人员顿时束手无措,但是很偶然的发现,冰块上已经有结晶了。
结晶化验的结果,活性竟然比过去的还高,于是一种新技术就出现了。
不过目前这种技术还没有推广,目前只是试验阶段。采购了液化空气公司生产的制冷设备,西门子设计生产的通风机和电机,目前看来结果很好,增加了青霉素活性,也就等于提高了产量,足足提高了三成的样子,青霉素干粉也比以前看起来纯净多了,不在像过去那样,总好像带点灰黄色,而成了纯白。
“转让青霉素技术呢。当然没有问题了。不过最关键的工艺,是培养青霉菌,以我们的经验呢,俄国大多数地方并不是很适合。过去我们的工厂放在东北。结果发现哪里寒冷的空气很不适合青霉菌的生长,所以这才转移到了山东来。”
“您的意思是需要有温暖的地方吧,俄国的黑海沿线还是很温暖的。”
奥丽嘉女大公很自豪的说,俄国地方大了去了,黑海那地方可是度假胜地,哪里茶叶、甘蔗都能生长。更不用说青霉菌了。
杨潮摇头叹道:“可是哪里正在打仗啊。”
看到奥丽嘉失望的眼神,杨潮笑着解释道:“当然了,我们相信俄国人能打赢这场战争,所以我会派出技术人员去俄国考察,如果黑海地区真的很合适。我们不介意在俄国建设一座工厂。”
“真的?”
奥丽嘉大公转忧为喜。
“当然!”
杨潮十分肯定,考察个一年时间,沙俄还存不存在都不知道呢。
俄国人此时已经往西伯利亚增兵到了三百万人了,不过铁路线依然超负荷运载,从西线不断的调派军队到西伯利亚来。
俄军的武器装备也不缺,甚至可以就近从中国采购,可是粮食就很缺乏。
“我们要面包,我们不要战争!”
彼得堡街头,一个忍不无可忍的俄罗斯大妈突然发飙了,这什么该死的战争拉走了她两个儿子不说,还天天让人吃不饱饭,连黑面包都供应不上。
大妈的情绪传染到了其他人哪里,很快就全都嚷嚷起来,搞得面包房紧张不已,不是他们不愿意烤面包,而是没有面粉供应啊。
同时俄军西线的战壕中,一群士兵聚集在一个基层军官身旁。
“我们吃不饱饭,手里连步枪都没有,这不是战争,这是屠杀!”
“回去,回俄国去,没有人知道你们在这里奋战。想活着见到你们的母亲,那就回去,在这里只有等死,而且死的没有任何意义!”
“让士兵都当逃兵,让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
前线活跃着布什维克组织,他们在努力削弱俄军的战斗力。
但是后方领黑面包的大妈,前线做士兵思想工作的布什维克,他们其实都没有错。大妈确实连黑面包都吃不饱,士兵确实连枪都发不到手里。
因为俄罗斯糟糕的铁路系统根本就无法保证前线几百万士兵的物资供应,俄国的铁路系统,充斥了大量的贵族官僚,跟中国的洋务派工厂没有什么区别,都低效的令人发指。
全国各地的粮食在农村的秋雨中霉烂,却等不到火车来拉走,而火车可能跑在空旷的铁轨上,没有装上货物。
铁路运力本就不足,还有大量的运力被浪费,还有前线需要大炮,结果运来一车枕木,需要药品的,拉来一车神像的事情。
造成的结果就是前线有时候两三个人一支枪,而后方堆积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城里的人一直吃不饱,而农村的粮食根本运不走。
后世的评论家都大肆批评俄国的战败是因为经济太落后,把士兵没有步枪说成是贫穷的结果,但实际的原因是交通运输太差了,如果说俄国是因为工业落后而士兵手里得不到步枪,那么苏联呢,那可是一个工业帝国,还是以重工业为主,可依然前线士兵好几个一支枪。
其实别说苏联了,俄国工业落后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一战之前俄国的工业产值比法国人还高,法国只占世界工业份额的6%,而俄国占据了8%,仅次于英美德排世界第四位。
造成俄国和苏联士兵手里没有武器的原因只有一个,落后的交通设施和粗放的管理带来的运输崩溃,甚至还包括武器已经到了前线就是发不到士兵手里的情况,这是一个习惯了粗放式管理的国家特有的悲剧,粗放管理是很难适应世纪大战这种规模的战争的。
可偏偏俄国人他们还玩德国人那种东西大调动的战术,将俄军从西线大规模调动到西伯利亚去,辗转近万公里。德国人普法战争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对铁路系统进行军事化管理了,一战前他们甚至能精确到每一分钟通过多少辆车,运送多少士兵,多少步枪和子弹。
俄国铁路和平时期运转就很粗放,现在这种大调动就只有一个结果,交通大瘫痪!
然后就是社会大崩溃。
大乱从彼得堡开始,群众聚集起来yu行,斯托雷平试图用强力手段镇压,结果同样不满的士兵也拒绝开枪,当情绪聚集到一个极限的时候,行政也崩溃了。
“俄国崩溃了!”
杨潮收到消息后,完全没想到,他以为俄国的崩溃会随着士兵大量死亡,最后士兵的厌战情绪被布什维克利用起来,然后才失败的,现在看来他们提前崩溃了。
“暂时还没有。沙皇离开了彼得堡,市民冲击了政府和皇宫!”
张念汇报到。
“奥丽嘉公主呢?”
“已经到库伦了。”
“快拦住她!”
奥丽嘉女大公为了跟杨潮谈青霉素工厂的事情,结果多逗留了一段时间,结果没想到俄国提前崩溃,女大公还没来得及回到俄国呢。
俄**队才往西伯利亚送了300万,为了短期内调集这么多军队,俄国人采用了日俄战争时期的方法,那就是所有列车都往西伯利亚开,放弃往复运转,可现在不是日俄战争时期了,现在是两线作战,是四线作战,他们保证了西伯利亚的运输,就无法保证其他地方的运输。
詹天佑打造的铁路系统就比俄国人的精细多了,因为詹天佑是专业人士,培养出了更多的合格专业人士,如果让杨潮去管理铁路系统,他做的可能跟俄国人一样糟糕。
电报打到库伦之后,女大公所坐的那列火车已经出发了,但是库伦立刻转一封电报到乌里雅苏台,女大公的火车就被拦住了。
这时候女大公被通知俄国内乱了,为了她的安全,她将被送到北京去。(。)
第二百八十二节 各国对应()
俄国还没有彻底崩溃,沙皇还没有退位,也还没有失去对前线军队的控制。
可是社会先崩溃了,圣彼得堡无序的混乱了起来,因为吃不到面包市民走上街头,闹事者冲击了政府和皇宫,沙皇逃离彼得堡,斯托雷平宣布戒严,市民更吃不到面包了。
彼得堡的驻军拒绝向老百姓开枪,斯托雷平一边试图调集其他方向的军队来镇压,一边开始跟彼得堡的社会党谈判,因为此时市民闹起来后,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社会党人。
社会党人跟弗拉基米尔不一样,他们一直在俄国社会里活跃,是合法的、和平的政党,此时他们站出来将市民组织起来,到处发表演讲,告诉市民他们将会为市民争取权力,很快他们就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可是布什维克也开始活跃,他们主要在士兵中活动,因为弗拉基米尔同志从历次失败中琢磨出了一个真理:枪杆子里出政权。
“这还不到九月啊,比历史上早了大半年!”
杨潮来回走动,脑子里开始琢磨着。
现在前线的情况是,德国和英法还没有在凡尔登和索姆河决出胜负,而俄国突然崩溃,现在虽然沙皇还没有退位,但是情况已经不妙了,杨潮相信即便斯托雷平能摆平国内问题,怕也要元气大伤,而且士兵反战情绪借助这次危机,恐怕俄国人就打不下去了。
一旦俄国退出战争,德国会不会轻松赢得战争啊,德国人赢了,自己还怎么没收德国资产呢?德国赢了,德皇的地位会十分稳固,德国的政局就不会改变,最关键的是,德国人不会感受到战败国的欺压,那样他们还会不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呢?
世界局势变得太大了,杨潮感觉到自己的历史知识越来越失去了参考价值。
要让德国战败。除非美国人提前参战。
或者法国和英国提前武装殖民地部队。
“告诉蔡锷,告诉他一旦西伯利亚俄军崩溃,让他立刻攻击赤塔日军。不要给日本人扩大战果的机会。”
杨潮想了想,还是要帮俄国人一下的。如果日本人打的太顺利,他们的野心也许又给鼓起来了,日本国内民众如果激起民族情绪,饿着肚子支持前线,可就不太好了。
说起日本的问题。杨潮也很纳闷,日本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所谓的米骚动,各地都有抢米事件发生,甚至有些贫困地区都开始饿死人的情况了,但是日本社会竟然没有崩溃,则要是换成俄国造就革命了。
而日本海军已经到了印度洋,在过个十多天就能到中国海域,到时候日本的局面会大大改观,一旦这些舰队回国,他们开始护航的话。杨潮可就封锁不住日本了,毕竟飞艇还不可能给军舰的防空武器硬抗,日本一旦打开海运途径,那么粮食危机也就解除了。
俄国崩溃,日本复活,好像事态在向着对日本有利的局面发展。
“告诉吴佩孚,他的部队尽快过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