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市的话,如何保证价格?我可不想看到德国资产被贱卖!”

    杨潮笑道:“放心,在中国,我的信用就是黄金,你完全可以信任。跟我做生意的人也没有后悔的,上海银行团自然会保证股票的价格,会将股价维护在一个合理的程度。”

    瓦德尔点点头,杨潮的商业信用卓著,在美德经济界还是有一定的名誉的。

    “如何保证能尽快出手?”

    保证售价是一个问题,尽早出手也很必要,美国人之所以能大量购买德国工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人发了战争财,他们很容易从纽约的金融市场上筹集到资金,然后将德国工厂整个吞下去,让德国人立刻拿到一大笔现钱。

    “杨子银行牵头,将在上海组成一个承销团,通过中国的金融网络,向所有中国资本家发售山东德资企业股票。”

    “而且我保证上海银行团将从承销的股份中留出10%到20%股权自己持有,这些股权德国企业将会有原价回购权。”

    这倒是一个十分优渥的条件,这些工厂一旦变卖,很显然他们会被中国人掌握,接着就会加入中国人的工业管理,开始大肆生产军火大发战争财,股价也会一个劲的往上涨,如果战后涨的太厉害,就是让德国企业回购,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资本,这个原价回购权就等于给他们一个回购企业相当比例的权力。

    瓦德尔绝对想不到,杨潮之所以让银行团预留一成以上的股份,其实就是为了制衡德国工厂主,因为这些工厂主基本上只留一成的话,他们的股份将不会超过上海银行团,无法真正掌握工厂的话语权。

    但现在德国人一时还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因为他们还不认为自己会输掉战争呢,他们不知道的是当他们战败之后,会被法国人折腾的多惨,经济会有多崩溃,那时候德国人连中国人拿来喂猪的糟糠都吃不饱的时候,你就是让他们回购企业,他们也掏不出钱。

    就算他们能想明白其中的原因,德国人此时也没有资格拒绝,这毕竟是对他们最有利的条件。

    于是在瓦德尔幕后组织下,一个个想要卖工厂的德国工厂主,纷纷跟杨子银行组织的上海银行团签订上市协议,有这些企业联合作为他们股票的承销商,并且一直帮他们将股票卖到二级市场上。

    而且由于鼓励大家上市,并且保留一部分股权后,更多的工厂主开始变卖股份,很多人其实也想给国家做贡献,只是不想一下子失去自己的事业,但要是只买一部分股份,自己继续经营产业的话,那心理障碍就小多了,这造成上市卖企业的工厂主更多了,就连西门子、迪塞尔这些人都出售了一部分股份,连齐柏林都蠢蠢欲动,不过他没有上市,而是将一半股份卖给了杨潮,让杨潮掌握的飞艇公司股票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

    大量德资工厂上市,倒是肥了上海的股票证券交易所,这个交易所是去年杨子银行的银行券取得了法币地位后,将上海的银行业控制的更加紧密,之后开始整顿金融债券市场,联合上百家银行,开办了这家交易所,把其他的交易所,汇丰银行的股票窗口,基本上都挤得没有生意了。

    仅仅三个月,根据样子银行统计,总共有两千家德国工厂在上海上市,让上海股市瞬间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仅次于伦敦、纽约,超过了战争中大受影响的巴黎和柏林,即便战后被这两国超越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

第二百九十五节 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个冬天,德国企业的大规模上市,在上海出现了一波有价证券的交易狂潮。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工厂上市,而且一个个业绩都相当不错,正是发战争财的时候,利润率是绝对有保证的,所以这些股票一上市就收到热捧,股票价格还是相当不错的,德国人也能够满意。

    只是杨潮颇有些遗憾,早知道最后会以收购的方式收回这些工业企业,杨潮当年就不用费尽心力大力支持德国资本了,英国人、法国人的资本也是可以欢迎的吗,要是有英国和法国两个比德国金融还要成熟的金融市场提供资本,中国的工业规模弄不好比现在还要大,毕竟那三千吨黄金如果放到伦敦市场上,英国人敢贷给自己的资金更多。

    但这也也好,这样的回购方式,没有后遗症,不会在战后被对私人财产很看重的西方人诟病。

    另外也还能继续保持跟德国经济的联系,等将来战后德国工厂出现破产潮的时候,杨潮还可以通过山东这些工厂主到德国收购吗,那时候德国工厂一定便宜的让人掉泪。

    第三也是继续对德国实力的增强,毕竟他们可不像英国人总能借到足够的资金,要是他们提前崩溃了,杨潮可就没有战争财好发了。

    增强交战双方的实力,让战争爆发的时间长一些,血流的多一些,财富消耗的多一些,杨潮非常愿意看到。

    战争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战场也不是宣传中的浪漫之地,这是死亡、钢铁和尸体共同构建的阿鼻地狱,战争不会把一个人变成圣人,只会把人变成野兽。

    是枪毙和军法维系着纪律,而不是什么思想工作,这一点杨潮发现自己被后世的资料给欺骗了。

    当然可能红军的精神状态可以达到不用督战队,但是这个时代的军队,哪怕是德国的精锐陆军。在冲锋的时候,后面也是架着机关枪的,后退的立刻扫射。

    堑壕战让士兵精神崩溃的过程是不可逆转的,推广到连队的宣传员也只能化解。而不能根除这种病症。

    不过中国士兵还算是好的,起码大规模的逃亡潮,和精神疾病并没有泛滥,大概跟东方民族的忍耐力有关,日本人也一样。俄国人的表现比德国还好,德国人的表现又比法国好,法国人比英国人表现好,英国人吗,或许只比美国人好一些。

    说到底跟文化还是有关系的,凡是苦难越多的民族,精神状态就更强韧一些,这方面大概全世界印度三个是最坚韧的。

    另外有一点就是中国士兵的条件也比西方好一些,起码他们现在都住进了城市中的房屋过冬,而不用像欧洲士兵那样窝在泥泞的战壕中了。

    宣传队在城市里找地方安装了大量的电影设备。全是欧洲人的影像,有英国人主动送给中国外交部的战争宣传片,上面有德国人屠杀比利时的影像,把德国人比喻成为野蛮人。

    也有战壕中各国士兵艰苦挣扎的影像,告诉士兵们,他们比欧洲士兵更幸福,他们有充足的食物供应,能领取丰厚的军饷,还能按计划回家休假,而这一切欧洲士兵都没有。日本人更是想都不敢想,那么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战争呢?

    一些列手段,让中国士兵虽然也有逃跑的,有崩溃的。但比其他国家要好很多,至少在打一年是没问题的,八年抗战都能忍受的民族,没道理才打了三两年就崩溃。

    杨潮在新年期间,密集的访问军队,组织当地百姓给军队送来了饺子。营造出一种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氛围。

    一直过了十五,他才回到北京,之所以回北京,而不是直接去山东,那是他想让沙皇看一些东西。

    让沙皇惊恐的东西。

    尼古拉二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看到了什么,他看到了伊凡四世,俄国第一代沙皇。

    伊凡四世就像油画上那样,穿着华贵的俄国传统长袍,头上戴着王冠,手上拿着权杖,留着大胡子,用坚定威严的目光看着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心跳当即加快,任谁看到了伊凡雷帝也是这个样子,更何况是俄国沙皇了。

    “你要坚强,孩子!”

    伊凡雷帝粗狂的声音响起,粗狂中又带着慈爱一般。

    尼古拉确定自己不是做梦,或者自己出现幻觉了,他确实真真切切的看到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

    突然他跪了下来,跪伏在伊凡四世的脚下,眼睛里充满泪水。

    尼古拉二世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很多时候他甚至表现出一种柔弱的性格,这种性格放在中国,肯定会受到欢迎,甚至会比作为继承皇位的优势,可是放在沙俄这样的国家,却绝对是最大的缺点。

    俄罗斯民族,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沙皇,他们需要的是能带领他们走向荣耀的沙皇,比如彼得大帝那样的,无论他是残暴也好,仁慈也罢,他们不在乎,他们在乎的只是帝国的荣耀,这也是一个从来没有丧失过帝国精神的民族。

    所以尼古拉二世不是一个合适的俄国君主,但是他没有选择的机会,他只能不称职的背负这个重任,像蜗牛驮着重重的壳一样艰难前行。

    而他终于退位了,而且他儿子死了,他唯一的儿子,罗曼诺夫王朝唯一的继承人死了,这让他的心里接近崩溃。

    人的心理是十分奇妙的,往往物极必反,当一种情绪走向极端之后,反而会突变到相反的方向。

    就好像有的人表现的十分自傲,往往内心十分自卑,过度的自卑会转变成强烈的自尊,就像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那样;有的人明明十分懦弱,但有时候却会爆发出异乎寻常的勇气,比如菊与刀中的日本人;穷人强装富贵,富人刻意扮穷,都是出于某种奇怪的心理。

    杨潮没学过心理学,但是这些道理也摸索到了一些,他知道经过一次一次打击的沙皇,现在已经变得极为敏感,他的心理处在崩溃的边缘,如果刺激得当,没准会换一个性格,变成一个意志坚定,跟过去截然不同的沙皇。

    所以杨潮请出了伊凡四世,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沙皇,第一个大帝。

    当然伊凡四世不是罗曼诺夫家族的沙皇,彼得大帝才是罗曼诺夫家族的沙皇,好像更合适一点。

    但是彼得大帝不是诺曼诺夫第一任沙皇,他只是第四代罗曼诺夫,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