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门子继续加紧研发。只是他们前途渺茫,因为他们只能依靠在山东的德国研发人员,和招募的大量中国研发人员,而通用电气的背后,则是整个美国的科技力量,至于西门子背后的德国吗,此时无法给他们提供帮助,反而需要西门子给他们帮助呢。

    西门子卖出了山东资产的绝大多数,现在的西门子只占有一成的股权,其他股权都在上海上市了。对于西门子的股票,杨潮是大规模持有,虽然只是西门子中国公司的股份,西门子打着战后国内经济恢复后,他们会回购,而杨潮的打算还是等战后,收购西门子欧洲产业呢。

    当然通用电气中国公司也是合资,杨潮占有四成的股份,但相比德资企业,杨潮就没有什么控制能力了。这是摩根财团的产业,他们拥有控股权。

    所以如果出于安全考虑,杨潮更倾向于扶持西门子公司,但那得等到战争结束了。战前西门子没有任何希望跟通用电气竞争。

    现在西门子在中国的电力机车,电动机等设备生产,虽然也在赚取利润,但是西门子将大多数利润都拿来分红了,因为西门子家族需要这些钱来购买德国债券。

    战争打到现在,不但是那些普通德国家族企业被动员的采购债券。就是西门子、克虏伯这样的大家族也开始被德国政府动员了,当德**官亲自带着德皇的信,这些在德国根深蒂固的大家族真的无法拒绝,只能卖出股份,然后抱着日后赎回的打算,先支持皇帝过难关,他们相信皇帝在战后也会大力支持他们的,但前提是能打赢。

    因为这些家族都不是普通的家族,以建立西门子的家族来说,西门子公司是维尔纳·冯·西门子,一个“冯”字就说明,这是容克家族了,他父亲曾经为普鲁士跟拿破仑战斗过,在乡下经营一个农业庄园。

    维尔纳同样遵循容克家族的规律,当过军人上过军校,毕业于炮兵学院,后来通过堂兄一次性筹集近两万马克开始投资工业,与几个弟弟一起创业,研发电力产品,革新炼钢法,开启钢铁工业的炼钢方法都被冠以西门子马丁炼钢法。

    总之他们遵循容克贵族的方式,既没有脱离军事封建传统,又很从容的融入到现代工业中,而且是前沿科技和重型工业,让西门子在电力工业、车辆和冶金方面都有极高的地位。

    但现在他们在疯狂的支持军事,支持德国的事业,只能暂时中断自己事业的追求。

    杨潮面见了一次西门子公司总经理,西门子四兄弟中的小弟威廉西门子,覆盖整个山东的远距离输电网,山东一些小县城,比如胶州了,莱阳了,这些县城没有条件建设一座电厂,有些地方却很适合修建电厂,比如交通方便,又有丰富的煤矿资源的潍坊,杨潮跟西门子谈的是让他们设计一条铁路网,将山东的大城市和电网联系起来,为每个县城都通上电,让山东在五年内彻底进入电力时代。

    西门子对此有经验,他们已经建立了简单的电力网,他们在山东修建和运营的城际电力机车,就是这个电力网的最大客户,现在不过是将电网容量扩大而已,他们拥有最大优势。

    西门子很乐意解下这笔订单,电力化的推进,意味着动力在向电力转移,通过他们生产的电动机会更加畅销。

    而杨潮看重的社会意义,则是工厂慢慢摆脱蒸汽机、柴油机这样的动力,再加上照明,可以让工业日夜开工,除了燃料费用降低超过三成,还降低了各地的铁路运力,不需要将煤炭送到每一座工厂中,只需要拉一条电线过去就行,这是整个工业体系效率的提升。

    以西门子、迪塞尔为标杆的山东工业,不敢说全世界最先进,但至少是最先进之一,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象征电力和内燃机的先进企业为基础,杨潮有信心在下一个十年,跟最强大的对手美国过过招了。

    但之前他还要应付一个最大的困难,那就是再次调整工业。(。)

第三百二十七节 当皇帝谣言() 
山东重工业通过这次战争虽然因为西方大量输血,主要是通过为俄国生产大部分军火,而缓过了一口气没有像战前所有专家预料的那样崩溃,但是轻重工业的比重依然很不平衡,如果今年战争结束,杨潮敢保证,会立刻引发一次工业过剩危机。

    这是必然的现象,一战期间,日本人的重工业超过了轻工业,可是战后就遭遇危机了,原因就是失衡所致,因为日本的轻工业根本就没有为重工业提供足够的市场,而战争将他们的重工业刺激起来了,所以失去战争订单之后,他们只能崩溃。

    美国人没有爆发危机的原因,是他们的工业在战争中,并没有接受大量的军火订单,他们主要是提供原材料,比如钢铁、矿石等,而战后钢铁、水泥、矿石等材料欧洲人仍然大量需求,因为他们需要重建国家,所以美国的战争繁荣一直持续到了1929年才迎来工业危机,但是一爆发就规模极大,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崩溃。

    所以现在杨潮要吸取这个教训,现在山东八成以上的重工业,都在向战争提供供应。

    杨潮在济南会见了战时工业总局局长李富安,他现在不但掌握着整个山东、东北的重工业企业订单分配,而且连日本的制造工业都控制在手上,这么庞大的工业体系,供应欧洲绰绰有余了,哪怕有美国人的大量订单,依然绰绰有余,所以杨潮要求他调整一些产能退出军工生产,慢慢转入民用领域。

    这让李富安有些不理解,第一是这等于让他放弃了一部分权力,这小子对权力十分的着迷,他借口说虽然大量工业企业并不是饱和生产,但是他们依然有利可图,而且利润丰厚,现在退出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杨潮告诉李富安现在不慢慢抽身,将来就没有机会平安抽身了。

    “这几年轻工业发展迅速,上海哪里的轻工业都超过山东了,把机器价格炒的很高。比战前足足增长了一倍,这可是一个好机会。现在转产民用产品,会让他们慢慢控制市场的。如果现在不抓住这个市场,等战后欧美的机器进来,可就晚了。”

    杨潮先解释一番。

    然后直接命令道:“三个月之内。让所有工业企业腾出至少两成的产能投入民用市场,半年之内要达到四成,一年之内必须将所有企业的产能的八成投入民用市场。”

    李富安这个战时工业总局,可是得服从杨潮这个总统的,从法理上还是习惯上,李富安都没有打算抗拒,只是慢慢的将手里的权力交出去,还是让他有些不太能接受。

    杨潮相信一年之后当这些企业的八成产能都在生产民用用品的时候,技能抵挡战后欧洲工业品的冲击,也能让他们平缓的应对失去军火订单的损失。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破产潮。

    当然如此一来,日本人又占了一个大大的便宜,中国工业在退出,日本工业就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订单,日本经济恐怕会像历史上那样,先是得到朝鲜战争的订单刺激,接着又有越南战争的军事订单,日本人将会最快速的将经济恢复到战前。

    不过对此,杨潮也没有太可惜,美帝不就是这么做的。

    真以为美帝是贪图日本工业品的廉价才将朝鲜和越南的军事订单交给日本?

    那是因为美国人在二战后已经在将工业转向更为平稳的民用了。他们的企业都在为欧洲重建生产物资,所以将美军的工业订单都交给日本,如果美国工业都吃不饱的情况下,美国政府敢这么干?

    等到了越南战争。美国人的工业都转向民用了,更不可能再次动员起来,所以继续便宜日本人,因为美国人吸收了一战之后工业崩溃的教训,更看重的是一个稳定的工业体系,而不是一个爆发后崩溃的工业体系。

    还有就是。美国人牢牢控制着日本工业,既然能够控制,日本的工业越强等于自己手里的力量越强。

    将来杨潮要打造的是一个要跟欧洲,跟美洲能够全方面抗衡的体系,不但要在军事上,还要在经济上,甚至还有文化上都要分庭抗礼,那么日本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毕竟这是东亚基础最好的国家。

    而且东亚四国现在跟中国混,要是一个个都混的提不起来,那中国怎么当老大?

    把日本当成一个标杆,是成本最低廉,甚至什么都不用做,日本人自己都会做的很好,然后还能拿出来说事,告诉全世界看看,是中国扶持了日本,让日本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体,这样能吸引更多的国家愿意跟中国混。

    提起日本之后,就看朝鲜人自己努不努力了,要是他们能拿出后世韩国发展的劲头,又可以培养一个标杆,至于琉球那就不用提了,屁大点人口随便一个航运业就足够他们吃了,将来东亚集团将以一个富裕的,经济发达的姿态站在世界上,无论世界体系是什么样的,中国将用这个集团获取一个不容忽视的话语权。

    在山东待到了12月底,终于得回北京了,因为经过酝酿,杨潮要重塑民族内核,发展传统文化的政策,开始出现了一股逆流,以江南为中心一个集团都在反对。

    这些人打出了反对的旗号,而且光明正大,因为他们强调,杨潮在推动传统文化复苏,其实是在模仿当年的袁世凯,是在为复辟帝制做准备。

    江南几省议会中这种声音很大,而且议员十分激进的表示,要抵制,强烈的抵制,不能让某些人的权力野心得逞。甚至有人提出,扣留当地的烟酒税,逼迫杨潮妥协,甚至要做好讨伐的准备。

    扣押税款杨潮都不能答应,这已经是一种非法的破坏了,讨伐的声调,则更是一种倒行逆施。

    “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言论,某些人必须做出澄清,否则将是对我们努力维持的政治制度的破坏。”

    杨潮的态度十分坚决,但是不但无法将那些激进的言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