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限制黄金之后。彻底让黄金退出了流通,黄金储备大量储存在央行之中,造成二战前英格兰银行储备了一万多吨黄金。
法国的限制比英国稍大,400盎司大概相当于12公斤,而法国规定20万法郎以上的纸币才能兑换金块,20万法郎相当于12。5公斤。只可惜法国的金融势力不强,即便是一样的制度,伦敦就是现货黄金的最大市场,伦敦金成了现货黄金的代名词,而法国金就默默无闻了。
其他国家则不流通黄金,货币也不直接跟黄金挂钩,而是跟英镑和法郎挂钩,在外贸汇兑结算的时候,才会进行黄金流动,因此是金汇兑本位制。
美国对这种制度不予认可,但是另一个黄金储存大国,中国则支持这种制度。
中国央行行长张家傲在热na亚大会上承诺,中国金元券坚持跟黄金挂钩,实行完全自由的金本位,这跟美国的政策一致,只有在别的国家无法坚持金本位的时候,中国还坚持金本位,这才能取得货币优势地位。
不过中国的金元券只是外贸币,当年发行出来是为了跟洋人银行竞争外汇市场的,算是典型的外汇券,还不是中国的法定货币。中国的法定货币制度还是银本位,所以才敢大量向英法借款,因为中国需要的是白银,而是不是黄金。
因此金元券实行金本位,依然没有美国那种金本位坚挺,此时还竞争不过英国人,所以张家傲有承诺,中国在欧洲的贸易将在伦敦进行结算,此举等于是拿中国的黄金,又给英镑注入了一股强大的信用,让英镑变得更加坚挺。
结果就是,金元券越坚挺,英镑则越稳定,让英镑现在有更强的实力来跟美元竞争。
张家傲同时宣布,中国将继续坚持银本位制度,但是宣布将维持金银比例为1比20的价位,英国同意支持中国维护金银价格的努力,很显然在货币问题上,中英两个国家进行了利益交换。
这几年银价的持续增长,已经让中国吃尽了苦头,货币增长意味着货币升值,对出口是极端不利的。所以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价值,是张家傲这些年最大的目的,但是杨潮一次次抛出巨额黄金,让白银想不增值都很难。
有了英国的支持那就不一样了,两个国家还是有能力维持世界金银价格的。
但是这个利益交换,英国人显然占了便宜,因为这对他们是绝对有利的,因为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实行的也是银本位,稳定金银价格也有利于印度的出口。
所以英国人付出的还不够,他们还得有其他付出,但那不是在热na亚会议上能说的事。(。)
第四百四十一节 次经济中心()
感谢miaoge、绝灭星辰、月冷^无情、行在今天兄弟的月票,还差两张加更。感谢孤单の伱兄弟的打赏。发现好像第四百四十节发错位置了。大家看的时候折回去看看,否则可能不连贯了。
————————————
南洋问题解决了,仿佛解开了一个死结,澳大利亚可以移民更多的人,巴西的橡胶种植业也开始启动。
杨潮布局下,华人的势力范围依然在有条不紊的渗透着,不显山不漏水,如小草生发,却拥有顶开大石的决心和毅力。
英国人也极为满意,放下了霸权心里后,专注于经济利益,马来亚殖民地的发展对他们也是有利的,同时跟杨潮的合作,无论是英国政府,还是罗斯柴尔德家族,都各有所得。
英国政府得到了英镑的稳定,罗斯柴尔德得到了1000吨黄金,迫不及待的向德国发放了第一笔贷款,让德国偿付英国的赔款,但是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德国的货币体系一年后就崩溃了,罗斯柴尔德被套牢了。
这都是后话,杨潮集中处理完一大批事情之后,立刻就回到了西伯利亚,金雪慧的肚子已经八个月了,滚圆滚圆的。
杨潮悄悄陪了她十天,才回到伊市,没想到一个人已经等在这里了。
米青。
她是代表广东地方政府来俄罗斯访问的,探讨一下经济合作问题,米青离任总统之后,并没退出政坛,而是回到广东,以她的身份很容易在省府谋取到一个经济发展部长的位置,她高调表示要帮助家乡发展。
她来伊市做什么,广州跟西伯利亚能有什么经济关系?
她是来找杨潮的。
杨潮回来后,跟奥丽嘉一起会见了她,以米青前总统的身份。俄国女沙皇亲自接见一下并不算掉价。
正式见面之后,米青突然私下求见杨潮,两人在杨潮的地盘,杨子矿业一处秘密办公楼见面。
“你这几天干什么去了?”
见面第一句话米青就质问道。
杨潮面不改色:“我在北京处理一些问题。你应该知道啊,把载沣送走了。”
杨潮送走载沣,这件事不是什么秘密,报纸评价还是比较正面的,很多人都认为杨潮有情有义。给载沣安排了一个好的归宿,没有让民族主义者迫害前朝皇帝,满人遗老遗少也出言赞扬。
这也算是一件加分的政治行为。
米青却不买账:“我当然知道,我还知道你十天前就离开了,不然我为什么这么早来,谁知道到了伊市却见不到你,说你还没有回来呢。这十天肯定是去哪里会情人去了吧?”
杨潮笑道:“你不就是我的情人吗。”
说着两人就纠缠到了一起。
“你该考虑嫁人了吧?”
一番缠绵之后,杨潮叹道。
米青道:“为什么?”
杨潮叹道:“再不嫁人就该老了。”
米青回国的时候就已经二十多了,如今已经三十五岁,步入中年。无论以哪个时代的标准来看,都该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
米青哼道:“你是嫌弃我人老珠黄了吧?”
杨潮笑道:“哪有!”
米青的皮肤确实不如过去那么有弹性了,杨潮心中这么想。
米青哼道:“虚伪。”
杨潮讪笑。
米青也不生气:“迟早要老的啊。不过我是不会嫁人的。永远不会。”
杨潮叹道:“不嫁就不嫁,随你。大不了我养着你。”
米青冷笑:“这可是你说的啊?不许反悔!”
杨潮一愣:“你是说真的吗?”
米青道:“当然。”
杨潮道:“怎么养?”
米青轻笑道:“当然是拿钱养了。”
杨潮明白了:“哦,原来是你要钱来了,要多少?”
米青开口:“也不多,十亿两就够了。”
杨潮哼道:“开什么玩笑,十亿两!你要干什么?”
米青道:“当然是干正事了。”
杨潮道:“什么正事?”
“发展经济算不算?”
接着一番交代杨潮才明白,原来米青想给广东拉投资,她急于提高广东的经济水平。毕竟这里是她的根据地,广东是她政治上的最大支持着,为了这里服务,有助于提高家乡人民对她的忠诚。
所以她想让杨潮向广东投资十亿两。尽快拉动广东的经济发展,不求能比得上上海和山东,最起码不要落后太远,起码要跟江苏等地保持一致,有机会追赶东北。
杨潮不说话了,也没穿衣服。就在卧室中走动起来。
米青没有打扰他,她知道杨潮在思考问题,这样子不像是拒绝的意思,怕是在想如何帮广东发展了。
其实这几年广东的发展并不算落后,作为满清一朝唯一的对外窗口,广东人的思想比其他地方更开放,视野也更开阔,跟国外的联系更紧密,不然这里也不会成为炮哥革命的圣地了。
所以这些年社会稳定后,广东人投资兴办现代产业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只是限于资本不够雄厚,大都集中在小型工业中,比如过去就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缫丝工业,丝织工业,棉纺织工业,而这些轻工业现在上海发展的更好,广东显然竞争不过上海。
广东的发展条件是毋庸置疑的,让广东拥有广阔的腹地,水运可以直通广西,粤汉铁路又让湖南也成了广东的腹地,沪广铁路让没有出海口的江西最好的出海基地也是广东,加上珠江优良的水系,海轮可以沿海直通广州,珠江覆盖的珠三角广袤的地区运费极为低廉。
人的观念开放,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所缺的不过是时间而已,事实上,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广东人确实在慢慢发展,可是时机是一个大问题,广东错失了发展的最佳时机,他们现在有些晚了,这让他们的有利条件始终无法完全发挥出来。
重工业山东和东北让其他地方完全没有机会,也就是上海现在勉强能够竞争一二,而轻工业上,上海还没有吃饱,山东的轻工业同样强势,在这两个地方进行产业转移之前,杨潮看不到广东有大发展的机遇。
说起来还是不太平啊,要是广东不是闹的最凶,早早稳定下来慢慢发展,不至于彻底跟不上上海和山东的脚步。
可广东的重要性是不能忽视的,这个地方发展起来了,能够影响到广西、甚至云贵等大西南地区,也能带动湖南和江西这样的内陆省。总之这是一个天然的经济中心,如果他的发展都被遏制了,大西南和湘赣也就自然被遏制了。
后世的中国沿海三大经济中心,北边渤海湾以京津为中心,长江流域以上海为中心,南方则以广东为中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北方京津的经济地位被山东取代,山东的经济影响可以覆盖到东北、京津、直到关外,上海沿着长江,已经可以影响到四川了,唯独东南地区的广东没有发展起来,同时大西南和湘赣等内陆,目前的发展确实不是很好。
“必须以贸易为主!”
杨潮转了足有半个小时,才终于开口说话。
米青赶紧点点头,富强党出身的人,早就习惯了聆听杨潮的高妙见解,哪怕他们不懂的时候,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