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军武器制造方面技术相当,杨潮超前的眼光又给陆军装备了4千辆各式坦克,还有规模庞大的飞机飞艇,没有理由打不赢。杨潮没有吴佩孚那么乐观,不相信三个月能灭亡美国,但是杨潮认为,只要海军能够登陆美国,逼迫美国签下城下之盟信心十足。
打,就有六成以上的机会取得胜利,即便不顺利,完败的几率也几乎没有,风险低,回报高,即便是一个生意人也知道这生意值得一做。
只是美国人未必想打,他们求助英国失败后,一时间发现真的找不到盟友了,法国人不可能,法国人早就丧失了做一个世界帝国的雄心壮志,明明打败了德国,他们是战胜国,反倒计划着要修建马奇诺防线的国家,显然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眼睛始终紧盯着死敌德国,不可能招惹其他国家。
法国不行,欧洲大陆上还真的很难找到合适的国家帮自己了,这时候美国人才发现,孤悬海外的他们,确实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避免了欧洲多次大战的波及,可是他们真的没有朋友。
唯一有能力帮他们的英国人,也在债务问题上跟美国矛盾很大,巴不得有人站出来削弱一下美国的实力呢。
所以要打只能靠自己,美国人没朋友。
可是要打的话,作为一个非民族国家,凝聚力真的很成问题。他们自己内部都不一致,以经济势力来区分,工业集团希望打一仗,农业势力却不想打仗,金融势力不想此时打仗。
工业集团历来都是好战分子,这是颠簸不破的道理,一打仗各种工业产品的市场就会打开,哪怕是纺织工业都可以向军队提供大量的军用物资,军装、帐篷这都是巨大的市场,而且是一个消耗很快的市场,其他冶金、机械制造业部门,就更不用说了,打仗打的就是他们的产品。
农业势力自然是要受影响的,一打仗美国本就过剩的农产品立刻滞销,只是此时的农业势力还不是后世的农业集团,由于分散为数百万的大中小农场主,而不是垄断性的农业公司,因此力量很难聚集起来,是十足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声音根本就没人听。
但金融势力的声音就不能不听了,摩根财团为代表的美国金融势力,可是比工业集团更强大的势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工业集团都是他们控制的,老摩根时代最巅峰时期,可是控制了美国50%的工业产能的。
金融势力在欧战大发横财,这几年把目光对准了发达的欧洲大陆,他们是可着劲的在打压伦敦金融势力,以德国赔款和各国债务问题为发挥的舞台,利用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欧洲呼风唤雨,在德国问题上,已经完全压过了英国一头,虽然向德国官方的贷款上,美国人让了英国一把,但是在民间的私人借贷问题上,主要最近却是美国金融家们筹集的,向克虏伯等工业巨头的数十亿美元贷款,都是摩根等金融家的生意。
欧洲人自己打成了一锅粥,给美国金融家提供了一个吞下欧洲的大好机会,他们现在眼看着要吞下欧洲最肥,而且最低廉的一块蛋糕,用少的可怜的资金,将德国这个欧洲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控制在手里,还没来的及消化了,怎么能容许美国跟中国发生战争?
除了经济势力之外,还有民族情绪强烈的各国移民势力,美国说到底是一个移民国家,虽然美国政府一直唱高调表示美国是由美利坚民族建立起来的,所有的美国人都是一个美利坚民族,可这只不过是政府的扯淡,就好像后世****扯的中华民族的蛋一样,只是唱高调,真正认可的基本没有,边疆的某些民族会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
就是美国,美国参加欧战之后,英美背景的移民势力立刻就发动了针对德国后裔的内部清算,美国通过法律展开了去德国化,所有过去德国裔民建立的城镇取消德语名称,改为英语名称,德语命名的街道改为英语命名的街道,甚至很多德国后裔都不敢用德国名字,而德裔在美国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少数民族,而是一个人口数量占到20%左右的主要民族。
连德国后裔美国英语移民都不能接受,说他们是一个美利坚民族,说他们是一条心,恐怕美国人自己都不信。反正国会中不同民族背景的势力之间分歧很大,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法国等拉丁民族背景的议员就很不支持战争,他们认为这次冲突归根结底是因为移民问题引起的,还想利用此次机会改变美国的移民法呢。
所以美国人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都很难达成一致,在国会中吵成了一锅粥,除非中国不给他们选择直接攻打他们,否则真让美国人坚定战争的态度,还真不容易。(。)
第四百八十三节 菲律宾人的选择()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就好太多了,尽管中国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是却拥有一个主体民族,即便是其他民族,比如蒙古人、回人等较大的民族,也都是跟汉人在一起成百上千年了,对国家有自己的认同,比如蒙古这样的草原民族,在内地汉人强大的时候,比如隋唐时期就已经接受了汉人皇帝作为他们的天可汗地位,因此虽然不认为自己个汉人是一个民族,却可以接受跟汉人是一个国家,可以接受在一个战壕之中战斗。
尤其满清统治三百年,蒙古人早就没有了自己独立的可汗,认准了北京城中皇座上的皇帝同样也是他们的可汗。
所以中国基本上不存在各种反对势力相互扯后腿的问题,只要确定要打仗,那就一定会众志成城,哪怕有部分汉奸存在,那也是被侵略的时候,在出境作战的情况下,那些意志最不坚定的,有汉奸潜质的人,没准叫的比谁都凶呢。
因此相比美国各种声音很难达成一致的情况,中国政坛从上到下出奇的一致,潘训做出的决定,国会一致通过,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民族情绪极为激烈,即便想反对的国会议员,也得掂量掂量,投票反对之后,出门会不会被人打,家里的房子会不会被人烧了,甚至祖坟是不是会被人给刨了。
潘训直接派海军封锁马尼拉的行动从政府内部到国会一致通过,报纸上纷纷叫好,在街道上抗议的年轻学生,即刻转变为了支持行动,在总统府门前打旗子的队伍,也换成了支持总统的旗子。
民心不但被潘训彻底调动了起来,而是完全被他操控在手中。
之后潘训又给这股民心注入一剂强心针,封锁马尼拉之后,潘训向美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马尼拉守军24消失之内放弃抵抗。允许中国海军登陆马尼拉,借口是中国要自行调查侨商死亡事件。
荷兰人当年都不能答应这种要求,只是暗暗的不让自己的人抵抗,让中国人看起来是强行登陆的。就是因为这种事情太屈辱,美国人如果答应不抵抗让中国人登陆,美国政府铁定要倒台。
所以美国人拒绝了,没有办法答应,同样他们也无法做出荷兰人那种把脸面塞进口袋。掩耳盗铃自己找台阶下的方法,没有让自己的驻军做做样子,而是严密不妨,利用西班牙人殖民这里三百年时间修筑的大量的城堡要塞为依托,加装各型重火力防御武器,打算严防死守。
中国海军可不是吓唬人,吓唬人的话,三艘巡洋舰就够了,犯不着整个南海舰队出动,于是24小时一过。立刻炮轰了马尼拉城,并且从航母上出动了轰炸机群轰炸,但面对美国人的坚固要塞群一时半会是不可能攻陷的,所以海军的正面炮击和轰炸,只是佯攻,海军打算从附近海岸登陆,对付美国不到3万人的守军,海军陆战队就足够了。
只不过此时另一群人行动了,菲律宾的政治势力。
永远不要小瞧一个民族的精英,至少是不能漠视他们。菲律宾的政治精英就是这样,你可以看不上他们,但是却不能漠视他们,因为他们多少还是有些能量的。
而且如果有的选。菲律宾的政治精英更乐于接受美国的统治,后世他们的后代硬是可以大言不惭的否认美国统治他们是一种殖民统治,就知道他们被美国人忽悠到什么程度的。
之所以能到这种程度,是因为菲律宾的政治势力,基本上是在美国的默认甚至是扶植之下成长起来的。
美国人统治菲律宾,始终宣扬他们是一种新殖民制度。是利他的殖民制度,他们统治菲律宾的目的是帮助菲律宾人,是因为菲律宾人没有统治自己的能力,他们将帮助菲律宾人建立良好的制度,等菲律宾人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时候,他们就会让菲律宾人du立,至于菲律宾人什么时候能够拥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了,那就得美国人说了算了。
菲律宾人信不信美国打一场代价高昂,最后还给了西班牙几千万美元获得菲律宾是为了帮助菲律宾而不是来殖民菲律宾没人在乎,反正杨潮是不信。
没错,美国人第一任菲律宾总督塔夫托在菲律宾建立了文官政府,其中甚至没有采取偏向美国商人利益的制度,号称完全是利他主义,是帮助菲律宾,甚至让美国商人对塔夫托十分不满,塔夫托针锋相对的表示,美国殖民菲律宾不是为了小部分腐朽的美国商人的利益。
也许塔夫托本人是理想主义者,他也真的帮助菲律宾建立了不少现代制度,可是他建立政府的时候,美国大兵正在围攻菲律宾人建立的du立政府军队现实,他这个理想主义者就无视了。
塔夫托后来还当了美国总统,因此他在菲律宾的影响力持续了十年之久,导致美国在菲律宾建立了上万所英语学校,培养了菲律宾三分之一说英语的后代,取美国名字的菲律宾人比西班牙殖民三百年取西班牙名字的菲律宾人还要多。
可以说美国人在文化上同化了相当一部分菲律宾人。
但这能说明美国人是因为菲律宾人自己不能管理自己才来帮助菲律宾的吗,如果中国也如此不堪一击的话,美国人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