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90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差不到哪里去。

    他们经营不下去电气铁路,却不是经济压力问题,电气铁路废弃最厉害的,恰恰是省府中心济南府。反倒是贫困的兖州府、泰安府、东昌府和曹州府保存了更多铁路,山东最偏僻也最穷的山区府沂州府的电气铁路反而运行的最好。

    真正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始终赔钱,地方政府虽然给与补贴,可是却没有积极性持续维护铁路,很多电气铁路年久失修导致无法继续运营。第二则是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济南府、登州府等富裕地区的公路修建成了网络,汽车产业对铁路产业的强势竞争所致。

    可是为什么詹天佑修建的铁路还在赚钱,山东的电气铁路却要赔钱呢,这就是这些铁路从始至终始终赔钱的根本原因了,詹天佑建立的是干线铁路,庞大的货运始终是主要业务,而山东的这些电气铁路,当初杨潮甚至是为了支持西门子的铁路机车生产才推动建设的,一个个县城不可能拥有太大的货运量。因此从一开始客运就占据了这些电气铁路最大的业务,而随着公路的修建,汽车运输相应的发展起来。

    斯柯达不但生产小汽车还生产了不少公共汽车,德法等国家也在向中国出口公共汽车。因此山东路面上跑的汽车很多,公共汽车穷人喜欢,私家车也让富人拥有了出行的便利,穷富两个阶层都更喜欢舒适的汽车,而不喜欢越来越陈旧,不舒服。不准点的电力机车,连客运都受到了打击后,这些地区性直线网就更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所以济南等富裕府,率先打算放弃维持支线铁路网的运行。

    议会要求放弃,但是还有不少人更喜欢铁路的,这些便宜的,伴随了一代人成长的县府小铁路是很多人童年美好的会议,平时不在乎,甚至也更愿意去坐大小运输公司运营的服务热情的公共汽车,但是当失去的时候,他们突然感到惋惜,强烈要求政府拨款继续保留这些铁路,一时间舆论争议很大。

    放弃这些支线铁路,杨潮也感到很可惜,这些铁路建设的时候,山东还很穷呢,所以征地等成本很低,如果现在要做这么大的工程,代价几乎是难以承受的,因此放弃容易,在想建起来就难了。

    各地政府想废弃铁路,将铁路沿线的土地卖出去,对地方政府就是一大笔收入,因此比较倾向于废弃这些铁路,但民怨让他们不得不顾虑,毕竟是靠选票说话的,可是继续维持的话,成本越来越大,实在是浪费公帑。

    这时候杨潮站出来了,他发出了支持小铁路的声音,希望地方政府进行改制,将支线铁路交由民间运营,借以改善服务质量,与汽车客运抢夺乘客。杨潮的声音得到很多人支持,政府也愿意考虑,但是没人愿意接手,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谁愿意接手一个赔钱货啊。

    杨潮经过分析认为,这些铁路还是有利可图的,之所以竞争不过汽车客运,第一是因为新生的汽车客运都是私家运营,因此服务质量更好,第二是因为公路新建,铁路年久失修,导致公路运输反而更及时,铁路运输经常误点,总之是官僚化的经营效率低下。至于成本问题,在同样满课的情况下,铁路运输的单位成本是远小于公路运输的,毕竟同样烧油的情况下,火车的电力肯定比汽车的汽油便宜,而铁轨的阻力也比公路更小,推动同样重量的火车消耗的能量自然更小。

    既然铁路还是有优势的,那么就能通过改善取得利益。

    于是杨潮出面了,跟各个地方政府谈判,接手各条铁路,而且地方政府没有吃亏,杨潮只要了经营权,但是铁路附属的土地则扔归政府所有,杨潮可不想别人有样学样从地方政府手里接手不良资产,然后将土地等有价值的产业变卖,骗取国有资产后潜逃。

    杨潮虽然没有花一分钱就接手了山东地方铁路,但是却接手了多达1亿两的铁路债务,规模庞大的山东地方铁路,准确数据是5800公里,绝对超出实际需求,从来没有饱和运行过,让这样的铁路盈利,并且偿还债务,简直是一个奇迹,没人认为杨潮能成功。

    杨潮给铁路开出的药方是增加投入。

    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改善服务水平,第二是提高运行效率,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要彻底奠定铁路对公路的优势,还得靠技术支持。

    改善服务水平和提高运行效率,杨潮可以解决,他就是玩管理的,组建了一个新公司,招募最好的人才,给与他们最好的待遇,并且给他们股份,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承诺给所有的工作人员分红,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经过一年的改革,已经提高了运行效率,但是仍然运营情况依然无法维持收支平衡,除非能从根本上改变,否则一年至少要亏损上千万。

    要从根本上改善,那就要靠技术了,这就不是杨潮能解决的。

    杨潮的方法是交给最专业的人士来解决,西门子就足够专业,山东的电力铁路网就是西门子建设的,他们通过建设山东的电气铁路网,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完美的运用到了津浦铁路的电气化上,现在已经完全完成了上千公里的津浦铁路的电气化建设。

    西门子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没有任何竞争对手的电气铁路方面的巨头,同时在津浦铁路上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也让他们的技术储备更加丰富。

    “如果要提高速度的话,我们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早在1901年,我们就创造了162公里时速的世界纪录,两年后的1903年,我们又突破了这个纪录,我们公司的电力机车在柏林附近的铁路上跑出了210公里的时速,时至今日也没有人打破这个纪录。”

    西门子公司的销售人员很臭屁的说道。

    这显然是一个不怎么了解杨潮的业务员,溜熟的山东话又不像是后学的,基本能确定他的身份是一个青岛长大的德国裔民。

    杨潮摆手:“我不关心你们那什么记录,让你们总工来见我,我要听最专业的讲解。”

    杨潮可没时间听西门子的业务员废话,西门子派出这么一个人来见自己,着实让杨潮有些生气,难不成西门子的谱已经大到了这种程度,还是他们以为杨潮的时间那么不值钱?

    业务员有些压力了,立刻表态马上通知总工,长在山东的他很清楚,杨潮不能得罪。

    下午杨潮就见到了西门子公司的工程师,负责电力机车方面的总工程师汉斯。

    汉斯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派了一个业务员,而不是公司高层亲自跟杨潮谈的原因,他们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已经派遣工程师团队从青岛赶过来了,只是先派一个东营的业务员来跟杨潮接触一下,想先了解一下杨潮的要求,不过那个业务员过于想表现自己,谎称自己代表西门子公司,这才导致了误会。

    杨潮也不在乎汉斯的解释:“还是那句话,我不关心你们的记录,我要的是运行速度,我只问你,西门子的电力机车能不能提供100公里以上的运行时速。我要打造的是覆盖山东的电力快车网络。”(。)

第五百一十一节 铁路和大炮() 
试验速度和速度记录,在杨潮这个实用主义者眼中,除了用来哗众取宠,取悦观众外,也就只有广告效应了。

    英国人1851年世界博览会上的时候,用蒸汽机车还跑出过100公里时速呢,除了让不明觉厉的观众概叹大英帝国的技术十里外,影响不了英国全国铁路上那些以30公里时速奔跑的火车。

    德国人在山东建造的胶济铁路,最初的设计时速是60公里,最近几年才达到了这个速度,而且依然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全世界能以100公里以上时速运行的铁路网,几乎还不存在。

    西门子改造的津浦电气化铁路,运行时速也不过70公里,就已经很惊人了,这比胶济铁路才提高了10公里的时速,而胶济铁路是1898年就完成设计的,用了25年时间,才提高了区区10公里,铁路总体速度的提升,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从专业角度来讲,如果能将铁路进行改造符合要求的话,100公里的运行时速,理论上是能够达到的。”

    汉斯沉思了片刻对杨潮说道,他认为西门子的技术力量,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只是100公里时速对普通铁路没有什么意义,对以货运为主要盈利业务的铁路,载重量比速度更为重要,因为通过增加铁轨重量,可以很轻松的将运力提高一倍,而为了增加速度,将铁路线重新翻修一遍,付出巨大成本的情况下,可能只能提高十分之一的速度,得不偿失。

    但单从技术来讲,西门子的电力机车跑到100公里时速,还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要想将现有技术变成现实,还要经过大量的试验后才能推广,要解决的问题多了去了。

    因为对于电力机车而言。动力根本就不是问题,通过增加线圈堆积马力很容易,就算是在堆积不上去,大不了多加几个火车头就是了。最大的问题是。在高速形势下的列车平稳问题,这却不是西门子的强项,而是机车厂应该解决的技术。

    “那好,你们去进行论证和试验吧,需要我帮忙配合的地反尽管说。”

    杨潮得到汉斯确定的保证后。就已经很满意了,要让现在的铁路竞争过新兴的汽车,唯一的方法就是高速铁路,美国铁路之所以没落,就是发达的汽车业和公路网的结合,杨潮并不想扼杀汽车业,只是灵活的汽车运输对铁路运输的优势太大了,支持一下铁路发展还是必须的。

    公路运输的优势不在于效率,不在于成本,而在于灵活。因为一列火车要准备上千吨的货物才可以起运的时候,汽车只要装个几吨十几吨就可以出发了,等待货物的时间上,是火车的几十分之一。

    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铁路的效率,但是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只能从速度上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