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婉娘,你好好休养,娘这次带他们三个过来,会多住些日子,等过了小年,再回去。”温田氏抱着小外孙不舍得放手,笑着说道。
亲娘留下来住,温婉娘只有欢喜的,她期待地看向父亲,“爹,您跟娘一起住阵子?”
温汉忠笑道:“爹就不留住了,等出了小年,爹再过来接你娘他们回去。”
陌茶看到温婉娘眼底划过的失落,开口说道:“外公,外婆,今年你们全家都过来过年好不好?现在房子足够宽,足够住,咱两家在一块过年,还省了走亲戚的麻烦。”
温菊在旁一直安静地听着,这会听到茶表妹的话,眼中充满了希冀,温婉娘也是眼睛一亮,殷切地说道:“爹,娘,茶儿说的没错,今年过年咱在一起过,热热闹闹的多好!”
温田氏看看女儿,又看看怀里的小外孙,有点心动,不过,没有出声,而是往老伴看了一眼,通常情况下,家里是老伴做主,出门在外,她更不会拂老伴的面子,就算是在女儿家,她也不会自作主张。
温汉忠摇头道:“过年要祭太岁,祭祖,出了大年初一,家里还有其他亲戚往来,哪能合在一起过年。再说大过年的,家里没个人气,也不好。”
虽然对外公最后那句话不认同,不可否认前面说的那些都是事实,古人最重传统,牵扯到祭祖一事,那就是大事,其他什么事都得靠边站儿。
温婉娘想了想,道:“爹,娘,女儿过去是没法子,如今日子过好了,接您两老过来住是应该的,是情理中的事。爹说的也是事实,这样行不?等出了初六,爹娘和哥嫂们都过来住一阵子。娘,女儿好些年都没吃过您做的菜了,怪想念的。”
说到最后,温婉娘对娘撒起娇,让陌茶大跌眼镜,这个温柔老实善良好脾气又贤惠勤快的娘,也会跟父母撒娇?
温田氏不忍拒女儿心意,看向老伴道:“出了初六,亲戚也走得差不多了,兰儿上次没能来喝过新屋酒,正好趁过年期间一块儿来认认门口。”
温汉忠就想了想,点头道:“应该能成,到时候跟兰儿他们说声。”
温菊眼中的失望刚升起,瞬间又被欢喜取代。温汉忠带着温菊和陌茶先出去,温田氏纵然有许多话要跟女儿说,也忍住了,让温婉娘好好歇养身子,也跟着走出坐月子的屋子。
“昇儿他们呢?都跑哪去了。”温汉忠出来不见几个娃儿的身影,也没听见孩子们喧闹声,奇怪地问道。
第412章 十二朝()
陌茶道:“他们应该是去看小黑小白了。前些日子我从村里买了两只小奶狗回来养,吉儿他们喜欢得不得了,外公,二表姐,你们要不要过去看看?”
温汉忠听到养狗了,挺高兴的,点头道:“养狗好,养狗好,狗能守家门,防盗贼。”
当初请吕福生做了两间小狗屋,就跟童话故事里的小房子一样可爱,就放置在西偏院的一间小房里,当时可高兴坏了赵苇的两个儿子诚儿和豆儿。
吉儿丫丫竹儿却不高兴了,姐姐不让放房间,放厨房或是放别的客房也可以啊,为什么要放去西偏院去呢?为此还闹了点小脾气,一天都不理当姐姐的陌茶。
陌茶当时给的解释理由是:一是那边地方够宽敞,离内院又近,穿过角门就是了。二是娘在坐月子,需要好好休养,小黑小白有时候夜里叫,会影响娘休息,娘休息不好,就会生病。
吉儿听了默然不语,小黑小白跟娘比,当然是娘最重要了,可是又不愿意马上承认闹脾气不对,丫丫和竹儿倒是马上就认错。第二天吃过早饭,吉儿才主动开口叫回姐姐。
陌茶带着外公和二表姐走进西偏院,果然听见几个孩子吱吱喳喳的说话声,从其中一间屋子传出来。
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吃过晚饭,陌茶跟外公外婆商量起一件事来。
“不办洗三礼?”温田氏愣了下,转而又道,“不办也没什么,我们乡下,只有那些乡绅老爷和富户家,才给孩子办洗三礼。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煮一篮红鸡蛋,每家每户发两只,等孩子满月了,才办满月酒。正月初十,再给孩子挂灯。”
温汉忠也赞同老伴的话,问道:“茶儿,你说的十二朝,是个什么意思?”
陌茶解释道:“十二朝,是类似满月酒的一个习俗,意思是说,孩子出生第十二天就办酒,宴请的村邻和亲朋好友,到时候都会送些贺礼过来,坐月子嘛,大多会送些吃的和穿的。
办酒的主家收下这些贺礼,正好可以给产妇坐月子补身子,主家就不必另花钱或是少花钱买那些滋补东西了。”
温汉忠发愣了一会,才失笑道:“茶儿,敢情这十二朝就是冲着省钱去办的啊,呵呵,外公是头一回听到有这样的习俗。”
温田氏也笑道:“我倒觉得这习俗不错,你想啊,办满月酒时,都出月子了,补身子最好的时间都过了,来喝喜酒的人送来那些鸡鸭什么的,还真是不太用得上。这习俗好,能省钱。茶儿,你从哪听来的?”
陌茶抿嘴笑道:“我是从吴先生那儿听来的,觉得这个习俗很不错,就等着外公外婆来了,跟您们商量商量。”
温田氏问道:“办了十二朝,满月酒还办吗?”
“可以办,也可以不办。”陌茶答道。其实这个十二朝,是她在现代时,老家的一种传统习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省钱,尤其是那些经济状况差的人家,通过提前办十二朝,来让产妇把月子坐好。
第413章 黄家园林()
而那些去喝十二朝的宾客,也心知肚明,去时大都是提着鸡鸭鸡蛋和猪肉面条过去,有的则是送一身小衣服,一张小毛巾被,当然了,送穿的都是价钱便宜但实用的。
“茶儿,我们办十二朝,会不会被人说闲话?这也不是牛头村的习俗。”温汉忠说道。
温田氏就笑瞪他一眼道:“谁会说闲话?习俗不都是人走出来的,说不定啊,那些人回头看出门道来了,还一个个跟着学呢。”
“外婆说得一定能成为真理。”陌茶嘿嘿地笑着,挽上温田氏的胳膊,在她写满辛劳的脸上亲了一口。
“哎哟,真不愧是外婆的好外孙女。”温田氏笑得眼睛成了一条缝儿,搂着陌茶也回亲了一口。
温汉忠看着榻上乐融融的祖孙俩,心里一怔,自己啥时候好起那些虚的来了?老了老了,竟连老伴儿都不及了。也会心地笑了起来。
温汉忠在女儿家住了两天,便一个人赶牛车返回那坡镇扫杆村。陌茶也去了镇上黄家工地,万家班盖好了房子,并没有撤退,因为园林布置需要他们按照造园师的设计图来完成。
占地五十亩的黄家新府邸,最外围的院墙高达三米,高大的院墙环绕而建,一眼望不到头。
雪白的墙壁,上面铺了一溜儿灰瓦,瓦檐下每隔一段距离,就开着褛空图案的小气窗,充满雅趣。这一处是造园师设计的小手笔。
面向东方而开的大门前,已铺上平整的青石板,六级台阶上去的两扇大门刷成崭新的深红色,门把上是两个悬着牛头铜铃的铜色门环。屋檐之下的墙壁,沿线画了些吉祥的祥云与松鹤图,色彩淡雅清新,画工也很是了得。
走进大门,是一道长长的影壁,上面画了一幅富贵花开图,繁盛美丽的花朵,浓郁的色彩,在这寒冷的冬天,好似春天迎面向你走来。这道影壁的图,亦来自造园师的设计。
转过影壁,是一个宽大的前院,前院又划分为院中院,里面的园圃和树木绕着亭子而栽种,错落有致,站在远些的高处看去,会发现那竟是一个被拆分了的字,把两座亭子的景致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好”字。
垂花门的墙是海浪形的,进去后有座小抱厦,穿过之后才进的二进院门。从二进院开始,里面的园林布置所呈现出来的景致与感激,都各有不同。
黄家新府邸是四进院格局,东西各带两个跨院,两个偏院。每一进院之间的衔接,都有一个小抱厦和小穿堂来完成。
抱厦跟传统的也略有不同,它不是全封闭式,而是设有个凸窗,可以推拉,窗是半透明的琉璃片镶嵌。小抱厦周边也不种高树,只有一小圈儿小腿般高的苗圃。
传统的小抱厦,封闭而显得光线不足,易被人忽略,也容易导致事情发生而外面不察动静。这一处细节设计,可以很大程度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进院是黄家老爷居住,里面的园林景观布置,以带有祥瑞象征的绿色草卉为主,点缀少许淡雅、淡香的花圃,营造一种平和、宁静,适合老人生活的舒适氛围。
第414章 黄家园林-2()
三进院是嫡庶少爷们居住,男儿气息浓郁,园林上的布局就以高大笔挺突显刚毅坚忍为主,辅以梯田一般逐级向上的中矮型常绿花卉植物,寓意人生进取,步步高升。
院中划分动静两大区域。毗邻书房的部分,当初设计时,陌茶就以平视观赏为主贯穿整个安静区域。
一目眺望,一个延伸出去的湖泊,尽头转弯便与动的区域——草坪相衔接,两岸边垂柳轻扬,趣石叠砌,岸上翠绿丛中点点红,以及斜伸至湖中的曲线廊亭,无不透出一种安静秀丽之美。
整片景致平伸拉远,开阔、舒适,置身其中,即感受到一种安宁、深静的平和愉悦。
而另一区域,明显带有动态味道,这边有大块平坦的草坪,清新、柔软、充满自由,两层高的亭子,以及断开的走廊均建在草坪边缘,假石造景几乎不存在。透过那长排疏密适度的紫荆树,天气晴好时,可见阳光洒在水面折射出的点点金光。
四进院是嫡庶小姐们居住,园林景观自然以柔和秀美为主,因是女子闺阁居所,是以在景观园林与院的融合设计上,注重了它的隐密性。
又因嫡庶有别,为区分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