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人齐向大弟小哥俩,躬身行礼,“越大少爷,越二少爷。”
温婉娘面带愁容道:“茶儿,咱家就这几间屋子,哪住得下这么多人啊?”
陌茶道:“娘,我是准备在那边盖上房子,让他们在那边住,方便打理鱼塘和菜地。现在农忙也过了,今天请好帮工,明天就开始干活,先把房子盖好,这些天就让他们暂时打地铺。”
这样安排再合理不过,大家都点头同意。温婉娘便把亲人的住宿调整了下,让大嫂和外甥女及买来的女子住新屋,爹和外甥住东屋,大哥二哥住西屋,买来的四个男丁在堂屋打地铺,而她娘儿仨加丫丫,到李大嫂子家借宿几天,李大嫂子欣然应允。
丫丫的到来,让吉儿土豆竹儿三小子觉得很新奇,小孩子总是很容易就玩到一块,不到半天,四个小娃就处得很开心了。
陌茶见此一笑,转身跟大人们忙碌着,在荒地上划好要盖房子的范畴,砌砖的高师傅再次被请来,每天工钱七十文。
起砖和垦荒同时动工,帮工从村里及邻村找,由姥爷舅做领头人,带着大伙儿及新买来的四个男丁在荒地上干活。工钱每天三十文,包一顿中饭,下午提供绿豆糖水。
这个工钱比上次少了一半,多了一顿饭,一些村民就觉得陌茶家抠门了,嫌弃给得少,还说去帮工垦荒的是被人家坑了,还不如去外面找活,准能比这挣得多。
眼下秧苗插了,该种的菜种也种了,进入一段农闲时节,往年这个时候,村里不少人会去镇上、县城找活计挣点零钱贴补家里。于是八九个报了名的,便退出来,跟着那些没报名的去了镇上找活计。
这些人光想着去外面找钱,却不想想可不止牛头村的人出去找活干,还有十里八乡其他的村民呢,而且今年找活计的人比往年多,僧多粥少,不少招人的将工钱压得极低,每天十文,包吃包住。
这些人不甘心,又往县城跑,也找着了,可人家包吃不包住,每天工钱十五文,你爱干不干。这下他们傻眼了,在外多呆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钱,赶紧灰头土脸地返回。
第176章 再垦荒,盖房()
尤其那几个报名了又退出的,后悔不已,干嘛那么贪心啊?工钱三十文包一顿饭,还有绿豆糖水喝,又近在家门口,他们真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听信别人怂恿到外面去。
想再去陌茶家干活,又拉不下脸皮,便叫自家婆娘去帮说情。陌茶此时正需要大量人手,对她而言也不是什么大事,温婉娘见女儿点头,便让那几个村妇回去告知,第二日准时来上工。
女人们早上去浇菜,在家里忙活烧饭做菜,喂猪喂鸡,李大嫂子、付莲等人也过来帮忙。大家都说温婉娘是孕妇,干少许就好,让她带着温菊负责裁剪缝衣。
陌茶和大表哥负责每天早上去镇上采买食材,陌茶还要往工地跑。家里有了牛车,出行什么的方便不少,也跟着学会了驾驶牛车。
新买来的女子叫甄叶,做菜手艺挺不错。二十八岁,太州联东人,有一儿一女。两年前丈夫病死,婆家就逼她改嫁,她不肯,竟遭婆家暗中将她发卖给牙行。
她曾被卖入大户人家做粗使下人,做了一年,那户人家不知得罪了什么人,带了几个贴身仆人半夜逃走,她连月钱都没拿到,就被告知已被主家卖给了牙行。温婉娘等人听了心生同情,这又是一个苦命的女人。
因没有田泥起砖,高师傅就地取材,做出来的泥砖要半个月晾干,这期间,众人便集中垦荒和挖鱼塘。
陌茶这次买下的荒地共五十亩,还按每亩三两银子算,又花掉了一百五十两银子。其中两亩半地留做盖房,半亩地做鱼塘,余四十七亩全开垦做种植地。
中间下了三场雨,幸好提前做了准备,每次都在乌云现时就把稻草等遮盖上去,免去泥砖被雨淋湿。
这三场雨,对垦荒的人来说是大好事,原本干硬的泥土,有了几场雨淋,变得疏松好挖,加上有牛和犁杖翻地,等到半个月过去,除了鱼塘还没挖好,其他的种植地已开垦完毕,只待沤肥。
垦荒挖鱼塘和盖房子期间,陌茶继续奔走于村里和镇上,她托陈掌柜帮寻购几种鱼苗和莲藕种。陈掌柜一口应允。
他也期待陌茶能养出肥鱼来,能种出莲藕来。他在数年前曾跟随东家去了趟南边的南湾县,有幸吃到那莲藕,美味难忘。只可惜莲藕是南方之物,太州这边偏北方,根本无人种植。
他相信,一旦陌茶家的藕塘成功,不但他负责的福隆酒楼业绩会更上一层楼,少东家必定比他还要高兴,届时整个太州地界内的福隆分店,都可供应莲藕这道美菜。
盖房时,从挖鱼塘那边分出十个人来,人手多,盖得也快,不出十天,就盖好了八间房子,屋顶用泥浆混着茅草糊实。四间一排两两相对,中间隔开五米宽路,屋前栽种从山上移植下来的小树和小花,屋后垦出两分地专门给他们种菜吃。
吕福生之前已接下陌茶的订单,给制作门窗、桌凳柜子,大弟跟温连谦二人就驾着牛车去镇上拉回来。
第177章 一路‘飘香’,木有养鱼师傅()
要肥土,就得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即无机盐含量,陌茶放出消息说需要大量的腐烂枝叶、菜叶皮、草木灰,鸡鸭猪粪肥及人尿,仍按上回的价钱购买。
这消息一出,村妇们便开始忙活装粪装尿装草木灰菜叶皮,一些半大孩子则上山捡拾枯烂的枝叶,这其中就夹杂不少的枯松针,让陌茶大为惊喜,要知道,草木灰和枯松针不但肥土,还能让土壤增加透气性。
四十多亩地需要的肥料不是一般的多,村里提供的远远不够,就收到了石腰村及临近的另两个村子。一时间,满山的孩子身影走动,一担担、一筐筐的肥料,从各村一路‘飘香’到腰子河对岸。
于是乎,粪肥的异臭味弥漫四散老远,足足三天才气味散淡去,让挖鱼塘和筑堤墙的帮工们,狠狠地呼了一口气。
温汉忠等人在看过沤肥后,便回那坡镇扫杆村的家了,毕竟出来已有些时日,虽说是农闲时,也不是完全没活儿,要拔草除虫施肥浇水什么的,农民的活儿是永远也干不完。
温婉娘依依不舍地送娘家人上了牛车,反复叮嘱下次一定要带娘和其他人过来。叶氏等人连声应诺。
来时辗转搭车,回时就有了自个的牛车,温家人个个心情好得不得了,这些时日看着陌茶对温连坤的教导,心也放下许多。
这天,鱼塘终于挖好。整个呈东西向,塘深两米六。大伙儿散落站在边上,望着这个经他们一铲一铲挖出来的偌大一个坑,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大伙儿都知道陌茶要养鱼,却不知还有别的,他们真想象不出这么大的一个坑储满了水,里面再游满了鱼,会是怎样的光景。
更重要的是他们从没听说过谁养鱼塘成功过。再者鱼也不好吃啊,还很多细骨刺,会去河里捞鱼的,要么是拿去镇上卖,要么就是家里太久没开荤,又没钱买肉,就捞点鱼来替代。
这些天帮工下来,村里人早就知道陌茶家多了五个大人,一个小孩,以为是请来的长工,有人就问道:“陌茶,你请的这几个人中,哪一个是养鱼师傅?”
陌茶俏皮地看眼那人,说道:“我会告诉你他们当中没有养鱼师傅吗?”
“啊?”那人一愣,旁边的人也是愣住,没有养鱼师傅,你个小丫头也敢挖鱼塘养鱼?这是赚了银子身痒了是吧?
陈生更是觉得太阳底下冒的不是热汗,是冷汗了,语带担忧,“陌茶,你这么做,太冒险了,万一养不好。”万一养不好,刚转好的日子不是又倒退回去了吗。
不少人看向陌茶的眼神就带了些不赞许和责备,这陌根山家的也是,说啥让个小女娃当家做主,他们敢说九个村也找不出一家来。
陌茶很是无语,这些人可真奇怪,她要是不挖鱼塘,他们有这份高工钱收入?之前有的人还在背后说酸凉话,现在呢,又变这种眼神了,哎~这些村民哪。
第178章 幸好不是别家女儿()
谁叫自己八岁不到呢?还长得瘦小,没爹了娘又弱,她作为长女支撑起这个家,没觉得半分不妥,还是那句老话:莫以年龄论强弱!
不过,陈生的担忧是真出于真心的,陌茶不是不知好歹之人,说道:“养鱼师傅只有最南边才有,千里迢迢的谁愿意抛下家人来?所以,只能取取经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我努力试试看吧。”
鱼塘是挖完了,为了预防塘内的四周边沿出现坍塌,陌茶又让找来些石头石块,再买来一车的青砖,混合着把内周边沿砌实。
她这一举动,让不少村民大感肉疼,心里直骂她败家,多少人家里还住着泥砖屋子,就连你陌茶家也是住着泥茅屋,连片瓦都没有,有了钱不说盖青砖瓦房住,竟拿青砖砌鱼塘!
有的村妇知道了,嘴里骂道:“咋这么败家,赚了钱不交给娘,自个胡乱花,要是我家女儿,我非打得她屁股开花不可!”
过后这话传进陌茶耳朵,她拍拍小胸脯,一脸庆幸道:“幸好我不是她家女儿,不然还不知道能不能长大成人。”
气得旁人哭笑不得。也有人趁她不在家,去家里串门找温婉娘说道,却见人家娘听了,浅笑吟吟道:“做大人的,不能言而无信,当时说了让她当家做主,我是心甘情愿的,我相信茶儿这么做,定有她的想法。”
几句话就堵了那几个婆娘的嘴,在心里忍不住骂小的傻,大的也傻,一家都是傻子。
鱼塘挖好了,还得进行消毒处理,才能正式投入使用。镇上有茶籽饼卖,但没有生石灰,陌茶就又跑去询问陈掌柜。
陈掌柜没听过这个东西,帮不上忙,她便接着去仁和堂打听,李掌柜一听就惊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