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首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仲子看得很是有趣,他家也有年幼的孩子,因此很快就笑纳了这套礼物:“我很满意,那么就让你看看吧。”

    说完,樊仲子转身回到房间,从里面拿出一柄长剑,长剑出鞘,冰冷的剑刃寒光闪现。

    “是清霜剑。”豆如意惊呼出声。

    “那是什么?”张贺不明所以地问。

    “是樊仲子最满意的一把剑。”

    话音刚落,樊仲子就挥舞长剑开始出招了,只见他的剑术缥缈不定,如同一道白练在院子里飞舞,带起朵朵落花,随着樊仲子的手腕摆动,那长剑时而如长蛇出洞,时而如蛟龙探海,原本阳光和煦的院子,此时剑风阵阵,竟然让人觉得有些阴寒。

    张贺虽然不懂剑术,但下意识地就觉得对方舞得一手好剑,而且姿势俊逸潇洒,很有武侠里世外高手的风范。

    一套剑法舞毕,樊仲子收剑回鞘,那柄清霜还尤自震动发出剑鸣声。

    “今天我真是长眼界了。”张贺非常诚意地夸赞,“樊侠士不愧令人神往的游侠。”

    “好了我剑也舞完了,你小子有什么话快说吧?”樊仲子讨厌卖关子,直接开口询问。

    既然对方这么说了,张贺也就顺水推舟说道:“我想拜先生为师,学武强身。”

    “你才五岁不到吧?”樊仲子略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才这么点大,为什么要学武?”

    “学好武艺,好上战场打匈奴啊。”张贺笑嘻嘻地回答。

    樊仲子皱了皱眉毛:“光有匹夫之勇可不能打匈奴。”

    豆如意这时候插话道:“这倒不怕,在战场上我们都跟着大将军冲杀就好,大将军用兵如神,可以安排好全军的阵型。”

    樊仲子对张贺说道:“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如果想上战场,你还要学一些基本的兵书,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哪家朝廷官员家的小子吧?”

    “实不相瞒,我是廷尉张汤的儿子。”

    “也许你奇怪,为什么我一身武艺,却要在这长安的繁华中任侠游荡,而不是去边关砍杀立功。”樊仲子说着挽起手臂,给张贺展示他左手手腕上一道狭长的狰狞刀疤。

    “这是什么?”张贺惊道。

    “年轻时逞勇好斗,在边关与十余胡人争斗的时候被砍断手筋。”樊仲子叹了一口气说,“如今我的左手半废,如果骑在马上,只有一只手能抓住缰绳,另外一只手根本使不出力气挥舞刀剑迎战敌人,所以大丈夫空有报国之志,只能蜗居在这长安一隅。”

    “先生本领高强,肯定也有其他方式可以报效国家的。”张贺安慰道。

    樊仲子微笑了起来:“小子嘴还真甜,那我就试试看能不能为大汉教出一位年轻的将军吧。”

    “先生取笑了。”张贺倒很是谦虚,“我想学武虽然是想着日后参军,但并没有如此宏大的志向。”

    “那你的志向是什么?”

    张贺看向豆如意:“和豆大哥一样,做个英勇战斗立功的校尉就很不错了。”张贺确实没有太大的理想,他想要参军,最开始的初衷是想帮未来的太子抓住军队的力量,太子身边没有军队背景的人,太不安全了。但作为一个非常有自知之明的穿越者,张贺自然知道自己上辈子体育能力就一般,可以很快学会招式,但运用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他心里还是没底。至于军事能力张贺就更不会做梦了,这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他如果能凭借着这些闪亮的巨星的光芒,做一些微小的贡献,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年轻的将军?这个时候的张贺根本想也没往自己身上想。

    “既然你选择拜我为师,接下来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剑招开始吧。”樊仲子扔给了张贺一把小木剑,“这个以后就是你用来练习的剑了。”

    “谢谢师父。”张贺马上打蛇随棍上,先甜甜地喊了一声,哄得樊仲子心花怒放。

第24章 幕府() 
休沐日结束之后,张贺又回到了未央宫开始连续五天的上学生活。在上完课之后,刘据拉着张贺的手就往外走:“我舅舅想要见你。”

    “大将军想要见我?”张贺一边走一边心中疑问,“可是我们要去哪见?难道不应该出宫备马吗?”

    “不用,从这里走过去很近的。”刘据的话虽然听得张贺一头雾水,但刘据是这里的地头小龙,想必不会出错,张贺就跟着他一路小跑了起来。

    在经过了少府建筑之后,刘据带张贺穿过一道门,一处宽敞的宫室出现在了他面前。

    “这是”张贺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建筑,不明白为什么刘据会带自己来这里。

    “这里就是阿翁给舅舅新设的大将军幕府所在。”刘据介绍道。

    张贺大为惊讶,说好的皇宫禁地都是后妃宫女宦官,闲杂人等不得入内呢?好吧虽然他来这里之后看到的很多都不是宦官。但是大将军幕府难道不应该和丞相府一样非常拉风得开在尚冠里,官署临街开设大门怎么气派怎么来吗?

    不过好在一直跟着照顾刘据的小黄门陶令聪明伶俐,张贺很快就朝他打听清楚了具体的情况。

    原来这西汉宫禁没有后来朝代的宫廷那么严格,里面很多工作人员用的都是士人,并不是全由宦官执行。在未央宫里还存在着中央官署和少府两处大型宫室,负责皇家的手工制造等各项业务,这些办公区域都位于未央宫西北,在石渠阁附近更是开辟了专门的作室门,供来往不绝的工匠由此进入未央西北的办公区。

    当然皇宫也不是随便进的,每个进宫的人随时都要携带符籍也就是进宫的证明,如果无证擅自入宫,那就是犯了阑入罪,最轻也是要送去劳动改造的。因此张贺这些皇子伴读随时都携带有符籍,张贺每次进宫前母亲都会叮嘱千万不能忘了这个。

    在刘彻时期的未央宫里,还存在着一群神秘的人群,叫做侍中。侍中可以出入禁中,本意为入侍天子,分掌乘舆服物,下至执虎子——当然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端皇帝尿壶的自有宦官来服侍,侍中不必亲自动手,不过是照管一下而已。

    侍中在汉代为亲近之职,天子登殿的时候,侍中在一旁搀扶一下;天子接见诸侯王、列侯的时候起身,侍中要先称“皇帝为诸侯王、列侯起”;天子设宴款待群臣的时候,侍中常侍立在一旁;天子出行的时候由侍中为天子骖乘、佩玺、抱剑,当然能骖乘的只有“多识者一人,余皆骑在车后”,卫青年少时就曾获此殊荣,还被司马相如写进了名噪千古的上林赋中。

    到了刘彻治理国家的时期,因为登基初期的少年天子还处处受到窦老太后的压迫,刘彻为了尽快提拔一批属于自己的人才,比如严助、朱买臣、东方朔、吾丘寿王、枚皋、司马相如等人,这些人担任的虽然只有大夫一类的官职,但都加以侍中衔,可以随意出入禁中,参赞国事,事实上成为了紧密团结在刘彻周围的智囊团,正式形成了中朝。

    到了卫青今年拜为大将军,成为中朝的首席官员,刘彻又欲群臣下大将军,众人见到卫青要行跪拜礼,以大将军的权势压过了三公里的丞相成为事实上的首辅重臣为代表,中朝渐渐架空相权,天子本人的君权被刘彻紧紧握在了手里。

    张贺可是学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这一块还是当年文科的背诵重点,他当然知道刘彻开设中朝这一举措是为了集权。陶令给他这么一解释,张贺再结合他自己从现代带来的历史观和政治观,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不过西汉的大将军可真是辛苦,五天都要在宫里办公,到了休沐日才可以回家休息。张贺一边感叹着,一边观察起了这座处处透着崭新的大将军幕府的地理位置来。

    说是大将军幕府,但其他中朝官员办公原本也在这里,只不过现在卫青当了大将军之后,将原本空着的正殿腾空,中间隔开做了他和他手下官吏的办公室,二楼划分为起居场所,而将其他中朝人员的办公休憩场所挪到了旁边的附属建筑里。

    这位置也很是便利,出于未央宫西北办公区域,紧挨着中央官署,另外一边是少府,南面正对着天子经常办公的承明殿,中朝官员无论过去和天子开会还是走路回去办公都很近。

    在幕府门口也有卫士佩剑站立两旁守卫,表情肃穆。刘据走过去的时候,卫士都行礼道:“皇子殿下长乐未央。”

    “你们辛苦了。”刘据学着父亲的样子说道,“卫大将军让我和张贺前来找他。”

    “殿下请往里走。”一位卫士在前面带路,当他离岗之后,马上另有一位同僚小跑过来,替他站在原来的位置。

    卫青办公的地方非常宽敞,背后是一整面骑马打仗壁画墙,左边墙上摆着高大的立柜,上面堆放着用骨签分毫类的各种书简公文,右边墙是明亮的窗户,正对着外面的花园,中间放着一张云气纹饰的案几,上面放着几卷摊开的竹简。

    这位新上任没多久的大将军穿着天青色的常服,正坐在案前看着新递上来的军务报告,看到刘据和张贺被卫士带进房间,连忙站起身走了过来。

    “据儿,张贺,你们来了。”卫青亲切地说道。

    “嗯,舅舅,我们学完今天的书就过来了。”刘据点了点头,“舅舅想见张贺是有何事?”

    卫青笑了起来:“我听说马镫马鞍的制作是张贺的点子,现在军队里正在推行这两样东西,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张贺受宠若惊,连忙摆手道:“我只是一时突发奇想得的点子,不敢让您说请教。”

    “有什么不敢的。”卫青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我和陛下已经决定将最开始生产出来的一批马镫马鞍给最精锐的骑兵装配,骑术一般的士兵让他们先等着,我是准备将下一批留给骑术不精但可以通用这两样东西提高到出战水平的,增加我汉军骑兵的数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