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时候有很多交情很好的人,就是因为共同保守着一个秘密,后来秘密泄露了,两个人因此而互相猜忌,反目成仇。这些覆辙和低级错误不要再重蹈了。
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总是喜欢说一些新鲜的事情,一些秘密的事情。这些人是很危险的,他们往往很少有朋友,也很少有人愿意和他们交心,原因在于跟他们说话,自己实在是不放心,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的秘密就被泄露了。这就是人们觉得沉默的人更可信的原因之一。因为沉默的人很少开口,所以他们能保守秘密。成大事者告诫人们,要保守秘密的最好办法就是从来不把它说出来。正如兔子遇到狐狸最好的逃生办法就是从来不要遇到它们。
成大事者的见事不说和问事不知的处世风格需要很强的自律。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比较重要,都希望别人问起自己,寻求帮助的时候,自己能助一臂之力。很多时候,我们说话应该有个尺度,而不应该一味地好为人师。
第3章 越是急话,越是慢说()
成大事者认为越是着急的话,越要慢慢说。说话的目的在于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着急不但不利于意思的清楚表达,还容易让别人产生误会。屠格涅夫说:“在开口之前,先把舌头在嘴里转个十圈。”人一旦急于说话,往往上句还未说清楚,下句就冒了出来,人家根本就没有办法听清楚,自己还得重复说一遍。越是着急,人越是容易说错、说漏,容易伤害到别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宋朝时,王安石有一天向苏东坡夸赞自己的儿子聪明,王安石说:“我的儿子天资比较好,读书从来不用看两遍。”苏东坡一听,立即接上了一句:“谁家孩子读书要看两遍。”说得王安石灰头土脸,苏东坡当时一说觉得很解气,但是事后想想,后悔不迭。苏东坡就是犯了着急说话的毛病,太着急了以致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王安石的感受。
急着说话显得自己没底气。在演讲的时候,这种表现最为明显。成功的演讲家绝对不是在最短的时间表达最多的意思,而是注意抑扬顿挫,在长时间只表达一个意思。其实演讲和一般的说话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听众理解自己的意思。因此在说话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听众的感受,从听众的角度出发来组织语言,以调动听众的情绪。着急说话完全是从自己的主观意识出发,完全不照顾听众的感受,显然是不会有任何效果的。听众往往会认为这个人没有多少底气,只想快快结束演讲或者说话。
着急说话显得自己性子特别急。性子急就容易犯错。从前有个人性子特别急,有一次他让仆人去给他买双鞋子,花了1400文。后来他的朋友来造访,他看到他的朋友穿着同样的鞋,于是问他花了多少钱,朋友抬起一只脚说:“700文。”主人一听,立即火冒三丈,让人把仆人拉出去痛打了一顿。朋友很是疑惑,主人解释说仆人给他买了双鞋子居然用了1400文,这还了得?朋友赶忙解释说:“我这边这只也是700文。”主人哭笑不得。事实上,说话急的人很多时候都是性子急的表现。性子急的人往往会犯大错误。有一个人买了一栋房子,房子还带着花园。因为是秋天,花园里显得有些荒芜,他实在看不过眼,于是三下五除二将花园中看不过眼的花花草草收拾得干干净净。后来原来房子的主人登门拜访,特意看了一下花园,一看就有些悲伤,这人问原来的房子主人说为什么这么难过,原来房子主人回答:“我那些名贵的花草都被你给铲掉了,只剩下些杂草还保留着,我怎么能不难过?”果然,等到第二年的春天,这个花园里长满了茂密的杂草。性子急的人一定要学会汲取这个教训,一定要学会忍耐和等待,否则容易犯更大的错误。
着急说话往往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当别人向你征询意见的时候,如果你不假思索,立即就给别人意见和想法,甚至给了最具体的做法,这样你没有办法取信于他人。因为他会觉得你没有思考。着急说话显示不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即使这个人脑子确实转得特别快,也需要表现出自己有思考。如果我们着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然而马上又有一个不同的想法,那就没有表达的机会了。如果你两个意思都表达的话,只会让别人不信任你。就好像去买东西时,如果店员告诉你这双鞋50元,过了一会儿他改口说这双鞋60元,你会相信这个人吗?
如果一个猎人正在上坡,突然坡上出现了一匹狼,对于这个猎人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答案就是平静地端起枪,然后瞄准狼扣动扳机。这对我们说话来说,也是一种启发,当我们很着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冷静,要平静心情。
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为了确保自己的头脑转得比嘴巴快,为了保证不着急说话,你可以用一些常用的话来拖延时间,比如:我认为、我个人看法是这样,一表明自己的谦虚态度,二能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思考时间。
你还可以先重复一下对方的话,以此来延长自己的思考时间,比如“你刚才的意思是”或者“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诚意的同时,还为自己争取了思考时间。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说话绝对不是要在最短的时间表达所有的意思。说话的时间是不能这样节省的。事实上,这样根本就节省不了时间,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来进一步解释。为此,我们不要犯着急说话的毛病,一定要在一段时间只表达一个意思,将意思表达清楚明白,再考虑别的话题。
第4章 话一出口,覆水难收()
成大事者认为,话一说出口,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根本没有办法收回来。
从前有个孩子,脾气很不好,总喜欢朝家人朋友胡乱发脾气,说一些伤害他们的话。他自己也知道这个习惯不好,但是始终改不了。有一天,孩子的父亲把孩子叫到身边,对孩子说:“每回你想生气的时候,就往后院的篱笆上钉一个钉子。只要你这样坚持,你一定能改掉你身上的坏毛病。”孩子脾气虽坏,但很听话。每当他生气的时候,他就在篱笆上钉一个钉子,篱笆上布满了钉子。没过多久,孩子渐渐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钉子越钉越少。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告诉他:“如果一天能够不生气,就拔掉一颗钉子。”几个月后,篱笆上的钉子没有了,孩子已经完全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父亲指着那些钉眼对孩子说:“孩子,虽然钉子没有了,可是钉眼还在,这些永远都不能磨灭。”
用言语伤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是永远无法磨灭的,即使和别人和好如初,即使和别人关系更加紧密,但那些伤痕依然存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永远不要伤害别人,伤人的话永远不要说出口。话一出口,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武王伐纣,伯夷认为武王此举不该,于是跑去向武王请命。武王没有听他的,伯夷很伤心地离开。后来武王灭了商朝,伯夷就带着自己的弟弟叔齐去了首阳山隐居,而且发誓不吃周朝的粟米。有一天,他们在首阳山挖野菜吃,遇到了一个妇人。妇人问他们为什么不吃粟米,伯夷讲了自己的原因。妇人一听,脱口而出就是一句话:“可这野菜不也是周朝的吗?”伯夷叔齐听了以后默然,放下野菜篮子,回到山中,没几天就饿死了。
妇人肯定是无心的。但是这种话说出来直接导致了伯夷叔齐的绝食而亡。妇人即使懊悔不迭,想收回所说的话都很难。
同时代还有一个故事。纣王听信谗言,挖了比干的心,但比干没有立即死掉。他行尸走肉般地走在路上,突然听到一个妇人在叫卖青菜。他问妇人:“你卖的是什么菜?”妇人回答说:“空心菜!”比干追问了一句:“菜无心可活,人无心怎么办?”妇人随口就答:“人无心当死。”
以上两个例子虽然看起来很极端,但是充分地说明了话一出口,覆水难收的道理。其实我们每天说话,每天都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难免有脑袋转不过嘴巴的时刻,难免有说错话的时候。但这种时候不应该经常有,因为你说错话很容易说到别人的伤心处,很容易伤害到别人。
为此,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一个醒,不要随意开口,不要恣意开口,不要觉得自己这样说话舒服就乱开口。很多时候,我们说话的时候感觉良好,但是事后往往后悔不迭。
比如娱人自娱的话,我们玩笑似地嘲笑别人的缺陷或者行为,觉得很好笑,但是事实上,当事人并不这样认为,甚至因为你的无心玩笑,勾起了他的伤心往事,他会当场跟你翻脸。所以最好的开玩笑方式就是开自己的玩笑,不要去开别人的玩笑。然而很多人太自信了,认为自己能够把握玩笑的火候,认为自己不会因为玩笑而得罪人,认为别人是君子,不会计较这种玩笑。事实上,即使自己火候把握得很好,别人是君子不去计较,在他心中也形成了自己很轻浮的印象,而且他容易把自己的不计较当成自己的恩德。其实你本来就是无心的,但是还给了别人一个施加恩德的机会。有没有想过,这样做很不值得?
我们要牢牢记住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就要督促自己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如果一个人不能自己说的话负责,那么这个人也毫无信义可言。我们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就要保证我们所说的话是真话,保证我们所说的话充满善意。不要随意拿别人开心,也不要恣意去挖苦别人,即使和别人关系再熟,可他毕竟是别人,他根本无法想象到你是怎么想的,他根本就不能站在你的角度来体谅你当时的心情。
话一出口,覆水难收,这就要求我们永远不要说伤害别人的话,哪怕是玩笑。人在气头上,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来,其实这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