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敌人。
人在世界上,有一个敌人不算少,有一百个朋友不算多。所以,要尽量让别人对自己有所依赖,或者让自己对别人有所帮助。这样你就有很多朋友而少有敌人。万一非跟某个做对手不可,也要带着公平竞争心理去做事,而不要带着仇视心理,非消灭对手不可。
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人在言语上假装糊涂。假装糊涂是一种大度的表现,这种表现往往能感化别人。
从前,有两个国家打了一仗。打完后,胜利的那个国家的军队开始打扫战场。有一个士兵发现敌国的一个士兵躺在地上,嘴里一个劲地说要喝水。这个士兵发了善心,于是找了一壶水过来,递给了这个敌国士兵。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敌国士兵拿起身边的一根长矛朝着这个递水给他的士兵刺了过去。手臂被刺中了,血流了出来,这个士兵很生气,十分愤怒地对着敌国士兵喊道:“你这个家伙,本来是想给你一壶水的,现在你居然刺伤我,我只能给你半壶了。”说完,自己就喝了一半,把另一半递给了敌国士兵。敌国士兵顿时感动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我们来看看这个过程,当敌国士兵刺伤他的时候,敌国士兵本身就抱着必死的心。但是没有想到这个人居然如此大度,不但不计较,反而还假装糊涂地生气了。这种大度让敌国士兵没有想到,因此十分感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难免会树一些敌人。在这个时候,如果想化敌为友,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糊涂。如果你很明确地去化敌为友,别人一定会认为你有更大的企图。其实假装糊涂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并不会损失什么,相反在这装糊涂的过程中,显示了我们的胸怀,也感动了我们的敌人。
在很多事情上,人到最后,很多时候都是在争一口气,而并不是争事情的是非结局。所以应该学会给别人情面,给别人台阶,让别人好顺利下台阶。
第40章 人人平等,不要有优越感()
成大事者认为,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承人人平等的原则,千万不要有任何优越感。
周公曾告诫他的儿子伯禽说:“品德高尚又保持恭敬的人,能获荣耀;土地广大富庶又能保持节俭的人,能获平安;地位尊荣又保持谦卑的人,能够显贵;人多兵强又保持敬畏的人,能打胜仗;聪明能干又保持愚笨的人,能够获利;博学多才又保持几分浅薄的人,能够益智。这六条,都是谦逊之德。即使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如果不谦虚,也会失去天下,身遭灭亡,夏桀、商纣就是最好的例子。天子都会因为不谦逊而致败,其他的人怎么能不谨慎吗?所以易经说:‘有一种方法,大足以守住天下,中足以守住国家,小足以守住自身。’说的就是谦逊啊!天道总是毁损自满的人而补益自谦的人;地道总是扰乱自满的人而顺应自谦的人;鬼神总是祸害自满的人而降福自谦的人;人们总是厌恶自满的人而喜欢自谦的人。易经说:‘保持谦逊,万事亨通,君子善终,大吉!’你好自为之吧!”
周公的话确实道出了为人处世的秘诀。可是要在生活中做到谦和待人,却并不容易。大凡一个人有了一点成就,在官不如自己大、钱不如自己多、名气没有自己大的人面前,难免有几分优越感,洋洋得意之下,哪顾得上谦逊呢?他们却没有想到,正因为别人地位较低,他摔一跤倒不要紧;正因为你地位高,从高处掉下来,就痛多了。不掉下来的唯一方法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有一次,田子方乘车赶路,与太子击相遇。太子击急忙下车,迎上前去,恭恭敬敬行礼,田子方却端坐车上不动。太子击不高兴地说:“不知道是贫贱的人有资格瞧不起人,还是富贵的人有资格瞧不起人?”
田子方说:“当然是贫贱的人有资格瞧不起人。富贵的人怎么敢瞧不起人呢?国君瞧不起人,就要亡国;大夫瞧不起人,就要败家。至于贫贱的人,如果不得意,穿上鞋子就走,到什么地方得不到贫贱呢?所以,贫贱的人才有资格瞧不起人,富贵的人怎么敢瞧不起人呢?”
还有一次,太子击进来见魏文侯时,宾客和大臣们都站起身,只有田子方端坐不动。魏文侯脸上有不悦之意,太子击也很不高兴。
田子方看出父子俩的心思,不禁一笑,说:“我为你站起来吗?不知是否合乎礼;我不为你站起来吗?不知是否犯了罪。请让我背诵一段书吧:楚恭王做太子时,想到云梦去,路上遇到大夫工尹,工尹忙躲进一户人家,避而不见。太子下车,来到这户人家门口说:‘老先生,何必这样呢?我听说尊敬他的父亲,不等于还要尊敬他的儿子。如果还要尊敬他的儿子,这是非常不吉利的。老先生何必这样呢?’工尹说:‘以前我只认识你的外表,从现在起,我了解你的内心了。果真这样,你准备到哪里去?’”
田子方背完书,魏文侯点头夸道:“好!”
太子击上前背诵楚恭王的话,一连背了三遍,并表示一定要向楚恭王学习。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有时候,我们优越感,还会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
所以,19世纪英国政治家斐尔爵士告诫那些向他求教的人说:“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苏格拉底则告诉他门徒一个圆滑处世的方法:“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如果连圣贤都不敢对人起轻视之心,我们怎么敢轻视别人呢?
成大事者认为,人如果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在他的言语中自然不会有任何优越感,自然不会伤害别人或者得罪别人。我们发现,强者往往是温柔的,这种温柔在很多时候都表现为一种人人平等,正是这种平等,正是这种毫无优越感,才让强者更加光辉,更加强大。
第41章 不轻视,诚意动人()
成大事者认为,与人交往,不能轻视任何人,即使在心理上有所轻视,但是在言语上一定要给别人应有的尊重。因为没有人弱小到受了侮辱而不会报复的。我们要通过诚意来打动别人,而不是言语上逼迫别人。
历史上,诸葛亮就对人十分尊重,即使是对手下败将,也是用足了诚意来打动别人,而没有丝毫的轻视。
在刘备病死白帝城的时候,南中地区一个很有威信的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发动西南一些部族起来反抗蜀汉。真是祸不单行,当时,蜀汉刚刚在虎亭遭到惨败,精力还没有恢复。
为防止蜀国遭到内外夹攻,诸葛亮派人去向东吴孙权讲和,同时,他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积蓄粮草,训练兵马。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蜀中形势走向稳定,诸葛亮决定率领大军,兵分三路,亲征南中。
出发时,参军马谡对诸葛亮说:“南中叛将倚仗那里地势险要,离成都距离遥远,很久以来就不服朝廷的管束。你今天用武力打败他,你一回师,他明天又可能叛变。所以,对付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次出征我认为不应该以消灭他的人员为目的,而应该从心理上征服他,这样才能收到好效果。”
马谡的话,也正是诸葛亮心里所想的。诸葛亮赞许地点点头,说:“你的建议很好,我一定照这样去做。”
孟获得到诸葛亮率军开进南中的消息,连忙组织人马来抵抗。
诸葛亮了解到孟获作战勇猛,力大无穷,性格耿直豪爽,说一不二,但缺少计谋。于是,一个降伏孟获的作战计划,便在诸葛亮的头脑里逐步形成。
首先,他向全军发命令:对敌酋孟获,只能活捉,不要伤害。接着,他把大将王平叫到跟前,低声对王平讲了几句,王平会意,便带领一支人马,冲进孟获的营寨,孟获慌忙迎战。交战没有多久,王平猛然调转马头,向荒野奔去。
孟获见王平败逃,心头有说不出的高兴。他马上喝令手下的人,快速向前追赶。
王平来到一个谷地,两岸是陡峭的绝壁,脚下是狭窄崎岖的小路。没走多远,王平猛地一下转过身来,眼睛望着紧随而来的孟获,仿佛要同他在这里决战。
孟获不知是计,握紧战刀,催马前赶。还没接近王平,忽听后面喊杀声震天。转头一看,孟获才发觉自己已被蜀军包围。
孟获任凭自己如何勇猛无敌、力大无穷,终究敌不过蜀军大队人马的轮番进攻。渐渐地,孟获感到体力不支,气喘吁吁了。又有一队蜀军从四面包围过来,孟获心里一惊,马儿突然向上一跃,孟获从马上跌落在地,被冲上来的蜀军捆了个严严实实。孟获被押到诸葛亮面前,以为自己必死无疑。不料诸葛壳走下帅台,亲自给他松了绑,并好言好语劝他归顺。
孟获大声说:“这次是我不小心从马上跌下来被你们捉住,我心里不服!”
诸葛亮也不斥责他,把他带到蜀军营地四处走走看看,然后问:“孟将军,你认为我蜀军人马怎样?”
孟获高傲地说:“以前我不知道你们的阵势,所以败了,我今天看了你们营地,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下次我一定能打败你们!”
诸葛亮坦然一笑,说:“那好哇,你现在就回去,好好准备准备,我们再打一仗。”
孟获回到部落,重新召集人马,积极筹备同蜀军的第二次交战。
有勇无谋的孟获,哪里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对手!没出一天工夫,孟获第二次被蜀军将士生擒了。
诸葛亮对孟获又好言好语劝慰一番,又将他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