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仅是这样。”叶昭犹豫了一下,含蓄的告诉她,自己这边的唱片约快要到期,所以没有办法展开这种长线企划。
人在面对曾经和自己有过亲密关系的人的时候,本能地会放松警惕,这样一来,某些和其他人无法轻易说出口的话,就会在这种不设防的状态当中说出来。
“叶君想要换唱片公司吗?”藤彩子一听就明白了。
“其实是还没有决定到底要怎么做。”叶昭解释道,“也正是因为犹豫着,所以有些事情才难以立刻解决。”
“是吗……”藤彩子想了想,说道:“这些是需要叶君来考虑的问题,不过,如果你真的决定了要做这样一张专辑,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会帮忙的。”
“那真的是太谢谢了。”
“这不是什么需要道谢的事,”藤彩子回道,“何况,如果冬美和夏子都参加,我却不参加的话,她们也会觉得奇怪,不是吗?”
“这倒也是。”叶昭点头。
连合作专辑的事都已经说完了,这一次,或许是都知道不会再有新的话题开启,两个人很快就结束了通话。
挂断电话以后,叶昭稍微茫然了一下,然后意识到,他和藤彩子的相处,正在进入到一种新的模式中去。
那并不是在前进或者是后退,而是干脆走上了另外一条新的路。
一旦进入到九月,八月份时那仿佛蛋清和蛋黄搅到了一起的天空,就又重新变得清爽分明了一些。哪怕气温照样还是热得很。
在决定了要买下涩谷的那栋楼之后,叶昭全权委托竹田俊,将房产顺利买到了手,在稍微小刀了一下以后,最终成交的价格是三亿四千六百万日元。
就算砍价砍掉了四百万日元,也还是一笔照着脑门儿砸下去,都能把人给砸晕了的巨款。带着这么多钱回到祖国去买房去投资的话,妥妥的一个未来土豪啊。
再加上买藤彩子的房子用去的五千五百万日元,在七月到九月的短短两个月里,光是置地产,他就用掉了超过四亿日元。
不过,买涩谷的那栋楼的时候,他还是选择贷了一部分款。虽然全款也买得下来,不过一口气把现金都砸到同一个地方,对还有别的事要做的他来说,实在不是个好选择。
四亿日元有多少呢?他去年份交的所得税大概是三亿日元多一些。
虽然所得税的税率高到让人有种被拔毛的肉疼感,但是,他也的的确确是现在乐坛最赚钱的音乐人之一了。
今年虽然才进行到九月,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明年公布纳税排行榜的时候,他的名次还得接着往上窜。当然,第一暂时是当不成了,毕竟还有个立志制霸全部榜单的小室哲哉。
除此之外,同公司的老大哥b’z,销量宛如开挂一般的孩子先生里包揽了词曲的樱井和寿,也是绝对的最会赚钱的音乐人之一。
但是,和叶昭比起来,樱井和寿还有个劣势,那就是乐队的制作人是小林武史而不是他们自己,所以制作人抽成这部分乐队拿不到。
虽然叶昭自己也拿不到自己的利润抽成,因为他的制作人还是长户大幸。但是,他还能从川本真琴和puffy这两棵摇钱树那里分到一大笔。
说到赚钱,想要小富即安或者当个舒舒服服的有钱人的话,光是这么唱唱歌偶尔拍拍广告然后吃版税就可以满嘴流油了。
但是,想要当个土豪的话,就要想办法从其他的地方来获取大笔的利润了。而且,考虑到他想要做的事还有很多,需要烧钱的地方也有很多,必要的投资也是不能少的。
别的不说,如果他真的成立自己的独立厂牌,想要真正做大的话,没有足够的钱也是不行的。
再有,既然成立了独立制片公司,今后除了自己折腾电影,也许还要当投资人,替看中的本子投资。
正规的商业电影,制作成本和宣传费用持平,钱不够的情况下,总不能整天只拍两千万日元的小成本吧。
所以,为了赚到足够他折腾的钱,他必须要去琢磨生财之道。
首先想到的是猜球这种最没技术含量,只需要押宝的事。但这其实是最不可能的,世界杯还有两年才举办,他这只大蛾子的翅膀一扑楞,再没有比这种东西变得更快的了。
投机倒把这种事,还是要在刚刚过来的时候才能干。可是1994年的他,穷得都快去新宿当牛郎了,总不能卖了自己去押宝吧。
至于回到蒸蒸日上的祖国投资,这当然是好想法,毕竟未来,那里是最肥沃的土壤。
只可惜这会儿小马哥们都还在琢磨着怎么赚钱,这班车就算搭上,短期内也没办法获得回报。
远水解不了近渴,等着这些长线回报,还不如他老实抄歌赚版税来得靠谱。
思来想去,唯一一件离他很近,哪怕他这只大蛾子飞过来扇了翅膀,导致时间线在他觉察到和觉察不到的地方都发生了改变,也还是不会因此被蝴蝶掉的事就只有那一件了。
如果他这个不速之客没有把时间线扯乱了的话,离他最近的发财机会,就是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
就算他不懂得金融那一套,也还是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既然能被国际炒家们钻那么大的空子,被放血放得差点死翘翘,就代表着东南亚这几个国家的经济隐患已经严重到了某种程度。
而这些隐患之所以出现,也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的问题,而是几年间的积攒。所以,就算不死在这一次,也会死在不久之后的下一次。 2k阅读网
《东瀛娱乐家》来源:
第四百零六章 久违的客人()
所以,叶昭知道,他可能会蝴蝶掉世界杯的比分,蝴蝶掉某个会在未来大红大紫的人物,但是绝对不会蝴蝶掉这种弊病积攒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
至少,这场风暴的开端不会改变,至于后续……那不在他的范围内。
要说可能有什么会发生变动,也只能是这次的风暴起始的时间。也许早一点,又或者会晚一点。
因为这件事实在太出名,谈到九十年代的话题时,绝对不会把它绕过去,所以,当初他也出于好奇看了一些说给外行人听的资料。
虽然在经过了时间对记忆一遍又一遍的冲刷之后,留下来的,也只有索罗斯如何做空泰铢又是如何从中获利之类的这点儿关键词。
但是,仅仅是这几个关键词,就已经不得了了。
哪怕他只记得这么只言片语的一点东西,也已经比一无所知的普通人,还有刚刚开始嗅到东南亚那边的机会的猎鹰们领先了一大步了。
放着这么一个可以参与到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的机会,就算是凑个热闹,果然也还是想掺和进去,哪怕分点儿汤汤水水,都是来钱的超快途径。
成了的话万事大吉再好不过,就算他这只大蛾子的翅膀太厉害又或者是他的水平太菜,只要不把全部身家全部压在那里,就当是玩游戏赌输了呗。
但是,在参与到这件事来之前,叶昭必须要先做好三个准备。
一是资金,没钱什么事都免谈。
二是懂得这方面的事务的人才,他自己的话,首先不懂,其次是没时间亲自参与进来。
至于三,就是时刻了解这方面的动向。任何事情开始之前,都有其预兆,所以必须得时刻跟进这方面的信息。
资金他有点,至于了解这方面的动向金融风暴像是一块散发着香味的肉,尤其对后来者来说,但凡有点机会就想要过去闻一闻,甚至尝一口。
所以,叶昭干脆雇佣了一名事务员,在事务所里专门负责剪报,日文报纸和外文报纸等等,每天的任务就是按照叶昭的要求,剪下报纸的国际版和财经版。
事务员每天把剪好的报纸送到他那里,叶昭偶尔看一看,剪下来的内容,他自己看得一知半解,甚至有点后悔当初考大学的时候应该去选庆应的经济学部……但也只是想想而已。
虽然赚钱的心情强烈,但是,要念经济学部也是不可能念得下来的。
在不断关注着财经版块的时候,虽然他想要看到的蛛丝马迹没有发现,却让他发现了一点儿有趣的事。
那就是,贵为十大银行之一的北海道拓殖银行濒临倒闭,身为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则因为各种金融丑闻,到了摇摇欲坠的边缘。
日本国内受到泡沫破灭的影响,1994年的时候,政府关闭了住宅专门银行,并且做出让金融机构大范围倒闭的决定,大片金融公司和证券中心因此关门大吉。
但这期间,倒掉的还是小金融机构,像是这样的庞然大物也到了这样的地步,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北海道拓殖银行还好,倒闭的呼声早在几年前就有了,但是大众对山一证券的信心却无比强烈,认为他们绝对不会关门。
至于山一证券到底会不会关……作为后来者的叶昭知道他们再撑一年就会摘牌宣布完蛋,现在的话,他还是认为山一证券会完蛋。
还是那句话,这种弊病积攒了不知道多少年的地方,不是一只大蛾子扇扇风就会改变的。
不过,从这些信息当中,倒是为叶昭带来了一点灵感。一点到底应该从哪个地方下手去找寻帮手的灵感。
银行倒闭,营业所多半会被其他商业银行接收,至于金融机构,业务也有其他同业者接收,身处顶点的人自有其出路,而在余下的人当中,有随着银行和机构被接收一并被分流过去的员工,也有要重新再找工作、当个体户、甚至转行的人。
不管怎么说,金融机构接连倒闭,被筛选下来的员工数量也着实可观。
通过那些浅显易懂的资料,叶昭也大概知道了索罗斯所使用的手法。
那些手法作为后来人看,似乎没什么特别厉害的,但是在当时,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时候,这些人就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