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话实说,日本本身的市场就已经够肥沃,所以本土的唱片公司,大多对开拓海外市场这件前期投入很大,又容易吃力不讨好的项目没什么兴趣。
PUFFY的海外巡回路自有团队来进行规划,这支横扫千军的组合,光是日常为她们服务的团队就有几十人之多。
因为她们本身贩卖的并不仅是音乐,还包括自身的形象和人设,所以专门的设计师和编舞之类的也是重中之重。
这支组合是由他提议来组成的,如今走的这个路线,最初的概念也是由他来提出的,虽然本身他的职位只是歌曲制作人,但是因为PUFFY的大热,外加先前在川本真琴的个人路线上的选择也无比正确,他的眼光现在已经是公认的精准。
也正因如此,索尼这边才会重视他的意见,他才能在这支庞大的团队里,以“外人”的身份获得这么重的话语权。
毕竟,虽然跟索尼不止有一腿,在名义上,他都仅仅只是个外来人口罢了。
不过,索尼这边,似乎也有意改变这种局面,打起了引进技术人才落户的主意……说白了,就是想把他从BEING挖过来。
甭管怎么说,不是亲信,用起来总是差一点儿。
叶昭跟BEING的合约是在九月份正式结束。
合约这回事,不是说九月份结束,就等到九月份才续签,要是那样的话,公司方面要承担的风险太大,后续的工作规划也没有办法进行——万一到期了以后不玩了呢?
当然了,等着挖角的公司,也不会傻到九月份才开始往外抛橄榄枝,那样的话,黄花菜都已经先凉掉八十盘了。
所以,从进入到新的一年,在得知叶昭迟迟没有和BEING续约的时候,来自其他唱片公司的示好就纷纷飞到了他这里,环球、百代、华纳、BMG……不光唱片公司的名头比BEING响个十倍八倍不止,开出的转会费也是天价,据说已经到了日本唱片界的最高行情。
有意思的是,出道前在被唱片公司的人争夺的时候,大公司小公司都有,而到了现在,开价的就只剩那些大公司了。
没办法,转会费太高,小公司根本连一争的念头都不敢有。
除了这些公司之外,一直以来都合作密切的索尼,自然也不甘示弱。况且,他们在今年已经确定要损失一员大将——美梦成真已经明确表示不再续约,补充人才也是迫在眉睫。
但是,面对着天价转会费,精心规划的职业路线,各种在BEING的时候想都没得想的福利待遇,外加什么进军海外的承诺,叶昭却完全没有感到动心。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独立为目标努力着的。如果最开始就是想要去国际大企业上班,那么大可出道之前就选大公司签约。
至于什么进军海外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是不假,想要出去看看也是真。
但是,不说如果要做的话,要以什么方式去做,又要如何平衡本土市场与海外市场这些必须要操心的现实。
实际上,比起以个人的身份闯荡海外,当个流行音乐里的大明星,他现在更想做的,还是完成从“商品”到“商人”的身份转变。
时代是在不停发展变化着的,乐坛也会经历一次又一次流行的更迭,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后浪也未必可以耀武扬威多久。
靠自己的一己之力,不管怎么折腾,也只是个富有的音乐人而已。
……
碰头会结束,PUFFY今年的发片计划也已经确定。
除了在去年的规划当中就已经决定了的一张在三月初发行的单曲之外,今年再到明年的三月,还额外有三张单曲要发,并且在年末到转过年的年初之间,还预定了一张专辑。
这么算下来的话,不算三月这张单曲,今年叶昭要给PUFFY提供三首主打歌级别的曲子,再加上专辑曲,差不多要给她们十二首歌。
这还是在他不打算给PUFFY的单曲提供C/W曲的情况下。
不管怎么说,在外界看来,他已经是那种高产似那啥的作曲家了。
去年一年,他公开发表的新曲和提供给自己担任制作人的歌手的曲子,外加给外部歌手的曲子,正式发表了的新歌超过了三十首。
但即使是这样的他,在乐界,也不算是奶量最丰富的。
之前有一人撑起BEING半边天,整个公司一大半的人都在唱他的歌的织田哲郎,现在则有一人撑起小室家族,战力比织田哲郎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最强奶牛小室哲哉。
Globe、安室奈美惠、华原朋美、DOS、TRF、再加上零零散散提供给外部的曲子,去年一年杂七杂八加起来,他拿出来了足有差不多六十首歌。
这也没办法,一个人撑起一个大家族,如果奶水不够,就会把娃儿给饿死。
人的灵感和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过分去透支它,最终难免要遭到反噬。可有意思的是,外界却从来没有对他们有过这样的担忧。
大抵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太强了,强到了让人以为他们的灵感是永远不会枯竭的程度。
别人会不会枯竭叶昭不知道,但是他自己……总而言之,从1995年制作川本真琴的时候,他就陆陆续续的把一些歌拿出来提前注册版权了。
尤其是1996后期到2000年之间的歌曲,更是他的重点关照范围。
当然,为了不扎眼,这样的行动是一点点进行的。
至于什么名下突然多了上千首歌这种窒息操作自然也不会出现。真要这么干了,那就相当于是银行账户里莫名其妙多了五个亿,要是解释不清楚,有得可倒霉的。
第四百九十三章 自立门户()
《东瀛娱乐家》来源:
UFFY现在忙得脚不点地,连碰头会都没有参加,而是由两个人各自的经纪人作为代表过来开的。
正儿八经的组合,只要红起来,组合经纪人外加个人外务经纪人,就成为了标准配置。
散了会,叶昭没急着走人,而是接受了邀请,跟索尼这边的工作人员一起去吃了晚饭。
晚饭进行到后半的时候,在座的众人就开始三三两两组队,决定起了接下来的去处。PUFFY的执行制作人井上也趁机问他:“叶君,等下要不要再去喝一杯?”
“当然没问题了。”都是熟人,叶昭回答得很痛快。
于是,散场之后,两个人搭乘出租车,去了银座的会员制酒吧。
作为俱乐部指南里的高人气酒吧,刚刚过了九点钟,里面就已经很忙碌了。落座以后,年轻的陪酒女郎挨着他们坐下。
喝过几杯,坐在对面的井上做了个要聊私事的动作,方才还相谈甚欢的陪酒女郎,立刻识趣的为他们留出了谈话的私人空间。
不痛不痒的说了几句关于今天碰头会的事,井上话题一转,问他:“合约的事,叶君考虑的如何了?”
“嗯……”叶昭含混其辞的应了一声,心想果然是为了这个。
“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叶昭回道。
井上和他开玩笑,“莫非是因为收到了太多夸张的合约才拿不定主意?”
“哪会为了那种事烦恼,”叶昭把玩笑开了回去,“那样的话,直接选那份一旦答应了,百分百会创下纪录登上新闻的合约不就好了。”
“也是,有这样的好事,哪还用得着烦恼。”井上笑道。
话是这么说,肯出天价转会费的公司,也都是指望着等他签过去以后,再让他多多干活“加倍奉还”的,要不是为了利益,谁肯花大钱挖个没用的人过去供着?
两个人又黏黏糊糊的敲了一会儿边鼓,相互试探了一下。时机差不多以后,叶昭稍微松了松口,把自己想要做独立厂牌的事露了一个角给井上。
不过,都是大人,光是露一个角就已经足够了。
他倒是不怕井上或者是他背后的索尼知道他的真实想法,反正这种事既瞒不住,事到如今也已经没有必要去瞒了。
何况,如果真的要做一个独立厂牌,制作印刷出版这方面的事暂且不提,对没有发行渠道的他来说,必须要找代理公司帮忙发行。
找谁都是找,本着从近到远的原则,首先考虑跟索尼这个老熟人合作也是个办法。
退一步来说,就算被索尼拒绝了,那么他之后再去找其他的公司接洽,也不会因此得罪了那边。
打个比方,也不用太多,只要同时被两家大唱片公司下了封杀令,那么保守估计,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唱片行不会引进他的公司的唱片。
那样的话,不管用什么手段,不管唱片做得多好,音乐的质量又有多高,唱片行不给上架,那么照样儿什么都干不了,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没办法,草根出身的人想要自立门户,独立进行制作,实在是件艰辛无比的事。想要让自己的小破船在唱片界的汪洋大海里划得久一点,找座靠山是必须的。
而索尼就是他一开始就看中了的靠山。
小室哲哉从1984年通过TMN正式主流出道,将他心爱的电子乐在日本乐坛进行了推广,再到1993年,自身渐渐退居幕后,通过TRF签约艾回,引爆小室家族的热潮,这中间用去了差不多十年。
而从1993年TRF打开了小室电子乐的大门,再到在香江成立Rojam,这中间则又过去了五年,不仅如此,这五年还是花团锦簇,全面上升的五年。
但即使如此,在Rojam的合作方里,也可以发现香江本地的大佬和外资方的身影。
以叶昭区区三年的积攒,哪怕在销量上,他和他担任制作人的歌手,是现在唯一可以威胁到小室家族热潮的人,但是,在其他地方的火候,百分之一百二是比不上小室哲哉这样沉浮十几年的人物的。
但好在,他还知道有多少能量就干多大的事,只想先把现在碗里的饭一口口吃完,慢慢让自己强壮起来,再去考虑其他的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