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憋宝则不同,同样熟悉天地大道,憋宝这行不倒斗,而是寻宝。
例如牛黄狗宝这类的肉蛋、太岁地灵芝之类的地身、金丹流珠之类的天材,都是憋宝人寻找的对象。这山里恰好有只蜈蚣仙,蜈蚣身上又有千年内丹。那可是异常珍惜的天材!
若是论起专业性,憋宝的不仅仅要学风水,还要学古天相,难度可比倒斗要高。
本来按理说倒斗的和憋宝互不干扰,应该没仇才是。
毕竟一个发死人财,破天下冢,小盗三教九流,大盗窃国气运。专拿有主之物,盗有姓之财。
另一个发天下瑰宝,寻换些天材地尊,收集奇珍异术。专拿无主之物,只靠眼力吃饭。
本是风马流不相及的两个外八行,偏偏却势如水火,说是不共戴天也不为过。
难怪对方一个劲的算计我们,不需要别的原因,就因为我们是倒斗的,胖子又自称是摸金王子,就该遭这一劫。
也不是对方恨倒斗的发死人财。论起卑鄙,憋宝这行还要不干净。单说那纸人和尸油灯,一看就是江湖邪道搞出来的,虽说不上人人得而诛之,也是人人得而远之。
同为外八行,却要自相残杀,这个恩恩怨怨,还得从明朝年间说起。这之前,提两句憋宝这行的来历。
与倒斗一样,憋宝这行,很早之前,就有雏形和发展,至少可以追溯到秦朝。
那个时候,就有憋宝人行走于街市,收集牛黄狗宝、山川灵木,百姓多称呼其为方官。
因为秦始皇让方士炼制长生不老丹,丹药的一些材料,就来自于憋宝人的手中。
到了汉朝,方这个字,渐渐被叫成羊,憋宝,也被叫成牵羊。所以憋宝人,也称羊倌。
这行有两个铁打的禁忌,一不准拿有主之物,二不准为朝廷效力。反正是憋宝人的祖师爷定下的规矩,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个规矩,直到西汉末,被打破一个。
西汉末,赤眉军起义,退走长安时,盗掘汉武帝的茂陵。
茂陵作为关中地区的大陵,为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地宫之中,宝物奇多,数不胜数。赤眉军盗掘茂陵时,遇见汉武帝留下的一道后手,每每折兵,不能进入茂陵地宫。
原来,昔日汉武帝在位,问大臣耀夫,陵墓如何才不会被盗。
耀夫回答;臣献一计,用铜陵封地,埋入机关弩箭,可保万无一失。
所谓铜陵封地,就是在地宫上和封土堆下,用烧化的铜汁浇筑。这样铜汁一冷,就把茂陵地宫围成一个铜墙铁壁,谁也不能挖开。赤眉军虽然人多势众,奈何茂陵的地宫全部用三尺厚的铜汁浇固成型,那时候没炸药,让十万赤眉军只得望洋兴叹。
眼巴巴看着茂陵地宫就在眼前,谁愿意这时候撒手?
赤眉军起于草莽,知道江湖能人异士手段惊艳,或许有办法能破开茂陵的铜陵封地。
西汉末,北方的摸金校尉、南方的掏沙神将都没有成气候,更别提东西两派,只怕祖师爷都没出生。于是赤眉军挑来挑去,就挑中了憋宝这一行。
这些人身怀天下精英、世间之宝,请他们来,必能破得了铜陵封地。
还真就有人没受得了诱惑,忘了组训,前去帮助赤眉军,也就是所谓的相助一臂之力。
憋宝人有两个死规矩,头一个,就是不准拿有主之物。
但汉武帝的茂陵是什么概念?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虽不是最强盛的时期,好歹也是对外扩张最激烈的时期。由此可见,茂陵地宫内的奇珍异宝,又怎么可能会少?
于是,一大批憋宝人前往长安,到赤眉军麾下效力,共同破开了茂陵表面的铜陵封地,成功盗挖到茂陵地宫(民间传说对于这段语焉不详,汉书记载,是一个名叫玄安的憋宝人帮助赤眉军首领樊崇,以雷击阴开的手法,瓦解了铜陵封地)
后来汉光武帝刘秀继位,新官上任还三把火,何况刘秀当了皇帝,自然开始算起当年盗挖茂陵的罪魁祸首。樊崇已经被杀,论起帮手,刘秀自然看准了憋宝那一行。
于是皇帝一声令下,杀得尸山血海,迫使憋宝一行在江湖销声匿迹。
至于憋宝这行怎么和倒斗这行结了仇,那得从明朝初年说起。
明太祖驾崩,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后来朱棣以奉天靖难的理由,将建文帝赶下皇位,自己成了九五之尊的天子。
于是,明朝首都北迁,落在南京的明太祖孝陵,自然成了倒斗行里的一块肥肉。
一天,明成祖朱棣接到报告,说是有人差点挖开明孝陵的地宫。所幸墓中埋着机关弩箭,那群人才被即使发现。朱棣自然大为光火,下令锦衣卫大索天下,缉拿倒斗这行的手艺人。
只不过倒斗这行,多藏身在荒山江湖之中,要抓住何其困难。所以,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向朱棣建议,选用江湖中人,可以帮助官府找到那些人的踪迹。
明成祖想抓的,不仅仅是摸金校尉,而是东西南北四派所有在这条船吃饭的人。
要用倒斗的自然不可行,便选了一圈,纪纲提议,用憋宝人作为朝廷鹰犬。
因为憋宝人不吃死人饭,也不盗有主物,却在江湖中有广泛交情,能帮助锦衣卫拿住凶手。
经历西汉末年的事,憋宝一行沉静了千年,一直不敢大肆张扬。
第21章 恩恩怨怨()
不过憋宝一行的人,最后还是被锦衣卫找到,虽说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不过刀架在脖子上,不干就是死。以前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于是,憋宝一行与倒斗一行在外八门决裂,憋宝人协助锦衣卫,大索天下倒斗之人,凡是有名有姓的,抓进诏狱没一个能活着出来。
就这样,憋宝这行和东西南北盗墓四派结下死仇,双方互相火拼,闹得水火不容。
后来天下大定,明成祖下令修建大报恩寺。
竣工之后,大臣禀告,说塔顶欠缺一颗明珠。明成祖得知憋宝人手里世代相传一颗定风珠,于是派人索要。
憋宝人拿不出来,于是遭到锦衣卫的清洗。
朝廷、江湖上都混不下去,憋宝人死的死,改行的改行。由于当时郑和下西洋,南洋地区与中原腹地交流频繁,于是有些憋宝人远走南洋避难,顺便去寻求海中传说的鲛人。
南洋有巫蛊,有降头,有邪术。憋宝人借着一双天眼两行本事,逐渐将憋宝秘传(有人说憋宝人的秘传源自茅山秘术令法)与南洋邪术融合,形成一套新的法术,不仅仅为骗术。清末有传言,有憋宝人能将身体藏在一只小花瓶里,躲过官府搜捕。
在南洋摸爬滚打几十年,憋宝人又逐渐回到江湖之中。
但是当年的仇恨,没这么容易消除。于是憋宝一行与倒斗一行的矛盾逐渐激烈,出现大规模火拼。其中北派摸金校尉,恨不得将憋宝一行食肉寝皮。
原因据说是永乐年间,憋宝人协助朝廷索拿倒斗之人。当时明朝的首都在北京燕京,整个北方,是明朝军政的统治中心。
所以说,在北方活动的摸金校尉倒了血霉。不仅仅被牵连诛杀了许多,就连历代祖传的圣物发丘印,也在那个时候被毁了两个。
曹操当年设摸金校尉,发摸金符证明身份。摸金校尉之中,有三人统管。这三人,手中都有发丘印,上刻;天官赐福,百无禁忌。人称发丘中郎将。
后来这三枚发丘印世代相传,是整个北派的圣物。
凡是北方倒斗的,人人带着摸金符,自然供奉拥有发丘印的为祖师亲传。明朝初年,憋宝人协助朝廷大破摸金校尉,三枚发丘印,被捣毁两枚,只有一人侥幸逃离追杀,抢救出一枚发丘印。
要说发丘印,不光光是它的历史地位。后汉书记载,曹操花了十年时间,才锻造出三枚发丘印。据说发丘印有两个拳头大,印玺四角为四象神兽,代表四面八方。发丘印外看为方形,实则是圆形,代表天圆地方的先秦理念。
锻造发丘印时,曹操用天降的陨铁、两海中的龙火、地底千丈的寒泉、泰山之中的龙气,命能工巧匠花了十年时间才铸下三枚。再加上秘方失传,从古至今,摸金符的年份有高有底,唯独发丘印是独一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仿制出来。
所以与各派的梁子中,憋宝人和摸金校尉的梁子最深,据说最大的一次火拼,发生在六几年的浙江。后来憋宝人逐渐消失,几乎听不到消息。渐渐的,外八行的憋宝行,也消失在世人的故事里。
令人惊讶的是,没想到在深山之中的秦岭,还有一个憋宝人!
这恐怕是憋宝一行硕果仅存的几位之一,再过几年,这种手艺就得失传了。
也正因为祖辈的恩恩怨怨,那个憋宝人设计害我们也不足为奇。中国类似奇门遁甲的法术,不乏点纸为将的手法,看来对方是个老手,我们不得不小心谨慎,免得在秦岭的山沟里翻船。
“原来是那群断子绝孙的夯货,别让胖爷抓着,否则非得捏死他!”胖子狠狠咒骂了两句,也不知道那个憋宝人躲在哪个暗处。
或是说就在不远处看我们的笑话?
这时,砰砰两声,像是人的脚步声,却异常沉重。
“还来?胖爷就看看你能玩什么花样!”胖子跳出房门,大堂内,站着一个人影,就这么半遮不掩杵在门口,面朝胖子。
我和大烟袋跟着跑出去,虽说知道是纸人,不过光看那个样子,真是太吓人了,简直一具高度腐烂的活尸。比起上次看见的那个,这次更加清晰,也更加想让人作呕。
“大烟袋,这也算奇门遁甲吧?”
用比较理性的眼光看,这就是自黄帝时期就有的奇门遁甲。据说姜子牙韩信诸葛亮都会。
“算,算是吧。”大烟袋明智的站在最后面,正所谓背冥器我来,打粽子你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