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豫元张了张嘴,想再尝试说服梁健,可才张口,就被梁健抬手制止。梁健说道:“你刚才说有人在背后捣乱,既然知道了,为什么不去查查这个人是谁,又是怎么捣乱的?那些人忽然变卦,不肯搬,总是有理由的。理由是什么,你问过吗?”
“还能是什么,无非就是说什么生活了一辈子,不想离开这些套话。”广豫元回答,神情有些烦躁。
梁健道:“你也知道这些是套话,那真话呢?去仔细地打听打听问一问,我相信总能问到一些的。”
广豫元有些不开心,坐在那边闷闷地应了一声后,起身就准备告辞。梁健叫住他,问他:“前天住院的那个老人家怎么样了?”
“已经没事了。”广豫元回答。
“老人固执,但是都疼小辈。你或许可以从那个小姑娘身上动动心思。只要他同意搬,我们可以考虑在小姑娘家附近给他找一个住的地方。”梁健说到此处停了下来,看着广豫元忽然亮起的眼神,又道:“这两天我可能会出去一趟,这里的事情,就辛苦你多把控了。”
广豫元愣了一下,问:“您要出去多久?”
梁健想了一下,道:“大概一两天的功夫!”
广豫元看着梁健,想起之前梁健的神不守舍,再想想自从这次梁健从北京回来,总觉得有些不一样,心里多了些疑惑。但刚才他已经问过梁健,梁健没回答。如果再问,想必也还是一样的答案。他想了一下,道:“如果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的话,您尽管说!”
梁健笑了笑,道:“好的。谢谢。”
他走后,梁健静静地坐了许久。脑子里想着项瑾,又想到倪秀云的死。当初从北京赶回来的时候,本是打算等陈青案子一结束,梁健就回北京陪项瑾治疗。然后等项瑾的病情稳定下来后,他再回太和,将太和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将它带上正轨之后,他就提出辞职。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从北京回来的时候,他恐怕怎么也想不到,陈青的案子会牵扯出倪秀云的死。
他不能确定那个人是谁,虽然心中也有几个目标。但无疑这个人是比较了解她和倪秀云之间的关系的,否则又怎么会有把握拿倪秀云的消息来跟他做这个交易。
那个人赌得很对。倪秀云死后到现在,在梁健心里,始终觉得,自己有亏欠于她。这种亏欠,或许是因为在太和的这段日子倪秀云给他提供了许多帮助,又或许是当初倪秀云曾有求于他可他却未曾有力相助,又甚至是,和倪秀云之间那一丝异样的感觉,她像一个人。但,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导致了一样的结果——梁健觉得亏欠她。
那个人,那个视频给了梁健一个理由说服自己,刻意地遗忘当时项部长还有老唐的忠告,去为倪秀云报仇。或许罗贯中不是最终的凶手,但从那个视频中的对话可以断定,倪秀云的死肯定和罗贯中有关系。正规渠道走不了,歪路子梁健也不想走,他不想连累家人朋友。那么剩下的,只有这条路。
只要等罗贯中从这高处摔下去,摔入泥潭之中,到时候,就没有人会来保他了。那个时候,想再查,或许就会容易一些。
梁健想扳倒罗贯中,刁一民老谋深算,他要的更多的是制衡。徐京华,没有必胜把握,估计不会出手,否则以他的实力,不至于在罗贯中的嚣张之下忍这么久。而霍家驹在任这么多年,一直被架空。但能坚守这个位置三年多,没被罗贯中挤下来,终究还是有点本事的。这一点,从霍家驹能拨五百万的资金给梁健就可以看出来。但这五百万不仅证明了这一点,还证明了,只要有机会,霍家驹绝对会暴起反击,毫不留情,直到将罗贯中踩在脚底下为止。所以,霍家驹是梁健的最佳选择。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第174章 人去楼空()
174人去楼空
霍家驹在西陵省已经任职将近四年,根据他这近四年在西陵省省长一职的岗位上的表现,估计是很难再连任了,除非在剩下的时间里,霍家驹有什么出色表现。但按照如今西陵省内貌似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三足中,根本没有他霍家驹的一足,所以想要有什么出色表现很难。因此,霍家驹在西陵省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也就是说,梁健要想靠霍家驹扳倒罗贯中,那这个时间也不多了。
梁健也亏欠项瑾。可在梁健心底,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终究倪秀云已经死了,除了帮她讨回公道之外,他已经什么都做不了。但项瑾还在,他还有机会,还有时间,可以去补偿。哪怕项瑾重病,但终归还有时间。
梁健知道自己是个混蛋。他试图改变,可……梁健仰头闭上眼,那就让自己再做一回混蛋吧,最后一回!
对不起,项瑾!请再给我一点点时间!
忽然,办公室的门开了,沈连清走进来。
“书记,昨天您吩咐我去查霍省长的喜好已经查到了。”
梁健将心底那些繁杂的思绪都压了下来,问:“是什么?”
沈连清回答:“霍省长喜欢钓鱼,而且很喜欢夜钓,野钓。最好是,夜里野钓。”
梁健皱了下眉头,隐约记得曾经似乎有个人也很喜欢钓鱼,可是一时间又想不起来。领导里面喜欢钓鱼的不少,就和喜欢书法绘画一样,这是一个能静心陶冶情操的爱好。但是,夜里野钓的,恐怕不多。
这爱好,要放在沿海地方,倒也不难。可在这西陵省,就有些让梁健犯愁了。如今寒冬腊月,除了几条大江没冻上之外,那些山里的湖,或者塘,基本都冻上了。这个时候,想去找个地方野钓,可不容易。
不过,也可以退而求其次,送一些与钓鱼相关的东西。只不过,到了霍家驹这种层次的人,接触的东西,都不是一般的凡品。梁健若要是送得差了,或者送得普通了,这份礼在霍家驹这里就没了重量。那梁健,也就失了分量。
梁健抬眼看沈连清,说道:“你去打听一下,看看西陵省,有哪些地方比较适合野钓。”
沈连清诧异地看了梁健一眼,问:“您打算陪他去野钓?”
梁健道:“你先去打听了再说。”
沈连清有些苦恼,这大冬天的除了一些专门用来供人垂钓的地方,想找一个野钓地点可不容易。
但梁健发了话,他再苦恼也只能去想办法。但,说来也巧,他出门碰到了办公室的那位女研究生,也就是抱着侥幸的心态,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却得到了意外的惊喜。
女研究生说,在青阳县那边的一处山里,有一个湖,终年不冻。湖里有一种鱼,味道很鲜美,数量也挺多。不过,女研究生说,去这湖的路不好走,要走好几公里的山路,所以去的人不多。
沈连清听后,倒也没急着去告诉梁健。虽然据女研究生的描述,这湖有两大优点,可路不好走这一点,也很致命。
沈连清想着再去打听打听,如果有更好的选择,就不把这个告诉梁健了。
他谢过女研究生后,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再说梁健。沈连清走后,梁健看了看自己的办公桌,办公桌上,放着些文件,说重要也很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忽然间,他心底里冒出一股冲动。他要见项瑾。他想见项瑾。
凌晨的短信发出去后,就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他忽然很害怕,害怕项瑾自此就从他的生命里消失了。
梁健没有再犹豫,收拾了一下就联系了小五,让他把车子开到楼下等着。他出门跟沈连清说了一声,安排了一些事情后,就直奔北京。
一路上,他都很紧张。他许久没有这种紧张得手心冒汗,一整颗心仿佛都无处安放,不知所措的感觉了!
终于到了项部长家的那个大院外,照例还是拦了下来,一打听,却得知,项部长家已经搬走了。
梁健眉头一皱,想起之前阿姨说的,他们在长白山庄那边买了新房子。梁健想着,一边让小五往长白山庄那边赶,一边又给项部长打电话。
还是没人接。从北京回去之后,梁健就再也没打通过项部长和项瑾的电话。
突然间,一种浓浓的被抛弃的失落感紧紧地包围了梁健,让他感觉喘不过气来。恐慌,无措,愧疚……许许多多复杂的情绪充斥在心里,难以言述。
他一路上催了好多次,让小五开快一点。终于在日落前,看到了那个长白山庄。高高的木牌楼,上面苍劲的四个大字,下面有个落笔,在落日余晖中,有些模糊,看不清。
牌楼后,是蜿蜒的山路,一路往大山里,清新而又凛冽的空气,从窗户中吹进来,吹在脸上,割得生疼。梁健眯了眼睛,看着暮色中,渐渐朦胧的大山,那茂密的树丛下,那乌黑的阴影中,像是藏着无数数不清的凶兽,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这辆疾驰的汽车。
山路开了有十来分钟,才终于隐约看到了树林间若隐若现的白色墙体。又开了一会,绕过一个急转弯,忽然前面豁然开朗,一个硕大的湖泊边,错落有致地矗立着十几幢形态各异的别墅。每个别墅都有一个很大的花园,木制的篱笆,石板的小径,在这安静的山谷中,仿佛被遗忘的桃源世界。
梁健他们被拦了下来,离最近的别墅隔着一座湖的距离处。门岗是两个壮硕的青年,看他们走路站立的姿态,便能看出他们身手不凡,应该是练家子的。略高一些,也略黑一些的男子低下头打量了一下小五,又穿过昏暗的车厢,打量了一下梁健,才嗡声问道:“你们干什么的?”
小五回头看了眼梁健,梁健开口说道:“我住这里。”
男子听到这话,皱起了眉头,再次打量了一下小五和梁健,目光中有了警惕,问:“为什么我没见过你们?”
梁健回答:“我之前没来过,房子是我妻子家里买的。我妻子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