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正十七年(1357年)三月,已经降元的方国珍攻打太仓、昆山,张士诚大败。而朱元璋连续克长兴、常州、泰兴、江阴、常熟等地,张士诚在常熟被朱元璋的军队击败,张士诚北有淮海,南有浙西,江阴、长兴二邑都是他的要害。得到了长兴,那么张士诚的步骑不敢出广德、宣、歙;得到了江阴,那么张士诚的舟师不敢出大江、上金、焦。这样张士诚在战场上遭到了巨大的挫折。
其次,可以转移对手的攻击目标,特别在当时天下割据势力很多,而元朝还比较强大时,就可以使各个割据势力相互争斗,而不把朱元璋当作主要对手来攻打,而元朝也不会把朱元璋当作主要的敌人来镇压,甚至还会把他当作联盟的对象来扶持,而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的。
在元末并起的群雄中,朱元璋并不算强大,刘福通、张士诚、徐寿辉等农民军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远远超过他。但他善于审时度势,依靠这九字方针,特别是“缓称王”的高招,寻找时机,向元势力薄弱的地区发展。这样,朱元璋的队伍不仅建立了牢固的根据地,而且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生产,缩小并减少了元政府的注意力,取得了壮大队伍的实效。在以后的几年间,尽管他的势力已扩展到足以称王、自成一体的地步,但他仍然打着小明王韩林儿的旗号培植自己的势力,甚至在小明王遭到了张士诚围攻时,还亲率大军北上救援,这着一石二鸟,既把小明王控制在自己的掌心,又取得了小明王其他部下的支持,他的势力更加庞大了。所以当他向南荡平群雄,向北打败元军后,便轻而易举地借口接小明王从滁州来南京议事之名,在中途凿沉小明王的船,除掉了小明王。这时已没有任何一支力量可以阻挡朱元璋改朝换代的步伐了。
1368年,朱元璋终于成了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在朱元璋的军队还不是足够强大的时候,朱元璋是尽量避免与元朝的军队直接对阵的。这在智猪的博弈中就是小猪的选择,因为我的力量比较弱小,我当然不是元朝的对手,我自然是跟在强手的后面,或者坚守后方了。如果力量强大的大猪不去打元朝,那么元朝反过来也会最先去打他们,因为他们对元朝的威胁最大。刘福通、张士诚、徐寿辉他们去攻打元朝是优势策略。但当他们相互之间拼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朱元璋这头智猪却又成了坐山观虎斗的猎人,也是鹬蚌相争中的渔翁,占尽了后动的优势。因此,当他发动攻击时,不管是对割据势力还是对元朝都是致命的。
再次,随时可以倚重一方打击另外一方。在与陈友谅的斗争中,他就与明玉珍修好,并打着韩林儿的旗号四面围攻陈友谅。
博弈智慧
在博弈中既有先动优势策略,也有后动优势策略。至于在具体的博弈中究竟是选择先动还是后动,都是由博弈参与者的各方具体情形所决定的。
第52章 企业如何运用“智猪博弈”()
价格竞争作为市场经济实行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起着独特的作用。但在一些行业除了大中型的公司以外还同时存在着一些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小公司。那么在两个企业实力存在差距又面临价格竞争时,小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其所选择的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智猪博弈”的结果依赖于大猪的行为。如果小猪去踩踏板,大猪当然乐于等待在食槽旁吃掉9个单位的猪食。如果小猪等待,那么大猪将先去踩踏板再跑回来以获得相当于4个单位的猪食,这总比空着肚子等待要好。
对小猪来说,情况非常清楚,无论大猪如何行动,它最好是等在食槽旁边。因此这个博弈的均衡结果就是:每次都是大猪去踩踏板,小猪先吃,大猪再赶来吃,只有这样大猪小猪才可以共同生存。
在实力悬殊公司之间的价格竞争策略也是这个道理。在商业竞争中,如果公司是弱小的一方,则可以选择如下策略:
首先是等待,静观其变。允许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品牌开拓本行业所有产品的市场需求。将自己的品牌定位在较低价格上,以享受主导品牌的强大广告所带来的市场机会;
其次是不要贪婪,妄图将“大猪”应得的那份也据为己有。只要主导品牌认为弱小公司不会对自己形成威胁,它就会不断创造市场需求。因此公司可以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引起不了主导品牌兴趣的较小的细分市场,以限制自己对主导品牌的威胁。
如果公司是“智猪博弈”中的大猪,在行业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则可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要接受小公司。作为主导品牌,加强广告宣传,创造和开拓对行业所有产品的市场需求才是真正的利益所在。不要采取降价这种浪费资源的做法与小企业竞争,除非它对公司形成了真正的威胁。正是小企业采取的低价格阻止了潜在进入者的涌入;
其次对威胁的限制要清楚。如果小企业发展壮大到了构成威胁的程度,大公司就应该迅速作出进攻性的反应,并且让小企业清楚地知道它们在什么样的规模水平之下才是可以被容忍的,否则就会招致大公司强有力的回击。如果小公司知道对它们的限制,也就不会再有兴趣超越这种限制。
当然“大猪”“小猪”的共同生存是有条件的。“智猪博弈”说明了在某个市场上一个占主导地位、控制着市场的公司和它的一个较小的竞争对手之间可能发生的竞争情况。这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公司如何看待这个较小的竞争对手对它的威胁程度。“智猪博弈”中“共同生存”的均衡结果只有在大猪的食物份额没有受到小猪严重威胁时才会出现。
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市场上私人标签(privatelabel,非品牌产品)的软饮料质量虽低劣,但价格很便宜,因此仍然能够占有较低的市场份额。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最初能够容忍这些私人标签软饮料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威胁是有限的。
可没过多久,一家主要的私人标签软饮料供应商通过挑衅性的定价和较高的质量,从一只仅有较低市场份额的地区品牌的“小猪”,成为一个拥有13市场份额的、与两大可乐公司旗鼓相当的竞争者。
此时,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通过降低价格这种进攻性的战略行动,抢占了私人标签软饮料的市场份额,这些公司在瞬间土崩瓦解。
总而言之,通过运用“智猪博弈”模型对两个规模与实力存在较大差距的竞争对手之间价格战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竞争双方应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博弈智慧
这一点非常重要。认清自己真正的利益所在,避免残酷的价格战的发生。两个地位相去甚远的对手,最终会达到和平的生存模式: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第53章 抓住别人的弱点是成功的关键()
天下没有人只有优点而没有弱点。只要是有弱点的人,无论他多么强大,你也能与其博弈之时占得先机。
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田开疆、古冶子和公孙捷。这三个人结拜为兄弟,经常对大臣无礼。大臣晏婴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会出问题,就一直找机会要除掉这三人。
有一天,晏子从他们身旁经过时,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这三个人却不起来,对晏子非常无礼。晏子极为生气,便去进见景公,说:“我听说,贤能的君王蓄养的勇士,可以制止暴乱,上面赞扬他们的功劳,下面佩服他们的勇气,所以使他们有尊贵的地位,优厚的俸禄。而现在君王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也不讲究长幼之伦,对内不能制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慑敌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
景公说:“这三个人力气大,与他们硬拼,恐怕拼不过他们,暗中刺杀又刺不中。”
晏子说:“这些人虽然力大好斗,不惧强敌,但不讲究长幼之礼,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有一天,鲁昭公到了齐国。齐景公设宴招待,晏子陪坐,田开疆等三人带剑站在台下,洋洋自得,目中无人。
酒喝到一半,齐景公对鲁昭公说:“我园子里种了一棵桃子树,长了三十多年了,就是只开花不结果,恰好今年结了几颗果子,我想请您品尝品尝。”鲁昭公听了很高兴,齐景公就让晏子去摘桃。一会儿工夫,侍者端着盘子走了上来。盘子上放着六个香气扑鼻的桃子,晏子说:“还有三四个没熟,我就先摘了这几个熟的。”
于是,晏子祝词,鲁昭公和齐景公各喝一杯酒,吃了一个桃子。接着齐景公说:“这桃子十分难得,叔孙大夫和晏婴大夫,都是很有贤名的人,对国家又有功劳,应当各吃一个。”这俩人一听,赶紧走上前拜谢。
吃了桃子,晏子说:“还有两个桃子,主公可以让大臣们说说自己的功劳,找出两个功劳大的,吃了这两个桃子。”齐景公认为这主意不错,就同意了。
公孙捷第一个走上台说:“当年我跟主公去打猎,赤手打死了一只猛虎,救了主公一命,这功劳大不大?”晏子连忙说:“这个功劳很大,可以喝一杯酒,吃个桃子。”
古冶子一看,跳出来说:“杀个老虎算什么,我曾经杀了黄河里一个大鼋,救了主公一命,你说我该不该吃个桃子?”
齐景公说:“当时若不是古将军,我早已葬身鼋腹了,古将军盖世奇功,饮酒吃桃,没什么问题。”
晏子一听,赶紧给古冶子倒酒递桃。
这时,只见田开疆站在台下说:“我曾经南征北战,杀敌无数,使诸侯震惊,推举主公为盟主,这个功劳不知大不大?”
晏子连忙说:“田大将军的功劳比公孙将军和古将军大十倍,只是桃子已经没有了,请大王赐给他一杯酒,等明年桃熟后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