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绳索,扒开堤坝,让泱泱大水灌进村庄,顿时一片汪洋汹涌。
主人公的行为也许惨无人道,其家族的做法也许与现实格格不入。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主人公的行为是出于一种报复心理,而这种心理的来源却是世俗势力的逼迫。
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对付那些奸诈小人时一定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切莫逼兔咬人,否则,受到伤害的将是你自己!
博弈智慧
你在与对手博弈之时可能会见到对手的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你必须明白,在你胜出之后切不可把事做绝,给对手也要留有余地。千万不要在得势时,处处咄咄逼人,而要深谋远虑,主动给对手留下余地,适可而止,见好就收。
第69章 避免骑虎难下()
在懦夫博弈中,勇猛的一方获胜的概率会高一些。当然,真正赢得博弈的人未必是真正勇猛的人。试想如果一方坚持要进行博弈,那么另一方就难以退出博弈(退出博弈也会被视为“懦夫”),即形成“骑虎难下”的局面。而此时,冒险选择向前而获胜的一方,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了对方的痛苦之上。假定博弈参与的一方是鲁莽、不顾后果的人,另一方是足够理性的人,那么鲁莽者极有可能是博弈的胜出者。如果这种懦夫博弈进行多次,则冒险选择向前而成功的参与人就更有信心继续采取这种战略,他很可能会树立起一种粗暴的形象使得对手在未来的对局中害怕从而获得好处。
通用食品公司和宝洁公司之间的“咖啡大战”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0世纪70年代,在通用食品公司与宝洁公司的斗争中,通用食品公司就凭借其鲁莽和粗暴而获得了斗争的胜利。当时美国通用食品公司和宝洁公司都生产非速溶性咖啡,通用食品公司的maxwellholise咖啡占据了东部43%的市场,宝洁公司folger咖啡的销售额则在西部领先。1971年,宝洁公司在俄亥俄州大打广告,试图扩大东部市场,通用食品公司立即增加了在俄亥俄地区的广告投入并大幅度下降maxwellhlouse咖啡的价格甚至低过了成本,通用食品公司在该地区的利润率从降价前的30%降到了降价后的…30%。在宝洁公司放弃该地区的努力后,通用食品公司也就降低了在该地区的广告投放并提升价格,利润恢复到降价前的水平。后来,宝洁公司在两家公司共同占领市场的中西部城市扬斯敦增加广告并降价,试图将通用食品公司逼出该地区。作为报复,通用食品公司则在堪萨斯地区降价。几个回合之后,通用食品公司树立了一个粗暴的报复者形象,这实际上向其他企业传递了一个信号:谁要跟我争夺市场,我就跟谁同归于尽!于是在以后的岁月里,几乎没有公司试图与通用食品公司夺取市常
通用食品公司这种自杀式报复其实跟懦夫博弈中的选择向前是完全类似的。它通过冒险采取这种策略最终成功地制服了对手,并使对手感到害怕而退避三舍。
然而,一旦对手没有被你的冒险策略吓退,继续选择了前进的策略,那么你就进入了“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这个时候,尽早退出是明智之举。不过,当局者往往是做不到的,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骑虎难下的局面在国家之间也经常碰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这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是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做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并不适合市场,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的工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时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尽早从骑虎难下的局面中抽身而退,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博弈智慧
这种骑虎难下的博弈经常出现在企业或组织之间,当然也会出现在个人之间。赌红了眼的赌徒输了钱还要继续赌下去以希望返本,这就是骑虎难下。其实,赌徒从进入赌场开始,他已经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因为从概率上讲,赌场是不会输的。
第70章 运用博弈谈判()
谈判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合作的达成。而达成合作的手段当然并不仅仅是让步,那样的话是无法实现自己的预期利益的。有时候,不但不让步,反而提出一种近似威胁式的最后通牒,也是达成合作的一种方法。
一个优秀的谈判者应当把谈判看成一个经营合作的事业,而不是当作一场争夺利益的斗争。即使谈判能力不对称,如果利益分配明显的不公平,常常也会遭到弱者一方的拒绝。这是很显然的道理:如果你想把我置于死地或者从来不考虑我的利益,我干嘛还要跟你合作呢?
因此,谈判虽然最终以利己为目的,但问题是不考虑对方利益的利己主义常常导致合作不能达成而无法真正实现利己。而适当考虑对方利益的合作性利己主义,反而更可能实现利己的目的。因此,在谈判中适当地作出让步,实际上对于谈判者来说常常是更好的策略,至少这使得谈判破裂的风险下降了不少。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漫长谈判历程,是通过让步最终达成合作的好例子,也是合作利己主义的很好体现。
但是,有的时候让步也未必就管用。相反,使用与让步相反的方法,那就是宣称不让步来威胁对方,也能收到促使合作达成的正面效果。
比如有些情况下,谈判的一方会向对方宣称:“要么你们在协议上签字,要么咱们宣布谈判破裂。我们已经不会再让步,也不想再奉陪了。”这实际上是一个最后通牒式的提议,因为对方现在只有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选择。有时这种宣称可能还附带更大的威胁:“如果你不同意我的报价,我不仅要终止咱们的关系,而且还要对你采取报复行为。”
这样的强权恫吓当然有可能会影响到谈判结果。但是,它仍然存在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个问题是若使用不当则可能强化对立情绪;另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威胁有可能是不可置信的——尤其是当谈判破裂对于恫吓者本身不利的时候。商店的小贩会“恫吓”你,“这个物品在其他处买不到,而低于多少钱他是绝对不卖的,请自便。”但是当你作势要离开时,他又常常叫住你给你一个更大的折扣。这说明他的最后通牒式的价格提议其实并不管用。
那么,如何才可以使“不同意就拉倒”的威胁变得可信?一个办法是提议者应当长期累积较高的退出谈判的记录,这样他就可能形成一个强硬的声誉。现实中确有这样的“提议者”,比如一些有声誉的商场,常常在墙上写上“一口价”、“不二价”、“本店商品概不讨价还价”。
这种看似不讲理、不合常理的谈判方法为什么能够促成合作呢?我们用博弈思维来分析一下,就能够找到其中的缘由。
在“懦夫博弈”中,如果对峙的双方都选择退让,那么双方都会草草收兵,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也不会受多大的损失。如果双方都选择前进,硬碰硬,结果往往是双方都非常悲惨。如果一方选择退让而另一方选择前进,那么选择退让的一方将会失败,而选择前进的一方将取得胜利。
这个博弈告诉我们“两军相遇勇者胜”的道理。但是,如果两军都是勇者,结果对于双方都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双方都得到这个对局中最差的报酬。如果双方都是懦夫,双方都将无所收获,但避免了严重损失。如果一方是勇士而另一方是懦夫,那么前者将得到最高的报酬而后者虽然没有遭受重大损失却落得个“懦夫”的贱名。很显然,博弈双方都不希望同归于尽的结局出现,而谁都不甘心做胆小鬼,那么双方的策略又是如何选择,这场博弈中均衡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如果一个决策者在他的对手看来是“不理性的”、“控制不住自己的”、“疯狂的”、“玩命的”,或者说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那么在懦夫博弈中他就处于有利的地位。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商场上以报复著称也可以得到好处。生意人往往会试图通过打官司来报复,要是有人已经对你造成伤害,把他忘掉往往会比采取法律行动来得好。不过,要是大家都认为你会为了赌一口气而上法庭讨回公道,那么他们就会避免让你找到反击的借口,最好用的法律复仇策略就是让别人相信,假如有人真的侵犯了你的合法权利,你绝对会拼了命地告到底。
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尽量多赚一点钱。假如有公司为了其他目的而放弃赚钱的机会,经济学家就会觉得它不理性。但有趣的是,这样不理性的人反而可能会比一心只想赚钱的人赚到更多的钱。
当然,就像谈判中不能总是让步一样,这种“强权”手段也不能滥用,“出奇才能制胜”就是这个道理。
博弈智慧
让步是一种达成合作的态度,不让步也同样是一种促成合作的方法。采用不让步的办法要想一举成功,就要在平时坚持营造自己强硬的声誉。
第71章 以弱胜强()
强硬的方式是走向死亡的途径,柔弱的方式是走向生存的途径。因此,用兵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太强硬就会被摧折。坚强最终会处于劣势,而柔弱最终会处于优势。
在斗鸡博弈中,如果双方的实力悬殊,那么弱势的一方总是处于一种被动地位,而弱者如果为了所谓的尊严和面子,不顾双方力量的悬殊而贸然对抗的话,那么无异于自寻苦头。
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求胜之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