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殡仪女孩陈以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车上,珍珍难过地说道:“哎!不出来旅游还好,你说我见识了这么幸福的生活,回到上海,日子要怎么过下去嘛!”

    以琳说道:“你的抗压能力还是太强了啦!我在上海,那次得了肺炎,不是一个人住院吗?看着别人都有家人照顾,我心里真是觉得分外凄凉。我在那住了一个礼拜的院,突然从忙乱的生活中解放出来,我才有时间思考,自己究竟为什么要过这么累的生活。我发现那种日子我真的再也过不下去了,一天都无法继续忍受,所以我就辞职了。也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过现在回头想想,我却非常感谢那次生病。若不是病得厉害,我也没有现在幸福的生活。”

    珍珍还是很迷茫,她看着窗外急速后退的白云,问道:“那么我的未来又在哪里?”

    姜小柏说道:“年轻人,不用害怕!未来是光明的,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像你这样的高学历人才,到哪不都能过活吗?”

    以琳说道:“珍珍,有时候生活需要断舍离,如果不舍弃旧的,新的就不会进来。人们总是害怕主动改变,但是地基不牢的建筑,终究是会倒塌的。就像很多人的工作,一开始的初衷就不是源于对工作的热爱,总有一天,他们会对工作感到无比的厌倦。”

第118章 回家乡的抉择() 
珍珍看着以琳,说道:“我想,你说的是我本人没错了。”

    以琳没再多说什么,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自己选的路,就算再坎坷,也只能边哭边跪着走完。

    珍珍回公寓收拾完行李,以琳和姜小柏将她送到了火车站。离别总是叫人心里难受,回想去长春上大学那四年,每次辗转需要坐五六十个钟头的火车。

    好几次以琳买不到卧铺,只能一路坐着从江城到上海,拎着个大行李箱坐地铁,从上海南站辗转至上海站。接连坐着五六十个小时,简直是酷刑,腰部渐渐酸疼,浑身浮肿起来。

    火车上沉闷的空气令人不敢深呼吸,泡面味,婴儿的哭叫声,男男女女大着嗓门吹牛,列车员推着小车叫卖。最难以忍受的是卧铺的上铺,空间极其狭小,让人憋闷。

    以琳对坐长途火车,甚至产生了心理阴影,每次出行前几天,就开始做噩梦。可那时她没想过别的出路,因为一路走来,她的生活都过得无比艰辛,她根本不知道轻松的人生,是个什么样子。看着珍珍渐渐走远的背影,以琳跑到无人的空地,蹲在地上压抑得哭起来。

    姜小柏以为以琳因为好友的离别而伤心,安慰以琳道:“想珍珍的话,我们下次再去上海啊,反正只要两三个小时的车程。”

    以琳哽咽着说道:“不是因为她,我只是想到自己以前吃的苦,觉得很不值罢了。一直以来,我都像在逃离自己的影子一样,想要逃离那个无爱的家,逃离江城,为此吃了很多苦头,为什么父母不能像爱以琅那样爱我?”

    姜小柏拍着以琳的肩,说道:“好了好了,过去的事就不要计较了,人要往前看。以后我们在一起,把日子过得和和美美的,你就没时间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了。”

    回家的路上,以琳还是抽噎着,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难以自拔。姜小柏带着以琳去了星巴克,给她点了杯星冰乐,说道:“喝点甜的吧,那样你心里就没那么苦了。”

    以琳喝着咖啡,看着落地窗外渐渐西沉的落日,现在的生活她很知足,可珍珍的到来,让她哀悼起自己的青春。珍珍身上还有年轻人的影子,留存着不确定性,而她已经开始变成,每做一个决定,都要深思熟虑的中年人了。

    喝完咖啡,两人去了菜市场买菜,准备回家做晚饭。以琳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牵着丈夫的手,一同去菜市场买菜。可是比起那些不确定的未来,这样的小确幸,至少是真实的。

    吃完饭,以琳收到上海另一个朋友李敏儿的微信,两人曾经是室友。毕业之后,李敏儿去了上海郊区的小学当老师,至今已经快满五年,能够申请上海户口了,可是她却对前途感到渺茫。

    其实,英语专业硕士,以能力来讲,教本科也是没问题的。同届的毕业生,也有进上海高校当老师的;进不了高校,有些同学退而求其次,进了高中当老师;再不然,只能进小学。

    其实找工作这回事,除了几个能力极为突出的同学,还有那些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同学,大多数同学找工作,很多都是运气使然。自己喜欢的工作被拒绝;录取自己的工作,又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毕业找工作短短几个月,已经教会这些社会新鲜人,人生诸多无奈的道理。

    李敏儿家在北方,大学毕业后曾在当地,做过高中教师。可是她不服输,想要来上海闯荡,于是选择辞职考研。她运气好,考上了研究生,可残酷的是,研究生毕业之后,她找的工作,比考研之前差。

    原本北方高中教师,经过一轮进修,居然当起了上海郊区的小学教师,就业形势之艰难,令人唏嘘。好在李敏儿有些家底,毕业之前嫁了个家境殷实的老乡,在上海买了房和车。

    可上海无论是小学,抑或是高中,大学,教学压力都大。小学教师得管理数量巨大的学生,家长,就算只教两个班,也得管理一百多号学生。备课,教课,批改作业,管理家长,传达学校指令,件件事都需要亲力亲为,劳心劳力。

    高中教师面临升学压力,大学教师面对科研压力,在这个高速前进的社会,每个人都过得十分艰辛,只有看透名利,不过分追求成功的少数人,才过着舒坦的日子。

    李敏儿和以琳不一样,以琳属于赤贫的中下层阶级,爷爷那辈才从月落坞走出来;父亲继承爷爷的衣钵,在社会上的地位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

    李敏儿的原生家庭,属于社会中上层,她的母亲是大学教师,父亲是当地教育系统的领导。如果她大学毕业肯回家乡工作,父母一定能给她安排个轻松的体制内工作。

    可是她和以琳是何其相像,她们都不服输,都想要证明自己,所以她们在上海相遇,成为好朋友。李敏儿买衣服的花费,大概在以琳的十倍左右,两人的消费根本不在一个阶层,可李敏儿的生活,还是过得十分艰辛。

    首先,她做教师是遵从老公的意志,她是个小女人,很听老公的话,老公觉得当老师有社会地位,于是她遵从。这导致她不能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心累是肯定的。

    其次,当老师确实是个苦差事,如果她在公司做个前台,生活绝对过得比现在轻松许多。可她的自尊心,不允许她只是做个小小的前台,她对编制很是在意。

    李敏儿年纪比以琳大五六岁,已经三十五了,她想考博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到时找一份大学教师的工作。可是她读完博已经接近四十,想要进上海的顶尖高校,根本不可能;能进二三流的上海高校,已属幸运。

    李敏儿对继续留在上海也产生了怀疑,回到家乡,他们可以过轻松富足的生活;留在上海,不仅他们夫妻要承受巨大的生活压力,到时他们的孩子,也得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

第119章 喜当红娘() 
李敏儿和以琳的人生经历相似地可怕,两人都有弟弟,都同样要强,本可以在家乡过着悠闲的日子,却非得拼尽全力去上海闯荡。

    李敏儿的学校,有不少教师家里是拆迁户,李敏儿看不上他们毫无精神追求。李敏儿外表虽然柔弱,内心却很刚强,不然的话,也不可能35岁还没生孩子。

    回到家乡后,回头去看那些,还在上海拼搏奋斗的研究生同学,以琳只是替他们不值。他们虽然看似过着精英的生活,可却是这世上活得最累的一种人。

    读书的时候,以琳以为自己的努力,能够换来一份好工作。好工作的定义自然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可参加工作之后,以琳才发现,工作比读书还累。读书很简单,只要一心一意学好书本知识就够了,可工作却要处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以琳回家乡一年半,隔段时间就有上海的同学,咨询以琳回乡后的生活。一开始以琳很尴尬,毕竟自己混得不好,实在没什么经验好分享的。可现在,她工作之余,从事的创作事业崭露头角,她的内心无比笃定。

    每次和上海的同学聊微信,以琳都有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在上海的同学,大多都注重表面的浮华,面子和里子,他们往往更注重面子。而在小城生活的同学,往往更注重里子,也就是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周一以琳正常上班,现在她对工作驾轻就熟,对同事的性情也了若指掌。姜副所喜欢人家夸他有文化;徐焕虽然有些嚣张跋扈,工作完成得倒是很出色;刘师傅外冷内热,对下属却很是照顾。

    许金华敲响了以琳办公室的房门,自妻子被杀害以后,许金华沉默了许多。许金华见姜小柏也在办公室,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以琳问道:“许师傅,你来找我,可是有什么工作上的问题要反映?”

    许金华摆了摆手,说道:“不是,有件私事不知道你能不能帮帮我?”

    许师傅老实本分,做事有分寸,断然不会请以琳帮些过分的忙。以琳当即就应承下来:“许师傅,有什么事你尽管说,我能帮上的肯定帮!”

    许师傅这才开口道:“是这样的,我老婆去世后,觉得生活很是孤单。两个儿子在外面打工,我一个人孤零零的,想找个伴,不知道你有没有合适的人,给我介绍一个?”

    以琳觉得有些怪异,许师傅要找伴,不是应该找吴所长,或者姜副所那个年纪的人介绍吗?难道说,许师傅想要找个年轻貌美的?以琳对许师傅印象,当即就差下去了。

    以琳语气不善地问道:“许师傅,那你说说你条件如何?”

    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