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殡仪女孩陈以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琳竟是不知道,冯母竟变得这么能说会道,记得小时候去冯丽艳家,冯母的口才还是很一般的。

    冯丽艳听不下去了,问道:“你们今天来,有什么事?”

    一听到冯丽艳开口,冯父的脸立马板下来了,说道:“父母来看你,你就是这么对待我们的?茶也不泡一杯?”

    老阿姨大概是去串门子了,以琳忙起身去给二人泡茶。人往往就是这样奇怪,反而是越亲近的人,越容易积怨;而陌生人犯了什么错,则更容易被原谅。

    两杯热气腾腾的绿茶泡好了,以琳将茶端到冯父冯母面前,对待以琳,冯父冯母换了一副,热情又卑微的模样。以琳实在想不出自己比冯丽艳好在哪,除了有份事业单位的工作,找了个条件还算好的男人。

    冯丽艳看着眼前的茶水,冷漠地说道:“说吧,来找我有什么事?”

    冯母开口道:“丽艳,我们知道,你现在有出息了,写小说获了奖。是这样的,家里要盖房子,钱不太够。”

    冯丽艳却没有接话,一时间场面很是尴尬。

    冯母接着说道:“你这孩子还真是,这么好的事,也不跟父母讲一声,我们还是听邻居说起,才知道你上了电视。”

    冯丽艳直接开口道:“说吧,你们要多少,多了我可拿不出来。”

    冯父有些恼怒地说道:“你这是什么语气?好像我们做父母的,贪你那点钱似的。我们生你养你,你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

    冯母扯了扯冯父的衣袖,说道:“哎呀!丽艳又没说不给,是吧?丽艳。”

    冯母转头去看冯丽艳,以琳看着这夫妻俩,觉得他们在演双簧似的,给人一种很假的感觉。

    冯丽艳还是没有说话。

    冯母说道:“丽艳你一个人在外面住,吃穿都要钱,也不容易。我们要得也不多,两万就够了。”

    这话一出口,以琳觉得冯父冯母的心,可真够狠的。冯丽艳确实小说获奖,拿了五万块,可半年已经过去了,她自己也得花销。冯母一开口就要两万,岂不是要将冯丽艳的钱,全部卷走,以琳不禁替冯丽艳担忧。

    冯丽艳倒是没反对,脸上的表情淡淡的,说道:“两万块我可拿不出来,你们也知道,写小说这行,很不稳定的。”

    这话倒没说错,大伙普遍都是这么认为的。冯母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你能拿多少嘛,也不能让我们白跑一趟吧?”

    冯丽艳说道:“眼下我只能拿五千出来。”

    没想到冯父冯母还挺高兴,冯母拉着冯丽艳的手,说道:“五千也行,以后你回家,也能有自己的房间。妈看你这样眼高手低的,八成是看不上我们小地方的男人了,以后你总归是要回家来住的。到时候你的房间,想怎么装修,都随你自己喜欢。”

    冯父开口道:“那行吧,你跟我们去取钱,我们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冯丽艳不会开车,于是以琳自告奋勇,带着冯父冯母,还有冯丽艳去取钱。冯父骑电瓶车载冯母,以琳则开车载冯丽艳和张松风。

    在车上,冯丽艳说道:“真是让你看笑话了。”

    以琳不得不感叹,上一刻还在教自己,为人处世道理的冯丽艳;下一刻遇到自己的父母,通情达理的人设就崩塌了。不过这也不能怪冯丽艳,自己也是经过爷爷去世这一截事,才对父母曾经的种种作为,暂且释怀。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父母子女的种种恩怨情仇,确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冯父冯母取完钱之后,欢快地骑着电瓶车,回家去了。

第128章 殡仪馆搬迁() 
以琳开车带着冯丽艳,和张松风回到蕉园。以琳问道:“你和蒋老的事,不打算告诉父母?”

    冯丽艳说道:“现在年纪大了,做事喜欢求稳,真的订婚了,再告诉他们吧。再说这事,本不是我们女的该操心的,老蒋要是真心的,自会把一切安排好。你不打算回姜小柏那?要在你干妈家住到什么时候?”

    以琳还没开口,张松风说道:“我妈说了,以琳姐就是她的亲女儿,她想在那住多久,就住多久。以后也是,什么时候想回来了,我们家都是欢迎的。”

    以琳说道:“姜小柏可是抓住了我的死穴,既然都怀了他的孩子,当然不可能带着个拖油瓶,去找别的男人。不过这口气,我可咽不下,就这么拖着吧,他要是等不了,就去找别的女人。”

    说起以琳的事,冯丽艳倒是头头是道,立马头脑清明起来。冯丽艳说道:“你也别怪姜小柏,你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种渣男,搞大女方的肚子也不负责,转头就走;或者想着少付点彩礼钱,或者干脆把彩礼钱给赖过去。至少这点上,姜家不可能亏待你。”

    以琳嗤之以鼻:“那也是姜副所掏钱,姜小柏自己能存下多少钱?”

    冯丽艳说道:“既然都这样了,我当然是劝和不劝离,你要给姜小柏甩脸子,我支持你。毕竟容易得到的,男人不会珍惜。”

    人到三十,时间是过得很快的,转眼就来到了十一,是殡仪馆搬迁的大日子。馆里租了几辆大车,负责将全馆上下三十个员工,还有办公用具,包括桌椅电脑等,搬到城南新馆。

    老殡仪馆承载了以琳太多的回忆:夏季夜晚,路灯下荧光色的大飞蛾,闪闪发光的萤火虫;冬日有暖阳的午后,殡仪馆大门水泥围墙上,密密麻麻晒太阳的七星瓢虫们;冬青树上的大青虫;拥有洁白花朵,叶子像韭菜的风雨花;道路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树;馆里的喷泉,桔子地,梅花树,银杏树,桂花树,每样以琳都舍不得。

    已经拆掉当车库的石棉瓦房,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遮蔽了陈家多年的风雨。父亲在临时搭建的厨房里,炖着牛蹄,那酱香味还依稀萦绕在鼻端;母亲在附近菜地边的井沿,洗着带鱼。

    那时以琳背着书包去上小学,每天都要沿着,铁轨边的一条小路行走。小路的左侧全是菜地,一到春季,油菜花开得特别灿烂。

    那时殡仪馆附近有铁路,每天都有火车开过,以琳经常羡慕坐在车厢里的行人。直到十九岁,她踏上去往东北的列车,这一憧憬才生生磨灭。铁轨早已拆除,火车道已经改成马路,附近还盖了许多新楼房。

    以琳看了一眼老殡仪馆,又望了望鸡公山,无声地叹了口气,上车前往新殡仪馆。在外漂泊十年,喜悦甚少,除了失望与伤痛,以琳几乎一无所得。殡仪馆的这份工作,肚子里的孩子,是唯一属于她的东西。

    这期间,姜副所每日给以琳送老火汤,参鸡汤,玉竹老鸭汤,太子参鸽子汤,党参乌鸡汤,未来婆婆可谓是花尽了心思。姜小柏这厮,没脸没皮的,每天在办公室,盯着以琳渐渐鼓起的肚皮,喜得美滋滋的。

    那怎么也压抑不住的,贼笑的眼神,看着就让人讨厌。姜小柏倒是开心,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本笑话书,每日给以琳讲笑话。有几次以琳绷不住,愣是让他给逗笑了。

    姜小柏这个人怎么说呢?小城喝酒人情那一套,他精通得很;但说他成熟,又算不上,顶多只能算个老成。可有时,他又很幼稚,跟缺根筋似的,好像他不时就会皮痒,欠揍得很,惹得以琳想给他整骨。

    好在到了新馆,以琳就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可以不用每天对着姜小柏了。新馆位于城南郊区,得开车半小时才能到,离市区越远,两边的房屋越萧条,很多房子,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

    一条百米长的水泥路,通向新馆,道路两旁,植的是四季常青的柏树。殡仪馆入口处两侧,是两座山包,山上建了八角亭,听同事说,上面是公墓。

    一行人下车之后,吴所长和姜副所指挥着众人,开始井然有序地干活。初到新馆,为了一切顺利,是要上香祈福的。江城是个小地方,这里的人家,大多保持着初一,十五,上香烧纸的传统。

    巨大的香烛,是馆里一早备好的,随车一起运到新馆,男人们合力将它们摆在了新馆门口。以琳和同事们下得车来,开始参观新馆。新馆地处乡下,围墙外能看见水库和青山,附近的农田土地里,还种着粮食。

    门口处有个门卫室,正对面是行政楼,建了五六层楼高,行政楼后是食堂。整个馆内的绿化做得非常好,大大小小的香樟树遍地,散发着樟树独有的芳香。

    沿着水泥路往右边走去,是火化组的服务部,现在卖零食饮用水的小卖铺,和卖骨灰盒的地方拆分开来。再往前走,是假山流水,水里养着锦鲤,中间有座小桥,颇具江南韵味。

    火化组建的是一楼的平房,面对着青山而建。依次建的是骨灰盒售卖处,三个大小不一的悼念厅,火化开发票处,卫生间。

    火化组建在这一排楼之后,分三个不同的窗口,可以同时火化三具遗体。再往右走是两个巨大的焚化炉,丧户们焚香礼拜皆在此完成。

    格局和老馆差不多,只是行政楼高了那么几层。多了两个小悼念厅,多了两座充当公墓的小山丘,地方似乎也没有宽敞多少。

    领导开始分配工位,同事们将自己的办公用品,从车上搬到新办公室。以琳怀孕已经差不多四个月,肚子有些大了,搬东西不方便。姜小柏默默跟在以琳身后,替她将办公用具,搬到单独的办公室。

    以琳十足的女汉子性格,十分讨厌自己怀孕后,处处需要照顾的脆弱模样。新办公室位于二楼,阳光充足,推窗而望,能见到水库和环绕的青山,是个视野无敌的超级景观山水房。

第129章 安身立命() 
“现在有独立的办公室,终于摆脱我,开心了?”姜小柏替以琳将办公工具安置好,不开心地问道。

    以琳背对着姜小柏,打算心平气和地与他对话:“我真不知道,我们就要结婚了,你为什么非得来这么一出?”

    姜小柏半晌憋不出一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