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欺负你?不对吧?你这么厉害,谁敢欺负你啊?怕是你欺负的人家都不愿意跟你说话了吧?”
“老师,反正他们都不跟我说话,我就无聊。哎,对了,老师,好长时间都没有上课了吧?”
“嗯,这段时间经历的太多,确实有日子没有给你们上课了。正好,这会有空,就给你们上上课。”杨先生开始翻找笔记本。
“上课咾,要上课咾我去把他们都叫过来,开始上课。”
“这屋子太小,要不,去你们那屋吧?”
“嗯,也好,我哥和瑾姐也要听的,就去我们那屋。”
唐剑正跟杨谨卿卿我我,就听外面萍儿大喊大叫着,赶紧站了起来,整了整衣衫,平静了一下情绪,等待萍儿进来。
“哥,姐,老师要上课了,没有打扰你们吧?嘻嘻“萍儿嬉笑着。
“你个死丫头,再敢胡说掌嘴!”杨谨嗔怪道。
“瑾儿,好些了没?”杨先生关切的问。其实他每天都要过来无数趟,嘘寒问暖,就盼着让女儿赶快好起来。
“爸,我基本上已经全好了,可是小剑他们还是不让活动。”杨谨往里挪了挪,让杨先生坐在床边。
“哎,小谨,你这病跟别的病不一样,就是得好好休息,可不敢留下什么后遗症。”
“老师,先生说了,只要按时服药,加强营养,多休息一阵,就不会留下后遗症的。再说瑾姐身体素质也相当不错,不会有任何问题。”唐剑说。
“嗯,小谨身体素质是不错,硬是扛了过来。以后一定要多加注意,尤其遇到恶劣天气,宁可多耽误几天,也绝不能贪图赶路。特别是小芬和萍儿,都还很小,长身体的时候,一定要照顾好。”
“老师,我记住了,以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那好,咱们开始上课。上回说到,党项首领李继迁去世了,他的儿子李德明成为了新的党项首领。李德明遵照父亲的意愿,向宋朝求和。刚刚即位的宋真宗也想跟党项议和,双方经过谈判,终于达成了议和,并签订了景德和约。宋朝还任命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爵平西王。这是党项人第一次被中原王朝封为王,也标志着宋朝默认了党项的灵州政权。从此后,党项人跟宋朝二十多年都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党项人得到了比较充足的修生养息的机会。这二三十年间,李德明注重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壮大自己的势力,为完成父亲以及广大党项羌人梦寐以求的宏伟大业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础。”杨先生讲述着。
“当然,李德明不会忘记父亲是怎么死的,党项人都不会忘记。这是他们的性格,好勇尚武;也是他们的习俗,有仇必报!李继迁命丧凉州,党项人和吐蕃之间的仇恨就从李德明的丧父之仇变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仇恨。所以,李德明执掌党项政权之后的第一个军事行动就是攻打潘罗支,为父亲李继迁报仇!”
第九十六章创制文字(一)()
“嗯,有仇必报,这才是真汉子,我就喜欢这样的汉子!”刘春挥舞着拳头。
“是的,有仇必报,这是党项人自古以来的习俗,亘古未变!李德明派人打入潘罗支的内部,秘密说服潘罗支属下的党项人作为内应,暗中协助自己。然后在潘罗支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率领精兵突然攻入凉州,杀死了潘罗支,为父亲报了仇,同时也占领了凉州。从此后,凉州,这个丝绸之路的商贸和经济文化中心,八百里河西走廊第一重镇,就正式归入了党项人的怀抱,一直到西夏王国覆灭。从这点看,攻打凉州,绝不仅仅是李德明为父亲报仇这么简单的行动,而是有着更加深远的战略目光。”杨先生说。
“这个李德明,确实非常有战略目光。占领了凉州,他们就可以坐收这条连接中原汉人和西域各族之间的丝绸之路的财富,来发展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这一步棋走得非常高明。”唐剑感叹道。
“确实是这样!李德明占领凉州后,就开始着手攻打西边祁连山下富庶的甘州,进而一举占领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他按照党项人的习俗,请来占卜者占卜,向回鹘人占据的甘州发起了攻击,结果失利。在此后的二十年间,党项人又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直到李德明的儿子李元昊发起第四次进攻,才最终拿下了甘州。李德明非常高兴,随即立李元昊为太子。李继迁用了二十年时间,完成了党项人在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崛起,并实现了党项族群向贺兰山东麓宁夏平原的艰辛过渡。李德明也用了二十年时间,完成了党项人对祁连山东麓八百里河西走廊的占领,让党项人拥有了足够大的土地和草场,也拥有了足够多的战马。完成了建立国家的国土和农牧业等各方面的积累,也完成了军事基础的积累。”
“八百里,这么大啊?再加上东边的平原,还有黄土高原,那党项人的地盘得有多大啊?”萍儿掰着指头算着。可惜她没有太多的距离上的概念,总是无法算清楚究竟有多大。
“萍儿,你才走过多大的地方啊?当然算不来了!李德明在占领凉州后,就向辽国称臣,先后被辽国册封为平西王和夏国王。此后,又为自己的儿子李元昊向辽国请婚,李元昊作为辽国的皇婿,被封为夏国公。再后来,李德明被辽国封为尚书令、夏国王。他趁机又向宋朝提出加封的要求,宋朝担心辽国和党项联合起来抗击自己,也加封他为夏国王。”杨先生讲道。
“李德明还做了一件非常伟大的事业,那就是把自己的政治中心由灵州迁往了兴州。灵州地处平原,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利,但也容易受到敌人的攻击。如果作为国都,确实不很理想。这时候从黄河对面一个叫怀远的小镇传来一件事情,说西边的贺兰山上有龙出现。一些大臣就趁机对李德明进言,说怀远西边有贺兰山作为天然屏障,东边和南边有黄河阻挡敌人的进攻,是非常理想的建立国都的地方。李德明采纳了大臣的建议,立即调集大量军民,在怀远镇修建新的都城,并将新的都城取名为兴州。从此后,兴州就成了党项人的王都,西夏建国后又成为国都,一直到蒙古军队占领西夏后才被彻底损毁。公元1032年,一直韬光养晦,在军事、外交、经济等各个方面为党项人打下坚实基础的李德明不幸病逝。太子李元昊即位,开始了党项羌人最为辉煌的历史时光!”
“唉又死了,过去的人咋都活不长啊?”萍儿叹息道。
“萍儿,过去的医学非常落后,人们的认识也非常有限,得了疾病不知道如何医治,很多时候都是求神占卜,再就是凭经验服用一些草药,效果可想而知了。一些小病不能及时治疗,往往就养成大患,最后要了性命。加上过去的人们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又是连年征战,人们的寿命都不很长。人活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其实,现在也好不到那里去。像我得了这种病,要不是你杨哥和春哥他们用命搞来了药品,恐怕早就追随李德明而去了。”杨谨笑道。
“姐,不许你胡说!你要去了,那我哥咋办?我又咋办?谁来管我啊?”
“你个小丫头,老要人管,啥时候才能长大啊?好了,先不说你了,好好听讲!”
“现在咱们开始讲述李元昊,这是党项羌历史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当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可惜的是,一千多年的时光,将党项羌人的诸多历史都抹去了,包括李元昊的容貌和其他许多东西。我研究了几十年西夏方面的历史,也只是得到了一些只字片言,那么就从这些只字片言中分析判断一些事情。”杨先生翻开了笔记本。
“李元昊从小爱读兵书,长大后桌子上常放着法律方面的书籍,打仗出征时身边带着兵书。他喜欢穿长袖的绯衣,头上带着黑冠,佩戴弓矢外出打猎。有传说这样描述李元昊,说他生来便超脱凡俗,在母亲胎中就长着两颗牙齿。还说他长大后就成了集十种吉祥于一身的圣人,并且在七个骑马伙伴的拥戴下做了皇帝。这些传说当然不一定真实,但是能够看出,李元昊在党项人心中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是党项人心中的大英雄。”
“李元昊常常到党项人和宋朝的交界地区巡查,有关他的相貌、气质等等的传说,在宋军中广为流传。当时,镇守边境的宋将听了以后,很想一睹李元昊的风采,就派人四处打听李元昊的行踪,并暗中画了李元昊的画像。宋将一看画像,不由得惊呼:‘真英雄人物也!’这也说明李元昊确实气度不凡,是个人物。”
第九十六章创制文字(二)()
“李德明病逝后,李元昊继承了王位,成为党项人兴州政权的统治者。他积极学习中原文化,也向北方许多游牧民族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也凸显着党项人的民族性格。党项人一直口传着他们从青藏高原而来,先祖曾经跟同样是迁徙过来的鲜卑人建立的吐谷浑王朝融合,身上始终流淌着鲜卑人的血液。他一直非常仰慕鲜卑人,对鲜卑人的秃发形象和发式造型非常感兴趣,同时为了从外形上区别于其他王朝,就下令全民秃发。”杨先生继续讲述。
“全民秃发?这是啥形象啊?”刘春摸摸脑袋。他也曾经剃过光头,后来上了大学就留了短发,一直到现在都是短发。现在居然要让全民秃发,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是的,全民秃发!从一些石窟中,还有一些零星的文献中,大致可以勾勒出这样的形象:头顶和后脑的头发剃掉,头发自太阳穴垂下,戴耳环。李元昊下令,国人皆秃发,三日不从,许众共杀之。这个夸张的有些荒唐的命令下达后,党项统治区域内的民众很快就换成了这种跟其他地区的汉人及游牧民族有着明显区别的发型,让人一看就能认出是党项人。”杨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