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抗战8年,四川出动了40万兵力,并向前线提供了300多万兵源。可以说,如果没有四川,老蒋不但后方都成问题,能不能熬得过8年也非常成问题。

    但令人叹惋的是,刘湘这样一个抗日英豪,身后却落得开棺暴尸,尸骨无存的下场。

    此时,朱庆澜见刘湘话都说到这份上,也不好再说其他。只道:“唯愿天佑川省黎民,早降甘霖。万一事有不谐,也希望甫澄多尽心力。”

    “子桥兄放心。甫澄身受川省父老拥戴,断没有置千万父老生死于不顾的道理”刘湘郑重许诺道。

    朱庆澜此行虽然没能使四川灾民即刻北上,却也得到了刘湘的一个承诺,也算有所收获。而此时的西北境内,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灾害。

    36年上半年,西北政府境内遭受了数次地震。

    先是1月1日、1月28日新疆境内发生了两次地震,对当时正处于交战状态的人民军造成一定影响。其后,新疆尼勒克于5月17日、吐鲁番于5月20日先后发生地震。好在震级不高,造成的破坏程度不大。

    新疆之外,甘肃在5月底前也发生了两次地震。

    甘肃康乐、和政一带在2月7日发生了6级地震,造成倒塌房屋、窑洞近万间,伤者过百,死者数十的严重损失。随后,兰州、临夏一带又在3月8日发生了5级地震,不过,这次只有少数民房倒塌,并无人员伤亡,损失轻微。

    而地震之外,其他灾情也多有发生。河西走廊一带,春旱严重。好在水利设施已经完善,加上柴油机水泵等抗旱机械投入使用,夏粮虽受不小影响,但也能保证收成。这与原本历史上36年春夏河西走廊一带发生的亢旱和瘟疫肆虐造成“十室九空”的损失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西北眼下的损失并不算严重,可赵振中知道,如果资料记载没错的话,新疆和甘肃今年还会有地震,而且会比此前几次造成更大的破坏。至于原来历史上夏秋间给宁夏、甘肃造成大面积损失的冰雹,赵振中正想办法利用火箭干预天气,尽量减免损失。

    就在西北收留、安置周边省份陆续抵达灾民,并加紧建设夯实根基的同时,老蒋也在琢磨着是利用进入山西的中央军5个师,加上晋绥军十几万人,先就近拔掉人民军在晋西北的桥头堡,还是大军过河到陕北,在张、杨两部配合下清理掉**?当然,借机削弱晋绥军,插手晋、绥两省事务也是免不了的。

    5月26日,南京当局任命陈诚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剿匪总指挥,统一负责指挥西北剿匪事务。老蒋架空阎锡山的步伐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不过,有了同西北的暗中协定,晋绥军又掌握在手,阎锡山并未表露出如何慌乱,反而表态赞同中央决定。

    但没等老蒋琢磨清楚究竟先对哪个动手,两广却先闹出了乱子。

    6月1日,广东陈济棠与桂系李宗仁等以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和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名义通电全国,攻击老蒋控制下的南京当局对日妥协退让,声称两广愿与日寇决一死战,并要求老蒋立即停止对各地方实力派的进逼。2日,两广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以陈济棠为委员长兼总司令、李宗仁为副总司令,进兵湖南。

    眼看要在西北下的好棋被两广给搅了局,老蒋自然心中恼火。老蒋一边以南京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名义对两广通电加以驳斥,声称“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晦”,并痛斥两广为“地方将吏抗命”;一边以军委会名义通电两广,严令部队不得擅自行动。6月10日,中央军两个军抢先占领衡阳,封锁粤桂两军的北上道路。

    实际上,两广事变的发生,固然有地方实力派不甘心放弃手中权力、想借抗日大旗和民意同老蒋抗衡一番,但事变发展到这个程度却也和老蒋自己有莫大关系。

    中原大战后,阎、冯下野,汪兆铭出走,国民党内同老蒋叫板的势力都被打压下去。但老蒋以武力手段解决党内矛盾、排斥异己的做法却激起了更多地方实力派的不满。

    31年春,老蒋竟软禁胡汉民,这激起拥戴胡汉民的广东地方势力的极大不满,而桂系在此前两年接连败于老蒋之手,也不甘就此雌伏,遂勾联一气共抗老蒋。可以说,从31年开始,两广基本上就处于半独立状态,并一直持续到两广事变之前。

    35年底,陈济棠派人前往南京述职,老蒋竟向来人透露中央准备解决桂系的方针,并要求陈济棠配合,以彻底解决桂系和广东境内一切反蒋势力。

    两广当时正私下沟通合作愉快,陈济棠怎么可能信老蒋给的画饼?相反,陈济棠得到消息后却认为唇亡齿寒,桂系一旦失败,粤系亦不能避免被老蒋吞并的命运。因而,陈济棠干脆主动联络桂系,把老蒋的意图合盘端出,并两广一同反蒋。

    36年5月12日,反蒋重量级人物、粤系名义上的带头大哥胡汉民因脑溢血而亡。趁胡汉民死后,粤系、桂系内部重新整合的时机,老蒋提出了5条建议:1、取消两广的半独立地位;2、派人取代胡汉民在广东省政府之地位,改组广东省政府;3、原粤系人物愿意到南京工作者随意,不愿者中央政府资助出洋考察;4、粤军各军师长由军委会统一任命;5、取消广东货币,统一以法币。

    这5条建议一出,老蒋削藩的意图暴露无疑,陈济棠不愿坐以待毙,立即联络新桂系,决定共同出兵,北上反蒋。

    只不过,粤系、桂系一面以打着抗日的旗帜反对老蒋,一面却接受日本的军援,甚至其部队中还有日本教官,这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基于这些复杂情况,在两广事变发生后,西北政府和人民军只针对事变发布了一则评论后就没有过多谈及。在这则评论中,西北认为桂系一边叫嚷着抗日,一边却在接受日援和日军教官,令人不齿;南京当局压制抗日言行更为可恶。并进一步指出,两广事变只是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借着抗日与否的名义在进行的新一轮争权夺利的行动而已。

    当然,两广事变带给西北的有益之处也是有的。受事变影响,为了缓解来自各方的指责和压力,老蒋停止了原本要在西北开展行动的打算,甚至还加大了对阎锡山的拉拢力度。

    不过,赵振中等人对两广事变却并未过多关注,而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集中总结新、蒙战役的得失,并拟订今后一年时间内的作战方案。西北争取出海口的预案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更多到,地址

    

第三章 :多事之秋(四)() 
第三章:多事之秋(四)

    在5月27日开始的新、蒙战役总结会议上,从蒙西赶回来的杨天明、胡至诚、孙耀明分别介绍了北进集团此前的整体部署以及四、八两个纵队眼下的情况。

    从目前来看,受人民军抢先占领各处要隘并破坏蒙西向北、向东通道的影响,加上苏联受国际形势变化的牵制,蒙西人民军虽然和苏蒙军相互对峙,但苏蒙军在兵力部署上也是采取防御姿态,双方近期内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不大。

    介绍完有关情况后,八纵孙耀明便有些忍不住,向赵振中问道:“先生,从我纵在蒙西作战情况看,除了和少数零散敌人发生过一些冲突外,我部基本上都是在行军,没遇到大的战事。要是当初目标定得高点,是不是我们还可以向北、向东再扩张一下?”

    与西进集团不同,北进集团在挺进蒙西的行动中确实没遇上什么大的战事,而八纵孙耀明部又是从宁夏西北居延海一带直接北上,其后面对的又是蒙古军,也就没感到有多大压力。孙耀明的观点也代表着北进集团,特别是八纵里不少人的看法。趁着这次会议讨论的机会,孙耀明便把在肚子里闷了一段时间的疑问提了出来。

    “耀明,你部担负的是蒙西东向南部防线,没体会到北面和东北部防线来自苏军的压力。”杨天明插话道,“如果八纵和四纵换个位置,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四纵担负着北部唐努山和东向杭爱山中北部防御任务,直面苏军。在3月中下旬的时候,苏军又是飞机又是坦克、大炮的向四纵防线逼近,当时胡至诚等人可是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不过,因北进集团防线漫长,四纵、八纵指挥部相距近千公里,加上又各自忙着所部防区建设,除了经集团指挥部转发的电报了解彼此的情况外,孙耀明对四纵承担的压力感受并不深。这次回人民军总部参加会议,还是杨、孙、胡自出兵以来的首次聚齐。

    “压力大小,你看邹掌柜脸上肉多肉少就该猜个差不多。”赵振中瞅瞅邹德贵依旧瘦削的面庞,打趣道,“别家的掌柜都是白白胖胖,一副富态员外模样,可你看看邹掌柜,脸上掉下的肉至今还没复原呢。”

    新、蒙战役中,后勤部通过称不上发达的交通体系,想尽一切办法向两大集团共约16万兵力提供长途运输,保证作战物资供应,实在是居功至伟。而邹德贵作为后勤部长,统筹调度各种物资,更是劳心劳力。

    “这已经长上不少肉了。”邹德贵摸摸下巴,笑道,“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以后可就好多了。”

    众人说笑一阵后,赵振中又说道:“新、蒙战役达到预期目的,这的确是我们空前的胜利。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眼下我们凭借西北数省之地,地广人稀,各方面建设又处于发力上升阶段,现在的我们还是无法同苏联全面对抗的。这就是新、蒙战役方案拟订的最大前提。”

    说着话,赵振中来到会议室内刚做好不久的包括新疆、蒙西在内的人民军控制区域沙盘前,并拿起细木棍指点着说道:“蒙西北部,越过唐努山就是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该地区现被苏联控制。如果我军进入唐努乌梁海,那么就要和苏军直接对上。即便我们凭初期兵力和出其不意的优势控制了唐努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