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界判断,这应该是西北自行研制的。

    对于西北空军的这种性能优异的战机,不仅老毛子急于一窥究竟,就是英、德、美、日等国也希望能获得有关技术资料。只不过,西北各方面控制太严格,英、德、美、苏的情报人员难以进入,而日军派去的几个所谓精英又让西北给抓起来毙了。直到现在,在外界眼中,西北空军列装战机的性能仍然是个谜。

    “大使阁下,在不经过西北的物资、人员通道可投入使用的情况下,我们签署互助贸易协议是不存在障碍的。”王宠惠正色说道,“至于人民军的战机,很抱歉,我们无法获得有关资料和实物而且,这与我们准备签署的协定也没有必然联系。”

    “这与协议本身是没有太多联系,但能否获得有关西北战机的资料和实物,那将影响到我国所能提供装备的数量和质量。”

    对老毛子的这种嘴脸,王宠惠只能无语。最终,经过几番交涉,这个所谓的《中苏互助贸易协定》在8月27日签署,并对外公布。原本历史上,《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是对亚洲乃至世界格局都有一定影响的政治性条约,而现在这个《互助贸易协定》却只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商业协定,影响和意义都要小得多。

    协定签署后,老蒋却开始为苏援通道的费起了脑筋。

    王宠惠此前所说的通道固然可用,但苏援却并非一下子就能全部到位,而是要在今后几年内分批抵达的。作为南京当局最高统帅,老蒋很清楚,蒙—绥—晋这条通道根本就通行不了多久从眼下察哈尔的局势来看,很可能苏联物资和人员尚未抵达,这条通道就会被日军切断

    转来转去,这通道竟还是绕不开西北

    正在老蒋为苏援通道头疼的时候,阎锡山却于29日上报他此前与赵振中在神池会谈的事情,并将会谈结果向老蒋做了通报。看完电报后,老蒋眼睛一亮或许向西北晓以大义,这通道的问题能顺利解决也未可知。”

    随即,老蒋致电阎锡山,嘱其与西北方面就苏援通道一事进行谈判,并说“万望百川兄克尽全功,以助抗战大业。弟翘首以盼”

    “这察省战事危急,晋北战役在即,蒋某人不从南京派人去西北谈,又着落到我头上?这边的军务还用不用管?”接到老蒋的电报后,阎锡山就抱怨起来。

    正带着一般人着手为晋北民众迁移事项忙碌的贾景德宽解道阎公,这贸易协定才签订两天,不急于一时。阎公军务繁忙,不若先和西北约好,等过几天我这边移民的事情有些头绪后一并去和西北交涉,也省得往来奔波。”

    “苏援通道的事情关系重大,一个不成,罪责就落到我们头上了。蒋某人这是给我们出难题啊”阎锡山叹道,“西北那边我们现在又得罪不起,两厢之间,左右为难哪”

    “依我看,若单纯是苏援通道问题,为了抗战,西北应该会同意。”贾景德斟酌着说道,“就怕这后面还有别的为难事。阎公不妨回电南京,让那边派人来把事情解说个清楚,以免误事。”

    阎锡山觉得有理,便电复老蒋,说军务繁忙,又不明贸易协定所涉及的具体事项,恳请南京派人协助与西北进行沟通。

    接到电报后,老蒋也觉得应该派人到山西仔细了解下阎锡山抗战准备究竟如何。一番思量后,就让军委会作战部长黄绍竑携带有关《中、苏互助贸易协定》的资料去往山西。

    9月2日,阎锡山在阳方口一见黄绍竑就满脸笑容,连声说道季宽,你来得可正好,我正为察省战局头疼,你来了可要帮我好好筹划筹划。”

    “百川兄,我这次来可是特意协同你与西北洽商苏援通道的事情。再说,有你这方家在前,军务上的事,我可不敢卖弄。”黄绍竑笑道。

    “我和西北那边已经约好,双方7日在神池就有关问题进行商谈。这中间几天,就要劳烦季宽为我排忧解难了。”虽然阎锡山笑容满面,可还是难掩眼底那抹焦虑。

    尽管有西北方面暗中提供的物资,可在南口、张家口一带,汤恩伯、刘汝明,乃至傅作义等部,打到现在已几乎是油尽灯枯的局面,不但人员伤亡日渐增多,弹药也将要耗尽,就是随军携带的口粮也所剩无几。而在日军的轰炸下,铁路被破坏,白日里又无法运输,后方单靠人力是难以保障前线大军作战消耗的。加上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所属各部又陆续抵达,伤亡严重的汤、刘、傅等部是无法再和日军抗衡下去的,再不撤离都有被日军包饺子的危险。

    黄绍竑嘴上虽然推脱,可听完阎锡山介绍的察省战局后也是悚然心惊百川兄,若是晋北各处已经准备妥当,那是把汤、刘、傅等部撤下来的时候了。这仗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打完的,总要给这些部队留点种子。”

    “季宽,二战区兵力不足,晋北就是有准备,恐怕也顶不了多少时候啊。”阎锡山一脸苦笑。

    到9月初,阎锡山虽然号称二战区司令长官,可除了汤恩伯在南口一线指挥的13军、17军,以及94师外,手头也就是由晋绥军组成的第六、第七两个集团军,外加战区直属又散布在晋绥的几支骑兵部队。刘汝明所部虽然阎锡山也能指挥动,可该部建制上却归属于一战区第一集团军宋哲元部。老蒋答应增派的中央军,以及**即将开赴山西的八路军,此时都还未抵达晋北。

    黄绍竑是南京当局的作战部长,对此时二战区兵力情况也有了解。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后,黄绍竑建议道百川兄,眼下只能电催各路部队加快行军速度,争取早日赶到。另外,能否与西北协商,让他们出兵协助?”

    在黄绍竑想来,阎锡山既然能把二战区司令部设立在人民军和晋绥军控制区域的交界地带,应该是与西北方面达成了某些一致。在为国抗战的前提下,向西北开口求助,人民军未必就不会出兵。况且,西北可是对日“宣战”了,在日本人打到家门口的情况下,人民军总要战上一场才是。

    “季宽,我此前和赵振中协商有关后方医院等事宜时,曾和西北提起过人民军出兵的事情,但他们现在也压力不小。而这个压力却是来自苏联。”阎锡山叹息道,“这也是为何我不愿与西北商谈苏援通道的原因。万一苏联真弄出个假道伐虢来,那这乱子可就太大了”

    当下,阎锡山便将赵振中所说的日军侵华缓解了苏联远东压力,致使西北在新疆、关内等地压力大增的说法向黄绍竑转述了一遍。

    “原来竟有这等关节”黄绍竑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怪道苏联人总是拐弯抹角地说通道要经过西北,看来,这里面多少有些不对头啊”

    听黄绍竑说完了苏联驻华大使在与王宠惠前后谈判中所提的条件,特别是苏方一再提及经过西北的通道还有人民军战机问题,阎锡山更警觉起来季宽,苏联人先是提出了一大通苛刻条件,其后却又改口,原来的互不侵犯条约变成了互助贸易协定,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

    黄绍竑身为南京当局的作战部长,见识也是不凡,经阎锡山一点就透。当下,他遽然惊道百川兄说的不苏联人变更协定,就保留了对我动武的可能一旦我们抗战中出现大的不利,苏联人真有可能落井下石,对我出兵”

    “将来会如何,现在还说不准,但苏联大使此前言行表明,至少他们借机一窥西北虚实的心思是肯定有的”阎锡山感叹道,“难怪赵振中说新疆、关内压力增大”

    到了现在,阎锡山对于赵振中不计代价的救助、收留灾民和难民,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西北人口的做法有了新的认识:这除了是增加西北自身实力外,也是中国自古就有的“移民实边”啊

    阎、黄两人对视一眼后,都感到彼此心中的沉重。眼下日军兵势日重,华北、凇沪正连番苦战,若苏联再趁机插一脚……阎锡山和黄绍竑都不敢想象那会是怎样的结果。但愿西北能顶住苏联的压力。

    “我要把这些通报委员长,好让他想办法探明苏联的真实意图”黄绍竑决定道,“就眼下来看,我国是万万承受不住日、苏夹攻的”

    尽管苏联和日本也是仇敌,可这两者对中国来说,却都非善类。都曾有过或正有着侵略中国的斑斑劣迹从道理上说,日、苏联合侵略中国的可能不大,但这并不能杜绝日、苏各自抢占中国领土、人口等各种资源的可能。

    在原本历史上,二战开始时,苏联、德国互为假想敌已经持续了几年。当德国入侵波兰后,苏联为了加强西部纵深,以更好的遏制德国东向企图,便毫不犹豫的从另一个方向上加入了瓜分波兰的行列。

    虽然眼下二战尚未发生,阎、黄两人也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但并不妨碍两人从中国以往历史中得到相应的认识。

    从中国古代直到清末,在大多数改朝换代的时候,都并非仅有一个造反者。在原有朝代尚未被消灭之前,造反者之间虽然也会彼此争斗,但在势均力敌、一时难以分出胜负的情况下,大多是将矛头指向摇摇欲坠的旧朝,以期争夺更多的利益,确立在未来的争锋中的优势地位。

    从秦末群雄逐鹿,到汉末诸侯并起,到隋末所谓的十八路反王,再到明末的各路闯王、闯将,以至清末众多会党,在争夺最终的至高宝座前,都是尽可能地从前朝这个“大户”身上获得更多利益,保证将来征战时应有的优势。

    苏联和日本虽然并非中国内部势力,对中国的战争也不是改朝换代,但这其中的道理却是相通的。若日本侵华进展顺利,难保老毛子不见势起意,趁火打劫

    黄绍竑将和阎锡山的忧虑电告老蒋后,老蒋也吃了一跳。他赶紧命令王宠惠和有关部门想法探明苏联的真实意图,并组织何应钦、白崇禧等人分析苏联趁火打劫的可能性。

    从20年代访苏之后,老蒋就对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