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域大都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诱『惑』的力量是很大的,诱『惑』形成的习惯更是可怕。不几日孩子们吃习惯了,每日就眼巴巴等着汉军开饭,吃几口鱼肉后欢蹦『乱』跳。到了第十天,班超再次下令,为了整肃军纪,不许拿军队的鱼给居民吃,违者重罚。此令一出,立竿见影,那些孩子的馋虫早被勾出,看着当兵的吃鱼就流口水,纷纷缠着大人要吃鱼,有哭有闹,大人们被孩子缠得没了法子,就纷纷找粮栈老板讨主意。

    粮栈老板姓黄,四十多岁年纪,一脸胡子,祖父曾是屯兵,战『乱』时流落到此,慢慢生根结蔓,家传一点文修,是镇上不多的识文断字人之一,为人和善,乡缘很好,匈奴人任命的镇长跟着匈奴大军逃跑后,镇上的人有事就找他商量。汉军到达后,曾想在此建制设乡,任命他为啬夫,但他宁愿啥事都管,死活不肯当官。鉴于当下大局未定,居民对汉朝没有信心,也只好先由他去。

    老黄被居民聒噪烦了,就找到大营见班超,问鲤鱼到底咋烹。班超很热情地接待了老黄,送他一包茶叶,并亲自带一个伙夫拎几条鱼和佐料到他家里,做杀鱼、烹鱼、吃鱼的示范。老黄招呼乡亲们都来学,竟然没人再觉得腥气难闻了,只是有人说吐刺不习惯,原来鱼肉和羊肉味道不一样,还是很好吃的,怨就怨祖上没口福。这儿刚吃完,就有人下海子抓鱼去了,见了士兵也不再生分,有说有笑,还提供了一些匈奴人的情况,这可是班超“掺沙子”驻兵民居都没有达到的效果。

    四月初八,是镇子上一年一度的庙会。庙不大,在镇子东头,只有一间土房,供着各种谷物、弓箭、还有牛骨之类的物件,是典型的萨满教风格,也没有专职的巫师,平时都是居民信众自己张罗敬神。说是庙会,实际上是物资交流会,会期三天,因为冰雪已开始消融,四面八方的农牧人家都来采购开春的生产生活用品,如锄头、?头、铲子、剪刀、『奶』桶、马靴、马鞍、缰绳等等。

    为了办好这次交易会,彰显汉朝『政府』的治理能力,耿忠特意请窦固从酒泉动员来几家客商,还有一个杂耍班子,搞得很是热闹。本着外松内紧的原则,汉军除了明哨,还派了很多便衣混在街市的人流里,防止敌人乘『乱』刺探军情。班超倒是大模大样,带着几个随从往庙里上了香,敬了两个铜钱的布施,就到街上闲逛。走到粮栈门前,忽见老黄使了个眼『色』,就以采购粮食为名,进到里头看货。老黄说看见白狐进了酒家,正要找他,只脱不开身。班超谢了,出来后马上安排人盯上,到了下午就抓到了大营里。

    老黄说白狐是匈奴的征粮官,曾在镇上住过一段时间,三十一二岁。可班超软硬兼施费了许多周折,白狐咬定他是个商人,长期游走于匈汉之间,熟悉两边语言习俗,也会说西域各地方言,有时往匈奴大营贩茶贩粮,有时往关内贩马贩羊,这次是来买粮食的。班超从谈吐中发现这个人见多识广,一定掌握匈奴重要情况,就想把他策反过来,为汉军服务。

    当夜,白狐被安排住在汉军大营,次日班超又大张旗鼓将他请到下馆子,酒肉伺候,借杯中物说出许多白狐真是汉军的好朋友、希望白狐打探匈奴情报之类的话,故意传扬出去,临走赠他一袋铜钱,和一块通关令牌,还派董健送出很远。白狐久走江湖,阅人无数,明白班超在做戏,本来也是虚与应付,但一回到务涂谷就被西南呼衍王关了起来,匈奴人一从他身上搜出汉军的通关令牌,就不再相信他的任何狡辩,准备下次出征时拿他祭旗。

    白狐暗暗叫苦,心想这次被害死定了,但他想着自己在树林里还埋了一包金子和珠宝,在死之前送个人情,没准这人到时能给自己收尸,再弄一点干净的布子裹一下埋了。好在匈奴出征的日子还早,他有的是时间。这天晚上,他乘看守松懈,就把埋金子的地方告诉了送饭的伙夫。伙夫得了这么多财宝,觉得过意不去,说要救他出去。看来钱还真是个好东西!

    白狐也是将信将疑,过了两天,关押他的毡房突然起了大火,看守忙着招呼人救火,伙夫却突然闪进来拽上他就跑,跑到一匹马跟前,远塞给他一包肉块,叫他快跑,逃的越远越好。他一口气跑出二百多里,看看马累得不行了,就在一个牧民家换了一匹,然后直奔到蒲类海,站在大营外面,跳着骂班超羞先人呢,砸了他的饭碗!

第13章 假使() 
反间成功的班超心下正喜,让人带白狐进来却故意带搭不理。

    白狐急了,说匈奴人正磨刀霍霍,等着生宰汉军,你还在这里教农家人扎羊皮筏子捞鱼!班超强调教老百姓捞鱼是长久生计,眼下冰消雪融,鱼儿四散游走,不扎筏子不撒网,哪里能得?至于匈奴人要宰汉军,还真得看他刀子快不快。白狐更急了,直告匈奴人已经串联西域各国,不许汉军入境,要等草长马肥之后,从务涂谷反扑伊吾卢,并让车师前庭、龟兹、焉耆等地发兵截断汉军后路,其中龟兹就是他去联系的。

    班超这才郑重让座,以朋友礼相待,叫白狐详捋细道,说刚才听他用关中话骂他,在这遥远的西域,感到亲切,是逗他耍呢!

    白狐的情报很重要,比汉军以前获得的信息都准确。班超马上带白狐飞驰伊吾卢,向代司校尉之职的耿忠报告,耿忠一面召集从事参军会议,商讨对策,一边下令各部曲加强战备,同时用八百里加急向在洛阳述职的窦固报告。

    窦固倒是不紧不慢,似乎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眼下有一个祭参,正搞得他头疼。原来东汉朝廷派出的四路大军,除窦固、耿忠部重挫匈奴西南呼衍王,斩首一千二百多级、缴获许多马匹兵器、收复务涂谷一带失地,能让皇帝稍微长脸以外;谒者仆『射』耿秉所率武威陇西天水及羌胡万骑出居延塞(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袭击北匈奴南部勾林王,跟着人家屁股跑了十来天,进至三沐楼山(今蒙古国中部),空望无人,扫兴而归;骑都尉来苗率太原雁门上谷渔阳右北平定襄各郡万余兵马出平城塞(今大同),进至勾河水上(今乌兰察布境内),匈奴人坚壁清野尽往北去,空手而归;太仆祭彤率河东西河及南匈奴左贤王信一万一千多骑出高阙塞(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判断失误,致使匈奴从汉军侧翼逃遁,连敌人影子都没见着,丧气而归。

    一时间朝堂沸腾,明帝大怒,拽着来苗就要揍,吓得来苗爬到龙床底下躲避。明帝喊着“将出将出”,来苗在床底下答到:“天子穆穆,诸侯煌煌,未闻人君,自起撞将。”明帝听着,转怒为笑,掷杖饶了来苗。但太仆祭彤却没有那么走运,被人参了一本,诏令下狱。几天后明帝还是意识到,这结局都是自己轻率造成的,缺乏的是认错的勇气,只能用行动来改正,他一面隆重褒奖窦固以扬军威,并下令耿秉所部一律听从窦固调遣,暂时罢去东面两路兵马,一面听从窦固建议,决定踵行汉武帝以前的政策,招抚西域,重开丝绸之路,截断匈奴右臂,然后再图向北打击匈奴。

    窦固小功获大奖,内心惭愧,但认为明帝这次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正在他准备启程的时候,京城发生了一件令人心寒的事情:太仆祭彤死了。

    祭彤是朝中重臣,长期在乌桓、鲜卑一带却寇安边,深得民心,这次出兵无功,诏令下狱,也是皇帝一时气急,不几天就放了。但老将军气不过名节受损,竟至一病不起,不几天就绝了命,临终嘱咐长子将以前所获朝廷赐物全部上缴,让次子祭参子承父志,沙场立功,报效朝廷。祭参葬了父亲,就拜到窦固门上,要求从军,这无疑把一个烫山芋送到他手上。

    按说以窦固的地位,安排个参军从事,都是稀松平常的事,而且祭氏几代忠烈,他也深为怜惜,只是眼下时机敏感,他不能投鼠忌器。想了好几天,决定还是让妻子探个口风比较稳妥。涅阳公主以探望阴太后的名义进了宫,盘桓见了马皇后,从马皇后那里得知明帝惋惜祭彤之死,准备抚恤祭家,正不知找谁来提合适,如果显亲侯能体恤陛下,上个折子最好不过了。窦固谢过公主,即刻上奏明帝,当下准了祭家抚恤,就带着祭参回伊吾卢大营了。

    仲夏的汉帝国热土,处处是盎然生机,洛阳的麦子已经熟了,农夫们挥着热汗开镰,凉州的油菜花才开,引得蜂飞蝶舞,牛驾农车,鸭游池塘,喜鹊鸣枝头,娥眉晃阡陌,好一派秀美图画啊!然而西行路上的窦固将军,却无心欣赏风景,得得的马蹄声响,有时竟会让他烦心。他一路都在琢磨出使西域的人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班超,又拿他同别的人选来比较,把那些可能的面孔都齐齐想了个遍,斟酌再三,觉得还是班超略胜一筹。他不知道是自己给班超一个机会呢,还是班超有帮他完成一件重大任务的潜质。回到伊吾卢军中后,听耿忠讲班超教当地居民吃鱼的故事,讲收白狐的经过,觉得这家伙越来越成熟了,玩军事、玩政治都上道儿了,真是响鼓不用重锤!

    奉车都尉很欣赏班超在鱼的问题上所做的大文章,但他更看重班超在上次的战斗中的表现。他认为一个初次指挥战斗的军官,竟然临机处置,谋密略深,用兵得当,以死七人、轻伤六人的小微损失歼敌二百三十一人,缴获军马五十多匹、军械帐篷若干,已经初步表现出独当一面的指挥才能,真是了不起!但是班超当时执行的是监视任务,是不断报告情况等待上官的指示,上级并没有授权他挑战开仗,他的自行主张明显越权,属于违令。

    不过班超人缘好,好畤侯耿忠为他说情,说不记得说没说临机处置,温校尉也替他打马虎眼,强调打了胜仗就不该处罚。他其实也舍不得处罚班超,入伍才几天就给他献了这么一份厚礼,稀罕还来不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