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域大都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仿汉长安城的格式,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十字有一座钟楼。城东面是敦薨浦(今博斯腾湖),浩淼无际,西面和南面是发源于高山草甸的开都河水,水深流急,北面是一片沼泽,前不久派去探路的士兵有十几人不小心陷进去,再就出不来了。

    焉耆王谷盎是个十分狡猾的人,五短身材,扛着一个光头大脑袋,据说里面装的全是计谋。他原与龟兹共进退,尤利多投降时他想继续观察,一看尤利多被押送去了洛阳,就断了降汉的念头。他曾派使去蒲类海找于除鞬,于除鞬不知怎么想的竟然给他派了一个监国侯。可是这个匈奴小王庭是窦宪所立,窦宪死后,他怕汉朝不承认,自己率着人马逃往北庭,被汉军给杀了,可笑的是谷盎仍然保护着那个监国侯,自信员渠城被水泽环绕,联军极难攻取。他在听到大兵压境的报告后,马上指令部队拆了河上所有的木桥和苇桥,企图采用班超在疏勒城饿困大月氏的办法,让七万大军望水兴叹,粮草不支时自然败兴而去。

    甘英派人割苇扎筏试渡,结果大都被急流冲向下游,勉强有一两个过了中间线,又进入对岸弓弩有效『射』程,筏上士兵尽皆中矢,落水身亡。耽延了两日,也没想出好的办法,各国国王都在,又带了好几千高官巨贾来观摩,就有些急了,纷纷派人来打听,如何渡河。班超也有些焦虑,夜里在帐中睡不着,偏偏焉耆的蚊子又多又大,点了好几把艾草,也熏不走。内急如厕,刚感觉屁股上痒痒,一把拍下去,竟是满把的血,把他家的!正是屁股痒得难受,甘英带来胡正和在长安祸害人家闺女的狗剩,说是姑墨军队送来的,差点当探子杀了。

    胡正和狗剩都是牧民妆饰,上个月跟着屯长来侦查道路,与十几个人一道陷入沼泽,屯长以为人都没救了,带着大队撤退。俩人都是水『性』好,在水下憋气时间长,就在头要陷进泥淖前,猛吸了一口气,沉到底后就拼命挣扎前行。胡正的运气好,无意中抱住了一只大龟,那龟三游两晃,就将他带到一块小岛边。小岛只有三尺大,距离他刚才滑下去的地方并不远,他抹一把脸上的泥水,看见不远处还有一个人在噗通,几次把头探出来,便一手拽着小岛上一束芦苇,把身子往里边移动,一手使劲够那个人,费了好多周折,即将筋疲力尽的时候,竟然被对方抓住了手,挣扎到岛上,才认出是狗剩。

    谁也没想到,两个死里逃生的人,为大军进攻焉耆,找到了迂回的道路。

第85章 祭灵() 
胡正和狗剩,两个从法场刀下侥幸苟活的人,当时并没有想到各自的经历,当下最要紧的是活命。他们从沼泽里找到一根尚未腐烂的树枝,小心翼翼地探路,赶天黑前靠了岸,又困又饿,跌跌撞撞走到半夜,发现一座毡房,讨了口吃的。狗剩的塞语已经熟练了,打听得还是焉耆地盘,怕引起怀疑,就探问去往危须的路。主人很热情,说往北五十多里,就到了山口,那里的河水很浅,过去就是危须,往南有官道通焉耆,还给了他们一人一件衣裳,让他们换下那污泥斑驳的行头。

    胡正一想,大军不就是要找通焉耆的路吗,咱干脆深入虎『穴』,探清路线,不死就是大功。于是说通狗剩,这才想起俩人的经历,一番感叹,一路乞讨,来到焉耆城外,靠帮人捕鱼,挣了几个盘缠,刚想过河返回,发现军队拆桥,风传联军打来了。俩人又观察了两日,发现河对岸乌央央的联军大营,趁夜黑在下游十多里处泅水过来,走了半个多时辰就让姑墨军队给抓住了。

    班超大喜,拍了拍两人的肩膀,表扬他们是好样的。他想这有文化的就是不一样,前不久刚接到司徒府的文书,说胡正关于改革刺史制度的建议已经引起重视,朝廷正在着手制定新的办法,今又见胡进能于死里逃生后,带领同伴,积极寻找立功机会,也不枉他当初惜才怜命,顶着部下的埋怨之气刀下留人。他命甘英立即传令,留下五千兵力和非作战人员,天明后佯装造浮桥,大部队连夜悄悄出发,由胡正带路北上东进;升胡正为屯长,升狗剩为队率,撤销撇下胡正的那个屯长职务。

    第三天晌午,焉耆王谷盎带着一帮官吏沿河巡视,看见对岸割苇扎筏,笑话班超真是徒有虚名,照这样弄法,汉军的浮桥造起来,恐怕就就该过年了,那时七万大军早都变成饿鬼,哪里还能渡河作战!随行的大小官员一阵大笑,齐声赞扬大王决策英明。谷盎被人捧着,飘飘欲仙,正准备带一帮人去敦薨浦钓鱼作乐,有人禀报班超大军在员渠城北二十里扎营,派特使白狐来了。谷盎大惊失『色』,差点跌坐地上,急忙回府招呼,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白狐让两个助手送上礼物,说大都护这次出来,只想安抚,不想打仗,如果你们愿意改过从善,臣服汉朝,以前的事情就不要纠结了,请你们前去迎接大军,从国王到军侯,人人都会得到朝廷的赏赐。谷盎听了,心下稍安,却也未敢全信,一面派左侯元孟随白狐到联军大营见班超,一面在城内强化防御,以应不测。

    班超看到焉耆王的代表送来牛酒,面上很高兴,给了很多赏赐,并设宴款待,席上给他介绍各国国王认识,让他自己体会大都护和这么多国王到了城下,焉耆王不来见面是否合适,还特别问了一下尉犁王泛,是不是这么个道理。泛虽然点头称是,但脸上的笑是装出来的。

    孟是个四十来岁的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他没有点破,宴会后借故和班超单独交谈,说他二十年前曾在洛阳学习过一年多,焉耆复叛之后回来,他也曾劝谷盎莫与大汉为敌,但谷盎清楚自己的父亲带人血洗过都护府,杀的人太多,不可能被原谅,所以就绑架了全城的军民,抗拒大军,他回去后保证让谷盎出迎大都护,但有一事相求,希望大军进城后不要伤及百姓。班超见元孟诚实,心系百姓,大加赞赏,满口答应。元孟便向谷盎禀报,大都护诚心诚意,尉犁王泛就坐在班超旁边。谷盎这才放下心来,次日带了文武官吏出迎。

    谷盎到了联军大营,映入眼帘的是军帐横成列竖成行,前往帅帐的通道两旁,排列着全副武装的吏士,一个个抬头挺胸,表情严肃,突然有点心悸,硬着头皮走进大帐,看见大都护盘腿端坐,不怒自威,左右两边都有将军守护。谷盎刚想打一声招呼,班超扔下一支令箭,两边出来几个勇士,立即将他缚住,后面的官吏也不等进帐,直接在帐外捆绑了。

    班超大手一挥:进城!七万大军浩浩『荡』『荡』,开到员渠城北门,元孟已经打开城门,报说守城的国相等人,看见大势已去,慌忙逃走了。

    各国军队迅速入城,抢占了要塞,控制了军营。但乌孙小昆莫忘记传达不许伤害百姓的禁令,他的八千骑兵进城后见兵就杀,见财就抢,见酒就喝,见东西就拿,见女人就『奸』,顷刻之间,大街小巷鸡飞狗跳,高墙低角血流成河,更有甚者,十几个人为一个漂亮女人而互相残杀。还真应了一句老话:兵祸甚于匪患。

    田虑看见有人要放火烧王府,一面差胡正赶紧向班超报告,一面带人制止,杀了好几个亡命之徒,这才弹压下去。班超怕失控的军队继续屠城,一发而不可收拾,立即与各国王商议,重申纪律,让部队出城驻扎。

    这里正在安排,元孟跌跌撞撞而来,捶胸顿足,说城内死了四五千人,其中有一座军营,让乌孙骑兵捣毁了。班超看了一眼小昆莫,小昆莫也识趣,马上向元孟道歉,说是寻找前日『射』杀联军的凶手,一时失控,是他约束不严,已经处理了统领。

    班超便拉过元孟的手,说了许多慰问的话,并在各位国王的见证下,代表朝廷立元孟为新焉耆王,让他立即宣誓上任,恢复王国行政,然后自行遴选属官,报都护府确认。

    过了一夜,部队移师危须。危须国小,只有四千来人。据说原住民大都姓危,是春秋时一个楚国商人的后裔。商人贩运丝绸到此,发现这一带湖河遍布,水草丰美,空气湿润,鱼桑皆宜,颇像家乡气候,又加人烟稀少,候鸟云集,一下子喜欢上了,回头动员一大家族搬到此处发展,经营农桑渔和商业,逐渐开枝散叶,繁衍壮大,到西汉后期,已在敦薨浦北岸建起一个长一百二十丈、宽九十丈的方城,里面有商街,有书舘,还有缫丝织布印染的作坊。后来匈奴人来了,人们为避祸,纷纷改成塞族打扮,学说塞语,危姓也就消失了,但其长相,黑眼平额小鼻头,却是汉人模样。

    联军到达,已是傍晚,知情人说危须王害怕被诛,一大早就同夜里逃来的焉耆国相,带着官吏和军队藏到山里去了。班超严令部队驻扎城外,只与各国王带领部分汉军入城安民。好不容易找来几个乡绅,一个个礼貌有加,却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危须向来都是外地人当官,不是匈奴人,就是焉耆人,当地人只喜稼鱼工商。

    班超笑说这里是君子之乡,却也有些迂腐,只好考虑这里曾长期归属焉耆的历史,将其并入焉耆。次日焉耆王元孟大张旗鼓犒军,听说多了一块地盘,喜出望外,只催着底下人赶紧将五百头牛、五千只羊交给联军。

    班超连收尉犁、焉耆和危须三城,眉眼之间全是笑,就令搭起点兵台,在敦薨浦边召开祝捷大会。当地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军队,纷纷跑出来看热闹。大都护在排山倒海般的掌声中,带领西域九个主要王国的国王,健步登上点兵台。他回望身后的国王们一眼,有意平静了一下情绪,咽下几口唾沫,等到底下鸦雀无声,猛然把右手紧握成拳,高高举过头顶,用了十足的中气,喊出了他纵横二十多年的战果。

    “西域分裂的历史结束了!天山南北全境光复了!‘丝绸之路’畅通无阻了!军民可以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