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猎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以来,速度也快上了许多。

    但还是有失手的时候,一个士兵不小心除法了一枚地雷。被炸得浑身是血。这也是高原军这次襄樊战役唯一的阵亡者。

    忙乎了半天。总算就所有地雷取出。其间还遭到明军游击队地骚扰,樊城这边的明军以前是起义军首领惠登相的手下。对打游记很有一套,也让李岩很是烦恼。

    在付出十条性命之后,骑兵对总算冲到樊城城墙之下。这边,李岩预先联络好地内应打开城门放众人进去。

    城中明军无心恋战,蜂拥而出,从东门夺路而逃。

    因此需要占城,李岩也没有追击。

    于是,樊城失守。

    如此轻易地拿下这个战略要点让高原很是意外,再看李岩的内应,大多是樊城本地人。看来,左良玉在襄樊的确失去了民心。老百姓都开始替“闯贼”卖命了。

    拿下樊城之后,李岩并没有追击,而是让大家在城里维持秩序。并在城中点了二十几堆篝火,并撒上牛马粪便。一时间,浓烟滚滚。

    襄阳战场上的士兵看到这股浓烟,都发出一声大喊。只不过,李自成的军队的呐喊中充满欢喜;而左军的喊声中则满是绝望。

    到此,左良玉在无法约束部队。大军立即调头回襄阳。

    在樊城住了一天,第二日,高原和李岩接道命令,让大军移防襄阳。这时,他们才知道,襄也于次日被李自成拿下了,而左良玉大军则登船顺水东去武昌。襄阳城中的襄王、唐王也随着左军逃了。

    至此,整个荆襄地区再没有明军的一兵一卒。半个湖北已经落到李自成手心。

    这次襄樊战役出奇地顺利,其中的关键是有当地内应接应。左良玉虽然在这一地区拉起了二十万人地大军,却也将这一片的百姓得罪干净。

    现在又看到闯军的威势,百姓对明朝已经彻底地失去了信心,反调头过来支持闯、曹联

    拿下襄阳之后,高原借口水土不服,营中瘟疫流行,干脆就留在了城里。他人马本就少,刘宗敏也不将这支力量放在心上。再说,此刻的湖北北部已经没有什么明朝的军队,正是建立功勋,抢夺战利品地好时机,自然也不愿意让高原这个外人来分一杯羹。

    在襄樊地区休整了十天之后,刘宗敏大军继续东进。十四日,闯曹联军攻占荆门州,没遇到任何抵抗。十六日,联军拿下荆州,杀湘阴王全家,还是没遇到任何抵抗。

    荆州被占领之前,当地豪绅好曾经试图组织抵抗,可惜丧失民心的他们没得到任何响应。荆州城的大门被当地百姓打开。

    同日,李自成的大军终于到达襄阳。

    而刘宗敏的前锋还在奔袭承天地路上,看来,承天地陷落也就是这两天的事情。

    左良玉大军因为早就有撤退地准备,军力齐整。从襄樊地区撤退之后,他沿着水陆奔逃,也曾经到过承天。左军的辎重早军被李岩一把火给烧掉了,队伍饿得受不了,处于哗变边沿,大量饥兵大肆抢掠。

    左良玉也知道这样下去不是法子,便向城中的宋一鹤请饷。那宋一鹤已经恨左良玉入骨,自然不肯。巡按御使李振声也觉得放左军入城不是法子,“左兵太多,何以给之?即使有粮,也不如养承天之民自守。”对左良玉是否出力死战,承天众官员都有疑问。与其如此,还不如招募当地死士守城。可惜,他们都忽略了一点,现在的湖北朝廷民心已失。而承天也不是开封。

    于是,无奈之下,左良玉彻底抹掉面子,大抢特抢,有组织有纪律地抢。

    承天一带,几成白地。

    在襄阳城里修养了半月,高原觉得自己身体好了许多,也习惯了南方的大米和水产。他本就有钱,更是可着劲地给手下士兵改善伙食。在北方几乎是天价的鱼虾在这里根本不值钱钱,一通大吃大喝,再看看手下众人,都壮实了许多。

    “宋一鹤和李振声蠢材尔,若我是他们,必先迎左军入城,许以厚利,想办法将他们留下守城。如此,或有守住承天的可能。现在好了,承天也完蛋了!”听到这个消息,高原不住地摇头。

    因为有了固定的住所,高原的情报系统也建立起来。北方的消息再一次传来,白广恩的大军果然被后金打败了。现在,后金部队正在蹂躏直隶,并有向山东进发的迹象。可笑的是,京畿地区虽然集中了大量的明军,却没有一支部队敢于出城同后金野战,放任敌人的铁蹄在自己的土地上纵横来去。

    急风暴雨,恩,用急风暴雨四字来形容阿巴泰的进攻再合适不过。明朝军队的虚弱彻底暴露无余了。

    这不过才开始,金人的队伍还将在中国的土地上纵横来去好几个月。

    但高原也只能就这么看着,却无法可想。

    洪强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说,京畿已经乱成一团,情报人员也有所伤亡。消息的获取和传递都成问题,是不是撤回来。

    高原想了想,最后说:“不撤,就算有再大的伤亡也必须保证情报的及时和准确。加强情报人员的监督和控制,加大惩罚和奖励力度。”

    而这边,李自成已经进驻襄阳,大变即将到来。

    

第二十二章 再进开封() 
次进开封,高原准备隐瞒自己的身份,上次进开封见着胸脯打保票说李自成军中乏粮,不到两个月就要退兵。从上次到现在已经这么长时间过去,闯军不但没有退兵的迹象,包围圈反显得更加严密。

    高原本是一个耿直之人,面皮还没修炼到睁眼胡扯面不改色的地步。尤其是面对着周王和黄澎这样的君子,内心之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羞愧。若让他再去见这两为位纯人,只怕自己先要羞得无地自容。

    “好的,我这去准备准备。不过,这次去开封还得准备一口袋面粉吗?”莫清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成熟了许多,这次同高原来开封时他还有些不高兴,好不容易逮住一个做军官的机会,带兵没几天却又回来做侍卫,心中不免失落。

    “当然。”高原点点头,如果没猜错现在的开封已经到了粮食极度匮乏的地步,他不认为现在带一大堆金银进城还能找到吃饭的地儿。

    “带面粉?”荀宗文突然说:“只怕带这东西去也不成,我估计城里连做饭用的柴和也找不到,还是带一口袋烙饼吧。”

    高原有些吃惊,“里面的情形已经严重到这种情形?”

    荀宗文沉默半天,说:“前一段时间李自成下令彻底封闭城内外交通之后,城里百姓也有不少出来打草,可被光滑的土堤阻挡,不得已退回城去。我留了个心,抓了个百姓问话。这才知道城里的粮食已经彻底吃光。不要说粮食,连周王府里地孔雀都被杀了吃肉,羽毛用来升火。城里经过蝗灾之后,草木都被虫子啃光,基本找不到可以升火的柴草。无奈之下,百姓只能拆房屋生火。可城里的木质房屋都是皇族府邸和官府衙门,一般老百姓的房屋大多是土坯房。烧光房顶的茅草之后,百姓迫不得已去拆那些达官贵人的房子。官民矛盾激化,以至于引起激烈冲突。死了不少人。将军这次进城,若不带熟食,只怕到时候要饿肚子了。”

    高原叹息一声:“也只好这样了,但愿开封战事早点结束。百姓也少受些苦。”

    于是,莫清就下去吩咐云嫂烙了一口袋烧饼。云嫂的丈夫、公公和孩子在上一次陈留大战中被混乱的人群践踏而死。后来虽然也分了土地,可她一个妇女,没有劳动力。等待她的将是一个凄惨地未来。高原看她可怜,让她做了自己的家人,专门负责自己的饮食起居。

    老实说云嫂做饭的手艺不好,但高原对吃喝上没什么讲究。平时对她也很客气,见面就大嫂大嫂地喊。如此一来,全军将士也跟着喊。

    云嫂全家死光之后本以了无生趣。现在得大家尊重。精神一日好似一日。有负担起高原地吃喝拉撒。仿佛找到生活的力气,混沌的眼神渐渐清亮。听莫清让准备干粮。道:“放心好了,我一定多放油盐,保证你们吃起来可口。”

    莫清开玩笑地说:“油盐少放些倒无所谓,里面的野菜和树皮少放些就阿弥陀佛了。”

    听到莫清这么说,云嫂叹了一口气,“莫清,你也是将军身边地人,就不能提醒他吃好点。老吃这东西,时间长了会得浮肿的。我们老家饥荒时,那腿肿得,一摁下去就是一个小坑。”

    莫清摇头道:“将军的脾气我们又不是不知道,大嫂你都劝不了,我说话顶什么用。”

    烙饼很快做好,因为里面杂和的东西太多,看起来黑糊糊地,让人心中生疑。不过,因为里面和了面粉和羊奶,倒有一股让人舒服的清香。

    还没等高原和莫清出发,李自成的使者来了,带来了闯王地口信。使者说,听说高原打败了南部山区进攻地流民,闯王心中很是欢喜。毕竟这么多流民若全涌进开封地区,必定会引起很大地混乱。并正式任命高原为陈留知县,让他招募乡勇,编练士卒,继续驱赶流民,监视南方明军,以免影响开封战事。李自成给了高原一千人的士兵名额,但粮草却要他自己筹集。

    接到这个任命,高原哭笑不得。所谓知县本就是他自任地,当不得真,现在李自成又来任命,一样当不得真。在明朝朝廷看来,自己这个知县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一个伪官。还得在崇祯皇帝那里挂上一个反贼的大逆名分,长远来看对自己的发展极其不利。

    自己本打算学习朱元璋来一个高筑墙广积粮,悄悄地发展,如此一来,想不引人注目都不行。

    看来,李自成对自己的忌惮之心还没有消除啊!

    李自成军一般都分为主力和地方驻防部队两个部分,看来,李自

    全彻底地将自己从主力部队踢出去了。不过,如此处,自己将来等开封大战一结束就可以名正言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