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高原有些瞠目结舌,“这个还真不好弄……”想到这里。
见高原发呆,荀宗文忙道:“其实这个漏洞也不是不可以弥补。刚才你也说过了,伤残评定时要反复核实。还有点,将军实行的是募兵制,大概想练一支精兵出来,现在的陈留财政上没任何问题,何不提高军饷。然后压低退休金数额。”
高原点点头,“我们现在的军饷是每人每月一两银子,比明军高许多,而闯军根本就没有军饷一说。”
荀宗文道:“反正陈留今年估计也没有什么收成,而将军又有意繁荣市井,不如将军饷提高到二两。而伤残士兵的退休金和普通士兵将来地退休金则压低到每月两钱。这点钱足以保证失去劳动力的军人不会饿死,要想过上好的生活,还得靠军功。”高原军没个军人都分有土地,加上退休金,应该能够不至于在灾年吃不上饭吧,
高原对荀宗文这个意见赞赏。首先,提高军饷,这么五千多人就是一万多两银子的饷银,要吃要化,地方商业自然就活泛起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嘛!
而军饷和退休金距离的拉大有一个好处,就是让军人明白一个道理,若想在将来过上好日子,就得在战场上活下去,努力赚取军功,努力从高原这里获得土地。如果当靠那点退休金,饿是饿不死了,却只能看着战友吃肉,而自己喝粥了。
“退休金并不在多寡,而在于稳定可靠。”荀宗文道:“只要让军士们知道,他们不管是将来老了,还是在战场上伤残了,都不会每人管,都不会落到一个饿死的下场就够了。如此,陈留五千将士,几百官吏,几万军属,谁不奋勇争先,谁不兢兢业业于将军的大业?”
高原一拍桌子,“话不说不透,先生分析都好。就这么办了。”
荀宗文站起身,很郑重地施礼:“恭喜坦之,如此,这天下迟
将军的,且百世无忧矣!”
高原对行政本就是个门外汉。而荀宗文也因为受眼光地局限,暂时只能想到这里。
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整个陈留都变成了一个巨大地利益团体,内部的团结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二人正谈得高兴。门外的卫兵进来说主管军工地何长顺求见。
何长顺这一段时间主要忙着将上次从开封拉回陈留的铜炮铸成铜钱,今天他也是为这事而来。
一进门就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欢喜地说:“恭喜将军,新钱已经铸好。”
“啊,那好,带样钱过来没有,快给我看看。”高原高兴地跳了起来。
何长顺从怀里掏出一枚青忽忽的铜钱递过去,“带过来了。将军请看。”
“老何快快请起,赐坐。”高原一把将他从地上拉起来。
“不敢,不敢,将军面前哪有小人坐的地方。”
高原一皱眉头,“老何。我这人你也不是不知道,不喜欢这些虚礼,坐坐。”说着就硬将何长顺按在椅子上,接过铜钱看了两眼,又递给荀宗文,“荀先生你也看看。”
这是一枚青铜铜钱。重一钱二分,也是外圆内方的制式。只不过颜色青绿,正面刻着四个大字“陈留通宝”,后面是一只飞虎浮雕。整枚制钱看起来古朴沉稳,煞是精致。
至于铸钱,高原想得不过是其中地钱息,再没有什么比自己印钞票更来钱的行当了。在后来,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之后也发行了自己地“大顺通宝”,图得也是其中地大利。而货币的发行。也是一个团体彰显自己政权存在的最真实体现。
荀宗文应了一声,忙用双手捧了过去,仔细地端详了半天,摇头,“不好!”
高原有些惊讶,“这钱做工好,分量足,成色好,哪里不好了?”
荀宗文:“就因为做工好。分量组,成色好。才不好。首先,你这上面印着陈留通宝做什么,还怎么流通,老百姓敢用吗?”
高原点点头:“这个要改成崇祯通宝也不是不可以……那就改吧。你继续……”
荀宗文又道:“: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高原有些发急,“先生,我是个粗人,你能不能用我能听懂的话解释下?“
“恩,这么说吧,我们用来铸造铜钱的材料是青铜。青铜中,黄铜占七分强,锡两分,铅一分。铅就不说了,铜和锡都很值钱。你知道现在地铜钱的铜铅比例是多少,这么铸钱,会亏本的。”
铜钱而言,获取‘铸息‘作为一条搜刮百姓,缓解财政危机的财路。
从钱币重量上看,,明末钱重由一钱二分改为一钱,后又减至八分,南京所铸,有轻至四分以下者。
从成色上看,至铜二三而铅砂七八。凭借这种手段,天启年间南京铸钱年获利达十二万两白银,铸息达百分之六十以上,而万历以前铸息通常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之间。
加之私人盗铸猖獗、政府货币政策变动无常,致使宝钞和铜钱信誉都不高。隆庆初年高就指出:“钱法朝议夕更,迄无成说,小民恐今日得钱,而明日不用,是以愈更愈乱,愈禁愈疑。”苏州市民就曾发起席卷苏南各州县的拒用天启钱运动,持续十个月之久。
荀宗文说,如陈留的铜钱一出,只怕天下商人蜂拥而来,用劣钱换好钱。用不了几天,陈留地铜钱就要被换光了。
听荀宗文这么一说,何长顺惊叫起来,“不行,不能这样。我马上回去改配方,把什么破铜烂铁,鸡零狗碎都融了进去。
先生,这比例你看多少合适?”
荀宗文;“还能怎么样,铜四铅六。”
“等一下。”高原一摆手笑着制止二人,“我就是要用良币吸引商人来陈留。”
陈留现在的问题是有钱买不来东西,河南残破,商业委靡,若能靠这个法子吸引大量物资却也是一个好法子。
高原前一段时间从开封弄了一大批铜炮,都铸成钱币也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以后,高原打算用现银和铜钱支付军饷,这么多军人军属,吃喝用度,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有他这个团体在,还怕吸引不来商人?
“可是,这么做我们损失很大呀!”荀宗文有些着急,“全用青铜和合适,不是不是适当调整下比例。铜五铅五吧。”
高原站起身来,“全用青铜是不太妥当,就铜七铅三吧,有个两分的钱息也不错。就算赔钱也没什么的。”他一振衣袖,“我陈留军兵强马壮,又有百万黄金在库。不用说打,就算是买,也要将这个天下买到手。”
这是高原第一次**裸地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野心。自从所谓的革命理想破灭之后,他第一次定位了自己的角色。对,我就是要得天下,只有拿下这个天下,才能够随心所欲把这个世界改造成自己所想要地模样。
第十一章 女工()
铸的铜钱按照荀宗文的意思依旧使用明朝制式,依旧通宝”。这个提案在军政会议上被大家一致反对,说是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新钱干嘛要用别家的名号,哪里有用自己的钱替别人长脸的?
看着军中这一大群愤怒的军官,荀宗文很无奈。
实际上,明末的钱荒已经非常严重了,若不是美洲白银的大量输入,明朝的经融体系已经处于崩溃边沿。中国虽大,但铜和银储量却不大,伴生矿也多,开采、提取成本极高。也因此,钱荒并非有明一朝独有现象,即便是经济繁荣的盛唐也一直为缺少铸造货币的金属。
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商品生产和交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钱荒有增无减,对大宗交易所需的高价值交易媒介白银需求增长则更快。因铸钱铜料不敷使用,明政府不仅数次下令销毁民间铜器铸钱,南京太仆寺甚至将大内旧铜器四十七万余斤也用于铸钱,并允许将前朝旧钱投入流通。
既然前朝的铜钱都能使用,为什么不能打陈留通宝的名号呢?
再说,明朝的皇帝重利,对名号什么的倒不怎么放在心上。若是在一百年后,老百姓再敢用明钱,就算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高原也觉得可以通过这次铸钱行动确立起陈留——开封府的中原经融中心的地位,毕竟这里曾经是中国的第三大城市,具备所有的条件。
最后,陈留军政长官高原拍板。用自己地名号。
上次高原在开封得了几百门炮,如果全化了铸成铜钱,至少可以弄四万贯。他打算全部作为辅币,结合白银用于支付军人和民工的工资。
这四万贯是陈留流出去的第一批钱,因为青铜含量高,呈现出一种漂亮的青色,颇受商家追捧。又因为铜钱背面有一只飞虎,也被称为飞虎钱。
后来,江南的红铜陆续由水路运进陈留,第二批飞虎钱就变成深褐色的了。第一批飞虎钱因为只有四万贯。加上含量高,商人收了铜钱后大多化了做成私钱,存量更是极少,在后世很受收藏家追捧,经常拍出高价。
为了防止外来劣质铜钱冲击陈留市场,荀宗文出了一个补救政策:外来货币不许在陈留流通。
不过。这个政策到后来随着高原地盘的扩大。逐渐流于形势。明朝铜钱既然不许流通,我造假飞虎钱总可以吧?
好在高原库存黄金极多。加上军事行动进展顺利,财政上倒也支撑得住。
不管怎么说。一到开封府这个北中国金融中心确立,等飞虎钱完全占领北方市场后。这笔损失也逐渐被钱息的收益抹平。等到政权建立,严厉打击私钱后,这个巨大的赤字终于转绿——那已经上下一代人的事情了——这算是高原给后人留下地政治遗产吧。
如此看来。高原的江山倒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