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序的状态。
可以说,李自成政权非常之失败,最可怕的是,他的政权并不能代表任何一个社会阶级。他只代表自己。长此以往,不免陷入孤家寡人的恶性循环之中。
高原也曾经想多,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要么同地主阶级妥协,大家合作愉快地维持着政府的运转;要么直接土改,建立农会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不过,李自成虽然颇有军事才能,在政治上却是个白痴。这大概也是所谓的历史眼光的局限吧。
高原的这一番话中夹杂中很多现代名词,黄澎听起来虽然不懂,但仔细一琢磨却非常有道理。他虽然是一个死读书的文人,可脑子并不笨。加上又有多年地执政经验,越想越是惊讶。面上居然带着一丝红润。良久才叹息一声,“看来闯贼真是穷途末路了,连这么个简单的道理也想不明白。如此说来,闯贼果然缺粮,刚才是我错怪你了。”
高原见忽悠成功,心中得意。看来自己已经获得黄澎的信任,不过,单凭自己这一席话黄澎就得出李自成穷途末路的结论。未免太天真了。就目前而言,整个河南可都是人家老李的天下。空谈误国,果然如此呀!
忙站起来施礼道:“黄大人心思慎密,职责所在。高广一介武夫,粗鄙无文,佩服大人还来不及,那敢有怨言?现在的形势是。开封和闯贼都缺粮,就看谁能熬下去了。好了,现在大人你可信任高广?”
“武夫,哈哈。你?”黄澎一笑,忙上前扶起高原:“很多士子未必有光。对了,高将军所说的机密大事就是这个?”
高原道:“不是。我得到一个消息。今日。一队朝廷轻骑突然出现在黄河南岸,并且突袭了闯贼的一个小队。斩首四十余级凯旋而去。”
“你地意思是……”黄澎大为激动,一把抓住高原的手,“你的意思是朝廷有援兵过来,天啦,皇上圣明。”黄彭忙放开高原,一整衣冠,朝北面一拜。
“这个好消息必须马上告诉周王和李大人,请你跟我来。”
“麻烦黄大人前面带路。”高原心中叫苦,他本不打算现在去见周王的,自己在闯军中大小也算个大将,长相奇特,认识自己地人不少。等下人多眼杂,被人认出就麻烦了。
高原被黄澎拉着手走出箭楼。
黄澎的手很小,瘦骨嶙峋,被他一抓住,又冷又硬,让高原很不舒服。
“刚才错怪你了,再说了,有傅青主的推荐信,黄澎怎会怀疑?对了,青主现在怎么样了。自从他出城之后,一直没有消息,我们都以为他已经以身殉国了。”
高原忙回答说,傅山上次受重伤落到他手里做了俘虏,在青主先生的游说和感化后,他这个闯贼将军幡然悔悟,决定反正,报效国家。无奈傅山先生伤逝太重,不适宜再呆在军中,于是,他就派人送傅山回山西养伤去了。
黄澎叹息一声,说:“这样也好,青主是独子,才华出众,乃无双国士,若没于军中,却是可惜。”
高原一想起傅山临走地那天,又想起即将到来的惨烈大战,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先是黄二牛,然后是妞妞、安从容,接下来不知道还有多少会死在这个乱世。同时,同样的死亡在这座血肉之城反复上演。心中不禁沉重起来。
二人都叹息着不说话。
刚一出箭楼却被眼前地情形给弄笑了,却见,那莫清浑身雪白,头脸全是面粉,正哇哇叫着拉着一个明军说理。而一群明军正围在他身边,有的劝,有的笑,闹了个不亦乐乎。
黄澎见此情形,脸色一沉,“你们闹什么?”
众人慌忙分开,一个小校忙上来禀报。原来,那莫清在抽刀警戒时,耳朵一直竖着,监视着箭楼那边地情形,只待情况不对就杀进去解救高原。莫清自信眼前这群士兵还不是自己地对手,只要不是千万人地大战场,对付这散兵游勇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可就在这时,一个明军士兵笑嘻嘻地凑上来,问他地口袋里装的是什么。在知道是面粉后,这个士兵大为激动,问卖不卖。
莫清带面粉过来本就是为换钱的,他还觉得这一百斤带着实在麻烦呢,就说,当然要卖,见钱就卖。还给出了一个价格。
莫清不知道,现在的开封粮价已经飚升到一个可怕的高度。他只在往日的辆价基础上翻了一翻。这样低廉的价格自然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只片刻,他这一口袋面粉就卖了出去。为抢这点面粉,城墙上乱成一团。拉扯中,莫清浑身染白,看起来狼狈异常。
“这这……”黄澎说不出话来。
高原也觉得丢脸,这时代对商贩是相当鄙视的。自己带这一口袋面粉进城倒卖换取经费本就没办法说出口,现在被莫清这么一弄。真是丢人丢到了家。只尴尬地一笑。
好在黄澎只鄙夷地看了莫清一眼,就领着高原朝城下走去。莫清忙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追了上去。
高原和黄澎坐在马上在街上缓缓而行。据黄澎说,今天是周王地生日,城中诸王族和官员都会在他府上聚会,现在去正好。若是在往日,大人们都会在外组织城防。
被围困的开封城虽然经历过两场大战,但市井的繁华却丝毫未减。现在虽然是半夜,可走不几步。迎面却是一片繁华夜景。街道宽敝干净,路边的酒楼、茶肆依旧营业,雕梁画栋上悬挂着大红灯笼,将一片夜色染得通亮。因为天气热。路上还有不少纳凉的行人。
在阑珊处,在青楼栏杆上,有漂亮的女人用迷朦的目光看着下面的行人。
夜色中,有丝竹之音从路边画楼的绿色纱窗透出。竹影婆娑,舞娘身姿轻妙飞舞。
这是高原第一次来到这个时代地大都市,即便以后世的目光看来,这座城市的繁华度也丝毫不逊色于四百多年后的任何一个省会城市。本以为明朝地都市也不过是现代地级市的标准。几条长街之后就该看到其简陋朊脏的一面。可一口气走了好几里路,这条街居然还没走到尽头。汴梁的繁华不禁让高原暗暗吃惊。
这还是明朝,若换成北宋时地开封。再加上外城。只怕高原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而开封还是当时的全国第三大城市。高原已经不敢想象北京和南京的盛况。
在回头看去,那莫清已经完全做痴呆状。
高原心中感慨。若有这么一座大城在手,小心经营,问鼎天下当不在话下,难怪李自成一心一意要拿下这座千古明城。坐镇开封,河南尽在我手。割裂南北交通,北上可直捣京畿重地,南下可囊括江南鱼米之利益。帝王之资也不过如此。
又走了一段,路上的行人少了起来,但两边地繁华更甚,都是一水的红墙碧瓦深宅大院,各色灯笼、烛光活生生将一个开封变成了不夜城。
见高原吃惊的模样,黄澎介绍说这里是开封诸王府所在地。开封不但有周王这么一个亲王,还有六十六个郡王。如此多地王族集中在此,每人起一座院,大半个开封就都是精美地府院。而出了王爷外,再加上什么将军之类,开封有王族一万多人,加上下人,门生。如此多地王族集中在此,想不繁华都不可能。
在路上走都心慌,高原终于有些沉不住气,正要开口询问,眼前突然出现一道高大城墙。高三丈,气势恢弘。
高原疑惑地问:“黄大人,怎么走到城门口了,出城去做什么/”
黄澎一笑,“高将军是第一次来开封。”
高原:“在下是第一次来开封。”
“那就难怪了。”黄澎指着城楼说,“这不是开封城门,而是周王府。”
高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里就是传说中的王城呀。
进了城门,眼前地景物更让高原震撼
了各色人员。辉煌中,大殿中明亮耀眼,欢歌笑语随风传来。
见高原张大嘴说不出话来,黄澎又义务做起了向导,说,这座大殿名曰:承运殿。同样的建筑后面还有七座,中曰圆殿,后曰存心,南曰端礼,北曰广智,东曰体仁,西曰遵义。除大殿外,王宫里还有祖庙、社稷山川坛,以及周王和各嫔妃的起居所。
说话中,二人在一个侍卫的引领下来到大殿之下,又在一个白胖太监的带领下去大殿旁边的房间中登记。
然后又被另一个太监领着到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房间里。看这个太监的品秩,好象比刚才那个要大一些。
路程虽然不长,其中却换了三个人,这一路走下去,直弄得高原头昏眼花,更别说是莫清了。
周王府的派头之大,规格之高出乎高原的预料。也让高原暗暗羡慕:“大丈夫当如是哉,这才不枉来世上一遭。”在所谓的革命理想破灭之后,高原转而追求个人价值地实现。反正人活着总得要有信念和理想。否则和行尸走肉又有什么区别。不管这个理想是否正确。只要有,就是好的。
进了这间大一点的屋子,又换了一个太监,好象品秩更高。
被这么多人传来传去,高原都快要崩溃了。在看看浑身肮脏的莫清,已经窘得浑身大汗,身体微微颤,手脚也不知道望什么地方放,只低着头缩在高原身后。浑身僵硬地站着。
高原看了他一眼,示意他放松。
接待他们的太监姓关,又白又胖,看起来倒有些像知县甘霖。说起话来也是轻轻柔柔。“哟,原来是黄大人呀,许久没见着你啦,怪想念的。快快随我进去。王爷都念叨过好多次。说黄大人不来,他就不开席。”
黄澎忙笑道:“多谢关公公记挂,今日是周王寿辰,来得匆忙也没带什么东西。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块鸡蛋大小的田黄石递了过去。
“哟,这东西可真不错诶!”关公公忙恭敬地接了过去。
“也就是一玩物而已。”黄澎接过笔,在一张帖子上写了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