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老夫赞同平安之言,如今想要水位退却,只有在黄河边上修筑堤坝,然后各大分支河流进行疏通或者开河,这样才可以让百姓尽早的回到家乡。”杜如晦点着头说道。
见到杜如晦赞同,王平安就笑道:“太好了杜伯伯您赞同小侄,那太子殿下呢?你有什么建议?”
“孤?孤也觉得此法大有可行之处。”李承乾点头道。
“牛大人,对于挖河、疏通河道,这是一件大事,而且是一件长期的工作,可能水位退了,这件事情都还没有完成,对此你要做好准备。”王平安提醒道。
牛宏达说道:“请诸位大人放心,下官一定会安排好的,这件事不但有利于现在,更加有利于以后,所以下官绝对会安排好的。”
“还安排的都已经安排下去了,现在就等具体的执行情况,一切顺利,我们说不定可以提早一日出发。”王平安说道。
李承乾疑惑道:“平安,你安排的事情妥妥当当,并未有错漏之处,怎么会不顺利呢?”
王平安看着哎自己年纪还大,确是少一根筋的太子,他摇摇头道:“太子殿下,您觉得我的安排没问题,不代表这些安排适合在救灾现场使用,所以明日我们要去现场查看,看看我们的安排能不能顺利的进行。不能,就要及时改变方案。”
“不错,要知道,有时候朝廷一道利国利民命令,到达地方后却变成了贻害百姓的命令。”杜如晦解释道。
“啊,那怎么办呢?”李承铉问道。
王平安说道:“这不是有监察御史吗。他们的职业不但是监察百官,而且还监察地方,如果朝廷之令不合适地方,他们就得要及时上报于朝廷。”
“原来如此。”李承乾觉得自己这次出来,学到了很多在长安无法学到的东西。
事情安排好了,王平安等人和牛宏达开始聊了起来,针对这次水患聊天。
王平安的一些后市见解,让几位大人可是茅塞顿开,尤其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口号,让他们觉得非常的新鲜。
从来都是那里有天灾,都是朝廷进行赈灾,然后在民间进行募捐,但是这募捐只是针对都城而已,其他地方根本没有想过。
而王平安这么一喊出口号,就让他们觉得可行,只要找个能言善辩,又名声威望都很大的人进行演讲募捐,肯定有所收获,这样可以给国库省下很多钱。
几人越聊越嗨,浑然忘我的境界,一开始讨论一些赈灾事宜,慢慢的开始聊民生,最后变成杜如晦、李承乾、牛宏达问一句,王平安回答一句,不过每次回答都让他在脑中过滤了千遍万遍之后,最后以后世商人的看法回答他们。
直到赵浩来汇报情况,他们才恋恋不舍的结束了这次聊天,不过即使如此,对他们而言都是受益匪浅,尤其王平安提出的有商税代替农税的想法让他们有一种天方夜谭,又觉得可以实现的感觉。
“少爷,两位御医让小的给您汇报一下,经过几十名大夫讨论研究,最后煎了百副汤药给足病人服下,现在他们的病情都得到了控制,这百人已经再也没有上吐下泄之感,肚子也不痛了,目前这百人已经睡着了。”赵浩高兴的汇报着。
众人闻言,都面露喜色,这可是一件好事,值得开心的一件事,也为王平安的安排开了一个好头。
王平安激动的站了起来,并大声的笑道:“好,你快回去,今天说什么也要将破庙给整理干净,让那些生病之人和照顾他们的亲人用热水洗澡,给他们一人一套新衣服,旧衣服全烧了。”
第270章 第二天(一)()
“是,小的这就去。”
赵浩离开后,王平安说道:“太子,诸位大人,时候不早了,我们现在去城外巡查一边如何?”
“好,老夫也想看看对于平安的安排,这些灾民目前如何了?”杜如晦说道。
随即五人带上一队刺史府的护卫,再次来到城外的灾民营,他们远远的就看到营地内灯火通明,灾民井然有序的排着队伍,队伍的前段坐着蒲洲的官员,他们拿着纸笔,对着灾民问东问西,然后在纸上写着什么,一个接一个,根本就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对此王平安等人并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转道去了破庙。
破庙的情况也一样,灯火通明,赵浩和冬雪正在组织人手清理破庙,还安排人手对烧水,让他们洗澡。还有一些人在破庙附近建造临时用来遮风挡雨的亭子。
于是他们在远处望了一会后,也没有去打扰他们,而是几人之间对双方的官员都称赞不已。
王平安道:“既然大家都这么忙,而我们又插不上手,那就不要去打扰他们了。我们就回去早点休息,明日早点起来看他们的成果,这样对他们来说更有意义。”
“平安所言极是,我等还是早起比较好。”杜如晦赞同道。
………………
笠日清晨,所有人不约而同的醒来了。他们又不约而同的穿好衣服,走出房间,又不约而同的走到饭堂。
然后五人碰面了,他们彼此看着对方,然后相视一笑,不用说出来就知道,对方是因为灾民之事都没有休息好。
他们匆匆解决完早餐后,就再次去了城外的灾民营,他们要在城门打开的第一时间到达城门。
不料有一群人比他们来的还要早,他们就是蒲洲的商人,刻碑立书对他们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很多人一大早就被自己家的老祖宗喊醒,并对着他们做了一些威胁,一定要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不然打断双腿过双脚过,
城门外经过昨天根据每个灾民的手艺,将灾民分成了十几堆,城门一开,那些蒲洲的商人们第一时间出了城门,
他们来到蒲洲的官员处,询问自己所需要的灾民在什么位置。
牛宏达看到后,非常恼怒的看着这些商人,竟然不给自己等人让位,太过分了。
他正要冲上去怒斥他们,却被王平安拦住了,他不解的问道:“钦差大人,你为什么拦着我,这些商人太不给我们面子了,看我怎么教训他们。”
王平安哭笑不得的说道:“牛大人,他们也是百姓,不可如此无礼,你要收敛自己的脾气,就算陛下也不会因为这样的小事,而迁怒百姓,更何况我们还有求于他们,你可不要节外生枝哦。”
牛宏达一拍前额,一脸自责的说道:“哎呀妈呀,瞧我这暴脾气,多亏了钦差大人提醒,不然一定误了大事不可。”
王平安笑道:“现在没事了,今天就有您和太子两人一起去主持这件事吧,要是成功了,那可是大功一件,以后朝廷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赈灾了。”
“这,这个怎么好意思呢?”牛宏达口中虽说着不好意思,但是他的表情和行为却一点也没有不好意思。
只见到他屁颠屁颠的跟在太子李承乾的屁股后面,王平安和杜如晦两人只能相视而笑无语地摇摇头。
只见牛宏达和李承乾在苏州官员的帮助下,喊一个商人的名字,商号,所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及数量,所捐钱财的数额,就有别的官员领着他所要的灾民给他,商人接收灾民后,然后就有刻碑师傅,在一块大石碑上刻下这个商人的名字,商号,已经他所捐的的款,所聘请灾民的数额。
李承乾和牛宏达忙碌了近两个时辰,终于将商人所聘请的灾民全部交给了灾民,商人也看到官府遵守承诺刻碑立书,所以也就很爽快的接纳了灾民。
就这样,双方皆大欢喜下,三万灾民被聘请完,商人们领着三万灾民会自己的作坊,开始工作。
“平安,你的这招可是为国库省下很多钱粮,老夫为天下百姓再次对你说声谢谢。”杜如晦说道。
王平安笑道:“杜伯伯,你好肉麻,小侄汗毛都竖起来了。”说完他往两个手臂使劲的搓了搓,一副我汗毛已经竖起来的样子。
“你叫老夫都开始打趣,找打。”杜如晦伸出一只手故作要打下去的样子。
而王平安也非常配合,伸出手打算格挡,只是两人都是隔空而做。
“哈哈……”
突然之间两人很有默契的放下手,并大笑起来。
“平安,现在是不是我们的官员带领剩下的劳动力开始疏通河道和亚河道?”杜如晦问道。
王平安道:“没错,不过不只我们的官员孩子蒲洲的官员,按照这个情形,我们的人,明日就可以离开了。”
“嗯,你说的不错,蒲洲的情况还好,估计洛州的情况也还好,不过老夫担心的是汴州,那里可能已经是水城了,我们不能再耽搁了,不如我们留一部分人在洛水,剩下的人直接去汴州。”杜如晦说道。
王平安说道:“其实,小侄要求陛下安排一些官员给我,就是为了让他们代替我们留在洛州,蒲洲只是为了让他们学习而已。洛州才是他们的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到时候,小侄会留下赵浩和一个营的特种兵配合他们,我们就直奔汴州。”
“你既然已经想好了,为何不早点说。害得老夫瞎担心。”杜如晦埋怨道。
“时机未到,不能给予这样官员压力,而且在蒲洲要是他们没有过关,小侄还可以另外想办法,话可不能说死了。”王平安解释道。
“你有你的道理,老夫说不过你。既然你安排好了,明日老夫就告诉他们。”杜如晦哼道。
第271章 第二天(二)()
李承乾和牛宏达走了过来,此时两人的脸上挂满了笑容,一看就知道这是做完好事后,发自内心的笑容。
王平安撇撇嘴道:“太子,牛大人,两位现在心里是不是特开心,内心特满足。我打你几下,你们都不会还手?”
“嗯。嗯?你说什么?”李承乾一时半刻还没有反应过来。
王平安笑道。“没有,没说什么,现在除了老人和小孩在,还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