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骑兵应声落马,车阵中传来一阵欢呼叶三经过测距,开火的人铳法不错,在军中有一席之地跟着又是稀稀拉拉的几声铳响,车阵中有人开始用火绳铳狙杀蒙古骑兵,只是零星的漫『射』,并没有大量开火,蒙古骑兵落马的也很少,可见同样的火铳,在不同人的手里,起到的作用还是不同的
车阵中硝烟开始弥漫,冲过来的蒙古骑兵死了几个后,调转马头向后走,边走还回头放了几箭开过火铳的士兵都看向『射』箭的方向,眼里充满紧张,毕竟现在是在玩命蒙古试探的哨骑退走以后,车阵中的欢呼声停了下来,开火后的士兵开始忙碌地装填火『药』铁蛋,沙沙沙,喀喀喀地响个不停,偶尔也有被硝烟呛着的咳嗽声,此外没有其他多余的声音叶三由此看出,薛青松治军非常严格,叶三以他的实战经历来对比,觉得大明的精锐边军并不是朝中文臣所说的那样孱弱,至少叶三看到的薛青松部,还是很有战斗力的
风依旧吹着,叶三站在顺风口,感觉视力良好,可看见荒芜的大地上卷起一阵阵尘烟,远处呜呜地响起了号角声一队蒙古骑兵开始移动,绕道向西北,也想抢占上风头薛青松见状没做出任何反应,只静静地等待着这只骑兵来攻击此时的叶三若按照自己的想法,早就冲出阻击了,绝对不能让这只骑兵抢占上风头,可薛青松为何不见动静呢?叶三有了疑问
等西北面的蒙古骑兵开始向前移动,到了一千步左右的时候,叶三看出了门道,薛青松是想用五梢重炮来歼灭这股骑兵,这思路绝对比叶三强的多,这就是指挥大兵团作战将领的思维薛青松亲自指挥大将军重炮『射』实心弹“轰轰轰”巨大声音响起的一霎那,叶三学着面前的士兵把耳朵捂起来,那炮声还像以前在神机营时那样,比打雷还要响,简直惊天动地
对面攻击的蒙古骑兵的阵营顿时被平『射』的实心弹洞穿,连人带马死了一串,五梢重炮的炮弹呼啸而过的一条线上,就像稻田里被人趟过,吹到的稻子一样远处哼哼唧唧,咿咿呀呀地怪叫起来,不知道在嚷嚷些什么,大概是日『奶』『奶』*祖宗骂娘的蒙古语那些骑兵加快了度向车阵冲过来,战马奔腾像洪水一般
五梢重炮的瞄子开始调整『射』距,清膛手装填手也开始忙活“齐『射』点炮”薛青松拖长了声音大吼一声战车上的点火手将火炬点燃火索,火索嘶嘶声响燃烧起来“轰轰轰”火光闪烁,硝烟四起,夹杂周围一片喊杀声这时的叶三什么也看不见了,风将五梢重炮开火后的硝烟吹进了车阵中,像突然升起的大雾,一片朦胧叶三听见身后女将的咳嗽声越来越多,和着士兵的吆喝声,呐喊声,闹哄哄的叶三的鼻子也闻到了浓浓的刺激『性』硝烟味重炮声过后,每辆炮车前的四个铳手分成两拨,对着车阵外轮『射』,同时藤牌手不断『射』火箭,硝烟中火光到处都在闪亮燃烧,火箭『射』的“嗖嗖”声和火绳铳的“砰砰”声,热闹非常等铳手分别『射』完三轮,双梢炮开始轰击,藤牌手『射』的火箭停止下来,在双梢炮炮声稍停,火箭又对着阵营外来了个齐『射』虽然看不见车阵外面的情况,但火力一下子这样猛烈,可以预测到,蒙古骑兵肯定被打的晕头转向
战斗打响后,铳炮声不绝于耳,声音极大,外面是什么光景,根本看不到,听不到如此猛烈的轰击进行了一炷香功夫,薛青松下令停止『射』击,立时有一个传令兵把耳朵贴在地皮上,然后抬起头向薛青松喊道:“将军,蒙古骑兵退了”薛青松急忙下令:“鸣鼓追击,杀”
叶三在不明敌情的状态下,确实在犹豫,等传令兵贴地听探敌情,这才暗赞这就是打过仗士兵的经验,在如此硝烟弥漫,混『乱』不堪的战场上,能用如此简单的方法探明敌情,确实不容易,今天可是收获多多啊
等叶三在犹豫中醒转过来后,薛青松已经跳上战马,带着骑兵从车阵中冲了出去,鼓声的节奏变快,“咚咚咚”急促传出,鼓声催促着骑兵快冲上
从薛青松组织车阵和蒙古骑兵接敌,到重炮声起,火器响成一片,硝烟被北风吹进车阵,叶三压根看不清楚炮兵轰击的效果,只能看见眼前的士兵在*作火器,凭想象评估明军车阵所起的作用当骑兵追出车阵,步兵也跟着冲出,拿火绳铳的士兵干脆把铳扔了,拔出腰刀就冲,将领大声喝斥都没起作用,喊不住冲出的步兵这是怎么了这是?叶三不明白步兵为什么把火铳扔了,仗还没打完,就把吃饭的家伙丢了,不要命了?叶三开始以为薛青松的步军真是太猛了,太强了过了一会儿,由于没再『射』火器,硝烟被吹散,叶三这才看清楚那些步兵冲到空地上,抢着割死去的蒙古骑兵的脑袋
叶三笑了,指着那些步兵对杨秋迟说:“看看我大明帝国的军士多么喜欢银子,老子说的一点没错,只要有银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第三百五十四章分歧()
明军的车阵外稀稀拉拉躺着一片蒙古骑兵的尸体,看上去也不过几百具**br》薛青松带领骑兵追了一阵,见没什么收获就折返回来,在长胜堡留下一小部分人马增强驻防,自己亲自带着叶三去巡抚驻地拜见许彬,同时汇报战果,让许彬上报朝廷邀功领赏
叶三随着薛青松的军队进了沈阳城,见城池雄伟,城墙宽厚,很坚固护城河也很壮观,宽度在三丈以上城墙高度比叶三一路上所见到的堡垒都高出很多,砖石建造军队从永昌西门进城,城门上谯楼高高耸立,还挂着一口不知什么朝代的大钟薛青松带着叶三向北走了一阵,过了一道牌楼,街上开始出现许多衙门口,看样子到了官府办公所在地
到了巡抚驻地,许彬带着一帮官员在辕门口迎接叶三,相互行礼参见许彬和叶三同在内阁,虽然相处不久,也算是熟人:“叶大人辛苦,老夫军务繁忙,有失远迎,叶大人多多见谅”
按照大明官吏制度,巡抚迎接巡按,最多只能迎接到辕门,也可不迎接,如果出了辕门就有巴结之嫌这还是在战区,在内地,巡抚是二品大员,巡按只是七品小吏,相差十级但这俩官见面都是平起平坐,都不想得罪对方,惹起不必要的麻烦只有迎接圣旨的时候才分彼此,分个前后
叶三也虚礼相让:“见外了不是?军门多礼了”叶三见许彬没有了在朝堂上精干,眼中有了疲倦,可见许彬干了巡抚吃力可见一斑,也不是什么好差事,还不如他这个巡按做的有滋有味薛青松给他的上司见礼后,和其他人一起到大堂说话,分左右坐在堂上叶三见坐在两边的都是武将,而他们的老大许彬却的文官朝廷的兵权都委任文官,依此可见朝廷对武将的信任度不高,害怕他们手握兵权会造反叶三扫了一下那些武将,盔甲有有旧,大都不认识当他看到下一员女将的时候,还真碰到熟人了,胡美玉,勇将徐连胜的夫人胡美玉微笑着向叶三点点头,叶三在众人面前不好单独和他见礼,就坐到了前面的位置
许彬和叶三说了一阵客气话,就继续和众将商量军务,虽然叶三没有明显属于那个集团,可看在徐有贞的面子上,而且叶三是皇上的人,也不是敌对势力,许彬对叶三以礼相待,以免造成分歧,酿成不必要的麻烦
薛青松先汇报了一下战况,歼敌人数和伤亡情况,许彬表示一定将功劳上奏朝廷,嘉奖和勉励薛青松的一些官场话叶三听后还以为许彬和众将配合的还很默契,没想到薛青松不管许彬的嘉奖勉励,直接生硬地向许彬提出分歧和疑义,语气很是不善
“末将流血拼命刚打完蒙古人,军门却把逃亡的蒙古人收留在沈阳城中救济,难道不怕这些蒙古人造反,献城迎敌吗?”
许彬见薛青松在众将面前有出言质问他的味道,心里很不高兴:“蒙古人你是杀不完的,只有救济失去家园的蒙古人,他们才会舍生保护家园,不是一个部落的蒙古人是不同的,你见过他们在城中抢劫吗?如果把他们都赶出去,他们只有投靠敌人做佣兵一条路,还会投靠我大明吗?”
许彬的话并没有缓解分歧,薛青松当然没有被说服:“蒙古人长期以来就反大明,非我族类,必怀有异心,还是杀为上策”
许彬听后是言语不善:“本官乃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蒙古人打蒙古人,不懂其中微妙,休得多言”许彬不想再让薛青松说话
薛青松却不知好歹,在下面轻声嘟囔了一句:“文官本『色』,『妇』人之仁”没想到下面突然安静下来,薛青松小声嘟囔的一句话,竟让许彬听得清清楚楚
许彬听候,顿时大怒:“放肆你眼里还有本巡抚吗?竟敢顶撞上官,军法何在?来人,将薛青松推出辕门,打军棍五十,以儆效尤”几句话下来,许彬和武将的分歧暴『露』无遗门外的军士进了大堂擒拿薛青松,众将见了纷纷为薛青松求情许彬见众将求情,又心软了,再者,薛青松刚立军功就被打,也不是好事啊正想找台阶下的时候,门外又有军士来报,抚顺有军情来报许彬就坡下驴,放了薛青松,传令进大堂禀报叶三见此情景,心道许彬到底是个老好人,这样的人带不出什么好兵,要是老子领兵,啰嗦个什么劲,直接拉出去先打了军棍再说,又打不死人,否则怎么服众现在薛青松敢在众将面前公然顶撞上官,以后就会擅自做主,不听调遣,那还不『乱』了章法
这时,一员女将走了进来,叶三一看,认识,就是徐连胜的女儿徐玉英,她母亲胡美玉也在堂中就坐徐玉英见堂中气氛不对,也不知道出了什么状况,只有单膝跪地:“禀军门,前方探马来报,也先已向抚顺增兵,有进袭沈阳的迹象,末将恐误战机,飞报军门,请军门定夺”
叶三对也先这次出兵的战斗力不是很了解,但对也先的作战方式却是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