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明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敢出战当许彬把捷报下传给各路官员将领,以此证明他的决策是多么的正确,他招募的蒙古人战力上乘,战败也先是情理之中的事,叶三对这份捷报有点心惊肉跳战告捷,许彬在捷报频传中开始布署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以夺取抚顺城为总攻目标,控制抚顺关一线边墙,解除辽东威胁征调徐连胜部从铁岭向抚顺靠拢,扼守南下一线,威胁也先右翼同时从沈阳集结精锐向抚顺开进,寻找战机与也先决战

    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众将纷纷请战,为攻击抚顺的先锋尤其是薛青松当仁不让,好像这先锋非他莫属许彬考虑到此战关系重大,也应该抛弃前嫌,与薛青松修好,不能因为关系上出现问题而贻误战机调薛青松为前军主力,率铁甲枪盾精锐,整合六万大军攻击抚顺沈阳城里顿时气氛紧张起来,叶三对蒙古前军产生了怀疑,总感觉不对头,但又说不出哪里不对头,捷报是真实的,许彬也验证了多次,没有丝毫漏洞和谎报再者,许彬将前军主力后勤安排的井井有条,处处让叶三佩服,感觉许彬的心胸宽广,并没有因为薛青松曾经和他对着干而给薛青松穿小鞋,反而事事为薛青松着想,支持薛青松放下包袱全力应战,不要有后顾之忧

    薛青松的六万精锐整装待,盔甲鲜明,锦旗招展,粮草弹『药』充足,一切都让人对此战充满信心局势对明军非常有利,北面河套是蒙古活动的区域,已经被薛青松扫平,阻挡在边墙之外南边是朝鲜,已经被也先打成大明的友军,都有边墙护卫只有东面边墙,也就是抚顺关是也先控制女真人的重要关隘也先遏制女真后起兵突破抚顺关,占领了关内的抚顺城,直接威胁沈阳和铁岭重镇抚顺就在沈阳的正东面,和沈阳同在浑河的河岸线上,沈阳在北岸,抚顺在南岸许彬此次作战目的就是收复抚顺,控制抚顺关,从而转守为攻许彬对此次战役志在必得,对作战计划反复推敲,直至认为可行,万无一失,基本上没有任何疏漏,才投入实施

    许彬作战安排薛青松进军的路线是先渡过浑河,然后从南岸进攻抚顺,避免也先拒河而守,给薛青松造成被动的局面同时调动大军控制浑河北岸,护住薛青松部的左翼叶三在和杨秋迟讨论许彬这个作战计划时,都认为切实可行,可有件事让叶三头疼,作为辽东巡按,必须到军中观战本来许彬不同意叶三随行,要求他坐镇沈阳,等候捷报,但是在叶三坚持下,许彬还是点头同意了,不过有一条,不准带女人过河叶三也同意不带女人过河,孤身一人过河到薛青松军中观战

    可兴奋中的薛青松不乐意了,对于叶三这样的文官,所有将领都不喜欢有朝廷的文官参与此次战役叶三保证不干涉军机,也不上折子,薛青松才勉强同意叶三随军一切准备就绪,薛青松把大军分组成一个个阵营过浑河向东推进,一路上军纪严明,浩浩『荡』『荡』,威武壮观叶三没有骑马,而是坐在车上,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也是热血沸腾

    大军稳步推进了一天就接近了抚顺,薛青松下令全军戒备,严防也先骑兵突袭然后,组成有效的防御阵型缓缓行军,随时准备进行大战就在这时,前军斥候来报,抚顺城内起火,也先焚城而去薛青松在懊恼中下令军队急行军赶往抚顺,等大军赶到抚顺,城中大火已经燃烧的遮天蔽日,人都没办法靠近,别提救火了,遂下令大军绕过抚顺成继续向东*近抚顺关

    抚顺关边墙是大明为了防御外面而设计建造的,对内根本没有防御能力,现在薛青松在关内向抚顺关攻击,抚顺关就像一马平川,防御大打折扣,而且薛青松部拥有各式攻城略地的重型火炮,也先根本无法顶住薛青松的攻击所以没等薛青松摆下攻关的阵势,也先已经弃关出关跑了,弄得薛青松雷声大雨点小,没打到也先一根毫『毛』,气得薛青松大骂也先是缩头乌龟,连头都不出就滚蛋了

    薛青松很郁闷,有点有力没地方使的感觉:“打一帮捡垃圾的乞丐也要动用我大明的精锐,太不值得了,给军门再传捷报,我军已经击退也先主力,在抚顺关驻扎,等候军门命令”

第三百六十章诱敌() 
薛青松一炮没开,一枪没动就夺回了抚顺城和抚顺关,不管怎么说,出兵的目的已经达到,很顺利地扼守住了被也先攻占的辽东北部防线。只是薛青松连气带窝火,一记重拳打在了棉花上,心有不甘,连夜就想出关追击也先。但是众将不敢再让薛青松违抗军令,在众将和叶三的一再劝阻下,薛青松无奈放弃了追击,只差人向巡抚行辕报捷,如实汇报战况,同时要求出关寻找战机,聚歼也先。

    叶三对如此战败也先不抱任何幻想,他太了解也先了。叶三考虑到也先自从控制了女真部落以后,连战连捷,和现在的状况相比反差太大。现在也先的战力连蒙古人临时组建的杂牌军都没打过,那么,前期是如何打败大明边墙守军的?难道又是老套路在诱敌?诱敌深入,然后聚而围歼,在有利的地形下,骑兵突袭,各个击破,是也先以少胜多常用的战法。现在还要这样,能起作用吗?薛青松绝对不会上当的。再说,许彬保守的战法,更不会下令薛青松出关追击。这样看来,也先的诱敌之计要落空了。

    通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叶三还是不放心,也先太狡猾,不能不防。在确定了自己判断正确后,叶三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给许彬写了一封信,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猜想,建议许彬慎重行事,不可出关追击也先,以免上当。可许彬只看了薛青松送来的捷报后,对叶三的书信只粗略地看了个大概,见不是告薛青松的状以后,就扔到了一边。心道一个曾被也先打怕的武将,现在又是靠和皇上是难兄难弟爬上高位的文官,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官位在危言耸听,能有什么真本事,要是有,这巡抚也不用本官来做了。

    许彬放弃了叶三的建议,召集将领官员讨论了一天的军情后,下了第一道命令。命令薛青松部多派细作斥候,『摸』清也先的去向和兵力部署。同时认为也先只有三四万人,而大明光薛青松部就有六万人,在兵力上占绝对优势,正面接敌绝不会吃亏。遂下达第二道命令,命令薛青松部率主力出关,先占领苏子河一线,为后续大军『荡』平也先女真部做准备。许彬下第二道命令并不是因为明军兵力占绝对优势才下达的,而是考虑到为聚歼也先,先期做的大量准备,耗时费力准备了那么久,动用了那么多人力物力,结果一仗没打,朝廷给的银子不就打水漂了吗?这样浪费银子,不被弹劾才是怪事。为了自己的前程,这一仗是必须地。

    薛青松接到巡抚行辕的军令,顿时心花怒放,不计前嫌,在众将面前很隆重地夸奖了许彬一番,赞扬许彬有战略眼光。不等众将领悟明白军令的内容,就率军出关而去。一路急行军,第二天就到达了苏子河区域,不料天公不作美,竟下起小雨来。空气中『潮』湿起来,对明军使用火器大大不利,就是使用火炮也是很麻烦。薛青松只好停止前进,下令扎营。

    薛青松观察了一下苏子河一带的地形,发现除了河流就是山区,如果占据了制高点,近可守远可攻,是最理想的扎营所在。随即下令在苏子河岸边的山上修筑藩篱扎下营寨,准备雨停以后再拔营挺进。叶三对薛青松在山上扎营很不放心,这情形他太熟悉了,想当年和朱祁镇一起被也先挟持逃亡的时候,就有过类似的情况出现,当时追击的石亨军就是利用也先在山上扎营,又有大雾,被石亨『射』得损兵折将,还拿石亨没折。今天也先诱敌成功,又在苏子河要上演他吃亏上当的老戏,这也太拿他叶三不当回事了。不行,根据老兵老烟枪的经验,雨停后会有大雾出现,这不是让他叶三也吃亏上当吗?

    叶三急忙骑马赶到薛青松的指挥车前:“薛将军,雨停后必有大雾出现,那时将对我军不利,一定要防备也先用箭羽攻击大营。”

    “叶大人所言极是,末将在扎营后,必会督促防备,广布暗哨,不让也先接近营寨。”薛青松看着空中飘下的雨幕说道。

    “将军既然知道也先会有后手,那为什么不先退回抚顺关驻防?等天气好了,再行出击?”

    “大人,我军已经出战,如果遇到点麻烦就回师,我手下的将领都会耻笑我薛青松胆小如鼠的,箭在弦不得不发啊大人。”薛青松言下之意有讽刺叶三胆小怕事的意思,叶三听得明白,也不能和薛青松计较:“将军可要防备也先在诱敌,现在地理环境对我军太不利,也先很可能在诱敌之后发起攻击,将军的军队可是大明的精锐,如果有所损失,对全局都有影响。”

    “朝廷供养末将率领的这支精锐部队就是为了打胜仗,大人善于治理一方,可能对兵事了解甚少,末将统兵在外,会随机应变,恕末将不能听从大人的话调头退兵的。”

    叶三想了想,薛青松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况且据自己所知,目前明军在辽东的所有军事行动还没吃过什么亏,打过什么败仗,叶三对历史的记载还是相信的。况且薛青松确实有统兵的经验,也知道也先在诱敌,多少也会防备也先偷袭,自己随军前也答应过薛青松不干涉他的军事行动,这时强辩也没什么道理,无奈之下还是放弃了坚持:“将军慎重,本官再不多言。”

    薛青松在山上扎下营寨后,确实如他所言,在营寨四周广布暗哨,又增派斥候四处打探,很是小心。可斥候出去没多久就回来禀报也先派兵在苏子河对岸修筑防御工事,薛青松一听就坐不住了,马上要出兵攻打。叶三急忙又劝阻道:“也先先在抚顺城外诈败蒙古杂牌军,又故意示弱放弃抚顺城关,诱敌之意明显。现在又在苏子河一线构筑工事,有诱敌深入之嫌,请将军三思。”

    薛青松沉『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