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乾清宫曹吉祥向朱祁镇报瓦刺破了外城,于此同时,叶三府中,唐甜也正向叶三报瓦刺突破外城的事。
“永定门校尉耿忠心打开了永定城门,瓦刺骑兵蜂拥而入,已经攻进外城了。”唐甜走到叶三的房间,急冲冲地说。
“怎么会这么快?”叶三呆呆地站在原地,有些内疚懊恼地说道:“外城失陷,官民必遭瓦刺敌兵涂炭,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啊!如果我不是想着计算曹吉祥,早早将耿忠心叛国的情报报上去,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叶三压根没想到瓦刺刚刚取了京师外围四城,立刻就攻打京师,在时间上和他预想的差了一大截。他原来的打算还没来得及实施,本想伏击瓦刺的计划全盘落空。原本这种内外勾结的情况,需要相互联系通风,而且瓦刺刚刚经过几场恶战,需要时间休整集结布置军队。叶三根本就没有预料到他们会直接攻进城来。瓦刺是怎么办到的?叶三不得其解,也没时间去想。唐甜见叶三情绪低落,劝道:“相公不必过于内疚自责,如果不是我们打探到这个情报,现在谁开的城门都不知道。”
京师住在外城的人口就有几十万,还有其他地方涌入的难民都无法计算。战火燃烧到城里。死伤就更难预料了。叶三意识到这一切有他的责任,他原本可以阻止事情发生的,但是因为贪功和更有效地打击政敌,让无数生命做了牺牲品。纵是叶三心肠再坏,但是当许许多多的生命因为他而惨遭涂炭时,他也陷入了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中。
“我对不起京师的父老!”叶三满脸痛心内疚,喃喃地念叨着。他自从穿越来到大明,已经把大明当成自己的祖国,京师首都惨遭横祸,如果没有他的参与,这历史就不会发生,京师不会第二次遭到瓦刺攻打,历史因他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他自觉内疚万分。
过了许久,叶三缓过神来,渐渐平息住自己的不利情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瓦刺夺了永定门,下一步定然要内外夹击,乘胜攻取其他城门,然后依托工事将勤王的援军堵在城外,再设法攻取内城!”叶三在屋里来回踱着步,痛心疾首地道:“我还没来得及去见胡美玉。更没来得及等到皇上的召见,我走错了一步大错特错的棋,上报耿忠心叛国的事太晚了!万一瓦刺成功摧毁大明社稷,我叶三就是千古罪人!”
叶三也知道大明的历史,虽然小的地方迥异不同,但大的方向却不会改变,难道就因为自己的出现,历史受到了影响,发生了改变?难道天意如此。无论历史怎么改变,最终逃不脱历史轮回,大明江山真的要沦入蛮夷之手?不会啊!朱祁镇是个成功的皇帝,不会这么倒霉吧?
“相公,甜儿有句话要说。如果朝廷真被瓦刺所灭,我们趁势暴兵就是夺回汉家衣冠的义举,会得到全天下的拥护。但如果大明社稷安好,我们敢自立那就是背叛大明,会遭到许多势力的反击。所以大明亡国不一定是坏事……”唐甜还没说完就被叶三打住:“万一瓦刺各个击破,站稳了脚跟,我们又起事失败,那整个天下不就要沦入蛮夷之手?这样做对得起祖宗吗?甜儿,这样做风险太大,不是你我能承担起的。现在我叶三无论如何都要保住大明王朝,否则就会成为千古罪人!快叫人把我的盔甲拿来,让玉英挑选家丁侍卫,各带兵器,随我出城去宣武门找胡美玉。”
唐甜急忙劝道:“瓦刺已经入外城,此时出去,万一遇到敌兵就太危险了!”
“现在管不了那么多了,以我的身手,瓦刺人想要我的命还欠点儿火候。我不能让汉家衣冠毁在我的手里!”
“相公不说,谁会知道?”唐甜拉住叶三,满脸关切之『色』。她的意思很明白,知情不报的事,除了她和叶三,再也没有别人知道,谁也不会把责任算到叶三头上。
叶三看了唐甜一眼沉声道:“咱们自己知道,心里清楚。”以前最让叶三痛心的就是大明朝廷内斗磨灭了国家的实力,没想到自打自己弃武从文,中进士参与国家治理也干出了这样的事,因为要算计曹吉祥,结果把国家社稷置于风雨飘摇之中。
叶三穿上盔甲,『插』好妖刀,又多带了一把长剑,把铁胎长弓交给了徐玉英,带着家丁和侍卫,玄衣卫的人,组成百十来人的队伍,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了几位夫人,安顿好以后,准备出城。到了城门,在城门守备那里,叶三称有紧急军务要出城联络外城的官兵,守备将领看了叶三的御史印信,好在叶三在京师献俘,善战的名声响亮,守备兵官也认识叶三,怕贻误了军机,便放叶三出城了。
内城城外聚集了大批的难民,他们知道外城的城门失陷了,都恐惧到了极点,战战兢兢等待着厄运的降临。叶三骑马直奔南城,永定门那边杀声震天,应该是救援永定门的援军正在和瓦刺敌兵血战,试图再重新夺回永定门。
“玄衣卫立刻派人去永定门那边打探实情,其他人随本官去胡美玉驻地!”叶三立刻下了一道命令,然后马不停蹄地赶去宣武门。胡美玉率军入京后,就驻扎在宣武门外的辽东营胡同里。一行人还没走到地方,就见街面上浩浩『荡』『荡』的兵马行了过来。这支兵马的旗号正是胡美玉所部,看样子是要开拔,正准备增援永定门。叶三策马上前朗声道:“本官督察院副都御使叶三欲见胡将军。”兵马停了下来,不多一会儿,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胡美玉策马走上前来,在马上拱手道:“永定门失陷,危及整个外城,末将正欲率军救援,不知叶大人有何贵干?”叶三催了催马,走到胡美玉面前:“永定门失陷,瓦刺骑兵十万涌进城中,你们这点兵马摆开了对拼能击败瓦刺主力吗?”
“末将即受皇上明诏入京勤王,现在城门失陷,理应全力夺回,顾不上思量成败了。”
叶三皱眉道:“胡将军可有兵部调令?”
“没有,情况危急,还没有收到命令。”胡美玉疑『惑』地道:“叶大人是什么意思?”
叶三正『色』道:“既然没有调令,按大明律,文官节制武将,本官乃京官御史,现在命令你们即刻放弃去永定门,改去左安门,并接手城门周围的防御,不得让敌兵攻占左安门!”
第四百六十二章理由()
此时,叶三派去打探永定门消息的玄衣卫回来了,玄衣卫翻身下马“报大人,属下刚刚接近永定门附近,就看见敌兵到处都是,前去增援的各方明军都因不敌而四散撤退了”
叶三挥挥手,坐在马上侧耳听了一会儿,不远处已经传来喊杀之声,回头看着胡美玉道“胡将军听见刚才本官的人禀报的情况吗?你们现在冲过去,胜算极低,于事无补”胡美玉在马上不安分地动来动去“叶大人善战善谋,当此危亡时刻,本将愿听从叶大人的调遣,请大人明示,我等辽东军应负责什么任务?”
“胡将军的部下骁勇善战,天下皆知,现在你们这支人马就是力挽狂澜的主力军力,必须用到刀刃上瓦刺夺取了永定门,这已经成为事实,现在他们稳住局势以后,便会分道从内部夺取外城各个城门,控制城防然后依托外城的防御工事将援军堵截在城外,从容调配攻城器械,试图夺取内城如果内城被攻陷,大明社稷不存,天下兵将就成了一盘散沙本官认为,你们应该立刻布置,就近死守左安门,等待勤王援军赶来只要有一道城门在我们手里,等援军到时,便可以从此门随时进入京师攻击瓦刺瓦刺疲于应付,长期置于勤王兵马的威胁下,在京师定然站不稳脚跟,也就无力窥视攻打内城,请胡将军三思”
胡美玉沉思了片刻,只见她的左手紧紧握住刀柄,听了叶三的一番分析,也意识到现在自己的一举一动已经关系到大明社稷的安危,关切之心溢于言表
“母亲,你就听叶大人的,他说的没错”徐玉英及时地在母亲面前说道
胡美玉看了看女儿“大人谋划长远,末将等尽听大人调遣”叶三和徐玉英同时松了一口气,叶三道“那就立刻赶去接手左安门防务”胡美玉下令之后,众将吆喝着将兵马调头,向东行军左安门现在仍然在明军的控制下,胡美玉出示了关防印信,和叶三一起去见守备将领
左安门就在外城的南城墙处,位于正南门永定门的东面,也是一道重要的关口外城一共有七道门,南面正中是永定门,东面是左安门,西面是右安门,还有广渠门和广宁门等,还有两道便门叶三和胡美玉率军到达左安门时,这里已经另外驻扎了一支京师兵马控制城门防务叶三和胡美玉便去找那参将商量协同防御事宜只见左安门是有个半圆形的瓮城的城门,叶三对这里也比较熟悉,知道城外还有一道护城河在高大的城墙防御下,想从外面攻取城楼显然很不容易,但是瓦刺会从城中攻击,防御工事起到的作用就不大了
将领名叫曹钦,是个参将,并且还是曹吉祥的养子,正在箭楼上正准备调离左安门的防务,因为他的干爹曹吉祥已经给他送信儿,外城城门将不保,要活命的,赶快撤进内城
曹钦长得又高又壮,肥头大耳,这厮保养的很好,恐怕根本就没有经历过战阵曹钦接到曹吉祥送的信儿后,正愁眉苦脸的想着编造一个什么理由从左安门撤军,当他从箭楼上看见城中的辽东军浩浩『荡』『荡』开过来,犹如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见面就激动地问道“你们是来调防左安门防务的吗?”
叶三道“本官是督察院御史叶三,她是山海关总兵胡美玉,因为永定门失陷,我们现在要接手左安门防务,坚守城楼”
曹钦一听是叶三,正是他干爹的政敌,把左安门丢给叶三,让叶三去送死,那可是一箭双雕啊
“那好请叶大人把调令给末将过目,末将就把左安门的防务交接”曹钦想快点办完最后一道手续就直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