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过了正月,二月的风穿过窗棂缝隙,刮到人脸上就象小刀咧得一样疼。
半夜醒来的朱平安没再睡,瞪着两眼看着房梁上大大小小的残破蛛网愣愣的出神。
刚才的梦里他回到了一直想一直想、想得快要发疯的家,见到了爸爸、妈妈和姐姐,当然也见到了挂在客厅中间那张放大了用黑绸包边的镜框,里边少年笑得恣意飞扬,阳光满眼,只是色已黑白。
风打着旋,扑着窗楞发出阵阵声响,一下一下像是砸在人的心头。
大明天启二年,济南府明水县——我了个去,老天爷你玩我吧
尽管来了这里已经几个月了,可自打他从睁眼到确认这个真实的世界后,朱平安除了养身体之外,就一直处于神游状态,他一直在想,一直在适应,当然一直也没怎么适应过来。
人要是倒霉起来,喝凉水都能塞牙缝。
穿越——这种烂大街的桥段居然发生在他的身上,而且一穿就是六百年!
朱平安对穿越这两个字毫不陌生,这得益于几年来穿越穿越电视穿越电影的扑天盖地,范围之大来势之猛足以有全民穿越的伙势。从小接受唯物主义长大的朱平安同学,当然不会相信这种荒谬离奇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已身上,可是不相信是一码事,现实又是一码事。
从他睁开眼睛看到这方全然陌生的世界的时候,他的三观就象从几百米高空掉地上的玻璃——duangduang几声过后,碎得渣渣的。
月光透过纸糊窗棂碎银般洒了一地,无论如何也睡不着的朱平安披衣来到院子,站在天井中仰头观天月亮又大又圆,梦中历历情景栩栩如生,不知不觉间泪流满脸。一阵寒风吹来,朱平安忽然想: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是再也回不去了。
心里某处地方咯嚓响了一声,似乎什么东西碎掉了一般。
朱平安怅有所失的发了一会呆,伸手从颈上取出一块玉。
说是一块,实际上只有一半。
但就是这一块半玉在月光下晶莹润亮,活象一团颤动的羊脂。玉质之好说就不用说了,单凭这雕功细致、触手生温,做潜龙回环之形,龙首下三寸处,隐隐约约似刻了一个字。因为只有一半,那个字已经没办法认清。
据李老实说,这是他身上带着唯一的一件东西。以此可见,也许这个东西与自已的身份必定大有关联。
李老实是个老实人,在他退烧之后清醒过来一天,便将怎么捡到他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清楚楚。从他的嘴里,朱平安才知道自已眼下这具身体的本尊是被人追杀后掉入山崖,也许那个时候老天睁错了眼,自已这穿了,然后就让李老实捡了回来。
但这位本尊的父母家人到底是谁?东厂的人为什么要追杀他?他们为什么非要将他劫上京城呢?
这些问题朱平安纠结了很久,可无论怎么想却得不到任何答案。
好在朱平安性子开朗阳光,纠结了一阵子后豁然开朗。
去******!来都来了,回去已是不可能,现在他该想的不是别的,而是怎么活下去。
说真心话,对于活下去的标准他要求不高,有家有室,吃穿不愁就可以了
可是现在呢?无情的冷风好象嘲笑他一样,狠狠的抽了几下他的脸。
朱平安愤愤回了房,躺回床上的他直到天亮也没有再睡得着。没错,穿越前他是一个老板。
不过大老板是他爸,他充其量只是一个小老板。他的父亲属于比较早富起来的那一代人,早先时候因缘际会承包了一个快要倒毙的小家俱厂,在他爸的手里奇迹一样的起死回生。等二十年后那个小厂已经成了当地、全省乃至全国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
作为家中唯一独子,朱平安很小的时候就按照父亲给他安排好的路往前走着,直到大学毕业之后,朱平安先是进厂干了三年,然后听父亲的话自已开了一家专卖店。别看专卖店小,该走的销售流程并不比管理一个大企业少上一丝半点。这么多年的培养,让朱平安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一定要提前做好规划。
于是朱平安咬着一只秃毛笔,给自已的新人生做起了人生规划。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产生最多奇葩皇帝中的一朝。原谅朱平安用了奇葩两个字,在他看来明朝这些皇帝都太奇怪了。
开国的明太祖是个要饭的和尚,一不小心就要出了个天下,然后就热闹了——儿子抢侄子饭碗的明成祖、听了太监的话脑子发热跑出去打仗被虏的明英宗、开创所有皇帝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先河的二十几年不上朝的明世宗,还有连一个月皇帝都没当完就挂了的明光宗。
就算当今的天启皇帝,十六岁登基的少年天子,却只坐了六年的天下,除了提拔了一个骑到他头上的九千岁之外,他剩余的时间就全部拿来做木工了。
想到这里朱平安深深的叹了口气,他已经无力对老天爷再吐槽什么了。
您老人家就玩吧,玩死我得了!
天启年间是一个什么情况呢?朱平安拚命调动自已的记忆力——明史记载中天启年间,大明朝已经正式进入了风雨飘摇时期,边患四起,内乱频生,大旱大涝,流民遍地。总而言之,他来到了一个既将崩坏的时代,大明近二百年养成的乱象已经结束了萌芽状态,正在飞快的茧壮的成长着,不久之后就是彻底的毁灭。
规划做到这里,朱平安已经无言凝噎了。
不过没有办法,再怎么样也得活下去。
自我安慰之后,朱平安开始对自已到底能做什么进行评估。天下三百六十行,归根结底不外乎士、农、工、商四大行当。
入仕就是做官,做官就得先读书。看看自已这半大不小的身材,估计现在回去重读也嫌太晚,通过读书走这条路先已经不通了。
第二条路当地主,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做一个合格的贫下中农无疑是相对安全的。但前提是不要碰到灾年,也不要碰到背景太硬的土豪劣绅。好吧,就算这些都可以想办法避免那么流民遍地,天灾人祸呢?想到明朝历史上诸多天灾记录,朱平安长长叹了口气。
第三条路,做工?下意识的望向李老西放在地上的工具袋。学木工做家俱对于他并不陌生,他前世家里就是干这个的,可朱平安用的全是现代化的工具,打眼机有木有、汽钉枪有木有、喷枪有木有?那打磨机、抛光机?
什么都没有?对不起!
看了看自已小身板,朱平安黑着一张脸,顺便把第三条路也拉黑了。
现在,朱平安深深吸了口气,没有别的说了,只有第四条路好走了。
当商人好啊,有了钱就会有一切,有了钱就能买、买、买!
某位名人不是说过么:只要有钱,上买天、下买地,中间还能买空气!
第5章 巧遇()
当鸡叫到七八遍的时候,顶着两个熊猫眼的朱平安睡过去了。也许是确定了人生方向,也许是想通了的缘故,这一觉睡得香甜无比。
醒来时已是阳光满眼,伸了个懒腰起来,心情好的不得了。
“平安,我要去城里霍府干活了。”李老实推门进来,将一个煎得焦黄喷香的面饼放在赛到他的手里,笑嘻嘻的摸了一下他的头,“这次活比较费事,估计得个三四天。我不在家的日子要好好养身体,完工后我一定早点回来。”
朱平安应了一声,“叔你也要小心点,记得少喝酒,最好是不喝。”
“嗯,知道了。”
“后天是十五,明水有庙会,你出去透透气散散心,别闷在家里,别心痛钱。”
看着手中一把带着体温的大钱,接在手里暖在心头,朱平安觉得老天爷对自已也算不错,最起码安排了一个真心实意的关心自已的人。
基于这一点感动,对于李老实藏私房钱的事,朱平安大度的不再计较。
李老实一去五天,音讯全无,朱平安有些不安。于是决定按照李老实说的去明水庙会转一转。一是他牵挂李老实,想去霍府探望一下;二是经过这么多天的心理建设,朱平安认为自已可以用一个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个茫然陌生的社会了。
明水庙会名不虚传,果然很热闹。
什么叫人流摩踵、什么叫车水马龙、在这里都不是事——朱平安被挤得早饭差点吐出来。这场面感觉就象前世挤春运一样,一边被动的随着人流前进一边心里不停的感叹:这特么的人也太多了些。
明水大街上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耍百戏小锣敲得杠杠响,唱大戏咿咿哑哑的演尽悲喜各种声音闹得人目不暇接,也闹得人心里痒痒酥酥的难受。
这不是天启二年么?离大明亡国的时间没有多少年了啊?几乎看傻了眼的朱平安不相信眼前见到的一切,这里没有一点亡国前兆,分明是一派欣欣向荣。别人不知道朱平安知道,如果历史没有因为什么特殊原因而改变的话,那么从天启开始,大明亡国的时间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想到这里,朱平安有些垂头丧气。
他不是不想改变什么,他只是无力改变些什么。看着周围一个个喜笑颜开的人,朱平安颇有种举世皆醉我独醒的酸楚。不过他这份爱国忧民的情怀没有能持续多久,很快就身边传来的扑鼻香气引过去了,肚子就诚实的表达了它的意愿。
“火烧,刚出炉的小火烧哎——素的一文钱一个,肉的五文钱一个。”
拿着烤得焦黄喷香的火烧,朱平安什么都不想了,什么亡国啊战乱啊,都去他妈蛋的吧——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正准备下口,朱平安就感觉得一阵风从身边刮过,然后火烧就掉地上了再然后火烧就被踩到泥里边去了。
好好的火烧一口没吃先孝敬土地爷了,这急死鬼投胎的么?还能不能有点素质了!
望着消失在街角的那道黑影,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