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之前一直多胡雪岩是晚清第一商人,富可敌国,现在是李鸿章手下的盛宣怀。
但十三行商家,他们的财富就算比胡雪岩盛宣怀少,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晚清,这是封建王朝最后的时期,普通的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中,但地主富豪却一抓一大把,社会上的财富全都集中在他们身上。
什么乔家王家,几乎都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的。
全国数一圈下来,至少有几十个家族的财富,超过千万两,多的更是上亿。
第146章 船厂()
即使现在,十三行的垄断已经被打破,但他们之前所积累的巨大财富,还是可以让他们轻易插足任何行业,并且成为其中的龙头。
广州,虽然相对来说,没有上海那么混乱,但十三行常年把持下,普通的商人,想要在广州立足,就必须和十三行打好关系。
得罪了十三行,还想在广州做生意,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那人是总督的亲戚,也不行。
广州也有一个造船厂,是十三行被毁之后,排在第一的伍家怡和行所建造的。
虽然比不上左宗棠成立的福州造船厂,但也是一座可以独立造船的船厂,实力雄厚。
向蒙所说的五千两银子买的商船,就是向这伍家购买的,只是一艘木制商船。虽然吨位有三百吨,可以穿越大洋,前往欧洲,但却很是危险,船上也只能安装五门火炮。
幸好向蒙因为资金不够,向林安松借贷,说出了他的想法,要是他的资金足够,没有和林安松说,就这样买了船,然后前往欧洲,肯定回不来了。
林安松虽然看起来年轻,但身边跟着王一和林二,一看就是有身份的人,来到怡和行的店里,马上有人过来接待。
“你们的船卖多少钱?”
林安松并不想买,但却想看一看。
他已经打定主意,前期还是和别人一起租用商船。
就算要买船,也绝对不会向伍家买,要么买福州造船厂的,不过最好还是买英国人的。
不可否认,当今天下,还是英国人造船技术最牛。
大海上,举目茫茫,无依无靠,能靠的就是脚下的大船。
为了省那一点钱,可能最后就因为没有一艘好船,而命丧大海。
“这位爷,您想要什么船?这广州,也就只有我们伍家才有船。”商行的伙计看起来还是比较热情的。但言语中,明显对自己身位伍家商行的人,感到自豪。
伍家的造船厂虽然不错,但也只能说在中国,而且造的还只是明用的商船。
“我想要一艘大船,可以去欧洲的那种。”
“爷,这船可不便宜。”伙计比划了个手势。
“八千两?”林安松道。
“嗯。”伙计点头。
“才八千两?我还以为一艘船要好几万呢。”
林安松这话一出,伙计眼睛都在冒光。心中狂喊:“吗的,终于让我等来了一个土豪,这次要是把船卖了,我说不定就能混个掌柜的。”
“你们船在哪里?带我去看看。”林安松现在看起来,就是一个超级牛逼的富二代,根本不把钱放在眼里。
“好的好的,小的马上带爷过去。”伙计心头狂跳。
“在哪里远不远?”林安松问。
造船厂肯定是靠在水边的。
“不远不远,也就小半个时辰就到了。”
“这还不远?有车吗?”
“有有有。”伙计回头道:“伍掌柜,那我带他们去看啦?”
悠然坐在柜台后面的伍掌柜点了点头,“去吧。”
林安松带着王一林二出去,直接叫了四辆黄包车,那伙计说了个地址,黄包车夫,拉着车就跑起来。
车子都是擦得雪亮的,四个车夫也都是年轻力壮的,速度快,拉起来又稳。
伙计说的半个时辰,最后只花了二十多分钟就到了。
伍家的造船厂就在码头边上,距离也就十几里。
不过船厂外面也是被墙围着,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伙计带着林安松几人过来,和守在外面的人说了几句话,几人就进了船厂。
“爷,你看,那就是我们的家的船了,还可以吧。”伙计指着海面上的一艘船说。
林安松只是看了一眼,没有太大的兴趣,这种木制帆船,在他看来,也就只能在中国沿海走一走,顶多就是到东南亚马来西亚一带,想要用这个船去欧洲,比当初哥伦布发现美洲还要困难。
至少哥伦布当初不用担心海盗。只要不偏离航线,不遇到大的风暴,安全上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但现在,欧洲到亚洲,这条海路的发现,现在早已经盘踞了无数的海盗,这才是现在航海最大的危险。
“这太小了吧。”林安松摇头。
“爷,这可不小了,这一艘船可是能宰几百个人。”
“不行,你们这还有其他的船吗?”林安松询问,同时也在观察这里面的一切。
之所以过来,他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这伍家船厂的情况,看看他们的技术,看看他们的规模。
他和伍家没有交情,如果正常提出参观,伍家的人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就算是当初同是十三行的人来,伍家也是不会透露他们造船技术的。
造船技术,原本中国是领先世界的,可惜闭关锁国几百年,西方技术突飞猛进,而东方却原地踏步。
不管是左宗棠所办的福州船政局,还是伍家船厂,之所以能造出现在可以远洋的大船,还是依靠了洋人的力量。
他们都雇佣了许多洋人在工厂中。没有这些洋人工人,他们的船厂想造出这样的船,至少也要派留学生去欧洲十几年。
福州船政局毕竟是属于官方的,在请洋人上,有着更大的优势,所以现在的福州造船厂已经可以独立建造钢铁战舰。
但伍家船厂,到现在为止,还是只能建造木制帆船,而且核心技术,洋人也没有完全交出。
这些洋人不傻,他们现在受雇于伍家,伍家想要造船,就不能少了他们,因此给他们开的薪水非常高。
但如果他们将技术倾囊相授,那么伍家在学会这些技术后,肯定会毫不犹豫的解雇这些洋人。
左宗棠的福州造船厂就是如此。
伍家虽然建了造船厂,但显然,他们的投入并不大,至少在他们所有的生意中,造船厂的投入比重,肯定不是第一,也不会是第二。
不然以伍家的实力,不可能到现在为止,还只能建造木制船。
其实并不是伍家的人不想造钢铁巨舰,而是不敢这样做,担心受到朝廷的打压。
即使清政府衰败,但处理他们这些商人,还是轻而易举的。
第147章 黄飞鸿()
“这些船都不行啊。”
那伙计带着林安松,在船厂里溜达了一圈,但林安松只说这些船不行。
本来信心十足的伙计,心是越来越沉,想起前段时间的小张。
前段时间小张也是接待了一个来自天津的商人,想要买船,但是忙活了一圈之后,那商人却突然走了。
“看来自己还是没当掌柜的命。”他有想起另外一个同伴,就在两个月钱,卖出了一条船,现在已经成了一家米铺的掌柜。
“爷,这里的船只你都看过了,就没有一艘满意的。”这伙计还是不想放弃。
林安松摇头,“你这里的船,都只是木制的,我要那种钢铁战舰,船上还要有一百零八门火炮。听说现在海上有很多的海盗,你们这样的木船,我怎么敢用?也只有那种钢铁战舰,才不怕那些海盗吧。”
“爷,你要的这种战舰,别说我们伍家商行不会有,就是全中国都找不出一艘来,您还是放弃吧。”
“我可是有个洋人朋友,他就和我说,他们的战舰,可以装一百多门的火炮,可以将一座岛给炸沉。我就不信我会买不到这样的战舰。”
伙计在心中吐槽:“你要是能买到,我吃屎。”
而且他也不信有这样的战舰,在他看来,一艘船有二十多门火炮,已经算是非常多了,一百多门火炮,船放得下吗?
即使他是广州人,与洋人的接触比内地更多,但对洋人的了解也很浅显。
如今,全球各国,特别是欧洲的强国,都有人来中国,而中国,几乎没有人去欧洲。
像当初,中国也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条约中明明白白的写着,英国可以派公使到中国,中国也可以派公使到英国。
但清政府对于这个一点都不在意,根本没有往英国派驻公使的意思。直到最近这几年,才派了个大臣过去。
这个伙计注定是失望的,林安松在船厂了转了一圈,能看的都看了。
出来的时候,一脸的失望。不过和伙计分别的时候,还是给这伙计留了一两银子。
接下来的日子,林安松就是在广州游玩。
从上海到广州,他对清末的商业末世,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不过在回去之前,他还是要去一趟佛山的,希望能见一见传说中的黄飞鸿。
虽然霍元甲经过天津那场七国擂台,名声已经起来,但比起黄飞鸿这个武林宗师,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即使霍元甲现在的名声已经传到广州,但广州人没有亲眼见过,大多都不服气。
认为黄飞鸿才是当今第一高手,如果让黄飞鸿上,照样可以赢得擂台冠军。
甚至不用黄飞鸿上,广东十虎中的任意一人,都可以碾压霍元甲,以及那些洋人。
如今的武术,还分北派南派,双方是互不服气。
但这对于已经是一代宗师的黄飞鸿来说,已经不会去计较这些。
即使现在有人当他的面,说他不如霍元甲,他也不会生气。
佛山!
宝芝林!
来到佛山,随便问一个人,都知道宝芝林在哪里。
航飞鸿也是前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