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侃而谈道,“由此臣细心琢磨多年,终得此自生火铳。无须火绳事先点燃,既不用担心火绳燃尽之忧,亦不用担心火绳碰到周边同袍的火药,还能用于大风天征战。臣敢保证,自生火铳装备我大明军队之后,必能灭了建虏,光复辽东!”
当年的萨尔浒之战,一直是大明的心中之痛。毕懋康也是那个时代的官员之一,因此也很在意。也因为如此,他在谈起这个自生火铳时,甚至都用了当年萨尔浒的例子。
崇祯皇帝听了毕懋康的话后,其实有点不以为然,能决定战争的,一直是人,而不是武器,除非是划时代的武器,先进到能弥补人的因素。单单只是火绳枪和自生火铳之间的差距,还没能达到这个程度。
在毕懋康期待的眼神中,崇祯皇帝笑着点点头道:“这自生火铳确实不错,毕卿显然是用了心思,朕心甚慰!”
听到皇帝的表扬,毕懋康心中开心了,他正待谦虚几句时,却听到崇祯皇帝话锋一转,问他道:“不过每件东西都有优缺点,朕想听听,这自生火铳有什么缺点?”
“……”毕懋康还来不及谦虚,就楞在那里了。他以前和皇帝接触不多,没想到皇帝这么年轻,可却有如此成熟的思想,还知道每件东西必定有其优缺点。在听了自己的描述之后,还能保持自己的想法,要自己讲自生火铳的缺点。
说实话,毕懋康很是有点震惊。不过他见崇祯皇帝在注视他,便很快回过神来,感觉皇帝那目光很是明察秋毫,便不敢有丝毫隐瞒,连忙禀告道:“陛下所言极是,凡一物,有其利,必有其弊。臣这自生火铳,关键便在这自生系统之上。”
372 燧发枪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其实,火绳枪和燧发枪的原理,只要后世人,基本上都懂。崇祯皇帝还是要让毕懋康来说,就在于有一点他很奇怪,为什么明末已经有燧发枪,可大明军队最终没有大批量地装备燧发枪呢?
应该说,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明白燧发枪会比火绳枪更为优秀吧?“陛下,此种自生系统,乃是燧石点火。击锤嘴上夹着燧石,在这里”毕懋康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指着道,“扣动扳机,击锤下击,燧石冒出火星,掉于引火药上,便能射出铅弹。”
稍微解释了一遍原理之后,毕懋康似乎有点犹豫,不过最终还是拥手指着那击锤部位,继续介绍道:“此处最为关键,需要这个击锤簧片的力道很足,能保证这撞击力度让燧石撞出足够的火星溅落。如果能保证每次击发都有火星溅落,则这自生火铳威力便能显现出来。”
说到这里,他似乎有点尴尬了:“陛下,臣多次反复试过,目前用于击发的弹簧片,必须要有足够韧性的钢材所制才行。而目前我大明一般的钢材,其韧性不够,击发成功概率只有十之三、四而已。”
说到这里,他又连忙补充道:“陛下,如若用上好钢材的话,却能做到击发成功率在八成以上。”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从自生火铳上离开,看向崇祯皇帝,脸上稍微露出为难之色道:“但这种好钢材,每一斤大概要三、四两白银,且产量不高。”
如果火枪的击发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每三枪才有一枪可能打着火的话,临敌对阵的时候就危险了。这一点,就算没有上过战场的崇祯皇帝,也明白这个道理,就更不用说对火枪很熟悉的毕懋康了。
换句话说,这燧发枪其实很简单,说了就都明白。可要造出合格的燧发枪来,那就难了。用于燧发枪上合格的弹簧钢片,至少要达到后世的中碳钢标准,而此时连钻枪管的钻头都普遍使用低碳钢而已。由此可见,明末发明了燧发枪,却没有大规模列装军队,是有实际客观原因存在的。
这一点,不但是在东方的大明如此,就连西方也差不多。真要说起来,燧发枪还是西方人先发明,可西方大规模列装部队也是要到十七世纪末期。甚至在十七世纪中期时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曾为此严禁使用燧发枪,否则要上断头台。
由此可见,燧发枪不是想用就能用的!
崇祯皇帝问出了这燧发枪的缺点之后,并没有让毕懋康失望,他只是微笑着说道:“毕卿发明这自生火铳甚好,虽然因为弹簧片的原因,价格会贵很多。但有问题我们要解决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一听这话,毕懋康顿时激动了。听皇帝的意思,他的这番心血不会白费,付出将有所得。
“卿令军器局铁匠铺那边着手解决合适钢材的问题,一是怎么降低成本,二是如何提高产量?这两点,卿要亲自去抓。如有难处,或者需要调动什么资源,尽管报于朕知。”崇祯皇帝吩咐道。
眼下和原本的历史已经不同,第一,此时的崇祯皇帝比原本的崇祯皇帝更明白科技进步的力量,知道燧发枪将是未来的趋势;第二,此时大明的财政也远比原本历史上要轻松。虽然眼下还是困难,各处都要用钱,可大明建设银行已经成立。
就如同现在,只听崇祯皇帝又交代毕懋康道:“眼下军器局和兵仗局都将实行自负盈亏,如若军器局资金不足,可去大明建设银行贷款。这样,新军对于合格的自生火铳,先行采购一百杆,用于训练之用。朕令新军总教习和军器局签订合同,而后卿拿着合同去大明建设银行贷款。卿前期用于生产合格自生火铳的本钱也就有了。如何?”
说实话,对于这种模式,毕懋康还真有点不习惯。对于他来说,更习惯皇帝直接拨款。不过这种新式方法,皇帝都已经指明途径,他也不会反对,只要能解决资金问题,还管什么拨款还是贷款?
毕懋康在火器上确实有天份,在这个自生火铳得以解决之后,他更是信心满满,准备等自生火铳的事情搞一段落之后,再进行连珠火铳的研究。
他是看出来了,只要东西确实好,皇上就一定会支持,甚至还会帮忙出主意解决困难。有这样的好皇帝在,他在火器研究方面,就再无后顾之忧。
末了,崇祯皇帝还特意再三交代道:“朕要的火器,一定要精良。所有部件的要求,都要上等。这小则关系到使用军卒的安全,大到决定战事胜负的关键,绝对不能马虎!”
毕懋康一听皇上这要求,不由得更为吃惊。于是,他连忙说道:“陛下,这自生火铳的成本高低,关键之处还取决于铳管。臣检验过先前军器局库存中的火绳铳,铳管原料所用之熟铁,约莫是10斤粗铁冶炼出的五斤熟铁,这些都是次等品也!一般而言,我大明军中火铳,是要五到七斤粗铁冶炼出的一斤熟铁待用。当然,十斤粗铁冶炼出一斤熟铁,才是上等品。陛下,那么这自生火铳所用之铳管原料”
崇祯皇帝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当然要用上等品!朕说过,军械事关重大,一定要按最好的来造。影响成本的高低因素,尔等可下重赏,看是否有解决方法。唯有如此,才能让大明的科技实力与时俱进!”
毕懋康一听,对于崇祯皇帝所定这要求,很是信服,立刻答应,躬身退出殿去忙碌了。
崇祯皇帝看着他离去,心中想着,这燧发枪算是有着落了,应该也会算是军器局的拳头产品了吧?
那么兵仗局呢?崇祯皇帝想了一会,决定让兵仗局这边好生研究火炮。他当即交代下去,悬赏解决两个火炮的问题,一是火炮的重量问题,二是火炮生产的周期。谁要能解决问题,不管是什么身份,一律重赏!
373 宁可杀错不能杀漏(第三更)()
“查吏曹判书崔鸣吉私通光海君,企图谋逆,满门抄斩!”
“冤枉啊,王上,小臣是被冤枉的啊!”
“来啊,斩立决!”
“……”
围观的百姓,都有点麻木地看着刑场上,原本一个个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就那么一刀两断,首级滚落一地。
稍微远处的百姓,虽然不敢喧哗,却是在低声讨论着。
“这是第几位大人了,第三还是第四了?”
“是第五位了,昨儿还是高高在上的,今天就全家抄斩了,可怜啊!”
“王上这次是怕了吧,就怕光海君复位,看着谁都有嫌疑,宁可杀错,不敢错过!”
“嘘,小声点,这话可不能被听了去,否则捏死你都比捏死一只蚂蚁轻松!”
“……”
在一些偏僻房子里,也有人在低声说着话。
“大金的军队怎么还不来?我们已经有位朝中做内应的大人被杀了!”
“没事,你没看到其他人也被杀了么?就让这昏君杀吧,我们尽量低调点,不要引人注意。最好让昏君杀个尸横遍野,这样等大金来了后,想投降地就更多了!”
“对,让另外几家大人谨慎点,千万别透露主和的意思。要不准保会被王上怀疑,一口咬定要死战才行!”
“……”
宫内的仁祖,这几天都没睡好,眼睛中充满了血丝。当他的目光冷冷地扫向谁时,谁都怕得瑟瑟发抖。只是今天一天,宫内就仗死了三名宫女,两名内侍。罪名就是怀疑其私通光海君,有通风报信之嫌。
此时的他,正犹如饿狼般盯着领议政兼都体察使金鎏,声音阴冷地问道:“领议政,去明国求援的人有回来么?”
“回王上,尚未回来。”金鎏回答完,害怕仁祖发怒,连忙又解释道,“那明国陈继盛副将估计走得快,很可能信使要到皮岛才能联系上明军。老臣估计,在这两日内应该也有消息了。”
仁祖听了不放心,马上又吩咐道:“再派信使,告诉上国,朝鲜境内的建虏,很可能会大举南下,务必让上国一定派兵救援!”
“是的,王上!”金鎏答应一声,而后有点犹豫,不知道要不要把听到的消息禀告给王上。
他还在犹豫,仁祖又问他了:“南汉山城中存了多少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