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建虏中军大营,皇太极总算回过气来,收拾干净,感觉没什么了,才召集心腹议事。
这时候,范文程总算是能见到皇太极了。他在一见皇太极的第一眼,就带着焦急之色立刻提醒道:“陛下,我军初战失利,那些蒙古人似乎触动很大,必须提防他们有意外!”
皇太极听了点点头,他自然也想到了这个。之前不让任何蒙古人过来觐见,包括他最信任的科尔沁族,就是不想再让蒙古人觉得大清要败。
不过他还没来及说话,就听到了外面好像传来什么动静。仔细一听,似乎是有马蹄声。
难道是明军骑军冲阵?皇太极的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这么想着,他的脸上便出现了一丝狞笑,要真是这样,来了就不要走了,真当大清是土鸡瓦狗了!
帐内众人还没有动作,外面就闯进来一个惊慌失措的亲卫。
762 此战祸根()
? 只见他连最基本的打千跪礼都忘记了,站定身子后指着外面,结结巴巴地禀告道:“陛……陛下,蒙古人跑了!”
听到这话,中军大帐内的所有人都听呆了,他们再怎么想也想不到,现在这个点,蒙古人竟然会跑?
等回过神来,建虏头目们都顾不得皇太极的威严,一个个赶紧钻出了中军大帐去看情况。包括皇太极自己,也匆匆赶出去要看个究竟!
出了中军大帐后,杂乱无章的马蹄声已经很清晰地听到了,建虏营地上,越来越多的建虏也都出了营帐看动静。
只见蒙古人大营那边,果然看到蒙古人连营帐都没收,就那样骑马往北跑了。就只刚才一会功夫,最先跑的那些蒙古人已经看不到身影了!估计再要不了多长一会时间,蒙古人就会跑得一个不剩了!
反应过来的建虏头目们,一个个都愤怒了。
“陛下,末将领军去把他们追回来!”
还有更狠一点的,则是这种态度:“陛下,临阵脱逃,末将去追杀了他们!”
“……”
皇太极呆呆地看着,转头看看自己营地这边的情况,又去看了下盖州城方向,最后才又看回蜂拥而逃的蒙古人这边,并没有表示。
只是一会的功夫,蒙古人大营跑了个精光,只有帐篷还留在那里。不过也不对,似乎还有蒙古人没跑,看样子,是科尔沁族的,正有人往这边骑马飞驰过来了。
“陛下,其他部族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都跑了,一下跑了个精光!”布和匆匆赶到,慌里慌张地禀告道。
有建虏头目怒目盯着他,厉声喝道:“为什么不拦住他们?”
“我那点人,怎么拦?”布和倒也没有示弱,立刻回应道。
听到这个回答,另外有建虏头目再次问道:“为什么不提前过来禀告?你难道就没有事先听到一点消息?”
“他们知道我科尔沁族和大清的关系,早就和我科尔沁族保持了距离,他们要跑,难道会通知我?”布和似乎被他们质问地怒了,转身用手指着蒙古人大营那边大声回应道,“连个营帐都没收,全部丢弃在这里,事出如此突然,他们隐瞒我科尔沁族的情况下,我怎么可能知道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看到还有将领要质问,皇太极忽然带着一种深深疲惫的神情,挥手阻止道:“都不要说了,派人过去查下!”
说完之后,他再次看了盖州城头,而后转身就回中军帐了。
济尔哈朗等人也跟着看看盖州城头,再看看自己营地的情况,愤怒之中带着一丝无奈,也跟着皇太极走了。
他们都明白,不是皇上不想派人去追,而是没有这个条件去追。刚才打完一仗,大清军卒都已疲惫不堪,连饭都没吃上,哪有力气去追?
另外,大清原本有一万多人马,可之前攻城的时候折损,这次土山之战又折损,加上岳托又领着两千精锐骑军离去,如今大营内的兵力就只有六千左右了,这些还包括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人。不要说去追了,如今最为重要的是,要先安抚住蒙古八旗的人。
这些建虏头目,包括哪些看到蒙古人逃走的兵卒,一个个士气都非常低落。仗打到这个份上,连盟友都不管不顾,一声不吭跑了,谁都知道,盖州怕是打不下来了,至少短期内是打不下来了。
盖州被明军守住了,等到来年春天,大海解冻之后,明军的补给便会源源不断地通过大海补给,那接下来海州怎么办?更甚者,以后都没法再大军出动去打宁锦了。否则盖州这边的明军出兵,夺取了海州的话,就会切断大军后路。
大清军队原本就不多,这次的盖州一战,前前后后损失了两千多人,而盟友又跑了,看样子,以后肯定不会再听大清的了。如此一来,以后大清可用兵力大减,对上明国东江军、关宁军、还有这支新出现的军队,兵力很可能捉襟见肘!
这些其实还不是他们最为在意的,他们最在意,打击最为沉重的是,明军竟然出城后的野战,对上大清竟然取得了大胜!以前对阵明军,连续胜利所建立的心理优势,在这一仗中被击溃,已是荡然无存了!
反正想来想去,似乎大清光明的未来,一下变得黯淡无光!
中军帐内,皇太极和其他建虏头目,包括自以为足智多谋的范文程,全都默默无语,对于眼下的困境,实在是难有良策。
好久之后,皇太极才叹息出声道:“从一开始想着速战速决,就埋下了此战失利的祸根。攻城,非我大清之长啊!”
看到他终于说话,代善也是愁眉苦脸地问道:“陛下,我军接下来该如何为好?”
还能怎么办?如今这个情况,根本就没什么可以选择的!皇太极正想说话时,范文程进言了:“陛下,奴才以为,盖州之明军,不但装备精良,火器层出不穷,还有戚家军的军阵等等可以看出,绝对是明军中最为精锐之军。如今我大清粮草匮乏,不宜再攻,可留部分人马看住盖州,而后集合全军堵截东江军,歼灭之,除我大清一心腹大患!”
柿子还是要捡软的捏,盖州明军是动不了了,东江军与之一比,就弱多了,更何况眼下东江军竟然还敢大摇大摆地一路往北进攻,脱离了乌龟壳,确实是个歼灭东江军的良机。
这么想着,皇太极点点头道:“范卿言之有理!”
而后,他便吩咐济尔哈朗挑选两千精锐出来,继续驻扎在这里,监视盖州之明军。而后又让代善领一千骑军前去支援他儿子岳托,务必围剿掉登莱巡抚的骑军,除大清之心腹大患。
最后,皇太极领着伤残之兵,返回沈阳休整了。至于科尔沁族这边,他倒是安抚了下,重申了双方牢不可破的盟友关系,让布和领他的老弱回草原去了。不过也有叮嘱,让他把草原上的动静,查明之后禀告给到沈阳。
轰轰烈烈地盖州战事,最终就这样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763 五年平辽()
? 盖州战事告一段落,崇祯皇帝也汇总了手中的相关信息。
盖州前后几战加起来,新军将士战死一百五十六人,伤四百六十人,估算打死建虏两千人,伤无数,没法统计,蒙古人死五千左右,分不清哪个部族死的人多。
看着这个数据,崇祯皇帝叹了口气,据说戚家军以前打仗的时候,很多都是零战死,还是有差距啊!
这么想着,他便下旨召见在群里的几个心腹大臣。如首辅温体仁,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东厂提督王承恩。
等他们一到齐,便对他们说道:“盖州战事基本上结束了!”
底下几个臣子一听,都非常关心,温体仁更是立刻问道:“陛下,战事如何?”
“唉,不是很好!”崇祯皇帝摇摇头叹道,“只能说一般吧!”
温体仁听了,先是一惊,而后听着好像是赢的意思,不由得松了口气,能赢就好了。
他这么想着,便又再问道:“不知详情如何?老臣也好未雨绸缪,做个准备!”
于是,崇祯皇帝把统计情况说了遍后道:“希望下一次能再少死一些将士就好了!”
“……”所有人听得无语,这还说一般?您还不满意?您要怎么样才能满意?
这样的大捷,远非天启时候所谓的大捷可比,这是真正的大捷啊!
他们还没说话,崇祯皇帝就又开口了,总结性的说道:“给了你们权限,都可以去看下。朕以为,这一次准备充分还死了不少将士,这和建虏悍不畏死有关。不过朕觉得经过这么实实在在的一战,建虏不会再有以前的士气了!”
说到这里,他忽然发现底下这几个臣子都呆在那里,心中便明白,这几个臣子怕是迫不及待地去看现场图片了吧!
真是,一个个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沉不住气!算了,让他们先看看吧!
过了一会后,曹化淳首先退出了聊天群,满脸笑容地奏道:“陛下,此乃大捷也!奴婢看着死那一地的建虏尸体,心中就高兴得不得了!”
听他说话,温体仁和刘兴祚等人也从聊天群中退出来,一个个眉开眼笑地恭喜皇上。
崇祯皇帝向他们摆摆手,脸上终于有了些微笑道:“朕对此战果早有预料,并没有多大惊喜。不过此战胜利所带来的影响,却超出了朕的预估,呵呵,算是不错的过年礼物,应该可以在太庙说上一说了!”
温体仁总感觉皇上似乎太冷静了,这样的大胜竟然还有点看不上眼,他不由得有点好奇,是什么影响让皇上真正地高兴了?
这么想着,他就立刻带着笑容问道:“陛下,不知您所指影响是什么?”
“对啊,陛下,说出来,奴婢也好再高兴高兴!”曹化淳跟着要求道。他心里其实明白,皇上就在等着这句话的。
王承恩倒是一直没开口,不是不想说,而是这里他的资历最低,不好插嘴。
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