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京师百姓,再一次天不亮就起床。按理来说,去年看过皇上祭奠大明忠烈堂,已经不是那么新鲜的事情,该有那么一部分人,在这大冬天的躲被窝里睡懒觉。
可是,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出现,反而这次在宵禁结束之后上街的人数,远比去年那一次要多。甚至比去年更夸张的是,这次京师的客栈,几乎都住满了人,他们是从京畿之地的各处城镇赶来观礼的,为此,甚至路远一点的,就算大年三十赶不回去团圆也在所不惜。
他们匆匆赶往奉天门广场,寒风扑面,大部分人都没有说话,可也有一部分熟人,遇见了互相打招呼说着话。
“咦,李老板,你怎么来京师了?难道你是为了看今天这个事情?”
“是啊,想当年,我全家就因为我在外面做生意才幸免于难,家里的血海深仇,不管如何,总要过来看看的。”
“也对,当年京畿之地遭受建虏的肆虐,许多人家都是家破人亡的。听说这次要活剐了的大明奸,是建虏那边最大的明奸,为建虏出谋划策,不知道害死了多少同胞,甚至这人还把我们汉人当牲口一样,驱赶给建虏做兵粮,这种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养出来的?”
“……”
听到他们的对话,一个边上的路人便插嘴说道:“你不知道么?听说这人还自称是前宋范仲淹的后代。也不知道范仲淹听到有这样的不肖子孙后,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
“所以说,这一次,我们江湖中都发下了追杀令,就是为了抓住这奸贼。还真别说,这次能抓住这个奸贼,亏了我们江湖中人!”一名江湖中人打扮的汉子听着他们的讨论,也跟着插话,带着点自豪说道。
要是往日里,江湖中人并不受百姓待见,做事都是比较低调的,否则很可能会引来官府中人。可这一次,在这大众广庭之下,这名江湖人士却主动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那李老板一听,当即向他抱拳一礼道:“幸会,幸会。不知道那发现范文程奸贼的侯三大侠在哪里?”
“他啊,听说昨天被皇上召见,当面夸了他,让他进了锦衣卫当差。还有,他大哥宁死不屈,牌位也得皇上亲自准许,进大明忠烈堂供奉香火。呵呵,这可是我们江湖中人,没想到也有机会能进忠烈堂!”那江湖中人带着点羡慕,带着点骄傲回答道。
李老板听了,立刻点头说道:“以前有郭大侠,如今我们大明也有大侠。不是说了么,仗义每多屠狗辈,江湖中人,好汉,大侠也是不少的!”
“……”
走了一半路,气血活动,感觉天也不是那么冷了,说话的人就多了,其中就有人带着点好奇问道:“对了,这奸贼不好好地待在辽东,怎么要找死,竟然跑来关内了?”
听到这话,不少人都很奇怪。立刻,有消息灵通之士便爆料了:“你们不知道么?朝廷大军已经打下鞍山驿堡,兵锋直逼辽阳沈阳了,奴酋坐不住了,不得不派这奸贼进关来找机会,企图垂死挣扎!”
听到这话,想起一连串的胜利,再想想以前,一名年纪大些的中年人感慨地说道:“没想到啊,如今我们大明军队竟然打得建虏连还手之力都没有,打起了各种歪门邪道来了!”
这么一说,不少人都跟着感慨,有个年轻点的便笑着大声说道:“一会还有什么阅兵典礼,那些打了胜仗的军队,都会来夸功,这次,一定要好好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能把那么厉害的建虏打成这样!”
“对,前阵子,不断地有骑军回京,开始我以为出了啥事,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就是打胜仗了的那些,派了功勋回来受这份荣耀的!”
“……”
说到后来,有人便笑着说道:“有祭奠仪式,能看到皇上,能看到大奸贼被活剐,还能看到咱们大明的威武之师,这一趟,没白来!”
“对,今年就算大年三十回不去,可能见此盛况,也是值了!”
“……”
就在这样的议论声中,人流慢慢地汇聚到奉天门广场。
因为有了前面祭奠仪式的经验,五城兵马司早早就出动,警戒的警戒,站岗的站岗,疏导人群的疏导人群,人数虽然比以前还多,可却井井有条,丝毫不见有乱。
与此同时,在京营这边的校场上,兵卒林立,众多京营将士都看着在中间排队的那些兵卒,一个个脸上都露出羡慕之色。都说中了状元,才会游街夸耀。可如今当兵吃粮,竟然也有这么一天,能在京师游街夸功,比那状元游街要更多的人看,甚至都还有皇上,还有文武百官,诸国使臣观看,这个荣耀,是能说一辈子了啊!
他们羡慕,那些在列队等待命令的将士,却是无比自豪,激动。他们这些当兵的,做梦都想不到,竟然会有这一天。当阅兵的旨意到达军队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同袍后悔没有多立下功勋,没法比过别人,而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这些人来京师参与无比荣耀的阅兵。
这一刻,他们感觉以前在战场上的拼死厮杀,值了!等他日老了的时候,坐在院子门口,回想着这一生,这一刻,也该是知足了!
这么想着,他们一个个更是昂首挺胸,精神十足,他们每个人,都暗自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京师的百姓,展现给那些大人们,展现给皇上看到!
1019 阅兵()
这次的阅兵和后世的阅兵流程并不相同,没有同志们辛苦了也没有为人民服务,飞骑传令,京营这边受阅的将士便出发了。
在最前面的是五名骑士,其中中间那人身高臂长,一看就是壮汉,高举着一面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两边各有两人,挺直着胸膛,手扶腰刀,一脸肃穆,护着中间旗手略微慢半个马头前进。
“看,国旗,国旗过来了!”奉天门广场上的百姓,只是瞧了一眼,便认出来了。
在这一年多来,他们逐渐认识到了这面国旗,在各处官衙,特别是在童校,经常能在幼童高昂的国歌声看到这面国旗的升起。此时的百姓,已经知道了这面国旗就是大明,旗帜之下,是为大明的领土。
大街两边的百姓骚动了起来,一个个垫着脚,就想看看这些功勋将士到底是什么样的,能把之前肆虐京畿之地的建虏打得不敢还手?
两边的五城兵马司军卒一见,立刻低声喝斥,倒也没人敢和军卒顶撞,互相之间提醒着“别挤”,慢慢地安静了下来。
在国旗的后面,是一个方阵,由骑军组成,一排五骑,共二十排。这些将士面容严肃,直着上身,目视前方,骑在高头大马上,也不见他们如何动作,就看到胯下的高头大马,齐步而行,整齐如一。马蹄发出的声音,就犹如只有一个声音而已。在方阵的前面,也有两名骑士护着一名旗手,旗帜上写着“大明归化行省派驻辽东骑军”。
官道两侧,首先看到这个方阵的百姓,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这是什么骑军?辽东那边,还有归化行省的骑军?”
“你不知道了吧,这些骑军乃是归化行省最厉害的骑卒,由归化总督挑选出来,奉皇上之命参与辽东战事,在和建虏的斥候战中立下累累战功!”有人事先做过功课,看过朝廷公告中的介绍,因此听到有人不解,连忙回答道。
“原来如此,难怪这队伍里看着好像有蒙古人。要论骑术,确实他们比较厉害!”有人恍然大悟。
可也有人不明白了:“他们应该不是打败建虏的主力吧,怎么排在第一位?”
这种算是军事常识了,有明白地也热心回答道:“你不知道么?两军对阵,最开始,最重要的就是斥候战啊!我们大明的夜不收,还有建虏的探马,都是军中最为精锐的好手。在斥候战中打败了对手,能让对方的军队成为瞎子、聋子,我军就可以随心所欲的调兵谴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你说重要不重要?”
“哦,原来如此,怪不得排在第一位,厉害!”
“……”
第一方阵中的大明将士,虽然保持着目不斜视,可那耳朵却是竖着的,听到风声中传来的这些讨论声,不由得很是自豪。有几个人,心中恨不得拉着那介绍的人,好好和他喝一杯。
他们却不知道,街道两边的百姓中,其实有不少锦衣卫和东厂番役的便衣。崇祯皇帝担心第一次这么搞,效果可能不会由自己想象得那么好,就派了他们出来,引导着不知道情况的百姓,掌控着舆论方向。
在第一方阵后面两丈左右距离,是第二个方阵,同样是骑军,前面旗帜上写着“大明关宁骑军”。
对于这支骑军,这些百姓的感情就有点复杂了。因为在以前的时候,大明关宁军可是对抗辽东建虏的主力,可却被建虏打得只能龟缩在城中,依仗城池防守而已。甚至在崇祯二年末的时候,竟然没有发觉建虏绕道蒙古,被他们攻进了关内。
如果这支关宁军足够强大的,建虏敢以举国兵力绕道蒙古么?如果这支关宁军足够强大,京畿之地还会有那么多惨剧发生么?
老百姓不傻,建虏从蓟镇破关而入,不等于关宁军就没有责任。因此,当关宁骑军的方阵过来时,刚还热闹的百姓,一个个都沉静了下来,只是默默地看着这支方阵而已。
关宁骑军将士,看着这一切,感觉到百姓情绪上的变化,不由得一个个有点黯然。他们也知道,曾经的那些事情,是关宁军身上的污点。有家破人亡的经历,又如何能让人为他们而欢呼?
忽然,有一人大声赞了起来:“好一支骑军,可是在大黑山一战中戏弄建虏,而后千里奇袭,夺取了海州的那支骑军?”
这个声音刚落,另外有人带着兴奋和赞许回应道:“没错,就是这支骑军了,调动建虏兵力,不但让建虏来回奔波,徒耗军力,甚至还把海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