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听了,很是满意,便吩咐他道:“既然如此,卿就官复原职,回朝鲜为官可好?”
“……”吴达济听了不由得一愣,奴酋主动提起让自己回朝鲜?什么意思?该不会这奴酋也是大明皇帝的人?这不可能吧!
他有点糊涂了,为此,甚至楞了下,没有及时答复皇太极的话。
皇太极一见,却是误会了,便笑着说道:“派你回朝鲜为官,一样是为朕效力。朕有一事要你去做!”
“请陛下下旨,藩国小臣万死不辞!”吴达济这时回过神来了,连忙应道。
皇太极微笑着先让吴达济起来,而后才对他说道:“卿且回朝鲜,把朝鲜发生的事情,每隔一段时间,秘密派人把消息送回辽东。特别是有关正白旗和镶白旗的事情,还有有关倭国的消息。如遇大事,则立刻送辽东。”
虽然皇太极在旗人中有他安插的内应,可他非常重视朝鲜那边和倭国的事情。因此,见到吴达济时,就有了这想法,要多方面去掌握朝鲜的情况。所以才这么一说,要吴达济也成为他在朝鲜的眼线。
说完之后,他怕吴达济在监狱中不知道情况,便亲自给吴达济大概说了朝鲜那边的背景。
吴达济不是年轻人,好歹是官场中人,又被关了两年多,心性非一般人可比。因此,他就当第一回听到这些消息,表现得很是吃惊。等皇太极说完之后,他又立刻表态道:“小臣这条命,乃是陛下仁慈所赐,陛下旨意,小臣万死不辞!”
皇太极听了,很是高兴,如此甚好,他马上安排下去,让吴达济回朝鲜任职。
当吴达济踏上回朝鲜的路时,他还是有点云里雾里的,大明皇帝让自己回朝鲜去当眼线,这么安排下去后,竟然能真得如愿。这也就是说,大明皇帝的影响力,已经远达沈阳了。也不知道沈阳城中,会有多少大明皇帝的眼线,竟然能把奴酋和奴酋之子当牵线木偶一般指挥着。
这么想着,他不由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不管如何,自己肯定能看到这些蛮人的灭亡!
不久之后,崇祯皇帝就收到了魏木兰传来的消息,说东江军这边派出去的夜不收已经确认,阿济格确实带着一千左右的生女真和一箱箱的车子前往朝鲜。卢中丞派了李德明前往汉城附近,一旦确认满清确实从汉城运出大量粮食的话,会立刻在聊天群中禀告。
崇祯皇帝听了,觉得这事可能性很大,便通传给了孙承宗。海州这边,如今已是大明军队的大本营。立刻开始准备起来,一旦消息传来,就准备动手,不给辽东建虏以补充粮草物资的机会。
1038 最后一批粮食()
“这是皇上赏赐的!“阿济格冷着脸,看着两个同父同母的弟弟,冷冷地说道,”财物一分不少,人在路上病死十八个,企图逃跑被杀七十八个,剩下的都在军营,你们尽管去核实!“
听到他说话如此不客气,多铎也是冷着脸,带着点嘲讽说道“皇上的严令,怕你也不敢违背!”
阿济格一听,顿时怒气上涌,正待说话时,却是多尔衮开口打了圆场道“我们信得过,肯定没问题的。”
他如今已是皇太弟的身份,阿济格听了,虽然和这两个弟弟的关系不好,却也没有再发作,只是依旧冷着脸说道“皇上严令,后天我就要返程,要求的粮食,最好不要少!”
说完之后,他也不管两个弟弟的反应,转身就走出去,似乎一刻都不想和两个弟弟呆一起。
看着他走出大殿的背影,多铎忽然“呸”地一声,恶狠狠地说道“皇额娘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畜生,皇太极逼死皇额娘,他倒好,却去抱皇太极的大腿,当狗腿子还当得很开心!”
多尔衮听了,冷着脸说道“那是因为皇太极的手腕高明!”
说完之后,他便把手中的圣旨往面前的案几上一丢,坐在那里看着面前摆着的一箱箱财物沉思。
“哥,你不会真要给皇太极送去那么多粮食吧?”多铎看他这样子,不由得有点诧异地问道,“送粮食给仇人,这事我做不到。我觉得,就是要趁这个机会,让皇太极威信尽失,最好早点滚下皇位!再说了,我们粮食也不多啊!那些粮食,都是我们两个旗的子弟在倭国厮杀换来的啊!”
多尔衮并没有马上回答,在沉默了好一会后,站了起来,走出案几,来到一箱箱的财物面前,一箱一箱地看着。
多铎见了,不由得有点纳闷,跟在多尔衮的身后,不知道他这是要搞什么?等了一会后,他终于忍不住问道“哥,你倒是说话啊!”
“你不觉得,这财物有点多么?”多尔衮站在最后一个财物箱那里,拿起一串珠宝,一边玩着一边转过头问多铎道。
多铎一听,稍微一愣,随后涌起一股怒意,忍不住声音便重了一点道“哥,该不会你就因为这些财物,就行动了吧?”
多尔衮听了,嘴角一撇,似乎不屑地笑了下,低头看看手中那串珠宝,随手就丢回了那财物箱里,而后转身看着多铎说道“就算把老弱都安置到辽东来了,可今年秋收之前,辽东也熬不下去。这么多财物,不正是说明了皇太极急了。”
多铎听了,心中不由得有点幸灾乐祸,不过他还没说什么,多尔衮就转身往座位走去,同时声音有点低沉地说道“虽然皇太极是我们的仇人,可辽东乃是我大清的根。要是辽东有失,我们哪怕占据朝鲜,染指倭国,也一样是无根浮萍。明国如今势大,辽东要是没了,肯定会继续进攻朝鲜,我们的处境也不会好!因此,救辽东,也是救我们自己,这点,你明白么?”
说到最后,他就停在座位前面,转头看着跟过来的多铎,语重心长地问多铎。
多铎听了,脚步一听,愣在了那里。不过他的脸上,明显有不甘之色。
多尔衮见了,坐回座位,拿起那圣旨看了看,而后皱着眉头说道“明国一直揪着我们大清缺粮草物资这点不放,因此我估计,在今年秋收之前,明军肯定会发起大的攻势。我们大清军卒,都是打仗的好手,只是因为缺粮,才一直被明国压着。这一次,不管怎么样,还是要支援下辽东的。”
说到这里,他感觉多铎还是有点想不通,就不等多铎说话,又继续给他讲解道“辽东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皇太极对于北方的生女真,完全是涸泽而渔。抢了所有的物资,掠夺了所有能掠夺的物资,可以说,应该是横扫了整个大清北方。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生女真送来朝鲜。换句话说,皇太极能用的手段都用了,没有我们的支持,他撑不住的!”
多铎听了,沉默不语。可从他眉宇间还是能看出,似乎他还是心有不甘,只是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
多尔衮见了,严肃了脸,慎重地问道“难道你想看着明军攻占辽阳,攻占沈阳,把皇阿玛、皇额娘他们的坟墓都给挖了鞭尸么?这些事情,你真忍心看到?”
说到这里,他紧盯着多铎的眼睛,又跟着追问道“又或者,你觉得我们现在领兵回辽东,能打赢明军?”
这几个问题一问出去,多铎终于没再坚持,用力踢了他侧面的一只财物箱一下,而后才恨声说道“你说怎么办,那就怎么办吧!”
看到多铎终于想通了,多尔衮脸上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自己这个弟弟,还是能顾全大局的。不过他的脸色很快就又严肃了起来,喃喃自语道“不过虽然阿济格带了三千人马过来,可其中有两千乃是汉军八旗的人。护送粮食回去,我还是有点不放心。这些粮食,可是我们省出来的,一旦有失,可没地方补的。辽东局势,必然也会变得危急起来!”
多铎听了,眉头一皱道“那怎么办?让皇太极再多派人过来?”
多尔衮听了,依旧是一脸愁容“护送的军队数量一多,这路上的粮食消耗也大,能送到辽东的粮食就会更少了。”
多铎听了,也是无奈道“那怎么办?”
一时之间,多尔衮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好,究其原因,实在是粮食太少了!
第二天的时候,阿济格就闯进来催粮了。他不得不如此,临行之前,皇太极找他仔细讲解了目前的状况,意思就和多尔衮分析得差不多,北面也抢得差不多,实在是没有别的方法变出粮食来。如果阿济格没法运回粮食的话,辽东就有危险了。
于是,多尔衮就把他考虑的问题抛给了阿济格后说道“粮食,我已经让人在准备了,只是这路上安全的问题,怎么办?”
阿济格一听,不由得也有点发愁。鞍山驿堡的明军,对辽阳那边的压力很大。皇太极抽调了一千族人精锐过来,已经是最大限度了。如果换成以前的话,阿济格才不会担心。可如今,大清和明国的攻守之势已易,且发生了多次粮食被明军劫走的事情,就算阿济格性子再莽撞,也不得不慎重了。
但不管如何,这粮食是一定要运去辽东的。在三人的商量之下,最终定下了一个方案。
两天之后,潜伏在汉城外面的李德明便借助望远镜,远远地看到满清押着大量粮食出发了。于是,他立刻通过聊天群,把消息禀告了过去“陛下,满清押着不少粮食物资出发了,还是阿济格的旗号,人数也大概还是三千。”
崇祯皇帝听了,立刻把消息传到海州。在这里坐镇的登莱巡抚卢象升立刻调拨两千骑军,亲自领军出发。不管如何,这些粮食是不能让满清运入辽东的。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四天之后,钱富贵发来私聊,是豪格提供的消息道“陛下,朝鲜快马来报,说粮草已经运出,为防备明军劫粮,原本阿济格护送粮食的三千军卒中,其中的两千汉军八旗,已经换成了一千朝鲜女真精锐,由多铎率领。沈阳这边,也会再派出一千女真精锐前去接应。相遇之后,多铎就会领军回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