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想着,他转头看向一边的六部尚书。

    六部尚书也没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看到首辅的目光看过来,礼部尚书徐光启首先站出来作证道:“陛下,礼部确实有收到分红,没有问题!”

    吏部尚书李长庚也跟着出列奏道:“吏部也有收到分红,没有问题!”

    “……”

    六部尚书先后都出列奏明,分红是没有问题的。

    听到他们的这番话,崇祯皇帝忽然一声冷笑,转头吩咐身边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刘兴祚道:“把这些给他们每个人发一份,让他们看看,到底六部衙门有没有收到历年的分红!”

    “末将遵旨!”刘兴祚当即抱拳答应一声,从御案上拿起一叠奏章,似乎是知道什么内容,走下去给底下的人,一人发了一份。

    温体仁最先拿到,连忙打开这份奏章看了起来。只是那么一瞧,他便一下明白了崇祯皇帝为什么说以往的分红没有给六部衙门,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他转头看向吏部尚书,就见李长庚也展开那份奏章看了起来。

    那李长庚的脸色,刚才还红润着的,忽然就变得很是苍白,甚至捏着奏章的手,都在隐隐发抖。

    其他衙门的尚书,也都一个个地没有了刚才的兴奋,有几个人的脸色同样变得苍白。

    唯有一边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们,倒是波澜不惊,因为这分红的事情,和他们无关。

    他们看着手中的奏章,看到上面写明着以往的六部分红,那些银子的具体去处。看着吏部尚书李长庚的名字,就在最显眼的位置,而那落入他口袋中的金额,也是所有落入个人口袋中金额最高的,很是刺眼。

    这其中,东厂提督王承恩心中最是得意,这些尚书中,老奸巨猾者甚多,有的银子,是转了几道,用了各种名目,最终才落入这些尚书个人的腰包。而这些,都没瞒过他所派出去的番役之眼。他唯一有点遗憾地是,不知道皇上为什么让刘兴祚来分,搞得好像这些调查结果是锦衣卫办得差事一般!

    忽然,“啪”地一声响,动静不少。这声音,震得吏部尚书李长庚的手一抖,那份奏章竟然掉到了地上。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是崇祯皇帝猛地一拍御案,脸上已经带着怒意,大声喝道:“卿等皆是大明最高品级之官员,乃是朝廷之重臣,朕对卿等一直信任有加,甚至一改以前惯例,朝廷收入,给予各部分红。结果倒好,这些分红银两,可是有落到六部衙门么?”

    听到这话,就算再傻的人,也都知道皇帝是指什么了。

    吏部尚书李长庚的腿一软,一下跪倒在地,低着头,声音不大,甚至略微带了点颤抖地奏道:“臣有罪!”

    兵部尚书申用懋也跟着跪了下去,同样低着头认罪。

    ……

    唯独礼部尚书徐光启,并没有下跪,因为在这份奏章上,唯有礼部的分红,没有一分钱进他个人的腰包。

    所有人,都没有敢抵赖。因为他们心中明白,这奏章上的内容如此详尽,说明皇上是绝对掌握了分红的来龙去脉。

    更为重要的是,刚刚经历过阅兵仪式,大军的威武,让人印象深刻,而这一切,又尤其是以皇上亲自组建并倾注心血的新军为最!任何人,只要参与了阅兵仪式,就都能明白,不管是那些已经成为京营一份子的将士,还是京师的百姓,全都对皇上敬佩万分。皇上的威望,如日中天!

    对于文官来说,除此之外,皇上还突然在阅兵仪式上即兴作词。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皆有不放在眼里的气概。这首沁园春的豪迈,根植人心。所谓诗词表达情怀,这让这些文官,都看到了崇祯皇帝有着怎样的情怀!这个对文官的震慑,绝对不会比收复辽东的震撼要小!

    此时的崇祯皇帝,在他们的眼中,已经是文武双全的一位皇帝!他如今的威望,牢牢地压制着文官的反抗之欲。

    此时,崇祯皇帝发怒,底下这些臣子,大明的高官们,一个个跪地跪,躬身地躬身。一时之间,文华殿内的气氛,很是紧张,和即将过年的喜庆气氛简直是格格不入。

    “朕知道,你们当中有的人,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以往的时候,不就是这样么?朝廷发下的银子,每过一个衙门,都会拔一次毛,呵呵,火耗是吧……”崇祯皇帝说着,又是一声冷笑道,“找得借口倒是冠冕堂皇,你们每次伸手的时候,可有想过孔孟之言?千里为官,就真得只为财?”

    “是不是觉得,这种事情,已经是几百年来约定成俗,朕过问此事,是小题大做了?”文华殿内,就只有崇祯皇帝的话在回响,哪怕是温体仁,又或者司礼监这边,也全都低着头,承受着皇帝的怒火:“如果依照祖制,堂堂大明六部尚书,有几个可以免除剥皮填草之刑?你们可是要朕,把堂堂朝廷的二品大员都剥皮填草,放到六部衙门去警示后来者?”

    李长庚贪入口袋的钱最多,听到皇上的这些话,哪怕眼下是寒冬腊月之天,殿外正在下着鹅毛大雪,可他的汗却根本止不住,嘀嗒地一直往下流。

    “为了银子!你们可以不要脸!但朕要脸!”崇祯皇帝的愤怒,充斥在文华殿内,他对臣子的称呼,不知觉间,已经从“卿”改为了“你”,全然没有了一点尊重之意,“堂堂大明二品大员,给天下百官起到了什么表率?朕一直在等,等着你们之中有人能醒悟!可是直到今日,没有任何人想着改过自新!如今又到了新的分红时候,难怪朕看到,你们会如此兴奋!”

    其实只要掌握了真凭实据,崇祯皇帝大可以不用如此大费周章的做这种事情,直接下旨给厂卫把贪赃枉法者拿下。这种事情,绝对没有人会说什么,因为从道理上,在明面上,是站得住脚的。

    然而,崇祯皇帝的目的却并不是如此简单,他的目的,除了要把股权分红收归国库之外,还想碰一碰大明几百年来形成的“雁过拔毛”的潜规则。这就不是惩治几个贪腐,严肃一个衙门风气那么简单。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会,缓缓的注视着底下这些臣子,看着他们一个个要么大汗淋漓,要么战战兢兢,要么躬身默然。

    忽然,他稍微缓和了一点语气,收了收他的怒意,又对底下这些臣子说道:“朕不是不讲理的人!朕知道,从大明开国以来,我大明朝的官员俸禄并不高。特别是底层官员,更是只够官员自身生活,如果有迎来送往,人情往来,或者人丁兴旺的话,光靠官员的俸禄,肯定是不够的。应该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慢慢地养成了各部衙门‘雁过拔毛’的潜规则……“

    听到刚才大怒的皇帝,忽然说出如此通情达理的话来,忽然之间,有点让这些臣子回不过神来。与此同时,他们也心中也不由得暗自感激皇上,感激皇上的理解。

    其实,文华殿内的这些人都知道,崇祯皇帝这么说,是给他们留了面子。如果真要按照事实来说的话,那现实可能会变得非常残酷。有很大一部分官员,哪怕他们的俸禄够用,那些伸手去捞钱的官员,也照样是会伸手去捞钱。

    对于这种情况,太祖当年丝毫不留面子,严峻刑罚,贪污一点银两就用剥皮填草之酷刑,可也照样挡不住贪官的前仆后继。如今的崇祯皇帝,显然没和太祖当年一样来采取那种手段。

    由此,文华殿内的气氛,随着崇祯皇帝说话的缓和,不知不觉间,就变得不再那么紧张了。

    “……然则,此等潜规则,对我大明之危害甚重!拨给边军的军饷,有几成是真正落到边军将士的手中?以前大明军队战力的低下,是怪那些饿着肚子的将士,还是要由其他人来负责?“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语气又严厉了一点,提高了声音道:“因此,这‘雁过拔毛’的潜规则绝对要不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朕踩决定把国库收入中的股权进行拆分,下发到六部衙门去。朕希望,我大明官员,不管官职高低,都能从中受惠,不再为生活所迫而弯腰……“

    到了这个时候,文华殿内的这些官员算是全都明白了,皇上把股权分红的事情下达到各部门,原来是为了想改善六部所有官吏的生活,也就是说如果这个钱是衙门所有人都能拿到,那就是衙门所得而分了,那没关系。可是当这股权分红全部都进了衙门一二把手这些主要官员的腰包时,那就不行!皇上雷霆大怒,就是因为如此。

    首辅温体仁听到这里,琢磨着皇上的用意,心中已有所悟。此时的他,已经想起来了,有关这方面的事情,皇上其实已经有和他谈及过。想明白了这点,他立即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之良苦用心,臣相信大明之官员,皆感皇恩浩大!臣以为,股权分红所得应当皆归于国库,而后可与俸禄一同发放,是为俸禄之外大明官员的补充。并昭告天下,凡官员清正廉明,政绩斐然者,可得此股份分红。“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不由得赞叹,不愧是自己选出来的首辅,还真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知道自己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什么。甚至还给出了非常前卫的提议,竟然是给出了奖金的形式!

    不得不说,大明官员,这应该也是一份职业,如果要让他们全心全意为百姓,似乎并不符合人性。这种奖金的形式,虽然以前没有听说过。不过这听着似乎不错,或者可以实行看看效果如何!

    崇祯皇帝正在考虑着这事,另外一列中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也出列奏道:“陛下之仁德,实乃历朝历代之未有。奴婢以为,首辅此议,合情合理。股本分红,出自于国库,乃是陛下恩德,而非部堂之恩赐,此乃天经地义之举。由此,奴婢附议!”

    虽然他说得有点肉麻,可却代表了掌印太监的意思。那些秉笔太监见了,顿时,一个个全部都站出来,纷纷跟着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