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至于剩余的那些蛮夷战俘,则被集中看管,押去吕宋的矿山挖坑,没有期限。
不止于此,明军在控制马尼拉之后,还四处出击,踏平吕宋。前期兵力不够,可随着郑芝龙水师往返,运来了更多的卫所军队。原本在安南没有达到练兵效果的,便在吕宋岛上再次展开。
所抓之蛮人,凡青壮,一律押去矿山,其他人等,则也要服苦役。除非有的蛮人,能得到吕宋明人的担保,证明其以前对明人友善,则可赦免,一切权利与明人无误。然而,这样的蛮人,实在是很少。
吕宋岛上发生的事情,随着有蛮人逃去其他岛屿,消息也慢慢地开始传开了。
明国出兵吕宋,解下他们的百姓,处决了那些屠杀明国百姓的蛮夷,不管是西班牙人也好,还是倭人也罢,又或者是那些邦邦牙人,全无例外。
可以说,南洋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人,当他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最开始的反应,是不相信!但在反复确认这个消息之后,则是无比的震撼和恐惧。他们没有想到,以前可以随便欺负的那些明人,在他们的背后,竟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而如今,更是能不远万里跑来为南洋的明人撑腰。
他们唯一的念头,就是南洋的天要变了。
在刘香这些海盗所在,当他们得到三当家的回报,说有朝廷大军前往吕宋攻打西班牙人,解救那里的吕宋明人时,刘香也和其他人一样,是不相信的。因为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过。
“大当家的,其实我也不信,因此,我就躲在一边悄悄核实。”三当家梁晓珍对刘香,以及其他大小海盗头目说道,“可没想到,大当家的,真的,是真的啊,海面上密密麻麻地大明水师战舰,简直是铺天盖地啊……”
看到这些海盗头目都色变时,梁晓珍便说得更起劲了“……战船上万炮齐发,那声音,把那些海鸟都给震下来了,我躲得那么远,这耳朵也差点震聋了!港口的西班牙人,根本就没有任何抵抗,吓得全都往城里逃去。但是,大当家的,您知道的,郑芝龙手下有好多小船的,速度很快,他的人,就随着那些西班牙人一起进城。反正从头到尾,我就没看到西班牙人有一点像样的抵抗……”
“好了,够了!不要再说了!”刘香忽然一下跳了起来,挥着手大声喊道,“为什么你不事先赶来禀告?否则趁着郑芝龙远航疲惫之时,定能打得他全军覆没!”
梁晓珍一听,很委屈地大声反驳道“大当家的,要是之前时候,我跟您说明军会去救那些吕宋明人,您信么?我这不是亲眼所见,才能得到准确消息,否则谁人能信?”
其实,真实的情况,是他从听到张五所说时,就已经相信了。但是,他故意不立刻回报,而是在那磨蹭,找了这个理由,看到朝廷水师登陆之后,才赶回来禀告,就是不给刘香有任何可能的机会。也不想想,如今他可是东厂番役,和你们这些海盗已经不是一路人了!
当然,之所以毫不犹豫地这么做,也是朝廷出兵救援吕宋明人的这个事情,这种以前从未有过的事情,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他明锐地预感到,哪怕在这南洋,在这西夷说了算的南洋,也很快就要变天了!
听了梁晓珍的解释,刘香也没法说什么,因为确实,朝廷派兵来这么远的地方解救明人,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反倒是和西夷联手,剿灭逃到南洋的海盗,这样的例子是有过的。
这么一想,刘香就怕了,他心中想着,该不会郑芝龙带了那么多的朝廷人马来南洋,其真实目的是要剿灭自己吧?
他越想越觉得可能,越想心中就越焦虑。怎么办?怎么办好?
随着后续消息地传来,还终于让刘香等人,商量出了一个办法,于是,他们不敢有任何犹豫,立刻开始行动了起来。
当然,这是后话,而在此之前,崇祯皇帝已经秘密到达应天府,也就是后世的南京。
。
1146 世风日下()
应天府,是大明原本的都城,现在的留都。
京师所有的那些,都是以应天府为蓝本修建的。
应天府内的宫城,一共有六个门;宫城的外面,是京城,共十三个大门,周长九十六里;而在京城外面,还有外城,共有十六个大门,周长一百八十里,乃是十七世纪全世界最大的几个城池之一,人口更达百万不止。
遥望着高大雄伟的应天府城墙,看着城门下川流不息地人群。在崇祯皇帝身边的海兰珠忍不住便惊叹道“原来除了京师之外,竟然还有如此……如此繁华的城池!”
说句实话,如果只是从直面感受来说,其实应天府给人的冲击,比京师还要大。毕竟京师在北方,其商业,人口等等,都是十七世纪初期的应天府要更胜一筹。
海兰珠来自北方草原,她已经见识过京师,在来得路上也见过不少繁华的城池,可此时的感觉,终归是应天府当数第一。
虽然海兰珠也是明人了,而且还是皇帝的妃子。可她的出身,让周围的这些人都下意识地有点当她是外人。听着她此时的惊叹声,一个个都很是自豪。
这,就是我大明的城池!
应天府的城外,照样是有众多建筑,形成了外围的集镇,同样热闹繁华。
此时,天近中午,崇祯皇帝看看天色,便笑着用手一指港口不远处的一座显眼地酒楼道“走,我们去那边用膳,然后去朕那徒儿的庄子落脚!”
一听这话,田贵妃当即抿嘴笑了起来。当初崇祯皇帝被迫收徒的场景,她可是见证了的。
而海兰珠却听得很是意外,皇帝收了个徒弟,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崇祯皇帝却不管别人,当即抬脚下船。
从京师沿着京杭大运河一直南下,坐船都要坐吐了。脚踩实地,这个感觉不错。
海兰珠和田贵妃一见,连忙跟上,一左一右陪同皇上前行。不过她们的眼睛,却是四下瞧着。特别是海兰珠,感觉对什么都新奇,在南方水乡,和北方草原完全两样的地方,简直都有点眼花缭乱了!
当然了,他们的身后左右,都不着痕迹地跟着护卫的便衣锦衣卫校尉。一般人看去,只能看到崇祯皇帝带着七八个家丁护卫而已。这种情况,在这应天府贵人如云的地方,并不罕见。
崇祯皇帝所指的这家酒楼很显眼,写着店名的招牌迎风飘扬,是为“四海飘香楼”,或者因为这是城外的原因吧,占地面积也不小。
一进店门,就能看到一楼大堂很大,虽然有不少人在吃饭用膳了,但还有很多位置空着。
店小二看到有人进来,眼睛顿时一亮,一位公子带着两个美女,还有家丁跟着,这可是豪客啊!
一名胖小二连忙迎了上去,露出职业性地笑容,打着招呼道“这位客官,楼上雅间请!”
在他看来,这种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会在一楼大堂这种嘈杂的地方用膳。因此这一开口,就是楼上雅间走起了。
崇祯皇帝听了,眼睛自然往楼上看了一眼,带着两名妃子,便也没多想,就准备往楼上去。
可就在这时,就听到大堂内有人在大声感慨道“呀,我们大明的风气,可谓江河日下啊!”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便转头闻声看了过去,发现好像是一个读书人在和同桌感慨。他心中一动,自己微服私访,不就是想多听到点民间的情况么?这风气江河日下可不行啊!
崇祯皇帝当即皱了眉头,江南士林这边的风气,他知道不好,上一次微服下江南的时候,已经了解过情况。为此,他也一直在努力改变,可没想到,这才上岸,就听到了如此的感慨。
于是,崇祯皇帝便对胖小二说道“不去雅间,我们就在这大堂用膳便可!”
说完之后,他看中了一处空桌,在门口左侧靠墙的中间位置,便迈步走了过去。
海兰珠一看,当即没二话,便走了过去。倒是田贵妃,微微有点皱眉,毕竟这大堂可是什么人都有的,不过当她看到皇上和海兰珠都已经移步,她便没表露出什么,也跟着过去了。
贴身保护的方正化立刻跟上,随后才是刘兴祚的锦衣卫护卫。顿时,一群人在大堂找位置坐,倒也很是瞩目。
胖小二没想到看着这么有身份的一群人,竟然会在一楼大堂用膳,不由得呆了呆,心中有点不乐意。但也没办法,来者都是客,总不能因为人家消费低点,就露出鄙视之意吧?
这么想着,也跟了过去招待。
有上一次微服私访的经验,各人都知道该干什么。
方正化和崇祯皇帝他们一桌,临近的两桌则是刘兴祚及其手下,护住里侧的皇上和妃子。除非一开始就看到他们一起来的,否则后续进来的人,倒也不会知道,他们是一起的。
这家酒楼或者是在港口这边的原因,有不少河鲜,甚至是还有海鲜。这在北方,倒是难得的。崇祯皇帝便点了不少河鲜,也不讲究贵不贵,一式三份。
内宫在这两年收入不少,崇祯皇帝的手中,也很是宽裕,不要说吃点河鲜了,就是吃一口倒一盘都没什么问题。当然了,这个叫浪费,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这么做的。
胖小二一见这位豪客虽然坐在大堂用膳,可点的菜,甚至比楼上雅间的客人还要大方,顿时大喜,胖乎乎地脸上,那小眼睛都眯成了缝,伺候地更为殷勤了。
如此一来,这动静就有点大。原本就有点引人注目的一行人,就更是引人注目了。
“哼,大明的暴发户真是越来越多了,就知道显摆!”
方正化的耳朵尖,这话虽然是压低着声音说的,可他还是一下便盯过去,发现是一名书生打扮的人所说。
崇祯皇帝稍微咳嗽了一下,方正化那吃人的目光才收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