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有点好奇,便纷纷看了过去,发现好像是一副地图。
这地图,有一部分,他们熟悉,但还有很大一部分,他们不熟悉。
他们正在看着时,崇祯皇帝已经走了下来,来到这屏风面前。一边的内侍立刻双手奉上一根小长细棒,而后退往一边。
“诸位爱卿,这是北方地图。”崇祯皇帝用手中细棒指着地图,同时开始讲解起来,“这是归化城,这是包头,这是天山山脉,这是大青山山脉,这里是北地,这里是北冰洋,而这一片,应该是沙皇俄国……”
这幅地图,其实是崇祯皇帝根据后世的印象画出来的,因此,西伯利亚,北冰洋,沙俄等等,大概都有。
武英殿内群臣都有点好奇地看着地图,眼睛随着崇祯皇帝的细棒而移动。
最终,崇祯皇帝用手中的细棒在很西北的一大块地方画了一个圈,而后看着群臣,有点严肃地说道“朕其实一直在布局,目的就是要把这一片地方纳入大明版图。这片地方,朕是志在必得!“
武英殿内群臣很少听到皇上如此说话,因此,此时一听,都格外地吃惊,纷纷定睛细看,却看不出个什么。就算如知识渊博的徐光启等人,也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好,为什么皇上竟然是志在必得?
崇祯皇帝自然知道他们不可能知道,因为这一片地区,是后世俄罗斯最为依仗的地方,穷得要死,却还能从这里源源不断地白捡钱。这一片地方,就是占据后世俄罗斯百分之六十一以上油气资源的西西伯利亚油区。
崇祯皇帝握着细棒,用力敲了几下这块地区后,才又严肃地说道“因为这片地方的地下,埋着比黄金还值钱的东西,而且储量非常大,我们后世子孙几辈子都用不完的油气资源。”
说到这里,他又不得不给这些大臣科普了“诸位爱卿应该已经看到蒸汽机带来的好处了吧?”
此时,蒸汽机已经在各行各业开始推广,轮船上也已经试验过一回,巨大的应用前景,会改变当前很多东西,这些认识,如果说普通百姓还没法知道的话,至少在这武英殿内的这些大明最高官员,却已经从各项数据中有所了解了。
因此,他们听到崇祯皇帝说话后,都配合着点点头。
崇祯皇帝目光扫视着他们,继续严肃地说道“但朕要告诉诸卿,蒸汽机的热能转换还有很多缺陷,其中之一,就是煤炭的燃烧能量,远不及油气大。等他日科技跟上,等到将来有一日,必然会有新型的蒸汽机出现。”
“这种新型的蒸汽机,不再是燃烧煤炭,而是油气。热能转换为动能,也必将是现在诸卿所看到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崇祯皇帝的声音提高了一点,继续说道,“诸卿可以想象,到时候,这种用油气为燃料的蒸汽机又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改变。有了足够的动力,人类上天,将不再如这次的热气球一般简陋。京师到应天府,一个时辰便可到达。”
“或者换句话说,现在的马拉、牛拉等等牲畜动力,全部换上新型的动力,诸卿自己想想看,未来会是怎么样的?”
“……”
如果说崇祯皇帝的话,换成以前的话,这些十七世纪前期的人,怕是没法理解他的话。可此时,崇祯皇帝已经推广了蒸汽机,推广了科学技术知识,也试验成功了热气球,让他们看到过水里游的,天上飞的等等。这就等于,已经给了这个时代的人,打开了一个足够想象空间的基础。
因此,他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虽然还是很让人震撼,可至少这些大明的精英,已经能跟随崇祯皇帝的思维去想象了。
当崇祯皇帝说完之后,武英殿内非常地安静,所有的臣子,不管他们是什么身份,什么年龄,什么知识构成,全都呆呆地,眼睛看着那副巨大的地图,陷入了奇思妙想之中。
崇祯皇帝等了好长一会时间,觉得差不多了,才用细棒敲了敲地图上那片势在必得的区域后,坚定有力地说道“因此,为了我们大明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朕对这地下的东西,势在必得!”
这个时候,中西方的思想又体现出差别来了。
对于华夏文化来说,为了子孙后代的事情,就是再困难,也会为他们去解决。而不是说,活下当下,活好自己,管子孙后代干嘛那种!
也因此,华夏人可以有很多神灵,但没有例外,祖宗是一定要祭拜,这就是华夏的信仰!
如果说之前还有臣子觉得大明不值得出兵,此时等崇祯皇帝讲完,便一个个再无意见,赞成出兵了。
崇祯皇帝示意一下,两名内侍便把屏风退到一边去了,而他自己,则也走上御座,重新坐下后对着底下臣子说道“卫拉特蒙古,地处西域,离那里最近。因此,以前的时候,朕打算提供军械,把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往西打,为我大明去当开路先锋。那地底下的东西,朕不说,所有人都不可能知道有此宝贝。等到以后,朕再择机取之……”
底下群臣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原来皇上一开始就把刚研制出来的军国重器卖给卫拉特,原来是为了这。皇上深谋远虑,实在是无人能及啊!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的脸色,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不过他没管,继续说道“没想到,老天又给了我大明一个最好的机会,卫拉特诸部竟然被喀尔喀部族和沙俄联手突袭,如今又是感恩我大明而自愿加入大明。如此良机,岂能不取之。”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斩钉截铁地语气说道“朕要趁此机会,一举歼灭喀尔喀蒙古,让大明北方,再无蒙古游牧民族之患。朕要趁此机会,将大明版图扩至西域,编练卫拉特诸部,以为前驱,兴正义之师,复仇之师,讨伐沙皇俄国,为后世子孙占下那块宝地!”
在如此之大的利益面前,武英殿内群臣忽然感觉有一种神圣的责任,没有人再斤斤计较,纷纷拱手躬身奏道“臣等领旨!”
崇祯皇帝点点头,又接着说道“朕之意,着辽东卢总督所部,归化洪总督部,并抽调九边重镇之精锐,分多路人马,一起出击,一战灭喀尔喀蒙古诸部,而后再择机灭沙皇俄国!”
这是自从剿灭辽东建虏以来,是大明最大规模的战事了。南方那些战事,和这个一比起来,就其规模而言,就是小打小闹了。
户部尚书毕自严,脸色严肃,躬身奏道“微臣当竭尽所能,为大军筹划之!”
这个大明的财政管家,看来还是有大局观的。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脸上重新露出微笑道“其实,毕卿也不必过于紧张,此战,不会消耗我大明太多钱粮的!”
一听这话,毕自严立刻精神一振。因为他知道,皇帝对于这方面,可是很在行的。这几年来的战事,朝廷确实没有太大支出。
看着毕自严盯着自己,崇祯皇帝便笑着说道“喀尔喀蒙古部族的主力,如今都在西域,此乃其一。而我大明军队多路并进,朕亦会派出厂卫,分到各军,甚至各前哨夜不收中,如此通讯无误,合围喀尔喀蒙古诸部的留守兵力,当能一战而定。缴获之牛马羊,亦能充作军用。”
武英殿内的这些臣子都明白,皇上所说的派出厂卫,肯定是那些具有千里眼和顺风耳能力的厂卫。由这些厂卫在各路军中,那漠北之战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几路合围,还怕那些喀尔喀蒙古人跑了!
只要能一战而定,不用拖延下去,那其实还真花不了太多钱粮,更何况,还有缴获补充呢!
“而后大军从北绕到西域敌军背后,和其他军队合击,再击溃西域之敌。”崇祯皇帝早就有腹案了,继续说道,“等到战事一定,其后的西域更北之战,就着整编后的卫拉特所部,并归化城所部草原明军为主。这种战事,他们祖先已经示范过,朕相信,有朕的支持,他们会让西域胆寒的!”
说话的时候,他其实已经定好了主帅人选呵呵,你们两个,不是都在暗叹没有仗可打么?等回头,就让你们一个为主帅,一个为大将,替朕去攻打沙俄!
。
1179 漠北三族()
在如今大明控制的草原上,像归化城这样的定居点,已经不止这么一处了。东部蒙古这边,科尔沁草原上这里,也已经建立了游牧定居点,归辽东卢象升管辖。
在这里,模式也和归化城一样,蒙古人放牧,汉人种地,两者结合,优势互补。
不过科尔沁草原这里的定居点才开始建设不到一年,还不能完全自足。因此,大军出征,需要额外准备钱粮。但辽东百废待兴,也没有多余的粮草物资。
即将开始的漠北之战,主力就不是辽东所部了。不过卢象升还是赶到了科尔沁草原的定居点,除了选拔以蒙古籍为主的出征将士外,就是来这里视察高产作物的推广。
不管是高产作物的种子,还是种植的老农,都是归化城那边奉旨调过来的。总督大人亲自过来查看,为首的老农絮絮叨叨地给卢象升讲了不少。让他高兴的是,按照老农的意思,这里虽然比不上河套平原的肥沃,可种植前景还是很大的。另外他还建议卢象升,在辽东平原那边也可以推广高产作物,不需要占用现有农田,只是对现有农田的补充,也会有很大的收获。
当山海关那边送来的军粮到达时,卢象升在这边也视察地差不多了,军队集结,卢象升看着一万人左右的骑军,扫视着站在队伍前头的各个将领,大都是原本骠骑营的人,因功累积升迁,都已经是各领一军了。
如今辽东各部也经过初次整编,按照新的番号来了。原本的东江军已经取消,整个辽东被划为辽东军区。一如关内,分地方和野战两大部分。其中野战军中以骑军为主,都配以监军,出征军队如下
大明辽东军骑军第一营副将卢大,领兵两千五百余人,是为此次出征主帅。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