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聊天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德乐的家底也是有的,一两银子,对别人来说可能有点多了,但他还是不在乎的。听到这人介绍,便点头回应,同时有点好奇地问道“那这银子?”

    “今天自然是由我来收了。”那人笑着伸手接过一两银子的纸币,同时又解释道,“等人手齐了之后,公子就得去边上填单子,而后去正堂那边交钱,交了钱,就会有盖章,然后再拿过来我这边处理。”

    ……

    过了好一会后,王德乐和宋时归都走出了衙门,两人相视而笑,其中宋时归先说道“看那样子,以后可是会在全国各地都铺开的,呵呵,真要这样的话,还真是方便了。特别是对那些大商人就更甚了!”

    王德乐也是点头,有点感慨地说道“谁要是闭门读书个几年,而后再走出门来的,怕是不认得这是大明了吧!”

    有过一份体验,他们两人对这即时通讯衙门都是深信不疑,不但因为这是官府衙门,而且看那布局,也不可能骗人。

    在衙门外围观的人看到他们出来,纷纷围上来问东问西,或者是心情不错,或者是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王德乐还颇有耐心地解释了一番,并为及时通讯衙门说了不少类似保证的话。

    这一下,终于有人也忍不住进去,也想着尝试一下了。

    不过,就年前这几天,进去真正尝试的人,终归是不多。但是,这即时通讯衙门的事,却是在京师传开了。

    终于,过年了。

    大年三十,过了这一夜,就告别了崇祯七年,要进入崇祯八年了。

    过去的一年,在原本的历史上,陕西、山西又是大旱,赤地千里,民大饥。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虽然同样是小冰河时期,虽然同样发生了大旱,可灾民却分流去了河套平原。又得益于高产作物,特别是土豆的产量开始增加,这个大旱,基本上对大明就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真要说有,那也是归化城治下又多了汉人的人口而已。

    过去的一年,在原本的历史上,流贼已经肆虐中原,关外建虏征服草原,顺道再突入关内,兵围宣府,掠大同,攻陷得胜堡,京师再次震动。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流贼中的那些首领,早已投降朝廷,并为朝廷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其首脑人物之一的李自成,甚至还娶了个卫拉特蒙古的公主回来当媳妇。而关外的建虏,早已灰飞烟灭,只有残余建虏逃到了倭国,才苟全性命而已。

    ……

    随着成就值消耗地越来越多,崇祯皇帝对后世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他想着这一切,心中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如今的大明,有朕在,谁与争锋!

    西夷?呵呵,等着吧,朕必将大明的国旗都插去欧洲!不但欧洲,还有其他洲,反正朕还能活很多年,插满全球是肯定的了!

    想了半天,崇祯皇帝回过神来,发现宫里大大小小的人都在看着自己,他不由得一笑,大声宣布道“赏!“

    随着他这一声开口,宫里面顿时又沸腾了。

    随着大明一年比一年强盛,宫里也一年比一年富裕。这大年三十的赏赐,不管是嫔妃,还是宫女,不管是太监,还是内侍,全都得了一份大大地赏赐,而且也是一年比一年重。

    反正从去年开始,宫里面代代相传的赏赐,哪怕从太祖时候算起,也没有一位皇帝能比得上当今皇上大方。平时日,不少宫女内侍都在私下里讨论,都说自己撞到了好时候,遇到了一位能体恤下情的圣明天子!

    又是一个大年三十,崇祯皇帝一如以前,玩了几手之后,便躺在躺椅上,在这有火龙烧着的宫殿内,看着自己的妃子在斗地主的斗地主,搓麻将的搓麻将,还有三国杀,剪刀石头布等等,自己则想着明年的计划。

    摆在自己的面前,首先一个就是要赚取成就值,要够买断拍照片的成就值才行。虽然这段时间内自己多次出宫微服收割成就值,可还是有限的很。必须要开大型集会那种,才能大量收割成就值!

    有了成就值,人口统计就必须要尽快开始了,这是统治的基础。

    全国的童校,还要再大力推广,争取做到除新设省份之外,其他省份都要有,且免费两年学制。光是用服舍违式的钱,局限性太大,照顾不到欠发达城镇,这就需要国库来出钱了。

    这过去的一年,除了原本预想的税收来钱之外,云南那边的商税已经开始贡献了。由闵洪学阁老坐镇,加上唐国已经稳定,大量商品的流通,商税已经达到了两百万两,且来年应该更多。另外三个藩国这边,如果按照唐国这边来算的话,等明年稳定了,也差不多会有这个数。甚至福国因为可以利用船运,货物的吞吐量更大,商税说不定能更多。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又有点遗憾。虽然消息的传播,因为有了聊天群的存在,变得快捷无比。可实际交通情况,却还是相当落后,对于大明经济的发展,还是严重拖了后腿啊!来年,得重点关注交通部这边才行!

    科学技术知识这块,已经在童校、县学,甚至连国子监都有了。当然了,除了童校强制要学之外,如今的县学和国子监其实还类似后世的课外读物。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就是他在微服南巡遇到的应天府国子监祭酒。没想到他还真是识趣,竟然大力在国子监推广科学技术知识,甚至还上书,最终迫使京师国子监也允许监生自由浏览科学技术丛书。

    有的时候,不看人的好坏,而是要看着人是否有用。

    崇祯皇帝想到这个心得的时候,不由得又想到了另外一位相似的人,就是山东的那个。年后得让王承恩亲自去走一趟,进一步推进那个事情吧!

    还有南洋那边,要是明年决战的话,就一口气可以封出好些个藩王了。接下来还有澳大利亚,还有南北美洲,非洲,中东,欧洲,貌似藩王好像不够用了!难道要朕加紧造人,多来一些藩王?

    想到这个,崇祯皇帝又不由得一笑,摇了摇头。

    正巧这时,一直关注他的周皇后看到了,便不打牌了,过来在他身边坐下问道“陛下,刚才您摇头是什么意思?可是看到妾身打牌不好?”

    “呵呵,想哪里去了!”崇祯皇帝一听,笑着低声说道,“朕在想着,朕的儿子还不够多,回头要加紧了!”

    听到这话,周皇后不由得一愣,随即脸色一红,不过她转头看了眼一堆在玩的妹妹,心中有点忧虑,犹豫片刻,便低声问崇祯皇帝道“陛下,慈烺过完年就六岁了!”

    崇祯皇帝一听,看了她一眼,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便认真地对周皇后说道“朕如果现在封太子的话,会害了他的。”

    如果封为太子,那就要学应该学的,学治国之道。但问题的关键是,恐怕这个太子当了一辈子,也用不上那些学到的帝王之术。

    周皇后听了,当即就皱着眉头说道“可陛下,如今您让他学那什么科学技术知识,也不是他该学的啊!”

    崇祯皇帝听了,没再说话,而是闭上了眼睛。这让周皇后心中有点忐忑,该不会是皇上因此生气了吧?

    忽然,这个时候响起了海兰珠欢喜地声音“田妹妹,你真是好人啊!送来让姐姐胡了。”

    。

1207 去山东() 
崇祯皇帝听见,睁开眼睛抬头看去,却见田贵妃略微有点慌乱,或者有点尴尬的神情。包括其他妃子,也都有一些慌乱的表情,看到自己看过去,都连忙又装着在打牌的打牌,打麻将的打麻将。很显然,这些妃子,都在关注自己和皇后这边。

    崇祯皇帝对此,心知肚明,到了这个时候,他心中便有了决定。虽然自己知道,太子基本上是一辈子的太子,但是别人不知道,很多人都会惦记太子之位。与其让人心乱了,还不如早点砍断根源便是。

    崇祯八年,当群臣休沐完后上朝的第一件事,崇祯皇帝便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立嫡长子朱慈烺为太子,且给太子找了几位师傅,是为吏部尚书徐光启,礼部尚书孙元化,工部科技清吏司郎中宋应星。

    这个事情,顿时天下震惊。当然了,更多的是官场和读书人之中震惊。

    第一个,是当今皇帝终于立了太子,这个没有意外,从法理上来说,也都是嫡长子为太子。但是,教导太子的师傅,却很有名堂了。不管是徐光启、孙元化还是宋应星,都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代表人物。这些人作为未来的帝师,这意味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去年末的时候,在全国范围内就有流传讨论的一些消息,再度疯狂流传开来。讨论的范围也好,烈度也罢,比起去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兄台,看这趋势,皇上应该是下定决心了,迟早有一天,这科举的内容就不再是四书五经了!”

    “其实,这个早就该知道了。你们想想,这科学技术知识可是皇上亲自编写出来且加以推广的,徐大人任吏部尚书,考核官员的时候,都要懂一些科学技术知识的常识,这其实已经在暗示了,对不对?”

    “可不是,你们看,朝廷在这两年所建的童校,都是有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要学的,还有县学,国子监都开始有了,这要是以后科举内容没有变动,我脑袋摘下来给你们看!”

    “……”

    不管是先知先觉也好,还是后知后觉也罢,在大明读书人之中,大部分人都被迫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将来某一天,科举内容将不再是四书五经,很大概率会加入皇上所编写的科学技术知识了。

    如此一来,自然有很多专注四书五经的读书人就不甘心了,纷纷聚在一起抱怨这个事情。

    “自有科举以来,儒学一道,乃是王道,科学技术知识只是匠人之学,怎么可以和四书五经相提并论呢!”

    “对啊,半部论语治天下,科学技术知识可以么?雕虫小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