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伙手中的尺都是一般的,记着,不要用你自己的尺,若是谁胆敢用自己的尺,立刻驱出师傅行列,改去当学徒,每月就是一两银子的工钱!”

    蒋权开始时声音还小,但渐渐便大了。俞国振在南京招募了足足百余名工匠,其中有十余位是木匠,再加上雷家两兄弟和已经有十六岁可以充当帮手的雷发宣,一共是二十人。这些人俞国振全部交由蒋权管理,而在襄安呆了两年,看着一个个少年从傻乎乎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可以管着众人干活,蒋权的长进也不小。

    那些木匠们纷纷笑着应是,船上的两个月时间可不是白白过的,这个漫长过程中,无论是航行,还是在岸上休整,蒋权便是他们的领导者,他们的食物、工钱,全部由蒋权组织发放。因此,众人现在称蒋权,都是“蒋管事”,态度也甚为恭谨。

    木板在这些工匠手中,凿出洞,剖出槽,每完成一块,工匠们便在其上用墨笔写下数字。每个工匠,都负责其中一项,因此很快就熟练了,谁快谁慢,也只需要看积压在他身前的材料多少便知。蒋权则负责整体验收,时不时地拿着他的尺子量来量去。

    仅仅是半个时辰之后,他向呆在一旁打下手的蒋佑中道:“快去报与官人,第一间的全部弄好了。”

    蒋佑中飞快地跑了过去,不一会儿,便有一队少年家卫推着板车笑嘻嘻地过来,他们按着蒋佑中所指,将那些木板、圆木又拖了走。

    这一次拖到的目的地是昨天清理出来的空地,同样也是沙子铺就的简易路,有些泥泞,但家卫少年们有的是气力,他们每一伙两辆车,一个拉四个推,共是六辆板车,将木材拖到了那块空地之上。

    看到这些被运来的木料,雷王成喃喃说了声:“这真能成么?”

    他是营建的大师,这一辈子也不知帮多少人家起过屋,可这般建房之法,却也是少见得紧。

    将房屋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每一部分都标准化,椽子长度多少、横梁长度多少,甚至墙板的宽度、长度和厚度,都统一起来。每件之上,都标好了号,剩余的事情,就是按照设计图纸,依号码将之拼起就是。

    过去建一幢木屋,好几名匠人再加上一群打下手的,基本上都得花掉两三天功夫才能制成。但是俞国振一声令下,众人先是将桩脚埋在地里,撒上早已经准备好的石灰驱虫,然后将基梁支柱拼上,再在基梁之上一块块地将木板插入槽中,中间用木楔粘和。小半个时辰之后,房屋框架已成,只要再在上面盖上草,这屋子便可住人了。

    “竟然……有这等妙法!”雷王成绕着屋子转了足足有十圈。直到少年们运来第二批材料,开始挨着那间木屋搭建第二间,然后是第三间、第四间,速度越来越快,完成屋子的框架,从最初的小半个时辰将近一小时,到后来几乎半小时便是一间,他终于回到了俞国振身边,脸上尽是骇然之色。

    “雷翁觉得如何?”

    “自此之后,世上再无巧匠了。”雷王成叹息着道。

    “哪里的话,这只是简易房,临时搭建,我们靠着它能撑段时间罢了。若是新人来了,也得靠着这样的简易房临时安置,还有那些招募来的劳力,总不能让他们风餐露宿。”俞国振笑道:“况且,真正的巧匠,可不是做这种活的。”

    雷王成陪着笑,心中却觉得,这样一来,只怕乡野间的木匠,又要少一个生计来源了。

    “雷翁觉得,这简易屋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小老儿觉得好,小官人当真是……”

    “夸赞的话不用说了,雷翁觉得,我若是只需要夸赞,何必延请雷翁这样的老实人?南京城时的帮闲蔑片,能说会道的可有的是。”俞国振有些不快。

    雷王成终究是年老了,说起话含含糊糊吞吞吐吐,实在不爽快。这怪不得他,老人在世上折腾久了大多会如此,但俞国振也确实没有太多时间用在这种口舌上的纠缠上。

    “呃……既是官人吩咐,小老儿就说了。”雷王成察颜观色,不再藏掖:“有三处,还请官人拿主意。”

    “哦?”

    “其一,这些木头太湿,如今还不显,若是过一个寒暑,必然会扭掉,那时如此拼接整齐的楔口,都会出缝隙。”

    “其二,如此一整排木屋,中间没有间隔,又连在一处,若是走了水,极易坏了一大片。”

    “其三,我听人说,南方海畔有巨风,这木屋,建在此处……怕不禁风。”

    俞国振脸上露出了笑容,雷王成找到的毛病越多,他越高兴,这证明这位老匠人确实有实力,不愧为营建世家出身。

    说到这,雷王成又举起一指:“啊,小老儿险些忘了,还有一事,便是此地湿热,必多虫蚁,木屋若不做好防蚁,待白蚁来了,这木屋极易朽烂。”

    “你说的极是,这是第一批供我们临时安置的,固此一切将就,只要能撑过半年就好了,南方巨风多自东南方向来,我们建在黄牛岭西北麓,风力会较小,另外我让人深挖地基扎下桩脚,也是这个原因。至于走水与白蚁,只有平日里多加警醒,暂时我也没有别的方法。”

    说到这,俞国振又笑了起来:“这也是我一路上再三强调纪律的原因,若不养成好的习惯,火灾怕是难免。”

    雷王成陪笑着道:“是,是,官人说的极是。”

    他心中却有些暗暗腹诽,官人强调的规矩,也就是他说的“纪律性”,细致到了甚至于大小解都必须定点的地步。往常工匠们吃喝拉撒如何方便如何解决,可如今不成,要大小解,必须去五谷轮回之所,而且一般这都安置在离人居住点稍远的地方。

    “等窑弄出来了,那就好办,到时我们就建结实坚固的屋子,争取在半年之内,将此事完成掉。”俞国振又道。

    当天建成的简易木屋是十间,这木屋其实有些类似于高脚屋,在距离地面足有半米处的横梁上钉好木板,既干净又清爽,而且还不惧蛇蝎爬入。另外,在木板上铺上席子便可以宿人,床榻便也暂时省了下来。

    “这便是我们的新屋?”小莲身体结实,因此长途的旅行对她影响不大,她忙着组织妇女们烧饭洗漱,直到夜幕初降才回来,一见着那些木屋,顿时快活起来,拉着俞国振问道。

    “正是,小莲,你喜欢那一间,那咱们便住哪一间。”俞国振也是心情大好,今日做得极是顺利,作为正式开工的第一天,实在是个好兆头。

    “自然是中间那间!”小莲毫不犹豫地道。

    她是俞国振的贴身侍女,服侍主人睡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且打她到了俞家开始,便随在俞国振身边,即使是来钦州开拓这般艰难旅途,也甘之若饴。俞国振看着她因为这些时日海风和日晒而变得略显紫红的脸,心中升起一股淡淡的柔情,伸手握住她的手掌:“那便是这间了!”

    十间屋子,两百多人想要住下,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老幼妇孺病弱被首先安排挤一挤,其余人则继续在那挂满蚊帐的简易棚中暂歇。

    这个安排,无人有意见,而且众人都是相当欢喜。今天建起的这排屋子,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一日便有十间,那么随着大伙越发熟练,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人人可以住进这样的屋子里了。

    正如他们所想的那样,第二天完成的简易木屋数量增加到了三十间,到第三天,又是二十间简易木屋搭成,这样这座新的庄子里,已经有六排共六十间的简易木屋。不仅如此,第三天其实也是完成了三十间,另有十间则搭在了窑场,供那些民夫劳力休息使用。

    这些屋子建成,也就意味着他们正式在此定居下来。

    (感谢zccharles、王传胪打赏,一百张月票了啊,今晚十点半左右有加更……回到大伙比较喜欢的种田基建内容了,大伙多投票多打赏啊,因为……呜呜,电脑的电源器坏了,要三百多大洋才能买个新的,现在抢了老父亲用来看新闻的电脑码字发稿子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26章 一二六、黑石腾化昆吾焰() 
自第四天起,原本用于伐木的人力便省了一半,转到开始挖土砌窑上来。俞国振将砖窑与水泥窑放在一处,一共准备了六座窑洞,最初时当然是土窑。

    到这个时候,他请来的十位窑匠就派上了用场,这些窑匠前几日都在帮着做杂活儿,按照他们的意见,贴着山坡,先是挖出窑坑,再以夯土将窑密封起来,然后先是烧空窑,都窑壁都结实了,再开始正式地烧砖。

    “公子,小人回来了!”

    到第六日,被俞国振打发回钦州城的黄顺满脸喜色地跑了回来。在将岸能够与那些劳力进行简单交流之后,俞国振便让黄顺再去打听一件事情,并且许下了一两银子的赏,结果用了两日时间,他便跑了回来。

    最初他脑子里想的只是俞国振许下的那一两银子,但很快他意识到不对,停下了脚步:“咦!”

    在他走时,已经建成了六排屋子,这次来时,六排变成了七排,这倒没有什么,最重要的是,围着这七排屋子,一座由木桩与厚木板组成的栅栏已经修了起来。

    目前这栅栏还只是修了一小半,不过,以黄顺的判断,最多只要半个月,栅栏便可以完全修起。

    在栅栏的四角,各竖有一座望楼,有家卫少年在上面执守。

    俞国振从来不敢把自己的安危,寄托于侥幸之上,即使人力再怎么不足,他也不会放弃对安全的警惕,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昧韬光养晦,最后的结果,便是让那些分明弱小得一个指头也可以捻死的跳梁小丑,也敢大模大样地在面前耀武扬威。

    “黄顺,你怎么了?”见黄顺说了一声便愣住了,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