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鹤飞点点头,“规矩还是不要破,不要召他们回来。我和小俞到香港,你们到金陵,八月份都差不多能完成任务。这样吧,我们九月初,到虎方汇合。大鹏在这一个月内,仔细研究战场态势,制定一套完善的计划。到时,我们当面检查他们准备情况,并下达作战任务!”
大家都点头同意。
“张老,你要节哀,多保重自己。”施鹤飞见张铭仿佛一下子老了许多,头发几乎一夜之间全白了,便心疼得忍不住关心地道。
张铭点上烟,“大家都放心,老文虽然死不瞑目,可我已经熬过最难受的时候了。老夫现在最想的,是带着那几个英才卓跞,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崽子,重上战场挥刀杀敌!可惜,老喽,他们会嫌弃我拖累他们了!”
老巢发生的这一幕幕,虞松远和林涛全然不知。这段时间,他们大队长和副大队长当的很滋润。他们的学习已经赶上来了,专业课他们学得很轻松,操场上、蓝球场上,总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在大学校园里,他们是传奇人物。在校园里走过,会有无数的崇拜者瞩目他们。学校集体活动时,看着男女军官们英姿勃勃的身影,男女学生们会发出一阵阵尖叫声、起哄声。每周六下午,他们去指导武术练习,都是两大武术社团的大日子。
届时,学校的操场一角,总是围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八十年代的中国,每一所大学校园,都是一个诗的摇篮。校园的诗歌创作,可谓如火如荼。没有从那个年代大学生活走过的人,你无法理解,诗歌对那个时代校园和青年的影响,是何其巨大,几乎深入骨髓。
那些年,林立的诗社诗刊,遍布各高等学府。很多知名的大诗人,文学期刊的大编辑,就是从校园走出来的。虞松远和林涛在校园内太过耀眼,身上都有一层神秘感,很自然地,便让两个女诗人盯上了,几乎逼得无处躲藏。
缪斯诗神对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大学这块热土,自然同样情有独钟。禹山诗社和它的诗刊《禹山》,在当时国内各大学,都有很大影响。
诗刊的主编叫王小妮,副主编叫林绪岚,都是著名的大学生诗人,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更是众多男学生公认的女神。王小妮后来还成为国内著名女诗人,和《诗刊》著名编辑。两人都是大才女,性格都很特立独行。
那天总编和副总编一起驾临学员队,对“名人”虞松远和林涛当面约稿。
这下可难住了虞松远和林涛,他们是研究怎么杀人的,与诗歌距离太远了。虞松远受过王凤教导、点化,但也仅限于有点传统文化功底,对现代诗的意境能读懂,但写作却是一窍不通。林涛连情书都要找人代写,还谈什么写诗。
教导员于军见大队长、副大队长让人将军,便专门组织文学骨干开会,动员大家都写诗,然后从中挑选出几首,要以虞松远和林涛的名义,拿去编辑部刊发。虞松远谢绝了教导员的美意,主动委婉地回绝了编辑部的约稿。
大学可以诗歌流行,但并不是每一个大学生都一定要会写诗。
虽然虞松远和林涛婉拒了个人约稿,但于军还是以作者个人名义,将几首诗歌推荐给了《禹山》。很快,两首优秀作品顺利发表,总算给了学员队一个大面子。
王小妮和林绪岚是学校知名才女,她们连校长室、副校长室,都独往独来,何况军官宿舍。军官宿舍的看门阿姨,根本不敢阻拦她们。大队长、副大队长“不给面子”,但军官大队喜欢写诗的学员有七八位,是一个不能轻视的小群体,自然集体欢迎她们。
一来二去,她们就成了大队部的常客。
王小妮、林绪岚和周筠都是好朋友,三人都是才女,又都是校花。一个是学生会文艺部长,一个是《禹山》的总编、副总编,三人相互勾结,总是在虞松远和林涛正在大队部时,两位女神就会突然驾临。
虽然约稿被婉拒了,但《禹山》这么大名气,主动约稿,这得多大面子。
学员队三个领导总觉得欠着她们的,请客她们又不去。她们一来,学员队其它工作得全部放下,大家都热情洋溢地谈诗。军官大队是军事化管理,诗人多了,管理也成问题。那段时间,三个领导,被几个丫头拾掇得够呛,非常狼狈,苦不堪言。
肖雨婵是大家闺秀,见多识广。林涛没辙了,只好求教于她。肖雨婵训斥道,“一对笨蛋,人家这是在追求你们。平时欺负我和许悠雨的本事都哪去了,这就熊蛋了?”
每个周末学校都有舞会,这个周末,肖雨婵带着许悠雨,开着她的军牌大面包,非常拉风地直接就来到军官宿舍楼下。两人全是盛装,款款进入军官大队,自然引起一阵小骚动。没有外出逛街的学员队男女同学,都被吸引到队部。
学员队不允许学员在学习期间谈恋爱,虞松远和林涛心悬在胸口,不知道这两个姑奶奶会惹出什么乱子。谁知,肖雨婵一句话,就打消了他们的担忧。
见同学们起哄,肖雨婵很大方地说,“都别误解,我知道你们学员队不让谈恋爱。我们仅是他们的保护对象,来给学员队解决点小难题。”
skbshge
第四十六章 天音舞者()
他们只好陪着她俩上车,来到学校的礼堂前。
肖雨婵挽着虞松远胳膊,许悠雨也抱着林涛的胳膊,四人进入礼堂。可以想象,两个年轻挺拔的海军军官,两个身材颀长、如花似锦一般的女孩,当晚,他们自然成了全场最耀眼的明星。
许悠雨本来就妍雅可爱、娇艾多姿,再让肖雨婵一捯饰,自然天姿国色。而肖雨婵原本天生丽质、妍姿名姝,加上大仇得报,家族产业也收回了,可谓腰缠万贯。此时,正是山重水复后,春风得意时,其气度岂是穷学生能比的。
两个女人一曲未了,就成了全场男老师和学生们关注的焦点,但没有一人敢于上前来邀舞。气得很多女同学,或驻足围观,或干脆提前离场。
特别是,两人从头至尾,只和虞松远和林涛跳。她们骄傲得象两只孔雀,还不时撒个娇,秀一下恩爱,惹得全场男人眼里直冒火。虞松远也让她闹得有点心猿意马,赶紧不住提醒,“差不多就行了,传到省军区,我要受处分的。”
“你少来,今天我们是恋人,演全套。”肖雨婵很少这样开心过,她根本不理他。可她不知道,如此高调、惊艳的亮相,也给她增加了无限烦恼。
当天晚上当舞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两位特殊的人物来到了舞厅。一位是王副校长,另一位是一个风流倜傥、举止儒雅的青年学者。他们一进入舞厅,就被舞厅中央四个尤红殢翠、翩跹起舞的少男少女吸引了。
在众多捉对起舞的同学们的环绕下,他们象四只优雅舞动的花蝴蝶,在花丛中翻飞嬉戏。这诗情画意的一幕,勾起场边男孩女孩们无限的遐想,也让这只“海龟”情怀洞开。青年学者自然看呆了,他没有下场,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肖雨婵。
王副校长见状,便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原来是虞松远和林涛的姐姐。但她很快反应过来,姐姐?他们不是亲兄弟啊,何来共同的姐姐,到底是谁的姐姐?
一曲终了,王副校长走上前来,与虞松远和林涛相见。虞松远见校长来了,也只好介绍了肖雨婵和许悠雨。“肖小姐,马上就是最后一支曲子了,我想给你介绍一位新舞伴,你看如何?”王副校长说。
听说是堂堂副校长,肖雨婵自然不敢怠慢,只好点点头。王副校长说,“你误会了,我老太婆枯朽之人,那有这个雅兴。想请肖小姐跳舞的,是那一位。”说着,便指向学者。这时年轻的学者这才走上前来,礼貌地与众人相见。
“这位是刚刚归国的‘海归’,世界知名的学者祝可夫。他是世界权威的应用数家学,是中国最年轻的教授,可是我们的国宝啊。今天晚上,我奉校长之命,将他从书斋押到舞场,可他自从见了肖小姐,就再也不想与别人跳了。”王副校长说。
肖雨婵打量了一下这个祝可夫,约有三十出头,与虞松远差不多高。挺直的鼻梁,深邃的目光,端庄的外表,一丝不苟的衣着。特别是一身浓浓的学者气息,让她顿时感到了压力。她幽怨地看了一眼默不着声的虞松远,对祝可夫点点头,礼貌地说,“十分荣幸,谢谢垂爱!”
音乐响了,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是一首风靡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圆舞曲。它独具特色,旋律酣畅,柔美动听,节奏自由,生机盎然,曾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主打曲目。
这首圆舞曲的结构虽然简单,但节奏灵活,旋律优美,感情奔放。祝可夫到底在国外生活多年,表现得很绅士。在序奏音乐声中,先优雅地鞠了一躬,然后伸出手,踏着音乐节奏,风度翩翩的牵着肖雨婵的手,款款来到舞厅正中央。
在全场瞩目中,两支圆号的旋律缓缓响起来,偌大的舞厅内,只有他们两人。祝可夫搂着肖雨婵,伴着圆号优美的旋律,犹如波涛中两叶小舟,随着音乐翩翩起舞。他们象是一对默契的舞者,用轻盈的舞步,诠释着这首经典乐章。
悠扬的圆号刚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风景,清晨的森林,空气清新,人们在轻歌曼舞,场面欢乐详和。紧接着,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抒情流畅的曲调,象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让人们沉浸在田园风景画一般的景致之中。
这时,钟声响起了,大提琴悠扬地响起,缓缓奏出圆舞曲的主题,并作为全曲的引子。大提琴浑厚的音调,圆号音美丽如牧歌,长笛玲珑的装饰音节,构成了一幅极美妙的且色彩斑斓的音画,优雅而又动人。
齐特尔琴的加入,使舞曲的**如约而至。
活泼且节奏性极强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