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份家业真的不小,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有份参与其中,正应了那句赵匡胤的名言,我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奈何被人黄袍加身,难拂众将意愿啊!

    现在的情况和陈桥兵变差不多,起码在信安军诸文武的心里,他们相当希望李茂面南背北,登基称帝,那么在场的诸位皆是开国功臣。

    说白了,谁不想飞黄腾达?封子荫妻?

    有了这个驱动力,如果李茂真的没有称王称帝的想法,或者一直拖着,底下的人都不答应。

    这挡住了他们求上进的心,说什么都得给李茂硬披上一件龙袍不可。

    李茂看着一个个文武仿佛狼一样的火热眼神,心里知道“谋朝篡位”算是被提上了日程,至于是十年还是五年,那都不重要,因为是迟早会发生的一幕。

第七七四章 家国() 
“行啦!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好高骛远可不是做事的态度,咱们一步步来,我亲自带兵南下,燕云之地,北地五州,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生出丝毫波澜,逢原坐镇燕京城,一切民政庶务皆可做主,信安军的指挥由卢俊义,韩世忠,宋江合议,若是无法达成一致的想法,以韩世忠的想法为最后决定。”

    在军事上,韩世忠可以说被李茂提报的飞快,俨然位于信安军军事上前三甲之列,但没人不服气,因为这都是韩世忠披荆斩棘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大宋不止信安军一支禁军,朝廷二次北伐还能集中十万大军,除此之外,还有十节度,还有西军,以及各地的驻防禁军,加起来也有三四十万众,即便是土鸡瓦狗,对付起来也不得不小心,所以分化瓦解他们非常有必要。”

    吴用向来想的深远,点出朝廷的实力后继续说道:“西军那边和信安军的交情不错,相公多次征战西北,又一战灭国西夏,西军想必不会趟这潭浑水,十节度中的王焕,徐京等人,也和相公并肩作战讨灭李助和方腊,可能也会故意拖延不与信安军正面交锋,这些都得相公卖卖脸面,至于其他禁军,也就王禀还算拿得出手是个将才,可惜我多番试探,王禀争取过来的希望不大,但是王禀对童太傅言听计从,让他靠边站就是了。”

    吴用一番分析下来,局面的确对信安军非常有利,只要击溃了赵楷挂帅的十万禁军。

    信安军兵临汴梁城下也就三五天时间,足够朝廷寻思明白怎么对待信安军,怎么对待李茂了。

    另外还有迫在眉睫的问题,信安军控制了通往河北东西两路的咽喉要道。

    但并不是在地图上一圈,派些兵马就能拿下两路地盘,终归还涉及到名份,具体的治理等等问题。

    李茂自己还是大宋的臣子,虽然河北东西两路以他的官职最高,但与地方上的府县隔着一层。

    那些官吏的选择,读书人的反应,宗族势力的反弹,有一样处理不好,都能让李茂和信安军焦头烂额,毕竟他们还没扯旗造反,割据自立,说白了还得要点脸呢!

    换句话说,赵氏的正统地位已经延续了一百六十多年,有着继续向前的历史惯性。

    想要打破瓦解掉这样的惯性必须要付出代价,因为既得利益者,士大夫们不会俯首帖耳的把权力拱手相让。

    对于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李茂一直都有思虑,有具体的解决办法。

    但他直到现在也拿不定主意,因为涉及到土地的问题无小事,按照封建王朝的周期律,到王朝末期,所有问题归根结底都会演变成土地兼并问题,只有把这个症结解决,才会有坚实的统治力。

    封建王朝开国之初为什么有个爆发式的上升期,根本原因就是人打仗打没了,土地空闲了出来。

    重新分配自然就化解了最矛盾的焦点,然后再过百多年,又会进入一个轮回。

    因为那时候人口大爆发,土地大兼并,不得不掉进这个怪圈里继续,所谓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李茂在犹豫要不要进行土地的根本变革,他在后世的时候就看到过变革带来的好处。

    可在这个时代执行的话,估计会流血,而且可能血流成河,所以他一直无法下定决心。

    信安军一万铁骑南下的时候,朝廷禁军也同时在北上,很快抵达了大名府一线。

    郓王赵楷挂帅出征,颇有些志得意满,一来是赵佶让他出任二次北伐大元帅,说明了赵佶对他的宠爱和信任,二来身后十万禁军让他对权力的渴望得到了宣泄的渠道。

    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兵马,而这些兵马的大元帅是他。

    高俅跟随在赵楷身后,脸上的表情没有赵楷那么兴高采烈,高俅能耐不大,但是眼力在那摆着,也在禁军之中厮混了二十年,是不是有战斗力的兵马,他还看得出来。

    朝廷二次北伐说是十万大军,实际上高俅觉得能有七万都是多的,底下那些喝兵血吃空饷的手段他太熟悉了。

    搂钱一个顶俩,上阵十个也未必能顶一个使唤,指望这些人上阵杀敌,还不如期待老母猪上树呢!

    最让高俅纠结的是这次不跟党项人,契丹人打,而是跟李茂的信安军打,他更没底气了。

    连田虎他都玩不转,面对信安军铁骑,一点信心都没有,心里还埋怨太子赵桓,这是把他架在火上烤啊!

    高俅招手把富安叫来,这次出征他没有信得过的人,有些事不好交代旁人去做,只能带上管家富安。

    “大军安营扎寨的时候,你寻个机会跟对面接触一下,问问李茂在不在。”高俅对李茂有些发憷,如果李茂就在大名府,这一仗他一点赢的希望都没有,想想怎么保命才是正经的。

    主将都是这个心气儿,底下的禁军将士还用看吗?

    随着赵楷下令安营扎寨,七万人马很快散了羊,干什么都慢吞吞的懒散无比,乍一看不像打仗,反倒仿佛来旅游一般。

    估计全军上下,唯独赵楷自己信心满满,以为大军一到,反贼就会望风披靡或者开城投降,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高大人,去给城里送一封招降书,打开城门本王既往不咎,若是负隅顽抗,就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高俅嘴角一咧,但王命难违,只好写了劝降信射到大名府城内,至于结果如何他不用猜都知道。

    正如高俅所料,大名府城城门紧闭,城头铁甲森森,劝降信怎么射进去的原封不动给扔了出来。

    这让赵楷十分着恼,想要下令攻城。

    高俅急忙打住,“殿下,大名府乃是河北坚城,我军还没有做好准备,现在不宜攻城,怎么也得安顿下来,再看看城防再说。”

    赵楷回头看看依然没有搭建起来的营寨,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了,点头道:“今天务必休整妥当,明天一早攻城。”

第七七五章 让给您捎个话() 
城头上,刘敏和林冲打量着朝廷的兵马。

    刘敏微微摇头,他高估了朝廷的实力,来的禁军兵力不少,但是一看就没什么战斗力,信安军以一当百,现在杀出去有八成的把握击溃这支禁军。

    林冲力图求稳,在没有接到李茂的命令之前,他不想和朝廷兵戎相见,所以看着眼前良好的战机也没有对刘敏说请求出战之类的话。

    刘敏看出了林冲的疑虑,“信安军不会主动出击,毕竟兵力都分散开了,磁州,博州那边还没有消息传来,如果朝廷只有这一支兵马还好说,如果是三线突破,我军兵少未必都能防的住。”

    林冲咳嗽一声,“智伯,这不是攻防问题,而是道义问题,降罪夺职的圣旨我们没有宣布,相公还是大宋的臣子,我们也没有和朝廷撕破脸,这个仗输赢好说,难在善后啊!”

    刘敏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林冲也能想的这么深远,出乎了他的意料,看来豹子头也不只是武艺出众,其他方面也不差。

    “所以我的想法是拖,他们攻他们的,我们防我们的,一切都拖到北边战事有了结果再说,究竟是怎么个章程,最后还得相公来拿主意做决定。”

    “如此甚好。”林冲唯李茂马首是瞻,刘敏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刘敏叹息一声,“相公也有相公的难处,伐辽取胜自然不在话下,但女直人不好相与,所以看似信安军掌控着偌大的地盘,可除了北地五州之外,处处都是窟窿,需要时间来梳理治理,因此这个时候绝不可能和朝廷翻脸。”

    刘敏作为李茂班底中重要的谋士,对全局的判断非常精准。

    信安军现在有实力,在军事上占据很大优势,可基础还是太过薄弱缺乏底蕴。

    一旦李茂宣布自立,那就是第二个辽国契丹,会被大宋和女直金国两面夹击。

    总是打胜仗还好,稍有败绩,信安军和李茂这些年的辛苦付出八成会付之东流。

    信安军再能打也架不住腹背受敌,逐一击破才是稳胜之法,所以必须和朝廷保持斗而不破的局面,守住道义和名份,等信安军彻底消化了燕云之地,便是撕破脸的时候。

    城外磨磨蹭蹭了小半天,营寨的框架总算搭了起来,赵楷坐在大帐正中,左边是高俅,右边则是十几个禁军将领。

    赵楷提防着有人捣乱,所以除了主将高俅之外,禁军将领都是他通过王黼的关系找来的比较靠得住的人。

    这些人别的本事没有,溜须拍马张口就来,一个个牛皮吹的震天响,保证明天一战可下大名府,把反贼按倒了挨个砍头。

    高俅也会拍马屁,赵佶就被他拍的浑身舒坦,但是和这些人一比他自愧不如,这调门都不在地上,一个个是要上天啊!

    折腾到半夜,高俅回到有些漏风的营帐内,又等小半个时辰,富安才鬼鬼祟祟的溜进来。

    “见到人了?”高俅紧了紧衣领,“城内是什么情况?”

    富安嘻嘻一笑,“老爷,李茂不在大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