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桧愣了一下,犹豫只有不到三秒钟,双膝一软还是跪了下来,吴开和范宗尹找到他,已经让他再无退路,否则今天的事情传出去,王黼第一个砍他的脑袋。
范宗尹宣读的这份圣旨,内容不多,可以算是一份任命诏书,任命秦桧为参知政事,也就是俗称的副宰相。
秦桧跪着没起来,也没有谢恩,他岂能不知自己在赵桓心目中的印象,无缘无故的为什么让他做参知政事?
范宗尹没想到秦桧如此知情识趣,又从袖口里拿出一封火漆印信,“秦大人,这是陛下手书密诏,请秦大人亲启。”
秦桧这才谢过赵桓和范宗尹,至于参知政事这个官职能不能真正落实,还得看赵桓的亲笔密诏写的是什么。
检查过火漆保持完好,秦桧打开密诏,足足有两页纸,秦桧见过赵桓的墨宝,知道这做不得假,的确是赵桓手书,看完之后心凉了半截。
赵桓要的是一份投名状,首先是王黼的脑袋,弄死王黼,赵桓保证对秦桧既往不咎,参知政事的副相虚位以待,其次是把太上皇弄回京城,办好这件事另有重赏,太保,国公,高官厚禄都不是问题。
秦桧感觉有点牙疼,叹息一声看了看范宗尹,“觉民贤弟,事儿不好办啊!”
范宗尹面带微笑,“会之兄即将拜相,其他的事情皆是官家密诏,会之兄自己知晓即可。”
秦桧点点头,新君官家赵桓的手书,范宗尹和吴开肯定不知道,密谋阴害太上皇赵佶,这种事哪能搞的人尽皆知,肯定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如此想来,赵桓这封密诏也算是一个把柄,或许在写密诏的时候,赵桓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摆明了接纳秦桧的态度。
“天色不早了,觉民贤弟和正仲暂且歇息,明天一早咱们再聊。”
秦桧拿不定主意,下意识的想跟王氏商量怎么办,这一步若是再走错,可就真的脑袋搬家了。
第八一三章 蛇蝎王氏女()
王氏尽管是一介女流之辈,但是对朝廷的动向,中枢的变化敏感性非常高,还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床榻上秦桧和王氏并躺,王氏听完秦桧的讲述,看过赵桓的手书密诏,沉默了片刻说道:“老爷,这可是涉及到身家性命的选择,妾身放胆姑且妄言,最终还得老爷拿主意。”
秦桧感觉今天的王氏特别温柔乖巧,难得的主动和自己亲昵温存,心情畅快道:“夫人说说看吧!”
“太子居东宫之位近十年,东宫自有辅佐之臣,关键是官家离京的时候下旨命太子监国,须知监国就有临机决断之权,当时外面信安军要攻城,内里群臣惶惶不可终日,在那样的情况下,太子顺势登基,遥尊官家为太上皇,从里到外挑不出错处。”
秦桧微微蹙眉,“夫人的意思是太子那边占据优势,现在靠过去还来得及?”
王氏白了秦桧一眼,“老爷听我把话说完嘛!着什么急?当年李隆基在安史之乱中急急忙忙的逃出京城,身边除了杨贵妃就是杨国忠,李享也是在相似的情况下登基继位,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最后的结果如何?老爷乃是饱读之士,详细的经过都知道吧?”
秦桧闭眼叹息,王氏没说具体的选择,但床榻之上讲古的目的一目了然。
赵佶身边无兵无将,只有王黼一个中枢大臣,境遇比当年的唐玄宗稍强一点点。
反观太子赵桓,因为施展手段保住京城平安,免于战火,首先获得的就是京城百万民众的好感,其次是那些被赵佶抛弃的朝臣的拥戴,有民望,得群臣之心,登基继位可谓顺理成章。
王氏伸手在秦桧身上抚弄,嘴里继续说道:“要妾身说,王黼离京之时肯定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局面,王黼借刀杀人,清除了蔡京,余深,甚至是童贯,他是爽快出了气,但是也把能制衡太子赵桓的力量一并搬走,否则太子岂能如此顺利的登基称帝,太子也不是短视之人,明知道官家回京一切就会回归原位,岂能甘心?太子密诏招揽老爷为其所用,估计是不得已而为之,这说明什么?太子那边也着急了,不敢再拖延下去,否则时日一长,好不容易聚拢的心气儿一散,谁是官家皇帝还真不好说。”
秦桧见王氏分析的头头是道,嘴角微微一咧,“密诏夫人也看过,不好办啊!王黼得知蔡京和余深等人的遭遇,已然成了惊弓之鸟,据说原来的开封府尹聂山深得太子的信任,放出风来要刺杀王黼,这个时候怎么要王黼的命?”
王氏咯咯一笑,“老爷不必忧虑,别人要王黼的命困难,但妾身下手容易呀!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秦桧后背微微一凉,王氏和王黼勾搭连环不是一天两天了,对王氏的防备之心可以说一点没有,但杀人这种事从自家夫人嘴里轻易说出来,作为枕边人,他怎么感觉浑身发冷呢!
王氏突然一翻身骑到了秦桧身上,扭动的时候声音婉转,“老爷,除掉王黼易如反掌,难的是怎么把太上皇弄回京城,这一点得好好谋划,稍微出一点差错,你我夫妻的命可就活到头了。”
秦桧看着王氏在自己身上折腾,逐渐也来了兴致,“夫人可有妙计良谋?”
王氏摇摇头,“这件事妾身可不敢随便出主意,还得老爷劳心劳力,弄死王黼,太上皇身边可就老爷一个能信任的人,依赖老爷之处甚多,徐徐图之即可,千万不能操之过急。”
秦桧内心比较认同李邦彦的策略,至于刘延庆怎么拉拢,还得小心些。
他和武将打交道的时候少,那些武人不可完全相信,太上皇前往洞庭湖剿匪是个契机,能不能把太上皇弄回京城,就看他和西军和刘延庆这些武人的运作了。
突然一哆嗦,秦桧呼出一口长气,手抚王氏满是细汗的光滑脊背,“夫人连鸡狗都没有杀过,如何要了王黼的命?”
王氏微微一笑,“老爷尽管放心,妾身自有妙计,事后还可嫁祸给聂山,同时吓唬一下太上皇,只要太上皇觉得京兆府不安全,自然会在西军到来后离开,是前往洞庭湖,还是回京,那就是老爷的本事了。”
翌日清晨,秦桧给了范宗尹明确的答复,二人便在秦桧府上住下。
第三天没到黑呢!王黼临时的府邸突然传出噩耗,王黼的脑袋丢了,只剩下一具无头尸体,墙壁上还留书写着杀人者,聂山也六个血字。
赵佶惊惶不安,没敢去案发现场,打发秦桧去察看,秦桧看过无头尸体,猜测是夫人王氏所为,当场就吐了,主要还是被王氏的手段吓着了。
心神恍惚的秦桧回到家里,见到的是脸色煞白,浑身哆嗦的王氏,可见王氏杀人之后也非常惊骇惧怕,这倒让秦桧放心不少,反过来安慰王氏。
正如秦桧夫妇所料,王黼一死,赵佶对秦桧更加倚重,俨然成了赵佶身边第一红人。
西军刘延庆所部抵达京兆府的时候,也是由秦桧负责具体的接洽,时隔三天,高俅从京城抵达,宗泽从巴州北上,所谓的讨伐钟相杨幺的架子已然拉扯起来。
赵佶做了二十多年皇帝,该拿主意的时候也不含糊,选择了先去洞庭湖剿匪,后返回京城的策略。
主要还是想把兵权牢牢抓在手里,有了兵马返回京城,太上皇自然就会变成官家,赵桓也依旧做回太子。
秦桧先后接触了高俅,刘延庆,宗泽,高俅明显不想掺和太深,但看得出来心向赵佶,宗泽倒是谨守本分,不偏不倚,刘延庆的态度很值得玩味,看来已经和赵桓或者李邦彦有所勾兑。
赵佶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时机已经成熟,选了个黄道吉日离开京兆府前往洞庭府剿匪。
同样是这一天的黄道吉日,李茂在燕京开府,正式成为辽王千岁,以燕京为王城,原本契丹人的皇宫为王宫,举行了就藩典礼。
第八一四章 辽王开府()
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王府开府有一套完整的礼仪和流程,李茂先祭天拜地,后有人宣读赵桓的封王诏书。
此时的李茂穿戴和以往截然不同,公孙胜和乔冽给李茂推算命格,李茂是水命,水命尚黑,王袍以黑色最合适,倒是应了李茂和朱琏那句戏言。
李茂也纳闷,他怎么就是水命了?听起来和水货差不多,不过穿上黑色的衮龙袍,再者他皮肤白皙,倒是衬托的整个人愈发挺拔不凡,厚重大气。
一身黑的李茂身边跟着辽王世子李无生,父子二人一同完成开府大典,传出的信号无比明晰,那就是李无生的地位得到了确认,成为李茂合乎礼法的继承人。
这一通流程下来,李茂和李无生父子累的够呛,稍事休息后紧跟着就是宣布辽王府的架构,封赏辽王臣属和一系列的任命。
李茂在这件事上没有听从吴用,曾孝序等人的规划,一人制定了王府的组织架构,俨然就是一个内阁制的小朝廷,除了这些之外,还增设了很多职权机构。
比如将兵工厂,建造厂等等实业机构升格与职事官等同的地位,将礼部的职权拆解成了文武两院,分别培养文官和武将,同时把蔡京当初制定的比较理想化的政策稍加改动继续推行等等。
辽王开府,重中之重就是封赏文臣武将,因为李茂借助后世的经验实行了内阁首辅制度。
第一任首辅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信安军文武看来,首辅和宰执地位相当,放在两汉就是国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知道些许内情的人,对辽王首辅的人选早就有所预料,等任命一颁布,果然和他们猜测一致,出任辽王府首辅的是李茂的老师,陈文昭。
陈文昭除了是李茂的授业恩师,还是原任的河北东西两路经略安抚使,由其出任首辅,没人能挑出毛病。
内阁学士则有曾孝序,孙定,吴用,杜壆,刘敏,宋江,朱武,分别执掌不同的职权范围。
其他如李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