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匣剩⒊疾拍苡邢蓿蕴齑蟮厝绱司荆赜性涤伞!�

    赵佶刚才听了监丞一顿“胡诌”,已然被忽悠的心肝皆颤,眼巴巴的看着监丞,“卿家直言即可,快快讲来。”

    钦天监的监丞自然是把吴用等人授意的那番话说了一遍,无非是到了改天换地的时候。

    如若不然,类似这样的警兆还会不断发生,说白了赵宋德行已尽,再恋栈不去,还会发生天灾人祸。

    至于怎么办,太上皇你老人家看着办吧!

第一零二三章 靴子落地() 
赵佶对自己的处境看的非常清楚,做了第二次太上皇,皇位也还给了开国皇帝赵匡胤那一脉,可这都是暂时。

    李茂封齐王加九锡,下一步就是篡国,对这一点赵佶有心理准备。

    让他失态无措的是除了李茂这个人祸之外,还有天灾加持,说明赵宋天下真的大势已去。

    钦天监监丞得到了吴用的授意不假,但他研究天象地理一辈子,自有一番心得。

    地龙翻身哪年都有,他还亲历过一次,可天上出现那么大一颗客星,而且如白虹的尾巴横扫紫薇中天,用玄乎的门道来解释,的确是改天换地之象啊!

    更玄乎的还在后面,当天晚上夜空中那颗白虹客星稍微暗淡了一些,但更加惊人的天象出现了。

    夜空七星连珠,与白虹彗星形成了一个交叉的景象,这不用钦天监的专业人士说明,老百姓都看到这天象异常,知道必有大事发生。

    估计全天下面对如此异常能撇嘴的不超过五个人,其中三个半还包括李茂夫妻和潘小妹。

    李茂看到彗星不觉得奇怪,虽然不知道那是有周期的彗星还是流浪路过太阳系的彗星,遇到七星连珠也不诧异。

    他在后世的时候还目睹过呢!十几年就会遇到一次,纯粹是自然的天文现象。

    但是这两样加起来,李茂也没见过啊!七星连珠和彗星的尾巴,犹如一把剪刀交叉,正对着象征皇帝宝座的帝星。

    尤其是赶上他现在的境况,完美的衬托和背景让他举着望远镜看了近一个时辰。

    吴用,欧阳澈,宋江等人也惊了,主要还是李茂以前经常说时机不成熟,不免让人怀疑李茂是不是在等这样完美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之前众人还撺掇着李茂赶紧取赵宋而代之,现在一个个都不敢吭声了。

    李茂叹了口气,目光在欧阳澈等人身上溜了一圈,“德明出面去找张叔夜,就按着你们商量好的意思办吧!”

    欧阳澈点头称是,不找李纲和宗泽那样的很正常,那是硬骨头的铮臣,反倒是张叔夜身为内阁大学士的一员,儿子张伯奋又死在遇刺案中,让张叔夜出头去劝赵佶退位禅让比较合适。

    李茂等欧阳澈走了又对吴用说道:“段景住那边有了进展,今晚收网,把案子办成经得住任何推敲的铁案,不要让李伯纪和宗汝霖觉得本王是在敷衍了事,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吧!”

    如果没有这两天的异象,李茂还能抻悠李纲宗泽等人,但随着天象的出现,二崤山崩,短时间内李茂各方面全无敌,不抓住这次的机会还真的可惜了。

    张叔夜死了个儿子,见过欧阳澈之后,只得把丧子之痛收敛一二,进宫觐见太上皇赵佶。

    赵佶总算见到了一个能管事儿的大臣,急切问道:“听说李茂已经到了京城,外面现在情况如何?”

    张叔夜侥幸从袭杀杨可世等人的事件中脱身,对赵佶非常失望,因此让他来跟赵佶聊聊退位禅让什么的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皇帝视他如草芥,他视皇帝如仇寇没毛病。

    “齐王是为了朱大人等人的案子而来,国家股肱之臣,竟然于天下脚下被杀,不能不查个明白……”

    张叔夜对李茂大有改观不止是源于他和孙傅被区别对待,而是这次李茂重视刺杀案的程度,并且来到京城一没有觐见赵佶和赵伯圭,二没有借题发挥。

    张叔夜就知道刺杀案跟李茂没有半点关系,他也是昨天才知道,燕京那边孙定险些遇刺身亡,凶手使用的也是信安军制式弩箭。

    张叔夜由此内心向李茂靠拢,但事情的变化太快,二崤山崩,天现异象,再加上之前朝廷重臣被刺,难道还不能说明赵宋气数已尽吗?

    赵佶不想听这些车轱辘话,沉声打断了张叔夜的话,“卿家,朕已然落到这步田地,心里岂能没有个念想,前些年或有对不住卿家的地方,但还望看在张家数代为赵宋之臣的份上,给朕出个主意吧!”

    张叔夜沉默半晌,再次对赵佶躬身一礼,抬眼和赵佶对视。

    “自崇宁年间以来,西北造乱,民间不靖,朝廷重用奸佞有号称五贼者也,地方民心零落,皆已厌恶赵宋,方有淮西王庆,江南方腊之乱,太上皇醉心享乐,君权旁落……幸有齐王连中三元,起于西北,而后平定四方威仪八面,灭国西夏拓土三千里,伐辽收复燕云十六州……齐王之德行笼罩四方万物,微臣代民请愿,太上皇当效仿失道之汉献帝,无持之柴宗训,下禅位诏书,顺天应人,将山河社稷托付于李茂。”

    张叔夜文采不算太好,但怎么也是被赐过进士出身,来之前也琢磨过用词,此时说来倒是一点没有结巴卡壳。

    赵佶等的这只靴子终于落地,非但不紧张了,反而有种说不出的轻松感。

    张叔夜会错了意,还以为赵佶不愿意禅让皇位,语气不禁加重了几分。

    “太上皇,今天是微臣来劝陛下禅让,可以保全脸面,全赵宋宗族性命,如果换做齐王殿下的属臣,或许就不是这番说辞了。”

    李茂已经成了大势,又有地龙翻身和天现异象背书,篡位怎么都不如禅位好听,大家互相给面子嘛!

    如果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少不得要见血,杀谁?这还用问吗?

    赵佶只觉得浑身酥软,“卿家,朕手足暂时乏力,做不得禅位诏书,卿家可否拟一份诏书,朕马上抄录即可。”

    张叔夜愣了愣,不过赵佶这样痛快的同意禅位,倒是省的他再费唇舌,当即找来女官奉上文房四宝,幸好他肚子里有墨水,还依稀记得后周禅让赵宋诏书的大概框架,不到两刻钟就拟了一份出来。

    赵佶这时也缓的差不多了,用自己独创的瘦金体把禅位诏书亲笔抄写一遍,并且加盖了玉玺和私章,顺便也把赵伯圭的名字补上,毕竟那还不太会说话的娃娃现在才是正经八经的赵宋皇帝。

    张叔夜鼓捣禅位诏书的时候,吴用等人正在加急的审理朱胜非等人遇袭一案,这次主审依旧是李纲和宗泽,但具体办事的皆是信安军高层。

第一零二四章 真汉子() 
段景住发动谍报司的网络,还有李茂秘授的情报,费劲力气终于抓到了两个行凶的主谋,夏诚和黄佐。

    二人皆是摩尼教中人,被钟相视为心腹,这次前来京城刺杀朱胜非,欧阳珣等人,实际上是出了差错,坏了吴用等人的好事。

    他们原本刺杀的对象是赵佶,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欧阳珣在家门口险些被杀,谁让欧阳珣的府邸距离皇城最近呢!

    欧阳珣生死未卜,惊动了巡夜的皇城司,后来才有朱胜非在朱雀大街被杀,张叔夜出了内阁,其子给张叔夜挡了一箭这档子事儿。

    夏诚和黄佐都不是怕死的人,既然落到官府手里,行的还是江湖好汉那一套,敢作敢当,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对做下的大案供认不讳。

    李纲和宗泽,乃至信安军方面关心的制式弩箭来源,打死夏诚和黄佐都不会说,更别提吴用没敢把孙定遇刺安到这两人身上。

    这两位嘴硬,不代表同谋的人撬不开嘴巴,段景住谍报司的手段一用,有人受刑不过供出了制式弩箭的来历。

    答案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或许是灯下黑的原因,包括李茂在内都判断是信安军自己内部出了问题,从未想过制式弩箭来自外部。

    李纲一脸恍然,随即微微摇头,他也很意外,因为夏诚和黄佐等人的弩箭的确来自信安军,但却是在战场上捡拾到的,来源是女直人。

    这就很好解释了,信安军和女直交战,弩箭落到女直人手里再正常不过,至于神臂弩,女直人更不难获得。

    宗泽唉了口气,浑身的精气神为之一泄,朝李纲拱拱手,“伯纪,我年纪大了,精神不济,此间事情还望伯纪劳心。”

    李纲能说什么,查到这一步没法继续了,但是宗泽想撂挑子也不可能。

    因为皇宫大内传出消息,赵佶和赵伯圭要禅位,李茂已经前往金銮殿。

    金銮殿上,龙椅上坐着已然入睡,嘴角流着口水的赵伯圭,珠帘后坐着太上皇赵佶。

    李茂排在文武百官之首,等见到李纲和宗泽等人到来,他微微点头,张叔夜这才代表赵佶宣读禅位诏书。

    禅位诏书很长,张叔夜读了近一刻钟,大概意思就是赵佶承认错误,赵宋江山德不配位,今有齐王李茂文能定国,武可安邦,将皇位禅让给李茂云云。

    不止赵佶在等着靴子落地,大多数朝臣在感受地龙翻身,天有异象后,已经料到李茂会一步登天了。

    按照古人的思想,李茂不接受禅让才是对上天的不敬,会引来更大的灾祸。

    当然了,该走的程序流程一样不能落下,李茂当殿请辞,亲自动笔写了一份辞表,文采比张叔夜的强很多,基本意思就是谦虚。

    有汉以来,但凡任命超品大臣,或者重要职务,一般都要三次,也就是说作为当事人要两次请辞,第三次的时候接受,老百姓俚语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可能也源于这个套路。

    李茂写完辞表通过张叔夜递给赵佶,本来应该是赵伯圭接手,可是谁也没把这个奶娃子放在眼里,这娃儿才是真正的摆设。

    这就是个固定的过程,当年赵匡胤受柴家禅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