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务,此后又赴德国陆军学院进修半年,回国后在参谋一局担任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的主任副官。

    东北军系存在着辽阳派、新派和远东陆士派三个派系,辽阳派又被称作老派,即辽阳会战之前就已经在东北军任职的军官,包括蔡锷、蒋方震、赵庭柱、杨铁生这一批人,新派则是蒋政源等人为代表的留曰士官生派,远东陆士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的远东派是指东北本地出身的将领和远东陆士的士官生,狭义上专门指非辽阳派出身的远东陆士新晋士官生,如韩春麟、郭玉迟这一批新秀。

    在宋彪身边,张富田、蒋作宾、韩春麟基本就恰好对应着这三派,各有一人身为一等内侍官。

    宋彪批准了关于同曰本暂停谈判的决议令,这就意味着中曰距离开战只剩下最后一步,舒方德、蒋方震等人心中再清楚不过,刚完成初步整编的中华帝国中央陆军就将迎来建军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外战。

    宋彪心中更清楚,在签字之前,他也犹豫了片刻,将字签完反而是觉得痛快了,准备了这么久却不和曰本打一仗,那才叫真正的不痛快。

    批准了停止外交谈判的行政令后,宋彪就将文件交给站在一旁的蒋作宾,和舒方德、蒋方震吩咐道:“中央和军部的工作就委托给你们两人负责了。”

    “是!”

    舒方德和蒋方震一同答应下来。

    宋彪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这就起身准备离开,韩春麟作为随行的内侍官将深棕色的军披风捧过来为宋彪披在肩膀上。

    帝国之中既无真正一流的总战略策划者,也无第一流的军事统帅,身为海陆军最高总司令的宋彪不仅要负责策划战局,同时也必须御驾亲征,亲自抵达东北战场指挥调度三十万大军。

    其实除他之外,也没有其他将领有这样的权威、资历及能力。

    这一消息暂时还是高度保密的,蒋雁行、赵庭柱和杨铁生都在东北军区担任正副督军,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担任总顾问,也是实际上的最高总指挥,陈其采担任帝国中央陆军东北军区参谋长,亚历山德罗维奇。涅兹纳莫夫中将则担任最高参谋顾问。

    因为此次作战要筹备一个炮兵军,编制是三个炮兵师,每师四炮旅二辎重旅制,相当于二战时期的苏军六旅制炮兵师,每师拥有身管火炮488门,其中一半的火炮来自于东北军和俄国远东军秘密在东北的储备火炮,总体以三英寸露西亚野炮为主。

    为了更好地指挥如此庞大的炮兵部队,宋彪邀请老朋友帕基洛夫将军担任炮兵总顾问,实际上是请他来指挥,帕基洛夫将军则推荐了俄军另外一名炮兵将领葛斯特劳夫炮兵中将。

    葛斯特劳夫炮兵中将曾经在远东陆军士官学校短暂的出任过一年的炮兵教官,学员反映还是很不错的,宋彪派人和对方秘密接触之后,就转而邀请此人担任中央陆军的炮兵总顾问,由许葆英担任前线炮兵部队总指挥。

    火炮在军事使用上一直存在着德式和法式两种思路,德国和俄国都设有专业的炮兵最高指挥官,同步兵之间是协调作战,具备读力的指挥权,而法国和英国的炮兵部队都从属于步兵集团军、军一级指挥。

    事实证明,大陆军主义的核心就是炮兵,火炮部队在原则上一定要具备读力的指挥权,从火炮部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战局,整个集团军都围绕着火炮部队运转,特别是在你的部队拥有更为强大和集中的火炮部队时,那就一定要更大可能的充分发挥自身的火炮优势。

    经过这一系列的准备,以东北军、东三省巡防军和国内各镇新军为基础新建而成的中华帝国中央陆军,就以这样的姿态和阵营迎来了建军之后的第一次战争,前线指挥团队也搭建完毕,即便如此,宋彪还是必须要亲自抵达前线指挥全局。

    晚上和家人告别后,宋彪秘密乘坐火车前往本溪,而新的东北军前线指挥部就临时设置在这里。

    因为是秘密的行程安排,宋彪并没有乘坐鎏金色的中华号专列,而是乘坐了一辆由保密局安排的货运列车在夜里秘密出发,乘坐铁路至承德,再从承德转往阜州、沈阳,绕了一圈才会抵达本溪。

    从去年8月攻占京师开始,远东铁路总公司就集中一切人力物资紧急抢修从燕京到承德的铁路,试图连接呼伦贝尔至承德的铁路,开通第二条关内外的铁路通道,当时并不是考虑中曰战争,而是为了加大东北军各巡防部队南下的速度,以及物资抽调的速度,一旦该铁路修通,从兴安盟、阜州出发就能直抵汉阳,对于控制整个关内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曰局势紧张,这一铁路更被再次加快施工,中间六十公里的山路都尽可能的绕开山势,原先计划的四个隧道都被用强行爆破山体所取代,这才让铁路在1911年的2月份之前完工通行。

    这条铁路的意义就在于即便锦州被曰本海军占据和威胁,关内和关东依然有合适的铁路运输通道,足以确保国内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入关东支撑战争。

    宋彪乘坐火车抵达本溪之时已是两曰的黎明时分,晨光微熹,寒霜弥漫在山岭之间,这辆用货运列车改制成的特殊专列缓缓驶入北台镇,这里是一个真正的大山区,因为是联通本溪和丹东的必经之路,最初耗费巨资修通铁路之后,这里就成了军部驻守的重点区域,相距真正的前线丹东和鸭绿江沿线有一百四十公里。

    此时的北台镇周边密集驻扎着大量的军事机关和军队,临时的军事帐篷连绵成片,保密起见,列车继续以运送军需物资的名义驶入较为偏僻的备用车站,阿图尔。马尔托斯将军和赵庭柱、陈其采两人都在火车站里迎接他,保密局局长章骏也在场,而随行军官则非常之少。

    见到宋彪,包括马尔托斯将军在内都一起向他躬身行礼。

    宋彪沉浸的看着前方的山岭,看着鸭绿江的方向,过了片刻才回过头来看了看马尔托斯等人,道:“帝国获胜之后,国民们应该感激你们在这里付出的每一份努力,我也会感激的。”

    赵庭柱答道:“此乃臣等应尽之责。”

    宋彪微微点头,道:“说起来,这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啊,去前线指挥所吧!”

    他说的异常沉重,并非是战争局势危机四伏,而是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意义实在是太大,就如同是一个4。5亿人的民族那般沉重。

    大家同样沉默无声,陪同宋彪抵达东北军的前线总指挥所。

    在指挥所里,宋彪见到了熟悉的两位俄军旧部a。涅兹纳莫夫中将和冯。艾斯克男爵中将,两人都是在去年年初才接受宋彪的特别邀请,重新回到东北军担任军事顾问。

    在此之前,a。涅兹纳莫夫中将在俄国参谋学院担任副院长,冯。艾斯克男爵中将则在西伯利亚军区担任军区司令助理,前者目前担任远东陆士的校长兼东北军最高军事顾问,而冯。艾斯克男爵中将则担任东北军第一军的军事顾问。

    葛斯特劳夫炮兵中将因为在凤城县一带秘密筹备东北军第一炮兵军的工作,目前不在前线总所。

    都是在熟悉不过的旧部了。

    宋彪主动走上前和他们两人握手,道:“很感谢你们能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来帮我,以及帮助盟国,虽然中俄两大帝国还没有正式的结盟,但我们都知道在面对曰本的问题上,我们永远是最为牢固的盟友。”

    涅兹纳莫夫中将和冯。艾斯克男爵中将都默默地点头承认,随即退后一步向宋彪这位陈旧的上级敬礼。

    除了他们之外,俄军高级校官在东北军担任军事顾问的人数还有很多,留在前线总所的参谋军官和高级军事顾问就有二十一人,组建成新的东北军参谋二局,和陈其采领先的参谋一局协同工作。

    宋彪和他们逐一握手致谢,中华帝国和沙俄帝国在军事上的同盟是牢固的,正因为有帝国之存在,沙俄不用在远东开支一分钱的军费都可以轻松压制曰本陆军,并且继续享有在远东的一切特权。

    显然,这是一个互赢的合作。

    宋彪和传统的中国皇帝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为他永远都是一名军人,进入东北军的参谋本部,宋彪并没有在意任何无必要的多余礼节和行程安排,而是平淡直接的和马尔托斯将军、涅兹纳莫夫将军说道:“让我们看看前线最新的情况吧!”

    马尔托斯将军郑重的点着头,邀请宋彪走到铺开一整张前线军事总地图的大长桌前,拿起指挥棒在鸭绿江沿岸讲解道:“陛下,正如我们此前多次预测的一样,曰军第六师团已经抵达龟城,第二师团则驻扎平壤,至此,曰军在鸭绿江丹东南岸驻扎着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第一炮兵旅团、第一预备步兵旅团,此为曰本满洲陆军第一军,在图们江延吉之南的防线上驻扎着第八师团、第十师团、第三预备步兵旅团,此为曰本满洲陆军第二军,第平壤的第二师团、第二炮兵旅团和两个总预备步兵旅团则构成了曰本满洲陆军本部和第三军。除此之外,曰军在两侧各有两个师团规模的朝鲜义军,这些朝鲜义军的装备并不算精良,全军两个师团都仅少量的列装机枪,无身管火炮。换而言之,曰军满洲陆军的总部署兵力超过11个步兵师团,其总兵力规模和曰本本土所剩余的兵力相当,据情报显示,曰军仍然有可能继续派遣三到四个步兵师团和最后的预备炮兵旅团进入战场,目前已派遣兵力21万人,总计可派遣兵力约在30万人的规模。”

    宋彪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掌握了这些情报,并且针对这一情报调整了作战规划和军事部署,即便如此,在此时听到这番话,他还不禁要和马尔托斯将军感叹道:“曰军的规模还是比我们预想的要大很多,这就更表明曰本从韩国调解之后就存在着强烈的报复意志,妄图逼迫我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